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遺傳學連鎖遺傳自出試題及答案詳解第一套_第1頁
普通遺傳學連鎖遺傳自出試題及答案詳解第一套_第2頁
普通遺傳學連鎖遺傳自出試題及答案詳解第一套_第3頁
普通遺傳學連鎖遺傳自出試題及答案詳解第一套_第4頁
普通遺傳學連鎖遺傳自出試題及答案詳解第一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連鎖遺傳 一、名詞解釋 1、 完全連鎖與不完全連鎖 2、 相引性與相斥性 3、 交換 4、 連鎖群 5、 基因定位 6、 干涉 7、 并發(fā)系數(shù) 8、 遺傳學圖 9、 四分子分析 10、原養(yǎng)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營養(yǎng)依賴型 12、連鎖遺傳 13、伴性遺傳O 14、限性遺傳 15、 從性遺傳 16、 交換 17、 交換值 18、 基因定位 19、 單交換 20、 雙交換 二、填空題 1、 有一雜交:CCDD X ccdd,假設兩位點是連鎖的,而且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F2 中基 因型(ccdd)所占比率為_。 2、 在三點測驗中,已知 AbC 和 aBc 為兩種親本型配子,在 ABc 和

2、abC 為兩種雙交換型配子, 這三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順序是 _ 。 3、 基因型為 AaBbCc 的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種類和比例: (1) _ 三對基因皆獨立遺傳 _ 中,比例為 _ _ (2) _ 其中兩對基因連鎖,交換值為 0, 對獨立遺傳 _ 種 比例為 (3)三對基因都連鎖 _ 種比例 _。 4、 A 和 B 兩基因座距離為 8 個遺傳單位,基因型 AB/ab 個體產(chǎn)生 AB 和 Ab 配子分別占和_% 5、 當并發(fā)系數(shù) C=1 時,表示_。當 C=0 時,表示_,即當 1C0 時,表示_。即第一次見換 后引起鄰近第二次交換機會的_。C 1 時,表示_,即第一次見換后引起鄰近第二次交

3、換機會的 _ 常在中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6、存在于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成一個 _。一種生物連鎖群的數(shù)目應該等于由性染色體決定 性別的生物,其連鎖群數(shù)目應于_。 7、 如果 100 個性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有 60 個發(fā)生了交換,那麼形成的重組合配子將有個, 其交換率為_。 8、 在脈抱菌中,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分離產(chǎn)生的子囊屬_型的,第二次分裂分離產(chǎn)生的子囊 屬_型的。 三、選擇題 1、番茄基因 0、P、S 位于第二染色體上,當 F1 OoPpSs 與隱性純合體測交,結果如下: +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OP+ 306,OPS 63,這三

4、 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順序是 () O A、o p s B、p o s C、o s p D、難以確定 2、如果干涉為,觀察到的雙交換值與預期的雙交換值的比例應為(是異配性別,而且兩性別均可發(fā)生交換)。( ) A、 B、 C、5/6 D、 3、 已知 a 和 b 的圖距為 20 單位,從雜交后代測得的重組值僅為 18%,說明其間的雙交換 值為()。 A、2% B、1% C、4% D、難以確定 4、 有一雜交 CCDD ccdd,假設兩位點是連鎖的,而且距離為 20 個圖距單位,F(xiàn)2 代中 ccdd 基因 型所占的比例是() A、1/16 B、1/4 C、 D、 E、以上答案均不對 5、 已知有三個

5、位點是連鎖的,D 和 E 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E 和 F 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又知三位 點的順序是 DEF。 用雜交 DDEEFF ddeeff 的子代進行測交, 就表型分析, 發(fā)現(xiàn)測交子代中, 有 2%的 DdeeFf和 2%的 ddEeff,根據(jù)這些資料,此區(qū)段的并發(fā)系數(shù)() A、1 B、C、0 D、已給的資料可計算并發(fā)系數(shù),但上述答案都不對 E、不能計算并發(fā)系數(shù) &在蛾子中,黑體(b)對正常體色(b+)為隱性,紫眼(尹)對正常眼(p+)為隱性,一個雙 雜合體雌蛾與一紫眼黑體雄蛾雜交,其子代為 91 完全正常:9 正常體色紫眼:11 黑體正常眼:89 黑體紫眼,從這個資料來

6、看,這兩基因有無連鎖關系( ) A、連鎖 10 個圖距 B、連鎖 20 個圖距 C、連鎖 5 個圖距 D、連鎖 90 個圖距 E、不連鎖 7、已知基因 A 和 B 都是 X 連鎖的,下列何種雜交所得的子代能確定位點間的重組率(假定雄性 A、雌 AB/ab:AB/Y 雄 B、雌 Ab/aB:; ab /Y 雄 C、雌 ab /AB Ab /Y 雄 D、以上各種雜交 都不對 8、 若染色體的某一區(qū)段發(fā)生了負干擾,就意味著( ) A、這一區(qū)段的實際雙交換率低于理論雙交換率(但卻有雙交換) B、這一區(qū)段未發(fā)生交換 C、這一區(qū)段的實際雙交換率高于理論雙交換率 D、這一區(qū)段的實際雙交換率等于理論雙交換 率

