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1.gif)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2.gif)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3.gif)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4.gif)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8e346fc4-8d09-4463-bbaa-3b1fd9e3f71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八章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章節(jié)要點章節(jié)要點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 本章的主要內容為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機理、粘結力的組成及影響因素、粘結應力分布與錨固區(qū)、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應力傳遞、基本錨固長度與錨固長度、附加錨固措施、錨固與錨固構造要求、連接與連接構造要求、抵抗彎矩圖及特征點、鋼筋彎起與截斷的要求與構造、箍筋的構造、延性的概念及提高鋼筋混凝土構件變形能力的構造基礎等。8-1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8-2 鋼筋的錨固8-3 鋼筋的連接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本章內容本章內容 第八章 粘
2、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1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鋼筋和混凝土能一起受力、共同工作的原因鋼筋和混凝土能一起受力、共同工作的原因:具有相近的線膨脹系數(shù)混凝土硬化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具有良好的粘結作用8.1.1 粘結作用粘結作用 粘結力粘結力:當混凝土構件產生變形和裂縫時,鋼筋與混凝土的接觸面上就會產生剪應力,又稱粘結應力。粘結力的實質粘結力的實質: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的剪應力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圖8-1 受拉構件 由圖8-1可見,在粘結應力傳遞區(qū)域取一個微元體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得:因此,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可表示為: 4)(2ddddxxsdxddxs4)(8-1 鋼筋與
3、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粘結應力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圖8-2 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應力8-1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a)、(b)錨固粘結應力鋼筋端部的錨固粘結應力粘結力的分類:粘結力的分類:裂縫間的局部錨固長度(c) 裂縫間的局部粘結應力搭接鋼筋間的傳力也是靠粘結應力實現(xiàn)的! 8.1.2 粘結機理粘結機理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作用由三部分組成: 1)化學膠結力 2)摩阻力(握裹力) 3)機械咬合力 光圓鋼筋的粘結作用比較差??赏ㄟ^端部彎鉤以增加錨固效果!變形鋼筋的粘結強度較大,故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縱向
4、鋼筋原則上都應使用帶肋的變形鋼筋。8-1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1.3 粘結強度粘結強度 利用直接拔出試驗來測定鋼筋的粘結強度。對于直接拔出試驗,通常按下式計算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平均粘結應力(剪應力): Pdl8.1.4 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粘結性能的主要因素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粘結性能的主要因素 1、混凝土強度:隨著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而提高2、保護層厚度:隨厚度增大有所提高3、鋼筋凈間距:凈間距越小,降低越多4、橫向配筋:可以提高粘結強度 5、側向壓應力:能提高粘結強度6、澆筑混疑土時鋼筋的位置 7、鋼筋的外形、直徑和表面形態(tài)8-1 鋼筋與混凝
5、土的相互作用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2.2 鋼筋的錨固鋼筋的錨固1、常見的錨固形式 :直鋼筋的錨固、帶彎鉤或彎折鋼筋的錨固、機械錨固 2、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dffltyababaall8-2 鋼筋的錨固鋼筋的錨固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實際錨固長度:基本錨固長度:8.2.1 構造的基本概念構造的基本概念 構造構造是為了保證結構安全和工程質量,根據(jù)長期的施工經驗和科學試驗結果,由規(guī)范規(guī)定的必要的施工及設計措施。3、機械錨固 4、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 8.2.3 縱筋在支座內的錨固縱筋在支座內的錨固1、在簡支支座內的錨固 簡支梁支座處的長度為: 0t7 . 0bh
6、fV dl5as0t7 . 0bhfV asl8-2 鋼筋的錨固鋼筋的錨固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當 時,當 時,15d 光圓鋼筋12d 變形鋼筋以及一些其他的錨固要求。2、梁縱向鋼筋在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1 梁上部縱向鋼筋伸入節(jié)點的錨固:1)當采用直線錨固形式時,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且應伸過柱中心線,伸過的長度不宜小于5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2)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梁上部縱向鋼筋可采用本規(guī)范第83,3條鋼筋端部加機械錨頭的錨固方式。梁上部縱向鋼筋宜伸至柱外側縱向鋼筋內邊,包括機械錨頭在內的水平投影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4lab(圖934a)。3)梁
7、上部縱向鋼筋也可采用90彎折錨固的方式,此時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柱外側縱向鋼筋內邊并向節(jié)點內彎折,其包含彎弧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0.4lab,彎折鋼筋在彎折平面內包含彎弧段的投影長度不應小于15d(圖934b)。2 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端節(jié)點的錨固:1)當計算中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抗拉強度時,鋼筋的錨固方式及長度應與上部鋼筋的規(guī)定相同。2)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或僅利用該鋼筋的抗壓強度時,伸入節(jié)點的錨固長度應分別符合本規(guī)范第935條中間節(jié)點梁下部縱向鋼筋錨固的規(guī)定。3、縱筋在中間支座內的錨固 935 框架中間層中間節(jié)點或連續(xù)梁中間支座,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節(jié)點或支座。梁的下部縱向鋼筋
8、宜貫穿節(jié)點或支座。當必須錨固時,應符合下列錨固要求:1 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時,其伸入節(jié)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對帶肋鋼筋不小于12d,對光面鋼筋不小于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2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壓強度時,鋼筋應按受壓鋼筋錨固在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內,其直線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7la;3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鋼筋可采用直線方式錨固在節(jié)點或支座內,錨固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受拉錨固長度la(圖935a);4 當柱截面尺寸不足時,宜按本規(guī)范第934條第1款的規(guī)定采用鋼筋端部加錨頭的機械錨固措施,也可采用90彎折錨固的方式;5 鋼筋可在節(jié)點或支座外梁中彎矩較小處設置搭接接頭,搭接
