![《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1.gif)
![《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gif)
![《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3.gif)
![《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4.gif)
![《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2a223d6f-4fec-4754-94d1-edabf7d2ddb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 .txt 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個不如一個。真懷念小時候啊,天熱的時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光膀子!愛心伴孩子成長第二集肖陳穎老師主講2007年 12 月 18 日像剛剛馬老師講到的,昨天晚上我感受到的,是有一首歌一直在我耳邊回蕩,一直到今天早上,這個歌聲還一直在耳邊響起來,就是那首兒行千里。不知道為什么,有段歌詞不斷的在我腦海里重現(xiàn), 千里的路還一步沒走,就看見眼淚在母親的眼里 。所以就感受到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真是這樣的,我們的老祖宗把這些好的教育的態(tài)度,好的方式都已經呈現(xiàn)給我們。所以在今天上課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直在提教學目標、教學內
2、容,還有教學方法。我仔細一想,發(fā)現(xiàn)在我們古圣先賢的典籍里面這些都有,昨天我們有提到教育的目標(從這里看出來我平時做事太少,連一個筆蓋都打不開,這也是在給我考試。)我常常會問同學什么是考試,我想這個名詞,對我們校長和老師是最熟悉不過的。我也想請問我們各位長輩、各位老師,什么是考試?當時我就跟小朋友講,在試卷上作答是一種考試,這種考試得到的是個分數(shù)。但事實上真正的考試,是在生活的每個當下,比如說剛剛這個筆打不開了,這就是給我的考試,接著這個筆又沒有墨水,也是給我的考試。它在考我當這個筆打不開的時候,我會不會很慌張,會不會全身發(fā)抖,寫不出來了怎么辦?所以在每個當下,我們的心境就是最好的答卷。我們剛剛
3、在講到教育的目標,是為孩子一輩子的幸福負責任。昨天跟各位長輩溝通,幸福到底在哪里?其實幸福只在一念之間。我們的心境有沒有感恩?有沒有充滿愛?所以在過程當中,感受到孩子不快樂原因,到底在哪里?當時有個中學的同學學弟子規(guī) ,他就問老師, 弟子規(guī)到底教什么?我們老師就告訴他,弟子規(guī) 學了以后能讓你笑出來, 因為你們現(xiàn)在笑不出來。 為什么笑不出來?在家里不孝順父母,每天跟父母沖突,你能笑得出來嗎?在學校不恭敬老師,惹老師生氣;跟同學打架,每天制造矛盾你笑得出來嗎?走路跌跌撞撞,東西亂放,每天都找不到,找不到東西常常浪費自己的時間,你笑得出來嗎?跟同學、跟朋友之間說話不守信用,你笑得出來嗎?所以弟子規(guī)就
4、是教孝的教育。因為它講入則孝 ,告訴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在家里你如何笑得出來;出則弟,告訴我們在學校如何跟同學相處,教我們在學校怎樣能笑得出來。接著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學文 ,全部都是教我們怎樣生活,怎樣過幸福的日子。所以弟子規(guī)能夠讓我們的孩子,愈學愈快樂。當然這種快樂,絕對不是把弟子規(guī)背下來,背下來沒有辦法影響到他的生活。另外我們還感受到,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感恩心,當然不是全部,很多的孩子是這樣。他們認為父母這樣對我是應該的,所以覺得你不這樣做反而不正常。當一個孩子沒有感恩心,他一步一步在成長,一步一步在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的心里只想著,你如何為我付出。每天沒有去感受過,周圍人對他的這種恩德,
5、他每天都在索求,而有的時候求不到,他就會很苦。所以就感覺到現(xiàn)在的孩子,真要讓他們幸福,一定要學會經營幸福人生的思想觀念。而這些觀念都是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三字經上,第一句話就講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教育如果能夠保持孩子這顆本善的心, 這顆孝敬的心, 孩子他的人生, 真的可以愈走愈快樂。在傳統(tǒng)文化里面,教學的內容就是孟夫子講的,人有四種心境,仁、義、禮、智這樣的態(tài)度,仁昨天我們講到。孟老夫子還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就是講一個人的學問的高低,到底是以什么來判斷?不是以一個人的學歷的高低,來評判一個人的學問。我們常常問小朋友一個問題,我們問他們說,大學畢業(yè)有沒有學問?孩子
6、們都會說大學畢業(yè)有學問。接著我又問他們,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yè),但是不孝父母,他有沒有學問?小朋友就愣在那里了。不孝父母沒有學問,但是這個人又大學畢業(yè),所以我們感受到的,一個人學問的高低,跟他的學歷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一個人的學問在他的心境,所以評價一個人的學問,看他有沒有這四種心境??匆粋€人學問的高低,是看他的孝心是在提升,還是在下墮?看他的羞恥心有沒有提升?看他的恭敬心有沒有時時在提升?還要看他的是非判斷力有沒有在提升?昨天我們講仁愛的心,是從孝心引發(fā)出來,所以我們到了學校都跟孩子講孝。我想昨天各位老師聽了這堂音樂課,也非常的感動,我們自己都如此的感動,不要說我們的孩子。曾經有個導演到廬江去采訪