7、 9、 人類中,一個常染色體顯性基因表現(xiàn)趾膝(家系中有陰影為趾膝綜合征患者),這一基因與 ABO 血型的基因是連鎖的,它們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據(jù)此,在下列家系中,第三代孩子中,既 是趾膝綜合征,又是 0 型血的最大概率是() A、 B、C、 D、 E、均不對 10、 已知有三個位點是連鎖的,D 和 E 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E 和 F 相距 20 個圖距單位,又知三 位點的順序是 DEF。用雜交 DDEEFF ddeeff 的子代進行測交,就表型分析,發(fā)現(xiàn)測交子代中, 有 2%的 DdeeFf 和 2%的 ddEeff,根據(jù)這些資料,此區(qū)段的并發(fā)系數(shù)() A、1 B、C、0 D、已給的資

8、料可計算并發(fā)系數(shù),但上述答案都不對 E、不能計算并發(fā)系數(shù) -11、有一雜交組合 aaBBAAbb,下列有關敘述哪句正確() A、若位點間不連鎖,產(chǎn)生 Ab 配子時,同樣可產(chǎn)生 AB 配子 B、若位點間緊密連鎖,與不連 鎖相比,F(xiàn)1的表型分布不同 C、若位點間緊密連鎖,與不連鎖相比,F(xiàn)2的表型分布不同 D、以上答案都不對 12、 基因型為 AaBbCc 個體,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 8 種配子的類型及其比例如下: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 下列能表示 3 對基因在染色體上正確位置的是:( ) A、 Ac/aC. B/b B、 Ab/aB.

9、 C/c C、 A/a. Bc/bC D 、 AbC/aBc 13、 玉米某植株的性母 C 在減數(shù)分裂時,如果有 10%的 C 在某兩基因間發(fā)生了一個交叉, 則交換值與親組合的比例分別為( ) A、 10%與 90% B、 90%與 10% C、 5%與 95% D、 10%與 10% 14、 在果蠅測交實驗中,如果重組型個體占測交后代總數(shù)的 16%,則( ) A、 雌果蠅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有 16%的染色單體未發(fā)生互換 B、 雄果蠅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有 16%的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 C、 雌果蠅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有 32%發(fā)生連鎖基因間的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 D、 雄果蠅初級精

10、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有 32%發(fā)生連鎖基因間的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 四、判斷題 1、基因型 DE/de 的個體在減數(shù)分裂中,有 8的性母細胞在 DE 之間形成交叉,那么 D 與 E 之間的交換率為 4。( ) 2、兩基因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連鎖越緊密, 交換率則越大;連鎖的越松弛,交換率則越小。 () 3、 某生物染色體 2n=24,理論上有 24 個連鎖群。() 4、 已知兩個顯性基因在相引組時 A-B 的重組率為 20,則這兩對基因在相斥組時的重組 率不是 20。() 5、 基因型為+c/sh+的個體在減數(shù)分裂中有6%的性母細胞在 sh 與c之間形成了一個交叉, 那么所產(chǎn)生的重組型配子+和 sh

11、c 將各占3%。() 6、 兩對非等位基因在完全連鎖和不完全連鎖的情況下, F1 代同樣產(chǎn)生出親本型和重組型 兩類配子。( ) 7、 已知基因 A 對 a 為顯性,B 對 b 為顯性,把雜種 AaBb 與雙隱性純合體(aabb 測 交,獲得如下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 AaBb(19):Aabb(83):aaBb(85:) aabb(21), 從這 種測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可知,基因 a 與 b 是連鎖的,而且可以知道原來的雜 交組合是相引相 A II A a II a (即 H x | )0 () BIB bIb 8、二倍體生物連鎖群的數(shù)目與染色體數(shù)目是一致的。( 五、簡答與計算 1 試述完全連鎖和不

12、完全連鎖遺傳的特點及規(guī)律。 2 簡述兩對基因連鎖遺傳和獨立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 3簡述四分子分析與著絲粒作圖的基本原理。 4. 何謂同配性別和異配性別,在 XX - XY 和 ZZ -ZW 兩種性別決定中有何不同 5 何謂限性遺傳和從性遺傳。 6. 試述交換值、連鎖強度和基因之間距離三者的關系。 7試述交換值、連鎖強度和基因之間距離三者的關系。 8 試述連鎖遺傳與獨立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及細胞學基礎。 9大麥中,帶殼(N)對裸粒(n)、散穗(L)對密穗(I)為顯性。今以 帶殼、散穗與裸粒、密穗的純種雜交,F(xiàn)1 表現(xiàn)如何讓 F1 與雙隱性純合體測交, 其后代為:帶殼、散穗 201 株,裸粒、散穗 18 株

