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測量儀器管理制度-范本_第1頁
管理-制度測量儀器管理制度-范本_第2頁
管理-制度測量儀器管理制度-范本_第3頁
管理-制度測量儀器管理制度-范本_第4頁
管理-制度測量儀器管理制度-范本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部測量儀器管理制度測量儀器是工程技術人員實施工程定位、放樣的的工具,愛護儀器和工具是 每個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品德。由于測量工作是在室外進行,受自然條件、氣候 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維護好測量儀器非常重要,正確地使用儀器,科學地 保養(yǎng)儀器,是保障測量成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長儀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條件, 是每個測量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否則,不但影響測量工件的進展和任務的 完成,而且還會使儀器損壞,甚至成為廢品。為此,我們必須正確使用儀器,了 解儀器性能,基本構造和操作方法,加強儀器的維護和保養(yǎng)。一、儀器設備的配置各項目部應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 業(yè)主及監(jiān)理的要求,盡可能配備先進的測 量設

2、備,提高工程測量工作自動化程度,減少測量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 率,保證測量成果。二、儀器的調撥及購置對于現(xiàn)在一般項目全站儀配置較多,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做到合理、 適用、經 濟。對新上項目如果需要測量儀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據公司的測量儀器分布情況調 撥,如需購買測量儀器需填寫儀器購置申請單,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 購買。對項目測量儀器的調撥,調入單位與調出單位間要填寫 儀器設備調撥單 并注明儀器的完好情況以及儀器的配套附件等相應內容。三、儀器設備使用與管理(一)儀器的出箱、入箱和安置1、儀器開箱前應將儀器箱平放在地上,嚴禁手提或懷抱著儀器開箱,以免開箱時儀器落地摔壞。開箱后應注意看清楚儀器在

3、箱中安放的狀態(tài), 以便在用完 后按原樣入箱。儀器及所用附件自箱中取出后,應及時合上箱蓋,以免灰塵進入 箱內。儀器箱放在測站附近,箱上不許坐人。2、測站應盡量選在易安牢腳架,行人車輛少的地方,以保障儀器的安全。 儀器放在腳架頭上,一只手抓緊儀器的把手,另一只手應立即旋緊連接螺旋。經 過檢查確實連接牢固后,方能把抓緊儀器的手放開。但應注意連接螺旋的松緊應 適度,不可過松或過緊。3、觀測結束后,先將腳架螺旋和制動、微動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 擦鏡紙或軟毛刷除去儀器上表面的灰塵。 按出箱時原樣就位入箱(如觀測中遇到 零星雨點,應用軟布擦凈,晾干后再入箱)。箱口吻合方可上鎖,若箱口不吻合 時,應檢查

4、儀器各部位狀態(tài)是否正確,切不可以強力壓箱蓋,以免損壞儀器。(二)儀器的正確使用與管理1、各種測量儀器應符合局集團公司關于計量器具管理規(guī)定。2、新購儀器、工具,在使用前應到國家法定計量技術檢定機構檢定。新購置的儀器、轉撥給其他項目的儀器,應結合儀器認真閱讀說明書,從初級到高 級,先基本操作后高級操作,反復學習、總結、力求做到“得心應手”最大限 度地發(fā)揮儀器的作用,不熟悉儀器操作的人員不得盲目用機。3、各種測量儀器在使用之前應進行全面檢查。 儀器有無碰撞傷痕或損壞; 儀器軸系是否嚴密,轉動是否靈活,有無雜音。各操作螺旋是否有效,校正螺 絲有無松動或丟失;鏡片有無磨痕,物像和十字絲是否清晰,水準器有

5、無裂痕; 光學儀器的光路是否正確清晰,度盤刻度是否清楚,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提出。使 用過程做好維護,使用后及時進行養(yǎng)護。4、各種光電類、激光類儀器必須定期送到具有資質的部門進行鑒定。鑒定時間不宜超過規(guī)定時間,以確保測量的準確和精度5、嚴禁使用未經檢驗和鑒定、校正不到出廠精度、超過鑒定周期,以及 零配件缺損和示值難辯的儀器。6、使用全站儀、光電測距儀,在無濾光片的情況下禁止將望遠鏡直接對 準太陽,以免傷害眼睛和損害測距部分發(fā)光二級管。7、儀器安置后,必須有人看護,自始至終不得離開,操作中應避免用手 觸及物鏡、目鏡。在鬧市區(qū)或施工現(xiàn)場測量時,除觀測者外,還需設專人看護儀 器,以防行人車輛或施工工作人員

6、因不慎而損壞儀器。&操作前應先充分熟悉儀器儀的構造、性能及各螺旋的部位和作用。觀 測時絕不能騎跨在儀器腿上,不可用手扶壓腳架。一切操作均應手輕、心細、動 作柔穩(wěn)。使用腳架螺旋定平時,應盡量使三個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轉要均勻, 松緊要適中,決不能過緊,形成擰“死”狀態(tài)。9、制動螺旋應松緊適當,不可過松,尤其不可過緊。觀測時絕不能騎跨 在儀器腿上,不可用手扶壓腳架。操作中不許用手觸摸物鏡和暴露的度盤。 有灰 塵時,用軟毛刷輕輕撣去灰塵,不得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觀測完畢應及時戴 上物鏡蓋。 儀器應避免日曬或有零星雨點時應撐傘。10、必須建立建全測量儀器設備臺帳、精密測量儀器卡,儀器檔案等制