7、,他就問我, 肖老師,你教的孩子都是小學生,能把他們教好;如果一個人已經成年了,已經二十多歲了,還可以教得好嗎?請問各位老師,如果一個人已經成年了,二十、三十,甚至四、五十歲了,還能教得好嗎?我當時非常肯定的告訴他,一定可以教得好。他說你為什么這樣肯定?我就跟他講,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我二十七歲才接觸到圣賢的文化。 在接觸到傳統(tǒng)文化以前, 自己和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什么區(qū)別,我接受所有的這些西方的思想,我也接受這些很奇怪的、很怪異的,一些前衛(wèi)的東西,我都能接受。后來學習了傳統(tǒng)文化,才知道原來是以前不懂,人不學,不知道,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來走上弘揚傳統(tǒng)文化,這樣的道路。因為我從讀書的
8、時候,就像老師以前講到的那樣一個人,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以前我就是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六十分就可以了,所以在我整個讀書的過程得過一張獎狀,是個長跑運動的一張獎狀。大家看我像不像個運動員?我的體育是最差的,當時我的同學說,女子一千五百米跑步沒有人報名,你去報!你報了只要你跑完了就得獎,因為沒有人報名。所以我想我就去報,結果我去報,一報我的同學一看,說這個人體育這么差都敢報名,我們也要報,結果一下子就有很多人報名。當時記得我在跑的時候,我們學校的操場是兩百米的,一圈一圈跑得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到最后我看到所有的同學都在沖刺,我一看最后一圈了,所以我也又吸了一口氣使勁往前跑。跑到要到終點的時候
9、,我就聽到一個聲音跟我講,說你還有一圈。最后我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的又跑了一圈,得了一張獎狀叫精神文明運動員。這是我在讀書的時候得到的一張獎狀,其他的從來沒有在學習上得過什么獎勵。以前看到古文就覺得很頭疼, 覺得這個背起來多難, 一看到子曰,就把眉頭皺到一起。但是現(xiàn)在為什么還有勇氣來學習傳統(tǒng)文化?因為我發(fā)現(xiàn)原來傳統(tǒng)文化離我并不遙遠,它并不是像我以前以為的那樣,置之高閣,遙不可攀,不是那樣。反而是每句都可以做到,每句都可以落實,并且哪怕是一句你落實了,當下就會快樂。所以那天有一個同學寫一篇日記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圣賢人講,一個心法就是反求諸己,我也給小朋友交流這樣的心境。那一天班上有個孩子就寫這
10、樣一篇日記,他說今天我走到路上,一不小心就被天上小鳥掉下來一塊屎,掉到我的臉上,我非常的生氣。我沖回家,一路走,一路就在生這個小鳥的氣,到了家里把臉洗乾凈。我突然想到反求諸己,于是我想小鳥為什么會把屎拉到我的臉上,沒有拉到別人的臉上?因為我們告訴孩子人生沒有偶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所以這個小朋友一想,他本來生氣,他就笑起來,因為他想到一定是我以前拿彈弓打過鳥。我打人家,人家現(xiàn)在只是拉了一泡屎在我的臉上,已經對我非常的寬容。所以他這樣一想起來,這個氣一下子就沒有了,反而覺得還很快樂,覺得自己以后不可以再欺負小鳥。所以我們感受到哪怕是一句教導,我們當下去做,當下就可以幸福。所以在我們給孩子教
11、孝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的是孩子在行孝的過程非常的快樂。比如說那一次我們講,好吃的東西你會給誰?我們問小朋友當你拿到,因為我們教孩子寫毛筆字,寫書法課,書法課就設有獎項,比如說凈手獎,就是整個書法課完成以后,墨水沒有弄到自己的手上,那自己的手乾乾凈凈,就叫凈手獎。凈手獎我們就給孩子獎勵,發(fā)花生給他,把花生發(fā)給他,第二天我們就會問,問孩子花生都給誰了?誰吃了?小朋友也都很誠實,有個孩子站起來說,我馬上就把它吃了,有的孩子就說我拿回家給妹妹吃了,也有同學講我給了爸爸媽媽吃。有的時候我們還會獎勵一些糖果,當時有個孩子他就把糖果拿到以后,就吃掉了。那有個小朋友他就寫了一篇日記,他說我拿到糖果的時候很想吃,
12、但是我一想到糖果要長者先,幼者后 ,要給媽媽吃。所以我拿回家,我拿給我的爸爸吃,爸爸說不吃,我又拿給媽媽,媽媽也說不吃,你吃就好了。我就跟媽媽講,你想成全我當一個孝子,就請你把它吃掉。媽媽也很有智慧,就把這個糖吃了。所以第二天我們就在全班,問同學一個問題,我們當時就說,請問各位小朋友,糖果自己吃了能甜多久?如果把糖果給媽媽吃能甜多久?糖果自己吃了,只是舌頭滿足一下自己的欲望而已,甜過舌頭以后就不會再甜了。但是如果給媽媽吃,這個甜是發(fā)自內心的甜,那會甜一輩子。所以當時我跟小朋友講,你們要有明智的抉擇,一顆糖可以甜一陣子,也可以讓你甜一輩子,你自己選擇,你想要它甜多久。所以后來我們的小朋友拿到好吃
13、的,都拿回家給媽媽吃,給奶奶吃。他們寫回來的日記都這樣講,我真的感受到原來孝順父母很快樂,原來忍住自己的欲望,把糖果給媽媽吃,我心里很甜。所以我們在把孝心啟發(fā)孩子的時候,孩子真正能感受到,人生的這種快樂和喜悅。而這種喜悅將伴隨孩子他這一輩子,這種是真正能夠利益到孩子一生的教育。另外這個義,義是在孟夫子講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就是要讓孩子有羞恥之心。當時我們班有個小朋友他就也是寫日記,就寫到今天我的爸爸出差回來,我沖過去就接過了爸爸手中的糖果,然后回到沙發(fā)上,我就吃起來。但是我突然看見我的姊姊,接過的是爸爸的皮箱,我很慚愧。我當時看到這篇日記,我覺得這個孩子,他已經在提升他的道德學問,因為他的羞
14、恥心生起來。 為什么這樣講?因為這個動作, 這個孩子已經做了很久, 每次爸爸回家,他都是去接過糖果, 然后吃起來, 沒有覺得這樣不對。 但是因為我們有教孩子怎樣孝順父母,所以他開始反省自己,看到姊姊接過皮箱的時候,他感受到的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的糖果,而沒有看到爸爸的辛勞,而姊姊卻是看到父親在外奔波的辛勞。他有學習他就會有反省,會去反思,所以生起了這顆羞恥的心,他說我很慚愧。當時我們在跟很多家長溝通,家長就很著急,他說那我出差回家難道不能給孩子帶糖果嗎?其實不在于帶不帶糖果,我們在教孩子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心境的引導。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跟孩子講,你看爸爸出差在外每天如此辛勞,但是他仍然不忘記你這個女
15、兒,爸爸在外面給你買禮物回來。你接過的不是爸爸的禮物,接過的是爸爸的那分愛子之心。所以我們感受到一個孩子,他如果從小沒有教他,他每次見到父親,可能就開始想,你今天又帶什么東西給我,如果不滿意,他還很生氣。那天我聽到蔡老師講,說在我們小時候有一個玩具,我們都會很珍惜。為什么?因為看到玩具,我們看到的不是玩具有多少價格,而是看到它的價值,它的背后是父母對我們的那分關愛。所以當時我們還跟家長溝通到,一個孩子要有羞恥心,一定要首先有是非的判斷力,他要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那要讓孩子有判斷力,首先我們自己要有這種謹慎的判斷力,昨天周老師也跟各位老師有講到。當時我在一個學校的門口,看到一個兩歲的孩