13、,帶殼、密穗 20 株,裸粒、 密穗 203 株。試問,這兩對基因是否連鎖交換值是多少要使 F2 出現(xiàn)純合的 裸粒散穗 20 株,至少要種多少株 10 在雜合體 ABy74 a382 a3 a98 a 據(jù)任何一個 雜合植株的 子代數(shù)據(jù),求出這三個基因的順序和它們之間的重組距離,并畫出連鎖圖。 B. 干涉值與并發(fā)系數(shù)各為多少 C. 如果干涉增大,子代的表型頻率有何變化 D .分別寫出植株I、U、川的純合親本的基因型。 E. 如果 Yc/yC Xyc/yc 雜交,子代基因型及表型如何,比為多少 23、 有一果蠅的三點測驗資料如下: + a + c + e ca + c a e + + e + +

14、+ c + + + a e 416 402 49 48 42 37 4 2 試問: (1) 這三對基因的排列順序及遺傳距離; (2) 符合系數(shù); (3) 繪出連鎖圖。 _g 10 c 20 35 20 a 40 b 24、 某一生物的某一染色體上有三個連鎖基因, 關系如下:a10_ Y,當干涉為 50%時, 預期a計+ + XaB/aB 丫雜交,后代中各種表型出現(xiàn)的頻率為多少 25、你如何辨別果蠅中同一染色體上相距很遠的基因和非同源染色體上獨立分配的基因 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完全連鎖與不完全連鎖:在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 100%地聯(lián)系在一起傳遞到下一代的遺 傳現(xiàn)象叫完全顯性;由于同源染色體

15、之間的交換,使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的連鎖基因發(fā)生 部分的重新組合,重組型小于親本型,這種現(xiàn)象稱為不完全連鎖。 2、相引性與相斥性:即用于雜交的兩個親本是顯性與顯性相連鎖,隱性與隱性相連鎖叫相 引性;如果是顯性與隱性相連鎖的稱為相斥性。 3、交換:把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位置互換的現(xiàn)象叫交換。 4、連鎖群:存在于一個染色體上的各個基因經(jīng)常表現(xiàn)相互聯(lián)系,并同時遺傳于后代,這種 存在于一個染色體上在遺傳上表現(xiàn)一定程度連鎖關系的一群基因叫連鎖群。 5、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確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確定基因 之間的距離和次序,而它們之間的距離是用交換值來表示的。 6、干涉 : 一次單交

16、換的發(fā)生會使鄰近的另一單交換發(fā)生減少的這種現(xiàn)象稱作干涉。 7、并發(fā)系數(shù) : 觀察到的雙交換率與預期的雙交換率的比值稱做并發(fā)系數(shù)。 8、遺傳學圖: 把一個連鎖群的各個基因之間的位置與相對距離繪制出來的簡單示意圖就是 遺傳學圖 9、四分子分析:單一減數(shù)分裂的四個產(chǎn)物留在一起,稱作四分子,對四分子進行遺傳學分 析,稱作四分子分析。 10、原養(yǎng)型或野生型:從野外采集的鏈孢霉能在簡單的 / 成分清楚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和繁殖稱 之為原養(yǎng)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營養(yǎng)依賴型: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不能生長,要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某一營養(yǎng)物 質(zhì)才能生長的叫缺陷型(突變型)。 12、連鎖遺傳:把同一染色體上的不同基因在進入

17、配子時保持在一起的傾向稱為連鎖遺傳。 13、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方式。 14、限性遺傳:是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一種性別中表達,而在另一種性別完全不表達。 15、從性遺傳: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現(xiàn)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 的現(xiàn)象。 16、交換:指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對應片段的交換,從而引起相應基因間 的交換和重組 17、交換值:也稱重組率 / 重組值,是指重組型配子占總配子的百分率。 18、基因定位:就是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19、單交換:當 3 個基因順序排列在一條染色體上時,如果每個基因之間都分別發(fā)生 1 次 交換,即單交換 20、雙

18、交換:對于 3 個基因所包括連鎖區(qū)段來說,就是同時發(fā)生了兩次交換,即雙交換 二、填空題 1、16% 2、bac 3、8 種,1:1:1:1:1:1:1:1;4 種,1:1:1:1:1;8 種,不相等 4、46%,4% 5、無干涉,完全干涉,無雙交換的發(fā)生,不完全干涉,減少或下降,負干涉,增加或上升, 微生物 6 連鎖群,單倍體染色體數(shù)(n),單倍體染色體數(shù)加 1 (n+1) 7、120, 30% 8、非交換型,交換型 三、選擇題: 1 、B 2、A 3、B 4、C 5、 A 6、A7、B 8、A 9、A 10、A 11 、C 12、 A 13、C 14、C 四、判斷題 1、+ 2、- 3、-

