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采面底板注漿改造設計_第1頁
煤礦采面底板注漿改造設計_第2頁
煤礦采面底板注漿改造設計_第3頁
煤礦采面底板注漿改造設計_第4頁
煤礦采面底板注漿改造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緒論我礦生產(chǎn)能力60萬t /a,始建于1958年,1960年10月投產(chǎn)。建有一對豎井和一對斜風 井,設計開采二1、二3煤層。目前主要在-200m水平開采二1煤層。我公司于2008年初受礦方委托對12061工作面進行底板注漿改造,一階段工程已經(jīng) 結束,根據(jù)實際鉆探情況發(fā)現(xiàn),該工作面水量大水壓高,礦壓大,水文地質情況極復雜, 對安全回采影響極大。2008年12月工作面回采出水,由于礦方排水能力不足,且涌水夾雜著煤淤塞泵房,再次降低排水能力,導致工作面被淹,礦方經(jīng)過注漿堵水以后,重新開 拓新機巷、新切巷,準備注漿加固后繼續(xù)回采。本次設計根據(jù)以往注漿改造情況及時調整, 利用新開拓機運巷重新布置鉆

2、場、 鉆孔,對新切眼、中切眼之間已有施工鉆孔進行補充設 計,對中切眼以外鉆孔重新布置。第一節(jié)礦井地質概況、地層我礦位于華北地層區(qū)豫西分區(qū)的嵩萁小區(qū),絕大部分地區(qū)的基巖被新生界第四系地層覆蓋,僅在礦區(qū)西部出露小面積新第三系地層。井田內(nèi)鉆孔揭露地層自老到新依次有: 早古生界寒武系上統(tǒng)崮山組( 3g)、長山組( 3C)、鳳山組( 3f),奧陶系中統(tǒng)下馬家溝組(O2X),晚古生界石灰系上統(tǒng)太原組(Cat),迭系下統(tǒng)山西組(PlS)、下石盒子組(PiX)、 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P2S)、石千峰組(P2sh),新生界第四系(Q)。除石千峰組的平頂山砂巖在 大武莊零星出露外,基巖皆被第四系掩蓋。1100、構造我

3、礦位于薈萃山一一風后嶺背斜南西翼的中段。構造形念為單斜,地層走向2900,傾向2000,地層傾角淺部100150,深部250左右,東南部局部大于40°。區(qū)內(nèi)地質構造以高角度正斷層為主,主要發(fā)育北西向、北東向兩組斷層。北西向斷層主要有: 魏序 正斷層(F5)、關莊正斷層(F4)、連堂正斷層(Fi9-i)、張?zhí)帽闭龜鄬樱‵i9-2)、F27、F16、陳莊逆 斷層(Fi2)、肖莊證斷層(R)、岳莊正斷層(h)和黑水河正斷層(F2);北東向斷層主要有:龍 屯正斷層(F14)和桐樹張正斷層(F7)。此外還發(fā)育一組近東西向斷層,主要有:F20、殿池李 正斷層Fii)、F26、馬廠正斷層(F30)

4、和小王莊正斷層(F6)。沿地層走向還有小的緩波狀起伏。1. 斷裂構造主要特征斷層發(fā)育特征:在井田范圍內(nèi),由鉆探、物探及井巷工程控制、揭露的不同規(guī)模的 斷層共發(fā)育北西向、北東向和近東西向三組,其中北西向和北東向兩組最為發(fā)育。斷層活動特征:魏莊斷層南北兩側分別派生了徐莊背斜、石龍王向斜兩個拖褶皺,從裙皺樞紐與斷層走向之夾角關系,表明斷層北東盤的運動方向系由南東向西北, 反映斷 層具有序行平移的性質,這與區(qū)域煤田邊界斷層襄郟斷層平移性質一致, 應為同一應力場、 同期構造運動的結果。研究區(qū)受喜山期伸展應力場作用, 褶皺不發(fā)育,斷層活動表現(xiàn)為強 烈的引張,斷層帶寬,斷層角礫巖角礫棱角明顯,斷層附近地層擠