16、子,昨天是不是有講到?這個孩子在學校門口耍賴、打滾,不愿意跟媽媽回家。但是母親掏出了一顆糖,這個孩子立刻就跟媽媽回家了。他媽媽問他說你想不想吃糖?想吃糖就跟我回家,孩子很聽話。那我每次講這個事情的時候,很多家長都面帶會心的微笑,我知道一定很多的家長這樣的在做。但是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去體會一下孩子聽話了,他聽的是誰的話?聽媽媽的話,還是聽糖的話?曾經有個母親也是跟我們講, 我的女兒很懶惰, 我后來就學了一本書籍非常的有效, 這個書上告訴我,給所有的家務活標價,她說我的女兒立刻變得很勤快。比如說洗一件衣服兩塊錢,擦一雙皮鞋給一塊錢, 我的女兒這個一下子就變得勤勞起來。 但是勤勞了一星期, 有天我
17、回家很累了,我在沙發(fā)上躺著,就叫女兒說,女兒,幫媽媽把洗衣機里的衣服晾一下,媽媽給你兩塊錢,這個女兒連走都沒有走出房間的門, 就在里面回了一句話, 跟她媽媽說,媽媽, 今天我也很累,這兩塊錢我不賺了。 我們感受到真正的教育,要靜下心來去思考,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的動力到底來自于哪里?是 父母呼, 應勿緩,還是糖糖呼應勿緩?是父母呼應勿緩,還是兩塊錢呼應勿緩?那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做了,但是我們的教育這個孩子的心境,到底往哪個方向在走?已經完全不同了。 所以當時我這樣一講, 很多家長他也非常的謹慎。 曾經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寫了一篇日記, 他寫到今天我的同桌找我借橡皮, 我立刻就借給了他。 這個
18、同學做得好不好?一個人做的事情好,還是不好,最根本的不是看他外在的動作,更要看他當下的心境。他接下來就寫,因為我想到下一次我找他借,他也會借給我。這個同學借橡皮給他的同桌,是出于怎樣的心境?我一看就覺得很有意思,我就問他一句話,請問你的同桌不借給你,你還會借給他嗎?所以從這個方向我們去體會,人與人的交往,絕對不是利益的交換。在這樣一個細微的地方,我們也能去引導孩子,把他已經走偏的人生道路,重新給他拉到正道上來。因為借東西不在表面的一個動作而已,同樣是借,但是如果我是出于我的本分,我是同學應該關愛我的同桌,是出于這樣的心境借給同學。還是想到我借了,下次你會來還給我,這樣利害心的人生和道義心的人生
19、,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當時我跟小朋友講, 人與人的關系, 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 一般有四種, 一種是以利相交,利盡則交疏;以勢相交,勢傾則交絕;以色相交,華落而愛渝;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以利相交, 如果是以利害關系相交往的朋友,朋友以利而來也將以利而去。這個道理我想不用講,非常的簡單,人與人不管怎么的關系都是一樣。比如說我們講君臣關系,就是領導和員工,如果是以利相交,那這個員工因為我們的工資開得很高而來,他可以因為更高的工資就走了。如果是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建立在互相有利的關系上,那利盡則交疏,這個利益一旦沒有了,交往也會疏遠。以勢相交,勢傾則交絕 ,如果一個人因為我們的權勢很高,地位很高,很
20、多人就可能巴結。巴結來的這些人, 勢傾則交絕 ,一旦這個地位沒有了,權力沒有了,這些人也都不見了,因為這種交往,并不是建立在正道的道路上面。 以色相交,華落而愛渝 ,如果我們一個女子長得花容月貌很美, 如果這樣的男士是沖著色, 沖著外貌而來的, 那花落而愛渝 ,一旦臉色多了幾根皺紋了, 或者歲月不留情, 容貌不像以前那么美了, 那這個男士也將變心。因為當時他就是沖著年輕貌美來的,當他看到更年輕貌美的,他可能心也就跑到另外的地方去。所以唯有以道相交,天荒而地老 ,道義相交的朋友,那是愈久關系愈好,愈久覺得這種濃濃的情義,在心里一想起來都會很溫暖。所以我們從小如果教給孩子,這樣正確的判斷力,讓孩子
21、去明辨,我與人的交往到底是怎樣,我如何能夠交到道義的朋友?當時我們跟小朋友講,如何能夠交到道義的朋友?經典里面有句話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想要交到有道義的朋友, 首先你問一問你自己, 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以怎樣的心境在交朋友?你都以利害關系去交往,那你交來的朋友一定也是跟你一樣,也是以利害關系來的。要讓孩子從小有道義這樣的態(tài)度,在家里就要教他,因為道德的根本還是孝道,還是這顆孝心。所以我們在跟家長交流,就會跟家長提到,家里就是教孝道最好的地方,就是教孩子判斷力最好的地方。如果我們家里都在談利,都在談利害,都是在談你做了一個工作給你多少錢,我們在教孩子什么?我們在教孩子跟母親,你都是用利益
22、相交。所以現(xiàn)在為什么很多的孩子為了錢,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六親不認。都是我們自己,從小有沒有把正確的態(tài)度告訴給孩子?這個判斷力非常的重要,它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有這樣的判斷力,我們的孩子他才會真正生起,我們剛剛講的羞恥之心。因為他要明白了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那他做不對的事情,他才會覺得不好意思。當時有個家長就說,那這些很細微的地方,我怎么能夠感受,我怎么會知道?我們就跟這個家長講, 正確的判斷力到底來自于哪里?一個孩子他從小他生出來, 他就在看、 就在聽,判斷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在教給他了。比如說一個小還抱在媽媽懷里,不小心打了媽媽一下,我們這個時候,母親的態(tài)度應該是怎樣的?如果這個時候