19、4、- 5、- 6、- 7、 - 8、 五、簡答題 1. 試述完全連鎖和不完全連鎖遺傳的特點及規(guī)律。 答:完全連鎖 : 1.連鎖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在傳遞中相依不分。 2. 不論多少對基因 (N 對) ,都將產(chǎn)生 :2 種類型的配子,比例 1:1,3 種基因型 類型,比例 1:2:1,2 種親型表現(xiàn)型類型 (當基因完全顯性時 ) ,比例 :3:1。 不完全連鎖 : 1.位于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即有連鎖 ,也有交換。 2. 雜合體產(chǎn)生的配子中 ,即有親型配子 ,也有重組型配子 ,親型配子數(shù)遠大 于重組配子數(shù)。 3. 在充分交換的條件下,n 對基因?qū)a(chǎn)生 2n種配子類型, 3n種基因型和 2n 種

20、表現(xiàn)型。親型類型最多 ,多交換類型最少。 2簡述兩對基因連鎖遺傳和獨立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答 :獨立遺傳 : 表現(xiàn)一致,只有一個表現(xiàn) 型,只表現(xiàn)兩對因子的顯性性狀。 有 4 種表型,既有兩親本性狀出現(xiàn),也出現(xiàn)了兩種新的性狀組合。新 組合是兩對相對性狀間的不同組合 ,4 種表型的分離比為 9:3:3:1。 有與 F2完全一樣的 4 種表型,4 種表型的分離比為 1:1:1:1。 4. 兩對性狀中的每一對性狀的遺傳均符合孟德爾定律,相對性狀同時傳遞 時,他們彼此獨立,互不干擾。 連鎖遺傳 : 表現(xiàn)一致,只有一個表現(xiàn)型,只表現(xiàn)兩對因子的顯性性狀。 有 4 種表型,既有兩親本性狀出現(xiàn),也出現(xiàn)了兩種新的性狀

21、組合。新 組合是兩對相對性狀間的不同組合, 4 種表型的分離比不符合 9:3:3:1,而 是親性類型的實際數(shù)大于理論數(shù) ,重組類型的實際數(shù)小于理論數(shù)。 有與 F2完全一樣的 4 種表型,4 種表型的分離比不符合 1:1:1:1,而是 兩親型類型機率相等 ,兩重組類型機率相等,親型類型出現(xiàn)的機率遠遠 大于重組類型。 4.兩對性狀中的每一對性狀的遺傳均符合孟德爾定律,相對性狀同時傳遞 時,他們既有連鎖,也有交換。 3. 簡述四分子分析與著絲粒作圖的基本原理。 四分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真菌減數(shù)分裂留在一起的 4 個產(chǎn)物中,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 顯隱性基因在子囊孢子中得以表現(xiàn),據(jù)此,可根據(jù)子囊或子囊孢子的

22、表型對減數(shù)分裂 4 個 產(chǎn)物的遺傳組成進行分析。著絲粒作圖就是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測定基因與著絲粒間的距 離,進而繪制真菌的遺傳學圖。其基本原理是減數(shù)分裂中沒有發(fā)生非姊妹染色單體片段互 換和發(fā)生非姊妹染色單體片段互換的四分子產(chǎn)物中,等位基因在排列方式上是不同的,前者稱為第一次分裂分離,或叫 Mi模式,后者稱為第二次分裂分離,或稱為 M2模式,計算 交換產(chǎn)物占總產(chǎn)物的百分數(shù)的一半,即可估算出基因與著絲點的距離。這樣,以著絲粒為 一個位點,就可以把相關基因定位在真菌染色體上。 4. 何謂同配性別和異配性別,在 XXXY 和 ZZ ZW 兩種性別決定中有何不同 答:同配性別:只產(chǎn)生一種帶有 X 或 Z

23、 性染色體的配子的性別;異配性別:產(chǎn)生兩種帶 有不同性染色體的配子的性別。 XX XY 型性別決定中,雌性性別是同配性別 XX ,只產(chǎn)生一種帶有 X 染色體的雌配子; 雄性個體是異配性別 XY,能產(chǎn)生含有 X 染色體和 Y 染色體的兩種雄配子。因此,當雌雄 配子結合受精時,含 X 染色體的卵細胞和含 X 染色體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 XX ,將發(fā)育為 雌性;含 X 染色體的卵細胞和含丫丫染色體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 XY,將發(fā)育為雄性;雌性 和雄性的比例一般為1 : 10由于這類性別決定類型中,雄性個體性染色體是雜合的,所以 也稱為雄雜合性。 ZZZW 型性別決定中,雄性個體是同配性別 ZZ ,只產(chǎn)生

24、一種含 Z 的雄配子, 雌性個 體是異配性別 ZW,產(chǎn)生 Z 和 W 兩種配子,雌雄配子結合,所形成的雌雄性比同樣是 1 : 1o 由于這一類型中雌性個體是雜合的,所以也叫雌雜合型0 5. 何謂限性遺傳和從性遺傳0 答:限性遺傳:指只在某一性別中表現(xiàn)性狀的遺傳,這類性狀大多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基 因決定,受生物體年齡、性別等條件及背景基因型等內(nèi)在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0 從性遺傳:是指在兩個性別中都表現(xiàn),可是表現(xiàn)程度不同的性狀的遺傳,從性性狀由 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受生物體內(nèi)內(nèi)在因素影響而在雌、雄個體之間的表現(xiàn)有差異 6. 試述交換值、連鎖強度和基因之間距離三者的關系。 答:交換值是指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