7、度,儀器出庫、入庫調遷項目,應辦理登記、簽認手續(xù)。11、對測量儀器的管理,由公司精測隊制定檢查評比辦法,對維護儀器 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因使用不當、保管不良造成儀器損壞,應及時 追究責任,根據情況給予處罰。12、當測量儀器,工具出現(xiàn)下列情況為不合格:已經損壞;過載或誤操作; 功能出現(xiàn)了可疑;顯示不正常;超過了規(guī)定的周檢確認時間間隔;儀表封緘的完 整性已被破壞;光電類、激光類儀器超過使用壽命,零點漂移嚴重,測量結果不 穩(wěn)定,測量結果可靠性低時,必須申請報廢;常規(guī)儀器損壞后無法修復,或儀器 破舊、示值難辯、性能不穩(wěn)定,影響測量質量時,必須申請報廢。13、測量儀器的申請購買及報廢由項目部報

8、公司工程管理部,由公司總 工程師及主管領導負責審批,公司精測隊對全項目的儀器配備和管理情況每半年 檢查一次,要求做到帳、物、卡相符,技術檔案齊全。14、測量儀器必須定人保管,對貴重精密測量儀器(如全站儀、精密水 準儀、激光鉛垂儀)應規(guī)定專人保管,專人專用,專人送檢,他人不得隨意動用, 以防損壞,降低精度。(三)儀器的遷站、運輸和存放在工作過程中,短距離遷站先檢查連接螺旋是否牢固, 然后將三腳架合攏, 一手攜持腳架于肋下,一手緊握基座置儀器于胸前。嚴禁單手抓提儀器扛在肩上。 持儀器前進時,要穩(wěn)步中速行走。若需跨越溝谷、陡坡或者距離較遠時,儀器需 裝箱背運,途中應十分注意安全。如儀器在箱中晃動或有

9、音響時,要立即開箱檢 查,弄明原因,妥善處理。儀器長途運輸時,應切實作好防震、防潮工作。裝車時務使儀器箱下正放, 不可倒置。測量人員攜帶儀器乘車時,應將儀器放在腿上抱持懷中,或背起來以 防顛簸震動損壞儀器。儀器應存放在通風、干燥、溫度穩(wěn)定的房間里。各種儀器均不可受壓、受 潮或受高溫,儀器柜不要靠近火爐或暖氣管。測量中發(fā)現(xiàn)儀器異常,需細心檢查, 有故障或損壞,及時檢修,各旋轉部分要及時加油,保持儀器性能處于良好狀態(tài)。 按周期將儀器送檢定部門進行檢定,掌握儀器精度變動情況。儀器用畢,均需細心檢查,有故障或損壞時應及時檢修,各旋轉部分要定 時加油,經防銹蝕。儀器除日常維修外,還需根據使用情況定期檢修

10、與全面拆擦 清洗。儀器檢修和拆洗應由專門人員或送維修部門進行,決不可隨意拆卸裝修, 以免造成損壞儀器的不良后果??傊岢拿鞑僮鹘剐U干。四、光電儀器的保養(yǎng)1、 目前,測量上使用的光電儀器越來越多,且大都屬于精密儀器,應該注 意防潮、防塵和防震動。作業(yè)期間,若儀器被雨淋濕,應該用干凈的軟布擦干, 并在通風處放置一段時間。2、 儀器裝箱前,應用軟毛刷刷去鏡頭上的灰塵,若鏡頭上有潮氣時,可用 鼓風球吹干。3、儀器應放置在通風良好的陰涼地方, 箱內應放置防潮防霉劑。長期存放 物光電儀器必須定期充電,同時檢查儀器的光學、電子系統(tǒng)工作情況,發(fā)現(xiàn)故障 應及時處理。不要用揮發(fā)性強的液體來清潔儀器,但可以用脫

11、脂棉做的棉簽沾酒 精和乙醚(6: 4)的混合液或用干凈的蒸餾水,浸濕清潔。在使用過程中,禁止任意拆卸儀器各部件,如發(fā)生故障,要認真分析原因,報請有關上級批準,送 修理部門修理。五、鋼尺、皮尺、水準尺、花桿的使用保養(yǎng)1、鋼尺:鋼尺是測量中應用極廣的量距工具,由于性脆易折,受潮易銹, 使用中國應特別注意保護。鋼尺在使用過程中不可拋擲、腳踏或車軋,以免折斷 或劈裂。鋼尺由尺盤上放開后,應保持平直伸展,如有扭結或打環(huán),應先解開而 后拉緊,以防折斷。為保護尺上刻畫及注記不被磨損或銹蝕, 攜尺前進時應將尺 提起,不得拖地而行。尺子盡量避免著水,若著水后應立即擦干,用畢尺面需涂 凡士林油,再收入盤中。2、皮尺:皮尺因其欠堅韌而易伸縮,用皮尺量距時拉力要均勻適當不得用 力過大,以免拉斷。使用中避免著水,車軋或折疊成硬角,如受潮或浸水應及時 將尺由盤中放出,晾干后收卷入盒。皮尺盒是由硬紙板或皮革制成,使用中不要 著水、拋擲或腳踏。3、水準尺與花桿:水準尺與標桿在施測時均應由測工認真扶好, 使其豎直, 切不可將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