23、媽媽仍然一笑,笑著對寶寶說,寶寶,你手的力氣原來這么大。 那這么一笑我們教給孩子的是什么?孩子會覺得原來打媽媽,媽媽會笑,這個判斷力就教給他了。很多家長跟我說,我的兒子他很小他懂什么?但是我們去體會古人講的一句話, 三歲看八十 ,一個孩子正確的判斷力,在他三歲以前可以全部都教給他,他都在看,都在學習。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我們哪怕是拉著他的小手,嚴肅的告訴他, 這是不對的。 在他的小手上打他兩下,以示警告。這個時候孩子就知道,原來打媽媽是不對的,他下次不會再這樣做。這些細微的判斷力隨時隨地都在教。那當時有個父親跟我們的老師講,你不知道我的兒子可聰明了,為什么?有一天我的兒子找我要
24、兩塊錢。因為人民幣面值有一種就是一張兩塊的,也有一塊的面值一張。當時他說我就給了他一張兩塊的錢, 我的兒子就說爸爸, 我要的是兩張一塊的。 這個爸爸覺得很奇怪,一張兩塊和兩張一塊不是一樣的嗎?他的兒子說不是這樣的,爸爸,我們學校有個獎項可以給班級加分,叫拾金不昧獎。撿到錢的去交功,就會給班上加分,你給我一張兩塊的,我只能交一次加一分;但是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去交兩次,給我們班加兩分。他的爸爸覺得我的兒子很聰明。請問各位老師他到底聰不聰明?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可能還會覺得這個孩子很熱愛集體。所以我們要去從一個孩子行為的背后,更關注的是他的這顆心。所以學問之道沒有其他的,首先要看他的心,
25、請問大家為什么孩子想去給班上加分?因為加了分能得到老師的表揚。他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名,他要的是自私自利的名,要的是老師的表揚,所以他這顆心已經走偏了。但是他的父親,不但沒看到孩子的心境,有沒有在人生的正道上,反而還去贊嘆兒子的言行。所以這個孩子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他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他的心思都會去動哪方面的腦筋?為了名、為了利他可以不擇手段,他可以用欺騙,他已經不誠實了。所以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孩子的心境,我們的教育就感受到,孩子都開始回歸到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做個表面給老師看。所以每次我在引導小朋友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講,你不用騙老師,沒有任何的意義,你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你自己的良心就好。因為一
26、個人真實的學問,不是用表面做出來的,就在這顆心而已。我們常常也會去思考,一個孩子考試,剛剛我們講什么是考試?考試的高分背后,他的心境到底是進,還是在退?他的孝心在提升,還是在下降?他的仁愛心有沒有在考試的背后得到提升?這才是真正教育的關鍵。不在于表面的分數(shù),而更在于分數(shù)背后他的那顆心境。當時我在帶班的時候,有一次發(fā)考卷,發(fā)現(xiàn)全班的同學非常的緊張,我當時就把這卷子放下。因為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境,已經全部都在往后退,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來面對考試的結果。所以我把卷子沒有發(fā)下去之前,我就跟小朋友講什么是考試?考試有兩種,一種是在試卷上作答,這是一種考試。還有一種考試,就是我們面對每個結果,我們當
27、下的心境是什么?這是真實的你人生的答卷,這個答卷真的將影響你一輩子。怎么講?比如說我們拿到一個試卷,這個分數(shù)比我預計的要高,我當下是什么心境?我有驕傲嗎?有得意嗎?僥幸嗎?當我拿到這個分數(shù)比我預計的要低,我又是什么心境?我會難過嗎?沮喪嗎?甚至一蹶不振嗎?甚至難以接受,覺得人生已經走到了絕路上。我看到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因為沒有正確的面對每個結果,他甚至可以走向把自己的生命結束,都有可能。我不知道我們馬來西亞有沒有這樣的孩子?因為我在大陸這邊,祖國大陸看到這樣的報導,一個孩子因為分數(shù)沒有考好,他可以從樓上跳下來,結束他寶貴年輕的生命,他可以不顧父母,不顧所有親人對他的養(yǎng)育,可以跳下來。為什么?因為
28、我們教育的目標, 定格在一張試卷上面, 而沒有定格在孩子的心境上面。他在考試的一次一次的過程當中,他的心境是一降再降,每次都是對他沉重的打擊,并沒有磨鏈他真正的意志, 沒有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 所以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 如果考得不好,你會沮喪難過嗎?另外面對同桌的分數(shù), 你又是怎樣的心境?見到同桌比我好, 你會嫉妒嗎?你會心里想著:等著瞧,下次我一定超過你嗎?面對我的同桌比我的分數(shù)低,我又是怎樣的心境?我會不會瞧不起他?甚至拿著卷子到同學面前抖兩下,你看, 我都沒復習, 我就能考這樣。那面對班上第一名的同學, 你又是怎樣的心境?你會把他當作一個目標, 使勁超過他嗎?面對班上成績最不好的同學,
29、你又是怎樣的心境?你會不會瞧不起他?所以我會跟孩子講,正確的心境是什么?當我考得好的時候,我是怎樣的態(tài)度,我考得很好,我只有一個態(tài)度仍然是仁愛之心。這個仁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我們會立刻去感受到,還有些同學沒有考好,我現(xiàn)在考得好,我的心境就是總結經驗,我總結經驗的目的為了幫助同學。這個心境跟做事情是一樣的,我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境也是這樣。我可不可以總結經驗,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獲得成功,那我們這一次的成功有價值。當我在考試當中失敗的時候,我正確的心境應該是怎樣?從結果找原因。如果我成功了,我的態(tài)度,就是總結經驗幫助別人;如果我這次考試考得不好,或者這件事情我做失敗了,
30、我當下我只有一個態(tài)度,從結果找原因??嫉貌缓檬墙Y果,原因在哪里?我在結果上煩惱憂慮,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如果我把原因找出來,幫助自己也可以同時幫助別人,助己又可以助人。所以考得不好也沒有關系。那我們面對同學的分數(shù),我們以什么樣的心境?同學比我們好,我們只有個態(tài)度,就是見人善,即思齊 ;人所能,勿輕訾 。弟子規(guī)上講人所能,勿輕訾,別人有能力別人好,第一個態(tài)度不嫉妒,不是去嫉妒別人。第二個態(tài)度見人善,即思齊 ,見到別人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就去學習。所以看到別人考得好,我們要善于學,從哪里學?當時我就跟同學講到,他考得好是結果,原因在哪里?我當時給他們做了個比喻,比如說一個同學他考試很成功,就像他得到了