5、壓、揉皺等形跡少見。斷層的空間分布特征:在平面上沿主干線斷層走向常見分叉現(xiàn)象,發(fā)育一系列低 序次斷層,如魏莊斷層(F5)下盤,伴生有F4、Fi9等次一級斷層,伴生斷層靠近主干斷層處 斷距較大,離開主干斷層即迅速尖滅。斷層的分叉現(xiàn)象在剖面上也常出現(xiàn)。2層間滑動區(qū)內(nèi)層問滑動比較強烈,在井巷工程和鉆孔巖芯中可見二1煤層和其頂?shù)装甯浇?,滑面、擦痕普遍發(fā)育,煤的原生結構遭到破壞,呈粉狀、鱗片狀,具褶曲流變現(xiàn)象,煤層厚 度也遭受不同秤度改造。另外,受派生小型斷層和不協(xié)調褶曲的控制,局部出現(xiàn)薄煤帶或厚煤帶。第二節(jié)1煤層底板主要充水含水層與隔水層、主要含水層1)、上寒武系白云質灰?guī)r巖溶裂隙承壓含水層該含水層上

6、距主采煤層二1煤層78m是二i煤層底板間接充水含水層。巖性為灰白色白云質灰?guī)r和白云巖夾薄層泥巖。區(qū)內(nèi)3個鉆孔揭露厚度達120.08m1 37.01 m,其余揭露鉆孔揭露厚度較小。由于勘探階段該層段未發(fā)生漏水,且位于田外一公里處冉垌村的 井2,揭露寒武系20m水位標高135.35m,水量極小,故推斷該含水層段巖溶和裂隙不 發(fā)育。但是,若遇斷層、裂隙,使得多層相互貫通,水量將數(shù)十倍增加,是造成礦井災難 性水患的主要因素。2)、上石炭系太原組石灰?guī)r巖溶裂隙承壓含水層根據(jù)其對二1煤層充水條件的差異,可分為上、下兩個含水層段:下部石灰?guī)r含水層段:由L1 一 L6石灰?guī)r組成,L6上距二i煤層42 m是二i

7、煤層底板間接充水含水層。上部石灰?guī)r含水層段:包括L7 Lii石灰?guī)r,其中的L9石灰?guī)r距二1煤層12 m16 m,是二i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層。、主要隔水層1)、太原組鋁質泥巖位于太原組底部,是寒武系白云質灰?guī)r含水層段與太原下部石灰?guī)r含水層段間的隔水 層。9個鉆孔揭露該層,厚度6.63m17.83m;巖性和厚度都比較穩(wěn)定,隔水性能良好。2)、太原組中部砂泥巖段由泥巖、砂巖和煤層組成,厚10 m 15 m,層位穩(wěn)定。是太原組上部和下部石灰?guī)r含水層段間的隔水層。3)、二迭系含煤地層中的泥巖和粉砂巖段均具有一定的厚度,隔水性良好,因此,二迭系砂巖含水層間一般無水力聯(lián)系。綜上所述,我礦地下水為大氣成因;垂向

8、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地表水和上覆含水層水 的滲漏補給,補給量不足;橫向主要通過礦區(qū)西北部灰?guī)r裸露區(qū)接受大氣降水或地表水的 補給,具近源補給特點,補給量不甚穩(wěn)定、不甚充足。開二1煤層的主要充水因素是太原 組石灰?guī)r富水性弱的裂隙一巖溶承壓水,決定礦井突水危險的是寒武系灰?guī)r富水性弱一強 的巖溶一裂隙承壓水,其中張夏組和崮山組的富水性最強,當寒武系灰?guī)r水和太原組下段 灰?guī)r水聯(lián)合為害時威脅最大。老空區(qū)水在局部也是主要礦井充水因素。第三節(jié)礦井充水通道統(tǒng)計分析我礦歷次礦井涌(突)水的導水通道,列出表1-2。由表中資料可以知道我礦 礦井涌(突)水的導水通道具有下述規(guī)律:表1化突)水點導水通道及出水特征1尊水通道