25、染色單體間有關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發(fā)生交換的頻 率,或等于交換型配子占總配子數(shù)的百分率。交換值的幅度經(jīng)常變動在 050%之間。交換 值越接近 0%,說明連鎖強度越大, 兩個連鎖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發(fā)生交換的孢母細胞數(shù)越少。 當交換值越接近 50%,連鎖強度越小,兩個連鎖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發(fā)生交換的孢母細胞數(shù) 越多。由于交換值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所以通常以這個數(shù)值表示兩個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 的相對距離,或稱遺傳距離。交換值越大,連鎖基因間的距離越遠;交換值越小,連鎖基 因間的距離越近。 7試述交換值、連鎖強度和基因之間距離三者的關系。 答:交換值是指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有關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發(fā)生 交換

26、的頻率,或等于交換型配子占總配子數(shù)的百分率。交換值的幅度經(jīng)常變動在 050%之間。交換值越接近 0%,說明連鎖強度越大,兩個連鎖的非等位基因之 間發(fā)生交換的孢母細胞數(shù)越少。當交換值越接近 50%,連鎖強度越小,兩個連鎖 的非等位基因之間發(fā)生交換的孢母細胞數(shù)越多。由于交換值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所以通常以這個數(shù)值表示兩個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的相對距離,或稱遺傳距離。 交換值越大,連鎖基因間的距離越遠;交換值越小,連鎖基因間的距離越近 8試述連鎖遺傳與獨立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及細胞學基礎。 答:獨立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如兩對相對性狀表現(xiàn)獨立遺傳且無互作,那么將 兩對具有相對性狀差異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其 F1

27、表現(xiàn)其親本的顯性性狀, F1 自交 F2 產(chǎn)生四種類型:親本型:重組型:重組型:親本型,其比例分別為 9:3: 3:1。如將 F1 與雙隱性親本測交,其測交后代的四種類型比例應為 1:1:1:1。 如為 n 對獨立基因,則 F2 表現(xiàn)型比例為( 3:1)n 的展開。 獨立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是:控制兩對或 n 對性狀的兩對或 n 對等位基因分別 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每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每一對 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而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之間可以自由組合。 連鎖遺傳的表現(xiàn)特征:如兩對相對性狀表現(xiàn)不完全連鎖,那么將兩對具有相 對性狀差異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其 F1 表現(xiàn)其親本的

28、顯性性狀, F1 自交 F2 產(chǎn) 生四種類型:親本型、重組型、重組型、親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 9:3:3:1, 而是親本型組合的實際數(shù)多于該比例的理論數(shù),重組型組合的實際數(shù)少于理論 數(shù)。如將 F1 與雙隱性親本測交,其測交后代形成的四種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 1: 1:1:1,而是兩種親型配子多,且數(shù)目大致相等,兩種重組型配子少,且數(shù)目 也大致相等。 連鎖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 染色體上形成兩個非等位基因, 位于同一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個非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 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各對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的對應區(qū)段間會發(fā)生 交換,由于發(fā)生交換而引起同源染色體非

29、等位基因間的重組,從而打破原有的連 鎖關系,出現(xiàn)新的重組類型。由于 F1 植株的小孢母細胞數(shù)和大孢母細胞數(shù)是大 量的,通常是一部分孢母細胞內(nèi),一對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換發(fā)生在某兩對連鎖 基因相連區(qū)段內(nèi);而另一部分孢母細胞內(nèi)該兩對連鎖基因相連區(qū)段內(nèi)不發(fā)生交 換。由于后者產(chǎn)生的配子全是親本型的,前者產(chǎn)生的配子一半是親型,一半是重 2 組型,所以就整個 F1 植株而言,重組型的配子數(shù)就自然少于 1:1:1:1 的理論 數(shù)了。 9大麥中,帶殼(N)對裸粒(n)、散穗(L)對密穗(I)為顯性。今以 帶殼、散穗與裸粒、密穗的純種雜交, F1 表現(xiàn)如何讓 F1 與雙隱性純合體測交, 其后代為:帶殼、散穗 20

30、1 株,裸粒、散穗 18 株,帶殼、密穗 20 株,裸粒、 密穗 203 株。試問,這兩對基因是否連鎖交換值是多少要使 F2 出現(xiàn)純合的 裸粒散穗 20 株,至少要種多少株 答: F1 表現(xiàn)為帶殼散穗 (NnLl) 。 F2 不符合 9:3:3:1 的分離比例,親本組合數(shù)目多,而重組類型數(shù)目少, 所以這兩對基因為不完全連鎖。 交換值 % = ( 18+20) / (201+18+20+203)X 100%=% F1 的兩種重組配子 NI 和 nL 各為% / 2=%,親本型配子 NL 和 nl 各為 ( %) /2=% ; 在 F2 群體中出現(xiàn)純合類型 nnLL 基因型的比例為: %x %=1