31、一個大西瓜。我也想得大西瓜我怎么辦?你看別人種瓜得瓜,那你要去播種,你要播種同樣的種子,你也能有同樣的收成。你現(xiàn)在在種豆,你要想得到西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會讓小朋友去觀察,同學是怎樣學習的,你去看一看。別人考得好的,平時的作業(yè)他是怎么做的?他對老師是怎樣的態(tài)度?對學習、對父母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往往我們看到很多孩子, 考得成績好的, 人緣也很好的, 這樣的孩子, 往往都是在家里孝順父母,很多都是這樣。所以你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啟發(fā)你的孝心,孝心是永恒的動力。孝心是一個孩子做任何事情永恒的動力,一個孩子如果有孝心,他可以發(fā)覺他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見到別人考得好,不嫉妒;見到別人考得不好,我們也生起這
32、顆仁愛的心。見到別人不好,我們就想我如何去幫助他, 己有能,勿自私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把我的能力告訴給我的同學,讓大家都共同進步。所以我們看到所有的孩子,我當時把試卷在發(fā)下去的時候,他們的表情,那種狀態(tài)就完全不一樣。 我讓孩子沒有直接的改錯題, 而是讓他們寫出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怎么寫?三點,第一個我錯的題,我讓孩子寫出錯題是什么,把它寫出來。第二點找原因,題目寫錯了原因在哪里?你的原因要找出來,并且原因要找到你的態(tài)度上,錯題是個結果,第二找原因,把原因找出來。第三找方法,我要怎樣改進避免以后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這個原因一定要找到根本,根本其實都在態(tài)度上。一個孩子學得不好,我們仔細去看一看,現(xiàn)
33、在沒有哪個孩子他的腦子不靈活,都很靈活。為什么學不好?都是沒有正確的學習的態(tài)度。所以原因找到自己的態(tài)度上,方法也從自己的態(tài)度上下手去改。那比如說很多孩子就找出原因,他說我是粗心大意,怎樣能夠改進自己粗心的態(tài)度?不是在寫作業(yè),一個孩子粗心,絕對不是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才粗心,而是在他生活的點點滴滴他都會粗心,所以要改也是要改到點點滴滴的地方。比如說寫作業(yè)的時候認真, 做每件事情也都認真, 那你的粗心才能改過來。 置冠服, 有定位開始,從你穿衣服開始,從梳頭發(fā)開始。所以我們就教孩子如何洗臉、如何刷牙、如何梳頭、如何洗手,這些我們都教。那在教的時候孩子都學得很快樂,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梳頭、洗臉、穿衣服,都有
34、學問,都可以調自己的一顆心。因為學問之道就在這顆心上,梳頭也能看出你的一顆心,你的心有沒有恭敬,恭敬你自己的形相,也是恭敬別人。那你穿鞋有沒有把鞋帶系得很好,有沒有把你的鞋子擦得很乾凈,也是在培養(yǎng)你的恭敬心,你細致的態(tài)度都是在生活的點滴當中。所以讓孩子把這個方法找出來,我們有這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一次考試,同樣孩子如果學會了這樣的態(tài)度,他可以用這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的每件事。比如說他以后到了一個公司,如果這件事情做得很好,他會去總結經驗爭取下次做到更好。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做好,他也不會去懊惱,他會去找原因,并且找方法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古人做事情的一個態(tài)度。我當時聽到一件事情,中國有一套書非常的好,叫
35、五種遺規(guī)。五種儀規(guī)是由清代的叫陳弘謀先生,一個大儒他編寫的,他收集編撰的。那當時陳弘謀先生非常的有德行,他到很多地方做官,曾經有一次他就被派到一個地方去上任。上任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前任的官員留了一千多樁余案沒有審理,就給他留下來。這個時候,他第一個態(tài)度就是解決問題,并沒有抱怨,沒有說你看你這個當官的怎么當?shù)?,居然有一千多樁案子沒審,他沒有這樣去抱怨過。反而立刻著手就開始調查研究,并且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以后,他就開始找原因。他想到原因是什么?因為當?shù)貨]有受過教育,所以常常有訴訟的案件,鄰里之間經常打架,經常吵架。他想如何來改進?他就找方法,因為他發(fā)現(xiàn)根本原因,在于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就寫了后面有一本
36、書,叫訓俗遺規(guī) ,他就把那本書寫好了以后,廣泛的去發(fā)給鄉(xiāng)親,后來這個地區(qū)被治理得非常的好。這是一種做事情的態(tài)度。從一次的考試也能夠教給孩子,如果一個孩子養(yǎng)成這樣的態(tài)度和習慣,真的會讓他受益一輩子,這才是真正理智的幸福人生的教育。當時第二天有一個孩子又寫日記給我,他說老師,這次的考試我比上一次進步了十分,我很高興。因為他的日記,我就第二天跟孩子講什么是進步?也想請問我們各位老師,什么是進步?進步也有兩種,一種是分數(shù)上的進步,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心境有沒有提升?所以當時我就問小朋友,因為跟孩子講,要跟他講得很具體,要不然他聽不懂。我當時就問他們,比如這個同學他的分數(shù)進步了十分,但是因為這十分他驕傲