9、ft*所占比仙%-rT - 一-1.q水量,mVh出水特征410+ 2632站7封虧T” 75裂隙19薇720.TOM. 26i荃導出底扳水.水量變化人.J:采帀)細廠717. 951.巧94 導岀頂板砂水.水S小,.ji 23.血果動影呃,導冷圭空區(qū)或鉆扎水.,區(qū)域地質構造上,我礦位于薈萃山一風后嶺背斜南翼,屬山前第四系掩蓋區(qū)??v觀井田以西的地下水徑流區(qū),斷裂比較發(fā)育,尤以西北的淺井附近為最。使得本來互不相關的 若干個含水層發(fā)生了水力聯(lián)系,從而促進了巖溶一裂隙的發(fā)育,為地下水的釋流和儲存提 供了良好的空間。如白沙水庫西,崮山組中發(fā)育有深達百余米的溶洞, 淺井一帶的落水洞呈串珠狀出現(xiàn),揭露寒武

10、系鉆孔,多數(shù)出現(xiàn)嚴重漏水。礦井水患頻發(fā),如淺井和長莊煤礦 先后被淹。因此,本區(qū)導致礦井突水的主要途徑是斷層、裂隙。因為含水層的富水性受斷 層、裂隙發(fā)育程度的控制,所以,各段的富水性和突水性存在較大差異。第二章12061新工作面概況我礦二1煤層12061新工作面位于三采區(qū)下山東翼第五個工作面,東部200米處為原 12061采面采空區(qū),下部為未采動區(qū)域,上部13071工作面經(jīng)底板預注漿改造后安全回采。該新采面機巷位于原12061機巷向上8米處,煤層底板標高在-284.3m-240m之間;12061 新風巷扒修原12061風巷,扒修長度為735米,新風巷煤層底板標高在-230.4m-200m 之間,

11、新采面走向長697m,傾斜寬126m,傾角17° 25°左右,二1煤層平均厚度4.75m, 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上風道揭露一落差1.5m高角度斷層,其余地段未見有斷層構造存在。根據(jù)13061工作面底板注漿孔水文資料,上段 L7-8灰?guī)r含水層水壓0.2-0.8Mpa;下段灰?guī)r含水層水壓 1.8-2.4Mpa (水位-40m);寒灰水位+130m,水壓3.6-4.1Mpa。二1煤至L1-3灰?guī)r距離53 m,至寒灰距離在78 m左右。1、通過對我礦地層和水文地質概況的分析,得出如下基本情況:1煤下灰?guī)r含水層承壓水位標高分別為:寒武系靜止水位標高:+129m (2010年元月

12、水位記錄);根據(jù)13061工作面底板注漿孔水文資料,上段L7-8灰?guī)r含水層水壓 0.2-0.8Mpa;下段灰?guī)r含水層水壓1.8-2.4Mpa (水位-40m),高水壓對回采威脅大。2、從礦務局頂、底板水對二1煤層開采影響的研究中對二1煤底板含水層歷次突水水源、通道類型的統(tǒng)計及結論可以看出,區(qū)內(nèi)斷層和裂隙是導致底板突水的主要原因(參看表1-2 )而且底板裂隙出水占整個礦井出水次數(shù)的48沱多。說明預防底板裂隙出水是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任務。3、從歷次突水水源的統(tǒng)計分析認為,斷層和裂隙導水主要水源都是二1煤下伏下部灰?guī)r含水層和寒武系灰?guī)r含水層水,這將是我們注漿改造的重點。第三章我礦12061面底板注

