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碗模具設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1.gif)
![塑料碗模具設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2.gif)
![塑料碗模具設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3.gif)
![塑料碗模具設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4.gif)
![塑料碗模具設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da54d722-d7aa-498c-8163-e46bb5337d8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設計說明書設計題目:塑料碗模具設計學校 :專業(yè) :班級 :姓名 :學號: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2012年10月12日.題目: 17塑料碗塑模設計要求:材料 PP 、 一模四腔.目錄題目2一 . 塑料的工藝性設計4注塑模工 藝4化學和物理特性5塑件的尺寸與公差5二 . 注射成型機的選擇6三 . 型腔布局與分型面設計6型腔數(shù)目確定6型腔的布局7分型面的設計7四 . 澆注系統(tǒng)設計8主流道設計8主流道襯套的固定9分流道設計10澆口的設計11五 . 成型零件的設計12成型零件結構設計13成型零件尺寸計算15六 . 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18導柱的結構18導套的結構19七 . 脫模機構的設計20推出方
2、式的選擇20推桿設計2 0推板設計21八 . 模架及注射機的選擇22模架的選擇22注射機有關參數(shù)校核22九 . 設計總結23十 . 參考文獻23.一、塑料的工藝性設計(1) 、注塑模工藝干燥處理:如果儲存適當則不需要干燥處理。熔化溫度: 220275,注意不要超過275。模具溫度: 4080,建議使用50。結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溫度決定。注射壓力:可大到1800bar 。注射速度: 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內部壓力減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現(xiàn)了缺陷,那么應使用較高溫度下的低速注塑。流道和澆口:對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徑范圍是47mm。建議使用通體為圓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類型的澆口都可以使用。典型
3、的澆口直徑范圍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 0.7mm的澆口。對于邊緣澆口,最小的澆口深度應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澆口寬度應至少為壁厚的兩倍。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熱流道系統(tǒng)。成型時間:注射時間20s60s高壓時間0s3s冷卻時間20s90s總周期50s160s(2) 、化學和物理特性PP是一種半結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堅硬并且有更高的熔點。由于均聚物型的PP溫度高于0以上時非常脆,因此許多商業(yè)的PP 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無規(guī)則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鉗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較低的熱扭曲溫度( 100)、低透明度、低光澤度、低剛性,但是有更強的抗沖擊強度。PP的強度隨著乙烯含量的
4、增加而增大。 PP的維卡軟化溫度為150。由于結晶度較高,這種材料的表面剛度和抗劃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環(huán)境應力開裂問題。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纖維、金屬添加劑或熱塑橡膠的方法對PP進行改性。 PP的流動率MFR范圍在 140。低 MFR的 PP 材料抗沖擊特性較好但延展強度較低。對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強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于結晶, PP 的收縮率相當高,一般為1.82.5% 。并且收縮率的方向均勻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劑可以使收縮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 PP 材料都具有優(yōu)良的抗吸濕性、抗酸堿腐蝕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對芳香烴(如.苯)溶劑、