37、了, 他是進步, 還是在退步?進退不在分數(shù)上, 真正的進退仍然在你的心境上。但是同樣的我們來看一下,如果一個孩子,他考試比上一次退步了五分,因為這五分他總結經驗,提起理智的態(tài)度,他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分數(shù)在退,但他的心境卻是在進。所以進退不要問老師,進退也不要去跟同學比,因為你的進退就在你自己的心境上。古人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多人說傳統(tǒng)文化是很消極的。我們就會告訴他,不是這樣,傳統(tǒng)文化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他的進步是達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可以提升作新民 ,每天都是新的。因為他的新不在一個表面,他的新是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我的心境每天有沒有提升?當我們引導孩子時時反觀內
38、心,老師就會變得愈來愈輕松。因為孩子不會做表面給老師看,我時時跟孩子講,你們的進退你自己知道,你騙老師沒有任何意義,所以進退只在一念之間,不在于你的分數(shù)。這樣去引導,孩子就不會去跟同學比分數(shù),而會跟自己比。我跟他們講,你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昨天的你,你有沒有比你昨天進步?有,你就是進步的。因為每個人的狀況會不一樣,那我們跟別人比沒有任何的意義。甚至我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第一。當時有同學,我跟他們講到這點不太明白。我就跟他們做個比方,比如說一個鬧鐘,我們看到的是鐘面兩個指針而已,或者是三個時針、 分針和秒針。 這三顆指針是不是就是第一?如果沒有背后一個一個的螺絲,一個一個的零件,這個三顆針它轉不
39、動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人做好當下的自己,你就是第一的。不在于要爭著都要去當時針,都去當時針,沒有人愿意做背后的零件,這個鐘就走不動。所以沒有人不是第一,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第一,關鍵是你有沒有把你當下的工作做好。你如果分配到任務是刷馬桶,你可以刷馬桶刷出第一。你如果任務是當領導,你可以當領導當?shù)降谝?,沒有區(qū)別的,因為你們的心境,你們的態(tài)度是第一的。所以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沒有的, 但是你的心境卻有進退之間。所以我們在跟孩子引導的時候,時時讓他反觀自心。當時還有個同學,我們也跟他們講,如果一件事情,我們怎么去判斷它是好事,還是壞事?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是好事嗎?其實跟孩子考了一百分是好
40、事嗎?是一個問題, 更重要的,是看這一百分帶給孩子的,是心靈的進步,還是他心靈的退步?如果一件成功的事情,提起的是孩子總結經驗, 它將是下一次更成功的階梯。 但是如果一個事情做成功了, 我當下傲慢、得意洋洋,這件成功的事情,已經是下一次失敗的預兆。但是同樣的,如果一件事情做失敗了,我因此奮發(fā)向上,總結果經驗,那在這次失敗的過程當中,已經在奠定下一次成功的基礎。所以成功和失敗并不代表好事和壞事, 真正的好壞, 在于我們如何的去面對每次的成功,以及每次的失敗,我們如何去面對。心境有提升,這就是好事;如果心境在下墮,這就是壞事。怎樣才能判斷心境的提升?時時觀照仁愛心有沒有提升?恭敬心有沒有提升?羞恥
41、心有沒有提升?判斷力有沒有提升?那這樣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當時我們班上有個同學考了第一名,九十六點五。她寫了一篇日記,她寫老師,我考了第一名,我回到家里,媽媽問我,你要什么獎勵?我跟媽媽講,我什么都不要。但是我要了媽媽一句話,她說媽媽跟我講說,女兒,你真棒。這里面我們去體會,第一個孩子值得肯定的是,她沒有要獎勵,這是個進步。因為以前考試都有獎勵,但是我們跟孩子講,你考得好是應該的,因為要報父母之恩。但是這個孩子的話當中,我們也聽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她說媽媽講,女兒,你真棒。這個孩子認為我考得好是誰的功勞?她認為是誰的功勞?個人的功勞而已。所以當時我也給她寫了一段話,只問她一個問題,請問你的
42、九十六點五分的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那這個問題我沒有直接去批評她,希望引起她的反思。這個孩子第二天,她寫了一行字給我,她寫到,老師,九十六點五分有媽媽的照顧,有老師的教導,還有同學的幫助。所以我告訴這個孩子,你的分數(shù)、你的成績的背后,不是你一個人的,絕對不是。所以我們有什么資格居功自傲,沒有資格。所以我們要從小給孩子一個態(tài)度,叫讓功于眾 。如果成功, 我們的態(tài)度就是要讓功于眾,因為成功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們每次的成功都離不開父母,離不開老師,離不開同仁,甚至離不開所有的萬事萬物對我們的成就。所以當時我跟這個小朋友一講,她就覺得很慚愧,生起了羞恥之心。她自己感覺到,一開始還很想驕傲,我就問她沒有老
43、師的教導,你能考第一名嗎?沒有父母的養(yǎng)育,你都餓死了或者凍死了,沒有衣服穿,沒有東西吃,你還有機會學習嗎?沒有。如果沒有同學的幫助,可能你也沒有辦法取得這樣的成績,所以這個成績是屬于我的,僅僅是一點點而已。在這些過程當中,不斷的去啟發(fā)、引導孩子生起一分孝心,生起孩子感恩的心,這樣的成績對他才是有意義,才是有幫助的。我們講學問之道無他,所有的學問根本都在判斷力,都在我們孩子有沒有正確的判斷力上。如果他有了正確的判斷力,他就會有正確的心境生起來。所以根本都在孩子的這顆心境上面,心境的進退才是真正的進退。在整個教學的內容,就是直指孩子的那顆心,那這是我們古人的經典告訴我們的。關于這個判斷力,當時還有
44、很多的孩子,寫日記來問我問題。比如說那天就有小朋友來問我,老師,請問您為什么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我也想問各位長輩、各位老師,如果我們的孩子這樣問我們,我們怎樣回答?他問為什么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我并沒有去回答,因為我當時也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是這樣,我在教學的時候遇到問題,我就拿出來全班討論。我當時就把這個問題全班討論,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孩子他的回答讓我很震撼。那個時候我們學了三個月的弟子規(guī),這是四年級的孩子,第一個孩子舉手站起來,他就跟我講,老師,人沒有聰明和笨的區(qū)別,只有用心和不用心。第二個孩子站起來,他說老師,我也認為沒有聰明和笨的人,只有認真和不認真。 我當時一聽, 我真的是