31、0000, 因此,根據(jù)方程 10000=20/X 計算出,X = 10817,故要使 F2 出現(xiàn)純合 的裸粒散穗 20 株,至少應種 10817 株。 10.在雜合體 ABy74 a382 a3 a98:a 1) 已知 a、b 交換值為 10%,且交換值=1/2 交叉頻率=(a b 基因間發(fā)生交換的胞母 細胞/總抱母細胞數(shù))100%,所以,發(fā)生 a b 基因間交換的胞母細胞數(shù)二交換值 2 總抱母細胞數(shù)=10% 21000= 200 個。 2) AB、Ab、aB、ab 4 種配子,其中 Ab、aB 是親型配子,AB、ab 是重組型配子,已 知 a、 b 交換值為 10,則 4 種配子的比例為:

32、5:45:45:5。 2. 解: 1) 測交子代 4 種類型的比例不是 1:1:1: 1,且重組類型出現(xiàn)的機率遠小于親型類 型出現(xiàn)的機率,說明這兩對基因是連鎖的。 交換值=(31 + 29)/( 265+ 275+ 31 + 29) 100%= 10% 2) 純合紅色矮稈基因型為 GGhh,為雌雄 Gh 配子融合產(chǎn)生,由題可知,Gh 配子為重 組型配子,其產(chǎn)生的機率應為重組值(交換值)的一半,即 5%,所以 GGhh 個體 產(chǎn)生的機率為: 5% 5%=%. 3. 解: a) 雜合體 Tr/tR 產(chǎn)生 4 種類型配子,測交后產(chǎn)生 TR/tr、Tr/tr、tR/tr 和 tr/tr 4 種基因 型

33、后代,已知 t、r 的交換值為 20%,且 Tr、tR 為親型配子,TR、tr 為重組型配子, 則 TR/tr 和 tr/tr 為測交后代中的重組基因型,出現(xiàn)的總機率應為 20%,所以,測 交子代四種類型 TR/tr、 Tr/tr 、 tR/tr、 tr/tr 的比率應為 10:40:40:10。 b) 同樣,自交子代 TTRR 個體是由重組型 TR 雌配子和 TR 雄配子融合成 TTRR 合子 發(fā)育而來,出現(xiàn)的機率應為: 10%10%=1% 4. 解: 家雞羽毛色澤遺傳由兩對基因互作決定,據(jù)題意推斷:CCoo (無色) ccOO (無色) CcOo (有色) ccoo 無色) CcOo Cc

34、oo ccOo ccoo 有色 無色 無色 無色 理論推斷, 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時, 測交子代的有色和無色比例應為 1:3,實際結果 也是 1:3,表明這兩對基因是完全獨立遺傳的。如果有連鎖,其交換值為 50。 5. 解: 1)三對基因測交子代 8 種表型, 4 種比例,說明這三對基因是連鎖在一起遺傳的。 2)在測交子代 8 種表型中,+ + s 和 o p +為親性類型,+ p +和 o + s 為雙交換類型, 由于是三對基因連鎖,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無非 3 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p 基因在 0、s 基因之間,則雜和 Fl的基因型應為:+ + s / o p + 第二種可能:s 基因在

35、 o、p 基因之間,則雜和 Fi的基因型應為:+ s + / o + p 第三種可能:o 基因在 p、s 基因之間,則雜和 Fi的基因型應為:+ + s / p o + 在這三種 Fi基因型中,只有第三種可能基因型 + + s / p o +通過雙交換才能產(chǎn) 生和測交子代實際雙交換類型一致的結果。因此可以推斷,這 3 個基因的排列順序 是 o 基因在 p、s 基因之間: p O S 3) 求算 p o s 基因間的距離: 先求雙交換值,雙交換值等于測交子代雙交換類型占總類型的百分數(shù): 雙交換值=(2 + 2)/100010% = % o、p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值,等于由于 o、p 基因單交換所產(chǎn)

36、生的測交子代重組類型 占總類型的百分數(shù)。在本例中,由于 o、p 基因的單交換產(chǎn)生的 p + s 和+ o +類型分 別為 96 和 110,所以: o、p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值=(96+ 110)/100010(% + %= 21% 同理:o、s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值,等于由于 o、s 基因單交換所產(chǎn)生的測交子代重 組類型占總類型的百分數(shù)。在本例中,由于 0、s 基因的單交換產(chǎn)生的 p o s 和+ + + 類型分別為 73 和 63,所以: o、s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值=(73+ 63)/ 100010(% + %= 14% 則 3 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順序和距離為: p 21 o 14 s 4)