13、漿改造方案新機工作面注漿堵水以后,礦方重新開掘切巷,本次改造范圍是新切巷以外工作面, 巷共布置9個鉆場,其中前7-9#鉆場是對以前施工的補充,1-6#鉆場改造中切眼至停采線間工作面。根據(jù)我礦提供的12061面以往注漿改造成果可以看出,裂隙發(fā)育、含水性較 強,注漿量大,個別區(qū)段垂直溝通寒武系灰?guī)r巖溶含水層。因此可以分析,整個工作面底 板裂隙發(fā)育,含水性強,因此只有采取合理布孔,全面覆蓋,才能有效地對工作面進行改 造,達到較好的效果。注漿改造深度的確定按照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受水威脅的工作面,必須采用鉆探、物探等方法,查清其水文地質條件。底板受構造破壞塊段突水系數(shù)大于0.06 MPa/m,正常塊段突水

14、系數(shù)大于0.1MPa/m的,要采取疏水降壓或注漿改造等有效措施后方可回采。計算突水系數(shù)(參照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2009年12月版)采用下列公式:Ts= P/MTs:突水系數(shù)(MPa/m ;P:隔水層承受的水壓(MPa ;M隔水層厚度(m);本區(qū)寒武系承壓水的水位標高為+129m( 2010年元月水位),12061工作面最低標高為-284.3m,二1煤距寒武系間距取78m受到的寒武系灰?guī)r水的壓力為 4.1Mpa (實測)。根 據(jù)13061工作面底板注漿孔水文資料,寒灰水位(Cp)導高5 m底板破壞深度(Dg)理 論計算公式與實際出入較大,故此參照平煤集團公司新峰礦務局一礦頂、底板水對二煤層開采影響

15、的研究中采動破壞的影響深度(按最大峰值計算)約為8-12m,取平均值 10m,在正常塊段突水系數(shù)臨界值取0.1MPa/m構造破壞塊段突水臨界系數(shù)為 0.06 MPa/m計算得 M= P+Ts(C p+Dg)/TsM= P+Ts(C p+Dg)/Ts即:M=4.1+0.1(10+5)/0.1M=4.1+0.1(10+5)/0.06=56 (m)=93 (m)在正常塊段隔水層安全厚度為56 m,根據(jù)本工作面實際情況,考慮到寒武系灰?guī)r上部有一層厚度大約為7.75m的鋁質泥巖,為有效隔水層。因此12061面注漿改造的重點 應 穿過L1灰?guī)r底板位置,即進入鋁質泥巖 2-3m即可。但是從以往改造情況來看,

16、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復雜,高水壓易沿著薄弱帶突水,為保證采面回采期間的安全,對該工作面采取全面覆蓋改造,重點加固的改造方案,采用93m的終孔位置,注漿改造鉆孔進入寒灰 15m終孔。注漿改造鉆孔布置根據(jù)12061工作面井下底板注漿改造的經(jīng)驗,漿液在目的層內(nèi)的擴散擴散較好,范圍 在30m左右,故同一層鉆孔間距為50m部分地段加密布置,可根據(jù)實際揭露情況靈活布 置檢查孔,故本次設計不列出檢查孔參數(shù)。由于12061工作面面積較大,為保證底板改造的效果,本設計初步共布置9個鉆場, 47個鉆孔。本設計只是針對以前的注漿改造資料確定,所以必須根據(jù)實際鉆探資料分析 后及時調整,適當增減鉆孔,以保證均勻布置。中巷

17、以里至新切眼部位已經(jīng)改造過,音頻 物探圖上可以看出仍存在一些異常低阻區(qū),所以為提高注漿效果,在新機巷重新布置個鉆場,對原有異常區(qū)進行補充探查和加固。 鉆孔施工中可根據(jù)實際鉆探情況適當增減鉆 孔,具體鉆孔布置見附圖:我礦 12061工作面底板注漿改造工程設計圖??滋柗轿唬?#176;)傾角(°)孔深(m)孔號方位(°)傾角(°)孔深(m)1-1128-481274-625-301141-2111-431204-72-291161-394-381235-1122-501101-480-361215-2107-421261-560-351115-381-321351-6