45、覺得很震撼,因為他們只有四年級, 所以讓我感受到學經典的孩子,他是真正的長智慧,他是智而不是知識而已。他學到的是智慧,不單單是知識和技能,他能夠去辨別是非,能夠去判斷真?zhèn)?。當時我們就跟孩子講,人生所有的問題一本弟子規(guī) 可以解答。 當你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請你用心的讀 弟子規(guī),我們這句話是不是講得太過?因為這真的是我的一個體會,所有孩子的問題弟子規(guī)可以解答。比如說聰明和笨的問題,我就跟孩子們講,我們拿出弟子規(guī)來看看,有沒有在當中講到聰明的人和笨的人?沒有。但是弟子規(guī)最后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圣成賢,那怎樣成圣成賢?弟子規(guī)前面所有的部分,都是告訴我
46、們如何成為一個圣賢人。從父母呼,應勿緩開始做,點點滴滴的做到,你就可以達到最后的結果,圣與賢,可馴致 ,并且當中還告訴我們方法。孩子為什么會覺得有的人聰明,有的人笨?他問這個問題的心境,是覺得有的同學會做事、會作題,但是有的事和題我自己不會做,所以他覺得這些會做的同學聰明,而我笨。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這個聰明和笨只是暫時的,因為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不要在結果上打轉,這叫迷者畏果。一個人迷惑,很愚笨的人他考慮的角度就是結果,他在一件事情的結果上去打轉,總是在一個結果上煩惱、不安、憤怒、恐懼,他都是在結果上面。但是一個覺者,覺就是我們講覺悟的人,其實就是明白的人,做個明白人,那明白人干什么?找原因
47、。把原因找出來,并且從原因上下手,就能夠改變現(xiàn)在的結果。當時我就跟這些小朋友講,他呈現(xiàn)出來的一個現(xiàn)象,好像他很能干,很會做事,是結果。我現(xiàn)在暫時不會做也是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只是暫時的,它是可以改變的,通過你的努力可以改。而且弟子規(guī)告訴了你方法,什么方法?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到別人有好的結果,即思齊,我可以向他學習;即使現(xiàn)在離得很遠,以漸躋,只要我肯做,我也能一步一步的像他一樣。比如說他很會作題是結果,原因是什么?上課專心聽講,不懂就不恥下問,問同學、問老師,好問。那如果他很會做事是結果, 比如說他很會管理班級是結果, 原因在哪里?他很勇于承擔,勇于練習。比如說掃地,他很會掃是
48、結果原因在哪里?他掃得多,做得多,他有那顆為同學服務的心,所以他的能力是不斷的在提升。而我現(xiàn)在是暫時落后,可能連個手絹都不會洗,也是結果, 原因在哪里?有的女士講除了洗臉和洗澡, 我的手就沒有碰過水, 從來沒有做過,你怎么會做?那不是你笨,關鍵看你有沒有這顆心去學習。所以我們如果有學習的心境,每一刻都能提升我們的能力,也能達到同樣的結果,所以人與人沒有笨和聰明的區(qū)別,只有你用心和不用心, 只有你肯做和不肯做。 所以我們愈來愈體會, 弟子規(guī) 教給我們很多徹底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在每個境界當中,都能提升自己,提起自己的理智。他以后長大了,比如說到了公司,看到同事很能干,他不會羨慕,不會自卑,他也不
49、會去嫉妒,不會去障礙別人。他只會回歸到自己,我如何向他學習,這樣的話,他的人生一定會愈走愈平坦。所以這才是真正幸福人生的教育。當時還有些細微的地方,也感受到我們自己要先去學習。比如說有一次一個孩子也寫了日記,他寫到今天我給媽媽把衣服洗了,洗了以后,媽媽從外面干活回來,一看衣服已經被洗了,就問我是誰洗的?他說我沒有承認是我洗的,因為我想當無名英雄。大家聽一聽,他是不是無名英雄?第一我也肯定他,你態(tài)度也很好, 幫媽媽洗衣服。 但是我要更多的去關照,無名英雄是什么意義?無名英雄是心里沒有想得到表揚,這樣心境才叫無名英雄,而不是不講那叫無名英雄。我當時跟他講,你的心里想當無名英雄,已經有名了。大家思考
50、一下是不是這樣?他的心里已經有名了,所以有名和無名不在外,所有的東西都在我們的自心。時時引導孩子反觀你的內心,反觀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真正求學問的態(tài)度,沒有任何這些名利這種污染,沒有這些東西,就是一顆真誠的心。我?guī)蛬寢屜匆路鞘菓摰?,媽媽問我,我可以講,我講出來但是我不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贊嘆,你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而不是我故意不講,心里還在想要跟老師說,老師可以表揚我,那已經是名利心在洗衣服,不是孝心在洗衣服。所以這些細微的地方,我們常常都會看到,孩子會呈現(xiàn)出來。如果我們有這種判斷力,就能夠把孩子當下導正,時時去觀照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一個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只有兩個方面,我們把握住這就能夠很
51、明白,第一個就是孝心,出于仁義禮智的這種態(tài)度去做一件事情,覺得我是應該做的。除了這樣的心境,就是另外一種心境,名利心、交換的心,覺得我做這件事情是有回報的,要圖交換的。我們也常常感受到,我們自己做事情的動力是什么?我是以名利的交換來做一件事, 還是完全無求的, 完全無私的, 覺得這就是我應該做的,做一個人的本分應該做的事情。所以當我們不斷的去反思的時候,孩子他們也就開始愈來愈回歸到提升心境,提升真實的學問當中來。那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確的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學問。因為學問跟他的外貌無關,跟他有沒有穿名牌的衣服無關,跟他有多高的學歷也無關,關鍵在于他的那顆存心。所以我們才感受到古人教學的這種智慧