5、氯化烴(四氯化碳)溶劑等沒有抵抗力。PP也不象 PE那樣在高溫下仍具有抗氧化性。(3) 、塑件的尺寸與公差1、塑件的尺寸塑件尺寸的大小受制于以下因素:a) 取決于用戶的使用要求。b) 受制于塑件的流動性。c) 受制于塑料熔體在流動充填過程中所受到的結構阻力。2、塑件尺寸公差標準a) 影響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塑料材料的收縮率及其波動。b) 塑件結構的復雜程度。c) 模具因素(含模具制造、 模具磨損及壽命、模具的裝配、 模具的合模及模具設計的不合理所可能帶來的形位誤差等) 。d) 成型工藝因素(模塑成型的溫度T、壓力 p、時間 t 及取向、結晶、成型后處理等)。e) 成型設備的控制精度等。其
6、中,塑件尺寸精度主要取決于塑料收縮率的波動及模具制造誤差。題中沒有公差值,則我們按未注公差的尺寸許偏差計算,查表取MT5。3、塑件的表面質量塑件的表面質量包括塑件缺陷、表面光澤性與表面粗糙度,其與模塑成型工藝、塑料的品種、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的磨損程度等相關。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通常應比塑件對應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在數(shù)值上要低 1-2 級。二、注射成型機的選擇單個碗質量m1 =58.5g.制品的正面投影面積A1=103.81cm23單個碗體積V 塑 =85cm估算流道凝料體積V 凝 =35cm3模具所需注射量m = n(m1+m2)=374g估算所需鎖模力Fm = n(A1+A2)P 型
7、 = 4* ( 103.81+103.81*0.35) *10 2*25=140x10 4N注射機為上海橡塑機廠的XS-ZY-500 臥試注塑機。查表注射壓力為104MPa,合模力為 350104N,注射方式為螺桿式,噴嘴球半徑R 為 18mm,噴嘴口直徑為7.5mm(一般工廠的塑膠部都擁有從小到大各種型號的注射機。中等型號的占大部分,小型和大型的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們不必過多的考慮注射機型號。具體到這套模具)。三、型腔布局與分型面設計(1) 、型腔數(shù)目的確定型腔數(shù)目的確定,應根據(jù)塑件的幾何形狀及尺寸、質量、批量大小、交貨長短、注射能力、模具成本等要求來綜合考慮。根據(jù)注射機的額定鎖模力F 的要
8、求來確定型腔數(shù)目n ,即F pA2npA1式中 F 注射機額定鎖模力(N)P型腔內塑料熔體的平均壓力(MPa)2A1、 A2分別為澆注系統(tǒng)和單個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mm)大多數(shù)小型件常用多型腔注射模,面高精度塑件的型腔數(shù)原則上不超過4 個,而題目要求采用一模四腔。(2) 、型腔的布局考慮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結構以及出模方式的設計,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下圖所示:.圖( 1)(3) 、分型面的設計分型面位置選擇的總體原則, 是能保證塑件的質量、 便于塑件脫模及簡化模具的結構,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澆注系統(tǒng)設計、塑件的結構工藝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狀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氣
9、、操作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分型面時應綜合分析比較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選擇。a) 分型面應選在塑件外形最大輪廓處。b) 便于塑件順利脫模,盡量使塑件開模時留在動模一邊。c) 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d) 滿足塑件的外觀質量要求。e)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f) 對成型面積的影響。g) 對排氣效果的影響。h) 對側向抽芯的影響。.圖( 2)四、澆注系統(tǒng)設計(1) 、主流道設計主流道是一端與注射機噴嘴相接觸,可看作是噴嘴的通道在模具中的延續(xù),另一端與分流道相連的一段帶有錐度的流動通道。形狀結構如圖(3) 所示,其設計要點:圖( 3).a) 主流道設計成圓錐形, 其錐角可取 2 6,流道壁表面粗