18、38-331105-464-301242-1125-421405-550-291282-2110-421235-626-311162-3100-371266-1126-471242-478-361206-2101-381202-562-411046-378-351262-635-331106-460-261402-717-321126-537-281243-1120-441327-1109-421203-2111-421267-288-321273-399-321327-370-361223-484-321337-442-301243-560-351068-1161-60983-627-321

19、128-2126-491153-711-301148-393-351304-1121-441259-1113-461154-2100-321609-268-281324-377-321259-354-261354-462-351109-431-311154-547-29118第四章施工工藝第一節(jié)鉆場設計、鉆場要求:鉆場是施工注漿孔的場所,對它的要求是;(1) 能滿足按設計注漿孔的方位、傾角施工的要求。(2)在完整的煤、巖層中施工,支護牢固可靠,能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3)能保證自然泄水,自然擴散通風。二、鉆場設計:根據(jù)礦井的實際情況,12061工作面共布設鉆場9個在新機巷內(nèi),原則上相鄰鉆場間

20、隔60m即自新切眼開始平均每隔60米施工一個鉆場,鉆場規(guī)格不小于長X寬X高=4mx4mX 3m鉆場的施工要盡量選擇在頂板較完整的地段, 支護方式以錨網(wǎng)支護為好,也可采 用架棚支護。第二節(jié)鉆孔施工工藝本次施工采用杭州產(chǎn)SGZ-mA井下鉆機1臺,SGZ-mB井下鉆機2臺,兩種鉆機動力 裝置為18.5KW電動機,最大鉆進深度為300m使用50mn鉆桿及各種配套鉆頭等鉆具。、鉆孔結構:一級孔徑153mm深6m-8m左右,下入146x 5mn水文地質套管,穿過二1煤層底板。管外用水泥全封閉,封閉24小時后進行耐壓試驗,耐壓試驗壓力不低于 4MPa持續(xù)時間不少于30分鐘;二級孔徑113mm深至L6灰?guī)r頂板

21、,下入108 X 5mn套管,管外用水泥全封閉,封閉24小時后進行耐壓試驗,耐壓試驗壓力不低于10MPa持續(xù)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三級孔徑91mm或 75mm到終孔。、鉆孔施工技術要求1、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標定鉆孔的方位、 傾角,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改動,如因現(xiàn)場施工條件受限需要變動時,必須經(jīng)甲乙雙方同意后方可變動,同時根據(jù)現(xiàn)場變化 情況修改單孔設計施工通知單。2、該面鉆孔水壓較大,為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必須使用防噴冒和孔口鉆桿卡持器 等防噴反壓裝置,以免鉆具被高壓水頂出傷人。3、鉆孔孔口套管必須進行耐壓試驗,耐壓試驗的壓力不小于設計注漿終孔孔口壓力, 持續(xù)耐壓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不合格必

22、須重封,合格后在二級管上安裝規(guī)格為©100mm的高壓水門,水門的最大抗壓能力要與注漿終孔壓力相匹配。4、認真做好現(xiàn)場小班記錄,記錄要符合“及時、準確、完整、清晰”的要求。準確記錄各含水層的初始水量、最大水量、穩(wěn)定水量和水壓、巖層層位、名稱、換層深度、進 入含水層前有無“導高”、進入含水層后巖溶發(fā)育程度、位置等簡易水文觀測記錄,以便 于收集、分析資料。5、施工過程中要認真執(zhí)行鉆孔防斜措施。6、防止鉆孔塌孔及縮徑措施:二1煤層底板為泥巖,遇水易變軟膨脹,在鉆孔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塌孔及鉆孔縮徑現(xiàn)象,不但給鉆孔施工帶來很多麻煩, 而且打不成孔,也無法進行注漿,這是目前井下 鉆孔施工的一大技