37、并發(fā)系數(shù): 理論雙交換值=14% 21% = % 并發(fā)系數(shù)二= 6. 解: 1)已知連鎖遺傳雜合體 Abc/aBC 中,a b 之間的交換值為 20%, b、c 基因之間的交 換值為 10%。 3) 則雜合體 Abc/aBC 由于 a b 之間單交換產(chǎn)生 ABC 和 abc 兩種配子。 4) 雜合體 Abc/aBC 由于三對基因的雙交換產(chǎn)生 ABc 和 abC 兩種配子 5) 無干擾情況下,由于 a、b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產(chǎn)生兩類配子占總配子的比例: 這里:實際雙交換值二理論雙交換值二 20% 10% = 2%。 所以,產(chǎn)生 ABC 和 abc 配子的總比例=20% 2%= 18% 6) 無符合

38、系數(shù)時,由于 a、b 基因之間的單交換產(chǎn)生兩類配子占總配子的比例: 這里:實際雙交換值=理論雙交換值符合系數(shù)= 20% 10%= 1%。 所以,產(chǎn)生 ABC 和 abc 配子的總比例=20% 1%= 19% 7. 解: 1)三對基因測交子代 8 種表型,2 種比例,說明這三對基因有兩對是連鎖的,一對是獨 立遺傳的 2)分兩對兩對的分析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為: AaBb:產(chǎn)生 AB 20+ 20= 40, ab 20+ 20= 40, Ab 5+ 5= 10, aB 5+ 5= 10, 測交比例不是 1: 1: 1: 1,說明 ab 基因是連鎖的,交換值=20%。 AaDd: 產(chǎn)生 AD 20+ 5

39、= 25, Ad 20+ 5= 25, aD 20+ 5= 25, ad 20+ 5= 25, 測交比例是 1: 1: 1: 1,說明 ad 基因不是連鎖的而是獨立遺傳的。 3)總的結論是,ab 基因是連鎖,d 基因獨立遺傳,ab 基因交換值為 20%。 8. 解: 1) 從連鎖圖上可以看出,ab 基因是連鎖的,交換值是 20%,cd 基因是連鎖的交換值是 10%。ab 基因與 cd 基因不在一個連鎖群上,是獨立遺傳的。 2) 先根據(jù)交換值分析雜種 F1兩對連鎖基因所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AaBb 產(chǎn)生: AB 和 ab 為重組型配子,每種配子產(chǎn)生的比例為 10%。 Ab 和 aB 為親型配

40、子,每種配子產(chǎn)生的比例為 40%。 CcDd 產(chǎn)生: CD 和 cd 為重組型配子,每種配子產(chǎn)生的比例為 5%。 Cd 和 cD 為親型配子,每種配子產(chǎn)生的比例為 45%。 3) AaBb 產(chǎn)生的配子與 CcDd 產(chǎn)生的配子自由組合即為雜合體 AaBbCcDd 產(chǎn)生的配子種 類和比例: AB 10 ab 10 Ab 40 CD 5 cd 5 Cd 45 cD 45 CD 5 cd 5 Cd 45 cD 45 CD 5 cd 5 Cd 45 cD 45 CD 5 cd 5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 cD AbCD 2%

41、 Abcd 2% AbCd 18% AbcD 18% aBCD 2 aBcd 2% cD 45 aBcD 18% 4) . F2產(chǎn)生基因型為 aabbCCDD 個體的機率: 已知雜合體 AaBbCcDd 產(chǎn)生 abCD 配子的機率為:, 則產(chǎn)生 aabbCCDD 個體的機率為:% =10000=105。 9. 解: 1) Fi長翅灰體雌蠅與殘翅黑體雄蠅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的種類與比例:已知 vg 與 b 基因相距 18 個遺傳單位,即由于基因重組,將產(chǎn)生 4 種基因型和 4 種表現(xiàn)型: VgB/vgb 早 vgb/vgb$ VgB/vgb Vgb/vgb vgB/vgb vgb/vgb

42、 長翅灰體 長翅黑體 殘翅灰體 殘翅黑體 比例: 41% 9% 9% 41% 2) Fi長翅灰體雄蠅與殘翅黑體雌蠅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的種類與比例:已知 雄果蠅不發(fā)生染色體片段的交換,即產(chǎn)生 2 種基因型和 2 種表現(xiàn)型: VgB/vgb $ vgb/vgb 早 aB 40 Cd 45 aBCd 18% VgB/vgb vgbvgb 長翅灰體 殘翅黑體 比例: 50 50 10. 解: 1)家雞的性別遺傳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ZZZW 型性決定,雄性個體是同配子型 ZZ , 雌性個體是異配子型 ZW 。 2)已知蘆花性狀是位于 Z 染色體上顯性基因(B)決定的,那么只有是 ZW 個體,即