10、糙度取 Ra=0.63 m,且加工時應沿道軸向拋光。b)主流道如端凹坑球面半徑R2 比注射機的、噴嘴球半徑R1 大 12 mm;球面凹坑深度35mm;主流道始端入口直徑d 比注射機的噴嘴孔直徑大0.51mm;一般 d=2.55mm。c) 主流道末端呈圓無須過渡,圓角半徑r=13mm。d) 主流道長度 L 以小于 60mm為佳,最長不宜超過 95mm。e)主流道常開設在可拆卸的主流道襯套上;其材料常用T8A,熱處理淬火后硬度 5357HRC。(2) 、主流道襯套的固定因為采用的有托唧咀,所以用定位圈配合固定在模具的面板上。定位圈也是標準件,外徑為150mm,內徑 31.5mm。具體固定形式如圖(
11、4) 所示:圖( 4)(3) 、分流道的設計.a) 分流道是脫澆板下水平的流道。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脫模,分流道大多設置在分型面上,分流道截面形狀一般為圓形梯形U 形半圓形及矩形等,工程設計中常采用梯形截面加工工藝性好, 且塑料熔體的熱量散失流動阻力均不大,一般采用下面的經驗公式可確定其截面尺寸:B0.2654 m 4 L(式 1)H2B(式 2)3式中 B 梯形大底邊的寬度(mm)m 塑件的重量( g)L 分流道的長度( mm)H 梯形的高度( mm)質量大約58.5g ,分流道的長度預計設計成110mm長,且有4 個型腔,所以B4 0. 265458. 54 11026. 3取 B 為 27
12、mmH2取 H 為 18mm27 =183梯形小底邊寬度取21mm,其側邊與垂直于分型面的方向約成10。分流道必須做成梯形截面,便于分流道和主流道凝料脫模。如下圖( 5)所示:圖( 5)b) 分流道長度分流道要盡可能短,且少彎折,便于注射成型過程中最經濟地使用原料和.注射機的能耗, 減少壓力損失和熱量損失。將分流道設計成直的,總長 190mm。c)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由于分流道中與模具接觸的外層塑料迅速冷卻,只有中心部位的塑料熔體的流動狀態(tài)較為理想,因面分流道的內表面粗糙度Ra 并不要求很低,一般取1.6 m左右既可,這樣表面稍不光滑,有助于塑料熔體的外層冷卻皮層固定,從而與中心部位的熔體之間產
13、生一定的速度差,以保證熔體流動時具有適宜的剪切速率和剪切熱。d)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與前面所述型腔排列密切相關,有多種不同的布置形式,但應遵循兩方面原則:即一方面排列緊湊、縮小模具板面尺寸;另一方面流程盡量短、鎖模力力求平衡。本模具的流道布置形式采用平衡式,如圖 (1) 所示。(4) 、澆口的設計澆口亦稱進料口, 是連接分流道與型腔的通道, 除直接澆口外, 它是澆注系統(tǒng)中截面最小的部分, 但卻是澆注系統(tǒng)的關鍵部分, 澆口的位置、 形狀及尺寸對塑件性能和質量的影響很大。a) 澆口的選用它是流道系統(tǒng)和型腔之間的通道, 這里我們采用點澆口:澆口在成形自動切數(shù)斷,故有利于自動成形。
14、澆口的痕跡不明顯,通常不必后加工。澆口之壓力損失大,必須高之射出壓力。澆口部份易被固化之殘錙樹脂堵隹。它常用于成型中、小型塑料件的一模多腔的模具中,也可用于單型腔模具或表面不允許有較大痕跡的塑件。b) 澆口位置的選用模具設計時,澆口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比較嚴格,初步試模后還需進一步修改澆口尺寸, 無論采用何種澆口, 其開設位置對塑件成型性能及質量影響很大,因此合理選擇澆口的開設位置是提高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同時澆口位置的不同還影響模具結構。 總之要使塑件具有良好的性能與外表, 一定要認真考慮澆口位.置的選擇,如圖(6)所示。通常要考慮以下幾項原則:盡量縮短流動距離。澆口應開設在塑件壁厚最大處。必須盡
15、量減少熔接痕。應有利于型腔中氣體排出??紤]分子定向影響。避免產生噴射和蠕動。澆口處避免彎曲和受沖擊載荷。注意對外觀質量的影響。圖( 6)c) 澆注系統(tǒng)的平衡對于中小型塑件的注射模具己廣泛使用一模多腔的形式, 設計應盡量保證所有的型腔同時得到均一的充填和成型。一般在塑件形狀及模具結構允許的情況下,應將從主流道到各個型腔的分流道設計.成長度相等、形狀及截面尺寸相同(型腔布局為平衡式)的形式,否則就需要通過調節(jié)澆口尺寸使各澆口的流量及成型工藝條件達到一致,這就是澆注系統(tǒng)的平衡。顯然,我們設計的模具是平衡式的,即從主流道到各個型腔的分流道的長度相等,形狀及截面尺寸都相同。d) 排氣的設計由于此塑料碗尺
16、寸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所以此模我們利用模具零部件的配合間隙及分型面自然排氣。五、成型零件的設計模具中決定塑件幾何形狀和尺寸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鑲塊、成型桿和成型環(huán)等。 成型零件工作時, 直接與塑料接觸, 塑料熔體的高壓、料流的沖刷, 脫模時與塑件間還發(fā)生摩擦。 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確的幾何形狀,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成型零件還要求結構合理,有較高的強度、剛度及較好的耐磨性能。設計成型零件時,應根據(jù)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結構及使用要求,確定型腔的總體結構,選擇分型面和澆口位置,確定脫模方式、排氣部位等,然后根據(jù)成型零件的加工、熱處理、裝配等要求進行成型零件結構設計,
