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魯人版 4-2《六國論》_第1頁
高中語文魯人版 4-2《六國論》_第2頁
高中語文魯人版 4-2《六國論》_第3頁
高中語文魯人版 4-2《六國論》_第4頁
高中語文魯人版 4-2《六國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可以知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興替”。古今中外,有不少仁君賢臣乃至一。古今中外,有不少仁君賢臣乃至一些文人騷客都曾以歷史為鏡或尋求經(jīng)營治國些文人騷客都曾以歷史為鏡或尋求經(jīng)營治國之道,或力諫君王反思興衰得失,或抨擊時之道,或力諫君王反思興衰得失,或抨擊時政,或抒發(fā)感慨。本單元的四篇詩文均是唐政,或抒發(fā)感慨。本單元的四篇詩文均是唐宋時代的杰出文人站在歷史的坐標上或抒發(fā)宋時代的杰出文人站在歷史的坐標上或抒發(fā)個人情懷或勸諫當朝帝王的詩文名篇。讓我個人情懷或勸諫當朝帝王的詩文名篇。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歷史的氣息,揣摩古人的情懷,們一起來感受歷史的氣息,揣摩古人的情懷

2、,品評古人的觀點。品評古人的觀點。作者簡介作者簡介 蘇洵(蘇洵(1009-10661009-1066),字),字明允明允,自號,自號老泉老泉(蘇洵家(蘇洵家有老人泉,梅堯臣曾為之作詩,故自號),四川眉山有老人泉,梅堯臣曾為之作詩,故自號),四川眉山人,人,北宋北宋著名散文家。據(jù)說著名散文家。據(jù)說2727歲才發(fā)憤讀書歲才發(fā)憤讀書, ,經(jīng)過十多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宋仁宗嘉祐元年(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1056年)年)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所著文章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22篇(篇(幾策幾策二篇二篇, ,權書權書十篇十篇, ,衡論衡論十篇)

3、謁見翰林學士歐陽十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相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相 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一時 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 而大振。參與修纂禮書而大振。參與修纂禮書太常太常 因革禮因革禮一百卷,書成不久即一百卷,書成不久即 去世,追贈光祿寺丞。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精于古文寫作,尤長于策論,主張?zhí)K洵精于古文寫作,尤長于策論,主張“言必中當世之過言必中當世之過”。為文見解精辟,論點。為文見解精辟,論點鮮明,論據(jù)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雄鮮明,論據(jù)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

4、雄奇遒勁,很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風度。后人因其奇遒勁,很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風度。后人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老蘇蘇”,將他三人合稱,將他三人合稱“三蘇三蘇”,均列入唐宋,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嘉祐集十五卷。十五卷。六六國論國論是是權書權書十篇的第八篇,原題為十篇的第八篇,原題為六國六國。解題解題 論是散文的一種,以論證為主,其特點是論是散文的一種,以論證為主,其特點是善于說理。善于說理?!傲鶉摿鶉摗痹谶@里是一個省略式短在這里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應是語,實際應是“六國破滅之論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

5、的原因,借古諷今。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寫作背景寫作背景 北宋中葉以來,我國境內東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北宋中葉以來,我國境內東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隸主貴族的勢力逐漸強大,成為北宋王朝的嚴重危險。隸主貴族的勢力逐漸強大,成為北宋王朝的嚴重危險。10041004年年,遼(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遼(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軍在澶州城下打了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軍在澶州城下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tǒng)治者面對于己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勝仗,但北宋最高統(tǒng)治者面對于己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澶淵之盟”,每

6、年向遼納白銀,每年向遼納白銀1010萬兩,絲萬兩,絲絹絹2020萬匹。萬匹。10421042年年,宋又在遼要挾割十縣土地的情況下,宋又在遼要挾割十縣土地的情況下,應允每年增納白銀應允每年增納白銀1010萬兩,絹萬兩,絹1010萬匹。萬匹。10441044年年,宋又與西,宋又與西夏簽約,每年納白銀夏簽約,每年納白銀7 7萬兩、絹萬兩、絹1515萬匹,茶葉萬匹,茶葉3 3萬斤。而在萬斤。而在此前的此前的10061006年年,宋曾應允每年給西夏銀萬兩、絹萬匹、錢,宋曾應允每年給西夏銀萬兩、絹萬匹、錢2 2萬貫。蘇洵反對這種屈辱求和的做法,故以萬貫。蘇洵反對這種屈辱求和的做法,故以六國論六國論向北宋統(tǒng)

7、治者陳述政見。向北宋統(tǒng)治者陳述政見。分析第一段分析第一段1.1.全文中心論點是什么?全文中心論點是什么?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 在賂秦。在賂秦。2.2.文章是從幾個方面論述這一中心論點的?文章是從幾個方面論述這一中心論點的?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分論點一)(分論點一) 不賂者以賂者喪不賂者以賂者喪 (中心論點)(中心論點) (分論點二)(分論點二) 弊在賂秦弊在賂秦六國破滅六國破滅分析第二段分析第二段1.1.本段論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分論點?本段論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分論點? 分論點一: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賂秦

8、而力虧,破滅之道也2.2.本段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說明了什么道本段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說明了什么道 理?理?較較秦之所得秦之所得,與,與戰(zhàn)勝而得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諸侯之所亡,與,與戰(zhàn)敗而亡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者,其實亦百倍。 對比論證(說明賂秦損失之大)對比論證(說明賂秦損失之大)思厥思厥先祖父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孫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對比論證(譴責賂秦的行為)對比論證(譴責賂秦的行為)然則然則諸侯之地有限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

9、,奉之彌繁, 侵之愈急。侵之愈急。 對比論證(賂秦只會助長其侵略野心)對比論證(賂秦只會助長其侵略野心)古人云古人云:“以地事秦,以地事秦,猶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抱薪救火,薪不盡,火 不滅。不滅?!?引用論證、比喻論證(以地事秦必然引用論證、比喻論證(以地事秦必然 招致滅亡)招致滅亡)分析第三段分析第三段1.1.本段論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分論點?本段論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分論點? 分論點二: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不賂者以賂者喪2.2.不賂者滅亡的具體原因是什么?不賂者滅亡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齊:與嬴不助五國(外交路線錯誤)齊:與嬴不助五國(外交路線錯誤) 燕:以荊卿為計(政治路線錯誤)燕:以荊卿為計(政治路線錯誤) 趙:用武不終(軍事路線錯誤)趙:用武不終(軍事路線錯誤)戰(zhàn)敗而亡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誠不得已分析第四段分析第四段本段主要內容是什么?本段主要內容是什么?針對六國破滅的教訓,為六國設圖存之道:針對六國破滅的教訓,為六國設圖存之道: 一是重用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三是六國聯(lián)一是重用謀臣,二是禮賢下士,三是六國聯(lián) 合。合??偨Y歷史教訓: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總結歷史教訓:為國者無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