23、術難題,沒有特別有效的措施,只能因地制宜,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盡量不帶巖芯管施工。(2)對下套管的孔段要盡量加大孔徑。(3)(4)鉆頭的合金片在鑲嵌過程中要盡量靠外,一般要大出標準鉆頭直徑的34mm鉆進沖洗液用水采用鉆機配備的灌漿泵供水,不直接用地面供水沖洗,以防增加高壓水對孔壁的破壞。(5)在鉆孔孔壁比較破碎處,可加壓注漿加固后再鉆進。(6)必要時,可采用化學泥漿鉆進、風力鉆進或者二級套管下到L8灰上12m的位置,然后再鉆進,打透Ls灰。(7) 使用能力較大的鉆機,加快鉆進速度。(8) 鉆孔施工結束后,應盡快注漿。(9)鉆孔沒有注漿前,鉆機最好不要搬走,以便隨時用鉆機掃孔后再注漿。(10)鉆

24、孔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困難較大時,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注漿的方式。三、供排、水系統(tǒng)鉆場必須有良好的供電、通風和供排水系統(tǒng)。每部鉆供水水量不得小于15n3/h ;排水系統(tǒng)必須良好,為預防鉆孔出大水,必須保證排水能力不低于200 m/h,必須有備用排水不得與其它電話串用,以便能及時與地面注漿設備。注漿孔口附近必須設專用直通電話,站聯(lián)系。第三節(jié)注漿工藝、注漿系統(tǒng)注漿系統(tǒng)由地面制漿系統(tǒng)、注漿泵、送料孔、井下注漿管路和井下注漿孔組成。地面制漿系統(tǒng)由粘土制漿機、水泥添加器、攪拌機以及其它輔助設施組成。堵水鉆孔按技術要 求配制一定比重的單液水泥漿,并根據(jù)現(xiàn)場堵水需要適時添加水玻璃等速凝材料和骨料;加固鉆孔可以按技

25、術要求配制一定比重的粘土水泥漿,同時,根據(jù)底板加固需要,可以在地面加入適量的粉煤灰、鋸末等細骨料。井下注漿管路選用的©60X 6mn高壓無縫鋼管,并用相匹配的高壓快速接頭連接,耐壓不得低于lOMPa管路應鋪設在便于管理和維護的 巷道內(nèi)沿底板鋪設,以不影響運輸和行人。注漿孔孔口要安設耐震壓力表,不低于lOMPa 注漿前要對注漿管路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不得低于 15MPa持續(xù)時間不得低于30分鐘,發(fā)現(xiàn)漏水及時更換,直到試驗合格為止。二、注漿方式一般采用全段連續(xù)注漿方式,分孔分序次連續(xù)灌注,直到達到終孔壓力為止,以最大 量進漿,最大范圍擴散,最大限度的充填巖溶裂隙為目的。對初始水量大于1

26、00m/h的鉆孔,可采取分段注漿,穿透含水層或構造破碎帶后最終達到注漿終孔標準。 相鄰鉆孔在含 水層段間距小于50m時,不得同時穿透含水層,以免串漿。若發(fā)現(xiàn)井下跑漿時可采取間歇 注漿,間歇時間一般為24小時。三、注漿材料工作面底板加固以注粘土水泥漿為主,主要由粘土、水泥和水配制形成。1、 水泥:對凝膠體起結構成形作用,通常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2、水:潔凈的非酸性水。四、注漿參數(shù)注漿參數(shù)的選擇視單孔涌水量、巖溶發(fā)育程度以及施工現(xiàn)場情況具體確定,一般情 況下參考以下參數(shù):1、漿液的比重:反映了在一定體積的漿液中粘土和水泥的含量,是直接關系到漿液質量的重要參數(shù)。一般講,若注單液水泥漿,則水灰

