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學會交往_第1頁
讓幼兒學會交往_第2頁
讓幼兒學會交往_第3頁
讓幼兒學會交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可復制、編制,期待你的好評與關注! 讓 幼 兒 學 會 交 往交往是人生道路上一項必備課,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與人交往的過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這種能力。然而如今的小班幼兒“小皇帝”因為生活在優(yōu)越的“溫室”中他們恰恰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要求他們自覺地與人合作、分享,那根本不用談。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地有著不合群、自私等表現(xiàn)。與他人合作分享是時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品質。所謂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自愿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xié)調而實現(xiàn)共同目標,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而分享包含的內

2、容是多方面的,不僅指能與人共享物質與精神方面的快樂,也指與人分擔憂愁。分享不是一種失去,而是一種互利。合作與分享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光有合作沒有分享,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獨享的不良習慣;光有分享沒有合作,會使孩子養(yǎng)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品行。不利于孩子社會性發(fā)展,不利于建立孩子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品質。因此,在新綱要社會交往領域中提出了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教育目標??梢姡瑥男∨囵B(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與分享兼有的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關鍵詞合作; 分享;教育;幼兒一、為幼兒創(chuàng)設 “合作與分享”的有效良好環(huán)境在綱要的“總則”中指出:“環(huán)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

3、,是兒童發(fā)展的資源。幼兒通過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開展活動?!币虼藙?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為幼兒合作、分享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其中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小班幼兒喜歡具體、生動色彩鮮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師布置教室的時候,他們都喜歡圍著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于是我們在環(huán)境布置中結合分享與合作的主題內容,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師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墻面布置中“春天來了”,師生通過畫畫、貼貼、剪剪、手印等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了一片美麗的“柳林”,而孩子們經(jīng)常會帶一些自己喜歡的有關春天的物品來,如:照片、卡片、水果等,把它們“放”到“柳林”中,并興奮地與老師、同伴一起說說、看看、嘗嘗。有一

4、次,“楓林”中的橘子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幾個孩子嘗完了,浩浩急得直哭說:“我還沒得吃呢?!边@時,杰杰聽見了說:“別哭了,我家有,我明天帶多多的,給你們吃?!逼渌男∨笥崖犃艘舱f:“我也帶?!薄拔?guī)O果?!薄拔?guī)Ю妗弊詈筮B浩浩也說:“我?guī)咸寻??!贝蠹叶奸_心地笑了。這時“春天來了”由此變成了“分享的柳林”孩子們從中感受了合作和分享的快樂。又如:“我們一起放風箏”、“去郊游”、“汽車叭叭叭”、“好玩的水”等系列主題,是孩子們在參與活動制作、欣賞富有童趣的畫面的同時,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發(fā)了出來。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心理環(huán)境是一種隱性的環(huán)境,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氣氛,一種感覺。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

5、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因此,建立一個輕松、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平時的各個活動中,我們總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事,引導孩子去傾聽同伴的敘述。我們教師經(jīng)常會說一些這樣的話:“老師有件高興的事,好想告訴大家,讓大家與我一起分享快樂!”“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就說出來吧!讓我們一起替你想個好辦法!”“你們商量、合作著搭積木,真好!”“我這里有一本好書,我們一齊講故事吧!”“你們都想當司機,每人給車加油了,汽車開不動,怎么辦?”教師引導的話語、贊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地點頭等,能使幼兒受到極大的鼓舞,因而進一步強化合作與分享的動作

6、,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與分享的行為。2 / 4二、為幼兒提供 “合作與分享”的多樣實踐活動。游戲是幼兒最樂于參與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同游戲,合作分享的機會是很多的。如:在結構游戲、角色游戲中常發(fā)生因喜愛同一種玩具而發(fā)生的爭執(zhí)現(xiàn)象,分析原因后,我們引導孩子同伴之間必須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這樣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戲的快樂。又如:帶孩子到戶外散步時,看見螞蟻運糧食,孩子們會蹲在一邊饒有趣味地看著。抓住這一機會,就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要有這么多的螞蟻來搬這塊糧食呢?把食物搬進洞后,螞蟻們又會做什   么事呢?于是,我們抓住這個契機,給孩子們玩合作