43、 雌性個體帶有 B 基因,與不帶有 B 基因的 ZZ 個體,及雄性個體雜交,后代中的蘆 花性狀將僅僅出現(xiàn)在雄性個體(ZZ)個體中。選擇非蘆花的小雞即為雌性個體。 ZZ ZBW J ZBZ (蘆花雄雞) ZW (非蘆花雌雞) 11. 解: 紅眼灰體雙雜合雌蠅 白眼黑檀體純合雄蠅 EeXWXw EeXWXw eeXWXw EeXwXw eeXwXw eeXwY 紅眼灰體雌蠅 紅眼黑檀體雌蠅 白眼灰體雌蠅 白眼黑檀體雌蠅 EeXWY eeXWY EeXwY eeXw Y 紅眼灰體雄蠅 紅眼黑檀體雄蠅 白眼灰體雄蠅 白眼黑檀體雄蠅 12. 解: 1) F2性狀表現(xiàn)在雌雄個體間不同,性狀傳遞與性別有關,

44、所以控制性狀的基因位于 X 染 色體上。 2) 雄果蠅 F2出現(xiàn)了 4 種表型,說明眼色性狀由兩對基因控制,由于基因之間的互作,所 以有 4 種表現(xiàn)型。 3) 雄果蠅 F2出現(xiàn)了 4 種表型比例不是 1: 1: 1: 1,說明決定顏色的兩對基因是在 X 染 色體上連鎖的,而且能交換產(chǎn)生重組類型。 4) F1出現(xiàn)了紫眼果蠅,說明當兩對基因完全雜合時,表現(xiàn)紫色性狀,那么親本純合粉紅 眼雌果蠅與純合猩紅眼雄果蠅就可能只有一對基因是顯性純合,另一對基因隱性純 合。驗證如下: 純合粉紅眼雌果蠅 XAbXAb XaBY 純合猩紅眼雄果蠅 F1: XAbXaB XAbY 紫眼雌果蠅 J 粉紅眼雄果蠅 F2:

45、 XAb XAb XAb XAb 粉紅眼雌果蠅 XaB XAb XaBXAb 紫眼雌果蠅 XAB XAb XAB XAb 紫眼雌果蠅 Xab XAb Xab XAb 粉紅眼雌果蠅 XAb Y XAb Y 粉紅眼雄果蠅 XaB Y XaB Y 猩紅眼雄果蠅 XAB Y XAB Y 紫眼雄果蠅 Xab Y Xab Y 白眼雄果蠅 驗證結果與題意一致,說明推斷是準確的 5)連鎖基因的交換值:20 曠 100010%= 20% 13、解: 1)這兩對基因是連鎖, (2) 在這一雜交中,圓形、單一花序(OS)和長形、復狀花序(os)為重組型,故 0s 間的交換值為: (3) 有 40%的初級性母細胞在減

46、數(shù)分裂時在 0 S 之間發(fā)生了交換 (4) OS Os os OS OOSS OOSs OoSS OoSs Os OOSs OOss OoSs Ooss OoSS OoSs OoSs Ooss QDSS 0_S_ : O_ss : ooS_ : ooss = 51% : 24% : 24% : 1%, 即 4 種表型的比例為: 圓形、單一花序(51%), 圓形、復狀花序(24%), 長形、單一花序(24%), 長形、復狀花序(1% )。 14、( a) (b) (c) (d) 0 15、( 1) + + y + v y + + + ct v + ct v y + v + ct +y ct +

47、+ (2) 野生型,黃身朱砂眼截翅是親組合;黃身,朱砂眼截翅,朱砂眼,黃身截翅是單交換 類型;黃身朱砂眼,截翅是雙交換類型。 (3) ct-v 間 FR=%, ct-y 間 RF=20%, v-y 間 RF=% (4) 并發(fā)系數(shù)=(55+50)/5075 - % X 20% 16、 解:該座位與著絲點間的交換值=(7+5+12+14) /253 X 1/2 X 100%=%,所以該座位與 著絲點的距離是 7.5cM。 17、 解: (1) 這些基因位于果蠅的 x 染色體上; (2) 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為 AbC/ AbC,aBc/ aBc; (3) a-b 之間的交換值=(30+27+39+32

48、) /1000 X 100%=% b-c 之間的交換值=(30+1+39+0) /1000 X 100%=7% a-c 之間的交換值=(1+27+0+32) /1000 X 100%=6% 所以 b-c 之間的圖距為 7cM, a-c 之間的圖距為 6cM, a-b 之間的圖距為+2 X 1/1000=13%, 即 13 cM; 并發(fā)系數(shù)=2X 1/1000/7% X 6%= 18、( 1)這 3 個基因是連鎖的。 (2) cwxSh 和 CWxsh 為親本型,cwxsh 和 CWxSh 為雙交換型,親本的基因型應該為 ccShShwxwx 和 CCshshWxWx sh 位于中間。 (3) 雙交換頻率為 C 和 Sh 之間的重組率為 Sh 和 Wx 之間的重組率為 連鎖圖: (4) 理論雙交換率為 J: -V LW L.一電,大于實際雙交換率,存在干 擾。并發(fā)系數(shù) :,干擾系數(shù)=; 19、解: (1) Ab/aB 早 X Ab/aB $ J Ab aB C Sh WK 29.22 cM _ Ab Ab /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Ab aB/ab (2) 能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