27、比一般控制在 0.8 : 1至0.6 : 1之間,即比重1.31.7 ;特殊條件下可采用添加鋸末等骨料進行注漿。詳見下表。表2-1 水泥漿比重對比表水灰比 2: 10.8:10.6:1比重 1.31.51.61.72、漿液的粘度:表示漿液內(nèi)部分子之間、顆粒之間、分子團之間相互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大小,從漿液可泵性和可注性角度來看,粘土漿的粘度為1725秒,粘土水泥漿的粘度在2560秒之間。如果鉆孔涌水量小,可調小漿液的粘度,鉆孔水量大時,可 適當加大漿液的粘度。3、泵量與泵壓:泵量是根據(jù)含水層巖溶裂隙的發(fā)育程度及泵壓確定的,正常情況下,裂隙發(fā)育、泵壓在2MPa以內(nèi)時,采用全泵量(250L/mi

28、n )大流量灌注;裂隙發(fā)育較差、 泵壓在2MPa以上時,采用中泵量(80150L/min );達到終孔壓力時用小泵量(4080L/min )4、單孔注漿結束標準:實踐證明,粘土水泥漿注漿壓力越大,擴散的范圍越大,對裂隙充填的越飽滿,形成的結實體強度也就越高,但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容易造成巷道底鼓、跑漿。所以單孔注漿結束標準為:泵量80L/min以下,孔口壓力不得低于水壓的 2.5倍,持續(xù)時間為30分鐘以上。但當發(fā)現(xiàn)巷道底鼓或大量跑漿時,可采用間歇法或調整漿液比重和注漿參數(shù)進行封堵。五、注漿技術措施1、注漿期間各工種作業(yè)人員要堅守崗位,各負其責,保證注漿各個環(huán)節(jié)正常運轉。對含水層水位和涌水量要加

29、派專人加密觀測,觀測結果要及時匯報甲方。2、注漿前,首先要對注漿管路進行檢查實驗、沖洗,確保管路暢通,然后對注漿管路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不低于15MPa持續(xù)時間不得低于20分鐘,合格后方準注漿。3、每孔注漿前都要觀測其水量和水壓,并進行單孔放水,放水時間不少于10分鐘,以孔內(nèi)無巖粉、水變清為宜,合上注漿管路后向孔內(nèi)壓水,其目的是擴張裂隙,確定鉆孔 的吸水量,以便調整注漿參數(shù),提高注漿效果,壓入孔內(nèi)的水量不少于管路總體積的 倍,無異常變化時可以開始注漿。4、注漿過程中,化驗記錄員要嚴格漿液配比標準,并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技術人員的要 求及時調整漿液的比重等參數(shù),并認真做好記錄。5、要嚴格注漿順序、注

30、漿方式、注漿結束標準,不經(jīng)批準,注漿過程中不得擅自改變或隨意停止注漿。6、注漿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鉆孔串漿、堵塞或鉆孔進漿量明顯較少時,要重新掃孔或補打檢查孔注漿。7、注漿過程中要有專人巡視管路,當注漿管路發(fā)生故障時,要快速處理,若需較長時間要及時將管路沖洗干凈,防止管路堵塞。&當達到注漿結束標準,關閉孔口閥門卸下孔口高壓膠管,及時為注下一個孔做好準備,注漿結束的鉆孔24小時內(nèi)不得打開閥門。注漿結束后,要及時將管路沖洗干凈, 以免沉淀堵塞管路。9、注漿孔口附近必須設專用直通電話,不得與其他電話串用,以便能及時與地面注漿站聯(lián)系。10、要求鉆機房必須具有足夠的通風和瓦斯檢測措施。保證人身安全。在巷