17、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對關鍵的成型零件進行強度和剛度校核。(1)、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1、凹模結構設計凹模是成型產品外形的主要部件。其結構特點:隨產品的結構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變化。鑲拼的組合方式的優(yōu)點:對于形狀復雜的型腔,若采用整體式結構,比較難加工。所以采用組合式的凹模結構。同時可以使凹模邊緣的材料的性能低于凹模的材料,避免了整體式凹模采用一樣的材料不經濟,由于凹模的鑲拼結構可以通過間隙利于排氣,減少母模熱變形。對于母模中易磨損的部位采用.鑲拼式,可以方便模具的維修,避免整體的凹模報廢。組合式凹模簡化了復雜凹模的機加工工藝,有利于模具成型零件的熱處理和模具的修復,有利于采用鑲拼間隙來排氣,可
18、節(jié)省貴重模具材料。圖( 7)2、型芯結構設計整體嵌入式型芯,適用于小型塑件的多腔模具及大中型模具中。最常用的嵌入裝配方法是臺肩墊板式。圖( 8)(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所謂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構成型腔腔體的部位的尺寸,.其直接對應塑件的形狀與尺寸。 鑒于影響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多且復雜, 塑件本身精度也難以達到高精度,為了計算簡便,規(guī)定:? 塑件的公差塑件的公差規(guī)定按單向極限制, 制品外輪廓尺寸公差取負值 “ ”,制品叫做腔尺寸公差取正值 “ ”,若制品上原有公差的標注方法與上不符,則應按以上規(guī)定進行轉換。而制品孔中心距尺寸公差按對稱分布原則計算,即取。2? 模具制造公差實踐
19、證明,模具制造公差可取塑件公差的1 1 ,即 z= ( 11) ,3636而且按成型加工過程中的增減趨向取“+”、“-”符號,型腔尺寸不斷增大,則取“+z”,型芯尺寸不斷減小則取 “ - z”,中心距尺寸取“z ”。2現(xiàn)取 ,查表得 =0.58。3? 模具的磨損量實踐證明,對于一般的中小型塑件,最大磨損量可取塑件公差的1 ,6對于大型塑件則取以下。另外對于型腔底面(或型芯端面),因為脫6模方向垂直,故磨損量c=0。? 塑件的收縮率塑件成型后的收縮率與多種因素有關,通常按平均收縮率計算。SS max S min = 3.01.0 %=2%22? 模具在分型面上的合模間隙由于注射壓力及模具分型面平
20、面度的影響,會導致動模、定模注射時存在著一定的間隙。一般當模具分型的平面度較高、表面粗糙度較低時,塑件產生的飛邊也小。飛邊厚度一般應小于是0.020.1mm。.1、型腔尺寸( mm)圖( 9)根據(jù)公式:LM = LS (1S)34z03D1M= D1S (1S)4z00. 5833= 115( 10. 582%)40=116.8600. 193D2M= D 2S3(1 S)4z00. 4033= 55(10. 402%)40=55.8000. 133根據(jù)公式:HM= HS (1S)23z0.2zH1M= H1S(1S)300. 6023=57( 10. 602%)30=57.7400. 202
21、zH2M=H2S(1S)3020. 323=3( 12%)0. 3230=2.8500. 1072、型芯尺寸( mm)0根據(jù)公式 : l M= lS (13S)4z30d 1m=d1 S (1S)4z30=100( 12%)0. 5240. 523=102.39 00. 173d 2m= d2 S (13S)40z0= 47( 1 2%)30. 3640. 363= 48. 210 0. 120根據(jù)公式 : h M = hS (12S)3z0h 1M = h1S (12S)3z.20= 50(10. 562%)30. 563=51.3700. 18702h 2M = h2 S (1S)3z0=
22、 4(1 2%)20. 3430. 343=4.310 0. 113六、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導柱導向機構設計要點:? 小型模具一般只設置兩根導柱, 當其元合模方位要求, 采用等徑且對稱布置的方法,若有合模方位要求時, 則應采取等徑不對稱布置,或不等徑對稱布置的形式。 大中型模具常設置三個或四個導柱, 采取等徑不對稱布置,或不等徑對稱布置的形式。? 直導套常應用于簡單模具或模板較薄的模具; 型帶頭導套主要應用于復雜模具或大、 中型模具的動定模導向中; 型帶頭導套主要應用于推出機構的導向中。? 導向零件應合理分布在模具的周圍或靠近邊緣部位; 導柱中心到模板邊緣的距離一般取導柱固定端的直徑的 11.5
23、 倍;其設置位置可參見標準模架系列。? 導柱常固定在方便脫模取件的模具部分;但針對某些特殊的要求,如塑件在動模側依靠推件板脫模, 為了對推件板起到導向與支承作用,而在動模側設置導柱。? 為了確保合模的分型面良好貼合, 導柱與導套在分型面處應設置承屑槽;一般都是削去一個面,或在導套的孔口倒角,? 導柱工作部分的長度應比型芯端面的高度高出 68mm,以確保其導向作用。? 應確保各導柱、 導套及導向孔的軸線平行, 以及同軸度要求, 否則.將影響合模的準確性,甚至損壞導向零件。? 導柱工作部分的配合精度采用 H7/f7 (低精度時可采用 H8/f8 或 H9/f9 );導柱固定部分的配合精度采用 H7