52、,教學的內容,教的都是直指這顆心。除了教學的內容、 教學的方法, 我們古代的經典也有提到, 怎樣來教導孩子的這些方法。昨天靳老師在上音樂課的時候, 提到一本最早的經典叫 禮記。那昨天靳老師提到的是 禮記樂記,禮記里面還有一篇,是專門針對教學的叫禮記學記 。這個學記里面就寫得非常清楚,一個人,一個老師和一個孩子如何來教、如何來學。當時就寫到有四種方法,一個是禁于未發(fā) ,我們隨時都在考試。 禮記學記里面講到教學的四種方法, 禮記學記里面講到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講到四種教學的方法, 第一種預防法, 禁于未發(fā)之謂豫, 在沒有發(fā)生之前先預防。因為我
53、們古人學習都是相通的,我們周老師昨天有講,中醫(yī)也是一樣,真正醫(yī)術很高的人,他在病沒有發(fā)之前,病發(fā)之前就可以預防。等發(fā)出來再去救已經晚了,所以我們古人教導孩子的時候非常的謹慎。昨天周老師也有講到胎教,從胎教開始教,這就是禁于未發(fā)。這個孩子出生以后,我有一次看到一篇記載,覺得非常的感動,為什么?因為古人處處都是教學。當時講到一個讀書人的母親,這個讀書人被誣陷,關進了監(jiān)獄,他的母親做了菜就送進去,母親沒有去。這個讀書人一見到這盤菜就哭起來,他一看就說我知道這是母親做的。別人就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我的母親,從小給我做的菜,切菜,像那種一條一條的菜,每一條都切的一寸長,不會長也不會短,整整齊齊切一寸。為
54、什么要把這個菜切到一寸長?是想教導孩子與人應對要有分寸。他說我的母親切的肉, 每一塊都是切得方方正正的, 沒有不方的, 因為母親要教導我,做人要方方正正。 我當時一聽覺得很震撼, 所以講閨閫乃出圣賢之地, 圣人是母親教出來的,因為他的母親在切菜的時候都在教。甚至于我們看到古代的建筑,因為我從安徽有個很有名的風景區(qū)叫西遞,西遞都是一些古建筑。當時我們老師有的就去那邊,看到這個門上面畫了一把扇子,前門畫了一把扇子,什么意思?扇和什么同音?和善,善良的善。它是要告訴人,推開門,出門就要行善;后門畫了一片葉子,告訴落葉歸根。一進門,因為很多的這種建筑都是這樣,我們看到古建筑,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一進一個門
55、,它的門口有個屏風,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有屏風,什么意思?不露內秀。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內斂,不要張狂,愛是不自夸,不張狂,所以一個屏風把里面擋起來,要迂回才能看到房間的內部。那一進去,一般這種建筑一邊會放個花瓶,這邊會放個鏡子,它告訴我們什么?保持平靜。隨時心地要平靜,我們看到這些感受到的,就是中國老祖宗的那種教育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教育,點點滴滴都在教孩子,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成長起來,三歲看八十,他一定能夠紮下他人生的根基。所以這些都是在禁于未發(fā)。在我們學校當中如何來落實預防法?如何來預防?我當時接班的時候面對孩子,因為我會想到他們上課,很多孩子會玩東西。所以禁于未發(fā),把這些
56、不好的東西給他去掉,所以當時我對孩子的要求桌面怎么放?我跟他們講桌面的要求是一本書。如果我要寫作業(yè),我會告訴你再加個本子,一枝筆、一個橡皮,其他東西全部收到書包里。為什么要這樣?因為現(xiàn)在很多,包括文具盒都是玩具,我們把不好的緣給它斷掉。這個緣,我們做個比喻,因就像一顆種子種下去,緣就是陽光、空氣和水份。種子遇到水份,遇到陽光它就會發(fā)芽,然后它會結成果實。如果沒有遇到這些陽光,沒有遇到水份,這個種子不會發(fā)芽。所以一個孩子他很好玩,他現(xiàn)在有這種貪玩的心,是有這個種子在這里。我們首先禁于未發(fā),面對他現(xiàn)有的狀況,我們可以做的是把它的緣斷掉,不好的緣斷掉,讓不好的種子不要發(fā)出來。當時我每一節(jié)課上課,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教室,我會巡視一周。那我們講教學有言教、身教和境教,我首先跟孩子講道理,講清楚置冠服,有定位,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全球化進程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包粽子活動方案
- 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中的公園綠地建設
- 現(xiàn)代物流技術創(chuàng)新開啟智能化時代
-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解決方案
- 2023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 四 圓的周長和面積 1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公式的拓展應用說課稿 冀教版
- 14-2《變形記》(節(jié)選)(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同步教學說課稿專輯(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11 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第1課時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 五 測量長度 1用厘米作單位量長度第3課時 用厘米、分米作單位量長度的練習說課稿 西師大版
- Unit 5 Whose dog is it(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下冊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 公園景區(qū)安全生產
- 安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處理人際關系》課件
- TSGD7002-2023-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
- 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整體解讀課件
- 2024年實驗小學大隊委競選筆試試題題庫
- GB/T 44412-2024船舶與海上技術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加注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