31、道外側低洼處要專門設立水艙,要求工作面要建有容積為300m3的臨時水倉,排水能力不小200m3/h。保證足夠的排水能力(不小于200nT/h)和出水后施工人員具有暢通安全的撤離 通道。六、鉆探安全措施1、打鉆注漿施工地點避災路線:鉆場及該巷其它工作人員:(1)鉆場f三米區(qū)皮帶下山f東大巷f副井底f地面。(2) 鉆場-三采區(qū)皮帶下山-明斜井-地面。2、鉆孔突水應急預案(1) 在鉆進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有出水時要記錄具體出水位置,并測量出水量。在 鉆進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孔內(nèi)情況,發(fā)現(xiàn)鉆進異?;蛴克惓?,要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 鉆桿,同時通知調度室及地測科。(2) 跟班隊長第一時間向調度室匯報,礦方及

32、時成立臨時現(xiàn)場指揮小組。(3) 如果出水量大,排水能力達不到要求時,及時把鉆桿擁入鉆孔內(nèi),關閉閥門。 等到加大排水量后再打開閥門,實施提鉆。七、單孔注漿結束標準及注漿效果檢驗單孔注漿結束標準:實踐證明,粘土水泥漿注漿壓力越大,擴散的范圍越大,對裂隙 充填的越飽滿,形成的結實體強度也就越高,但壓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容易造成巷道底鼓、 跑漿。所以單孔注漿結束標準為:泵量 80L/min以下,孔口壓力不得低于水壓的 2.5倍,持續(xù)時間為30分鐘以上。但當發(fā)現(xiàn)巷道底鼓或大量跑漿時,可采用間歇法或調整漿液比 重和注漿參數(shù)進行封堵。 施工鉆孔注漿結束達到要求后,可以進行施工檢查孔進行檢查, 也可利用物探手段

33、進行檢測。第五章施工組織、人員配置:派有豐富施工經(jīng)驗的隊伍進行施工。1、井下注漿孔施工和注漿施工投入一個鉆機隊,人員 40人,其中生產(chǎn)人員36人,技術人員3人,指揮人員1人。該鉆機隊具有在該區(qū)施工井下鉆孔和利用臨時注漿站注漿 以及對注漿系統(tǒng)、注漿管路進行維護的經(jīng)驗。2、為了加強施工管理和統(tǒng)一指揮,成立現(xiàn)場指揮部,由公司副總工程師和一名工程師組成。具體負責現(xiàn)場的技術管理、施工管理、生產(chǎn)調度以及與甲方的關系協(xié)調等。、設備配置:SGZ-m A井下鉆機1臺,SGZ-m B井下鉆機2臺,泥漿泵2臺及相關配套設備若干。三、確保工期的施工組織措施該項注漿改造工程施工工期為4個月,施工期限以正式開鉆驗收為準。

34、1、為了保證工期,項目部要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落實到人,落實到天,同時堅持一天一調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及時分析現(xiàn)場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過晌,大事 不過夜。2、嚴抓安全,落實各種安全制度,嚴防孔內(nèi)、機械、人身事故,切記安全就是效率,安全就是效益。3、抓好職工的飲食起居,保證職工吃得好、睡得好,這樣職工才能干得好。4、項目經(jīng)理部及鉆機組成人員工資和獎金直接與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效益掛鉤,調動大家的積極性。5、為保證能連續(xù)施工,現(xiàn)場職工節(jié)假日不放假,等工程結束給予調休。農(nóng)忙季節(jié)原則上不放假,確有事者,可給予考慮,到時后勤職工到鉆機保勤, 鉆機留守人員給予一定 獎勵,以提高大家的干活積極性。6、加強技術、安全管理,科學組織,科學施工。7、項目部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做好鉆探施工的各項準備工作。根據(jù)地層情況選用合理的鉆具組合,合理選用鉆頭。8堅持機械定期維護保養(yǎng)制度,提高純鉆時間利用率,減少輔助時間。9、選用各項性能指標較為先進的鉆機進行施工。10、施工所需材料保質、保量按時到位。11、實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