24、/k6(或 H7/m6)。導套與安裝之間一般用 H7/m6 的過渡配合,再用側向螺釘防止其被拔出。? 對于生產批量小、 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 導柱可直接與模板上加工的導向孔配合。 通常導向孔應做志通孔; 如果型腔板特厚, 導向孔做成盲孔時, 則應在盲孔側壁增設通氣孔, 或在導柱柱身、 導向孔開口端磨出排氣槽;導向孔導滑面的長度與表面粗糙度可根據(jù)同等規(guī)格的導套尺寸來取,長度超出部分應擴徑以縮短滑配面。( 1)、導柱的結構帶頭導柱如圖( 10)所示:(2)、導套的結構帶頭導套如下圖:.七、脫模機構的設計(1)、推出方式選擇對于一些深腔、薄壁和不允許有推桿痕跡的塑件,如尺寸較大的殼體或一模多腔的小殼
25、體時,可采用推板形式。用推板脫模脫件平穩(wěn),推力均勻,推出面積大。根據(jù)透明塑件的外觀質量要求, 模具不能采用頂桿頂出機構脫模, 以避免有頂桿頂出痕跡 , 只能采用推板推出成型。推件推出的機構中 , 為減少推件板與型芯之間的摩擦 , 推件板與型芯之間的間隙為 0.20 0.25 , 并用錐面配合 , 錐角為 10 , 以防止推件板因偏心而溢料 .(2) 、推桿設計1、推桿的形狀如圖 (12)所示圖( 12)2、推桿的位置與布局a) 應設在脫模阻力大的部位,均勻布置。b) 應保證塑件被推出時受力均勻,推出平衡,不變形;當塑件各處脫模阻力相同時,則均勻布置;若某個部位脫模阻力特大,則該處應增加推數(shù)目。
26、.c) 推桿應盡可能設在塑件厚壁、凸緣、加強等塑件強度、剛度較大處;當結構特殊,需要推在薄壁處時,可采用盤狀推桿以增大接觸面積。d) 推桿的設置不應影響凸模強度與壽命。當推在端面則距型芯側壁1 0.13mm;當推桿設置在型芯內部推在塑件內部時, 推桿孔距型芯側壁 2 3mm。e) 在模內排氣困難的部位應設置推桿,以利于用配合間隙排氣。f) 若塑件上不允許有推桿痕跡時,可在塑件外側設置溢料槽,從而靠推桿推在溢料槽內的凝料上而帶塑件。(3) 、推件板設計a) 推件板與型芯應呈 310的推面配合,以減少遠動摩擦,并起輔助定位以防止推件板偏心而溢料;推件板與型芯側壁之間應有0.200.25mm 的間隙
27、,以防止兩者間的擦傷而或卡死, 推件板與型芯間的配合間隙以不產生塑料溢料為準, 塑料的最大溢料間隙可查表,推件板與型芯相配合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取 Ra0.80.4m。b) 推件板可用經調質處理的 45 鋼制造,對要求比較高的模具,也可以采用 T8 或 T10 等材料,并淬硬到 5355HRC,有時也可以在推件板上鑲淬火襯套以延長壽命。c) 當用推件板脫出元通孔的大型深腔殼體類塑件時,應在型芯上增設一個進氣裝置,以避免塑件脫模時在型芯與塑件間形成真空。d)推件板復位后, 在推板與動模座板間應留有為保護模具的23mm 空隙。(4) 、澆注系統(tǒng)凝料脫模機構流道凝料的脫模方式,這里采用三板式定距拉桿脫模,點澆口時料的澆注系統(tǒng)能夠利用開模動作實現(xiàn)塑件與流道凝料的自動分離,同時利用塑件對凸模的包緊力將塑件與流道凝料拉斷。八、模架及注射機的選擇.(1) 、模架的選擇考慮一模四腔,點澆口、導柱、導套及連接螺釘布置的位置和采用推件板推出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標準的勞務合同范本
- 聘用至退休合同續(xù)簽書
- 公司商鋪租賃合同
- 不能過戶房屋買賣合同正規(guī)范本
- 土地承包合同樣本年
- 鋼琴購銷合同
- 18《富饒的西沙群島》(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家鄉(xiāng)文化生活:記錄家鄉(xiāng)的人和物》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Module 1 Unit 2 Going to school Period 3(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五年級上冊
- 2023六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General Revision 1 Task 7-Task 8說課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武漢科技大學
- 暨南大學《經濟學》考博歷年真題詳解(宏觀經濟學部分)
- 傳統(tǒng)運動療法易筋經教案5
- GB/T 8014.1-20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
- eNSP簡介及操作課件
- 公文與公文寫作課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七章運動技能的協(xié)調控制
- 節(jié)后復工吊籃驗收表格
- 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2002版
- 氣管套管滑脫急救知識分享
- 壓縮空氣系統(tǒng)管道阻力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