7、搬玩具、搬大積木等游戲,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知道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同時在教育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把分享目標劃分成:物質分享和精神分享,又把精神分享劃分成分享快樂與共擔憂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如:在物質分享方面,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好吃的糖果”、“做湯圓”、 “我最喜歡的圖書、汽車”等,讓孩子從家里帶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及圖書玩具來園,通過合作制作、共同分享,讓孩子們懂得“我把好東西分給你,你快樂,我也快樂”的道理,在精神分享方面,則通過故事“蘋果樹”、“憂傷鳥”等意在讓孩子們知道分擔別人憂愁,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原來也是件快樂的事這樣的實踐活動,既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8、更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了合作與分享的愉悅。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這些活生生的實例中,孩子們合作與分享的意識又得以進一步的鞏固與深化了。三、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幼兒在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是被關愛、被滿足的重要對象,因而沒有分享、合作等方面的意識。而進入幼兒園后,集體教育是幼兒有機會與同齡人游戲和交流,促進其社會化的萌芽。如:在主題活動“春天來了”中,通過系列集體活動“我們的柳林”、“我們動手做果汁”、“摘果子”、“去春游”、“放風箏”等,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同伴共同合作與分享原來是如此的快樂。而個別教育是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眾所周知的

9、“水桶”理論告訴我們,幼兒的單站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由此,個別教育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了。例如:有位叫寧宇的小朋友,雖性格開朗活潑,卻有攻擊行為,不會合作、不愛分享,沒有自己的朋友,顯得比較孤立。但根據(jù)對寧宇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交朋友的愿望,由于方式的不正確,同伴們都不愿跟她玩。因此,我們把培養(yǎng)寧宇的重點放在“學習正確的交往方式,建立與同伴合作與分享的良好關系”上,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反復指導和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讓其逐步內化成為良好的品質。如常幫助寧宇展示自己愛大膽表演的優(yōu)點,以確立他在同伴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時又幫助他學習正確的交往方式。一面鼓勵他帶書、玩具來和大家一起看、一起玩;一方面表揚他的分

10、享行為。同時,還爭取到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父母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與分享能力,故意讓孩子到幼兒園過生日,請她把自己的生日蛋糕和糖果分給同伴,讓同伴分享她生日的快樂,以此,培養(yǎng)她與同伴分享的意識。平時注意引導她做一些合作性的游戲;也十分支持孩子將書和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久而久之,她也能與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與分享關系。四、園內活動與園外活動相結合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除了在幼兒園進行有目的的教育活動外,家長很少注意讓孩子參加這類社會公共活動,在父母、長者面前都是“獨占”“獨享”的小皇帝。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經(jīng)常組織一些適合幼兒園孩子參加的社會活動。結合“六一”節(jié),要孩子們把自己家里

11、最喜歡的學習用具、玩具或衣服帶一樣福利院的小朋友;結合重陽節(jié),我們要求孩子回家為長輩作一件讓他們開心的事;如:為老人做捶腿捶背等力所能及的事,看著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一張張欣慰的笑臉,孩子們也露出了天真燦爛的微笑,他們一起快樂地分享著“關心人與被關心人”的幸福滋味。五、家園共育,為幼兒提供良好品質的搖籃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我們把改進家教方式放在首位。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東西不僅要與孩子分享,更要與老人分享。如:設立家長園地,粘貼相關內容的教養(yǎng)心得,向家長宣傳“幼兒合作與分享品質養(yǎng)成”的重要性及“怎樣培養(yǎng)孩子關心他人”“如何學會合作、學會分享”等;組織家長觀摩幼兒園的半日活動,從中分享教師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經(jīng)驗;引導家庭之間自由結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組,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之間合作與分享方面的互動作用。總之,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