9、長度的起始點至節(jié)點或支座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1.5h0(圖935b)。4、柱中鋼筋的錨固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936 柱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層的中間節(jié)點或端節(jié)點,接頭應設在節(jié)點區(qū)以外。柱縱向鋼筋在頂層中節(jié)點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1 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且自梁底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2 當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可采用90彎折錨固措施。此時,包括彎弧在內的鋼筋垂直投影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5lab,在彎折平面內包含彎弧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圖936a)。3 當截面尺寸不足時,也可采用帶錨頭的機械錨固措施。此時,包含錨頭在內的豎向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5lab(圖936b)。
10、4 當柱頂有現(xiàn)澆樓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8-3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 1、定義: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是指通過混凝土中兩根鋼筋的連接接頭,將一根鋼筋所受的力傳給另一根鋼筋。 2、分類: 綁扎搭接、機械連接與焊接 3、連接要求: 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根受力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連接接頭。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搭接時,拉力通過混凝土的粘結力傳遞,在受拉鋼筋搭接接頭處的粘結強度低于相同鋼筋錨固狀態(tài)的粘結強度,故搭接長度應
11、大于錨固長度。 同一連接區(qū)段:同一連接區(qū)段:首尾相接式的布置會在相接處引起應力集中和局部裂縫,應予以避免。搭接鋼筋接頭中心的縱向間距不大于1.3倍搭接長度,或搭接鋼筋端部距離不大于0.3倍搭接長度時,均屬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的搭接接頭。8.3.1 綁扎搭接綁扎搭接圖8-4 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8-3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搭接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qū)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
12、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宜大于50;對板、墻、柱及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放寬。因為鋼筋通過接頭傳力時,均按受力較小的細直徑鋼筋考慮承載受力。規(guī)范規(guī)定,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根據(jù)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按下式計算: 規(guī)范規(guī)定,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均不應小于300mm。對于受壓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不應小于縱向受拉搭接長度的0.7 倍,且不應小于200mm。接頭及焊接骨架的搭接,也應滿足相應的構造要求,以保證力的傳遞。1 alll8-3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
13、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受拉鋼筋錨固區(qū)構造鋼筋的要求;當受壓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的范圍內各設置兩道箍筋。937 頂層端節(jié)點柱外側縱向鋼筋可彎入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也可將梁上部縱向鋼筋與柱外側縱向鋼筋在節(jié)點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 搭接接頭可沿頂層端節(jié)點外側及梁端頂部布置,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lab(圖937a)。其中,伸入梁內的柱外側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鋼筋宜沿節(jié)點頂部伸至柱內邊錨固。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于柱頂?shù)谝粚訒r,鋼筋伸至柱內邊后宜向
14、下彎折不小于8d后截斷(圖937a),d為柱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于柱頂?shù)诙訒r,可不向下彎折。當現(xiàn)澆板厚度不小于100mm時,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也可伸入現(xiàn)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相同。2 當柱外側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1.2時,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應滿足本條第1款規(guī)定且宜分兩批截斷,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直徑。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jié)點外側并向下彎至梁下邊緣高度位置截斷。3 縱向鋼筋搭接接頭也可沿節(jié)點柱頂外側直線布置(圖937b),此時,搭接長度自柱頂算起不應小于1.7lab。當梁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于1.2時,彎入柱外側的梁上部縱
15、向鋼筋應滿足本條第1款規(guī)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4 當梁的截面高度較大,梁、柱縱向鋼筋相對較小,從梁底算起的直線搭接長度未延伸至柱頂即已滿足1.5lab的要求時,應將搭接長度延伸至柱頂并滿足搭接長度1.7lab的要求;或者從梁底算起的彎折搭接長度未延伸至柱內側邊緣即已滿足1.5lab的要求時,其彎折后包括彎弧在內的水平段的長度不應小于15d,d為柱縱向鋼筋的直徑。5 柱內側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936條關于頂層中節(jié)點的規(guī)定。8.3.2 機械連接機械連接 1、定義: 鋼筋的機械連接是通過連接件的直接或間接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
16、端面的承壓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到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 2、連接方法 擠壓套筒接頭、錐螺紋套筒接頭、直螺紋套筒接頭、熔融金屬充填套筒接頭、水泥灌漿充填套筒接頭、受壓鋼筋端面平接頭。8-3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區(qū)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qū)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qū)段。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50;但對板、墻、柱及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放寬??v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機械連接套筒的保護層厚度宜滿足有關鋼筋最小保護層厚
17、度的規(guī)定。機械連接套筒的橫向凈間距不宜小于25mm;套筒處箍筋的間距仍應滿足相應的構造要求。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結構構件中的機械連接接頭,除應滿足設計要求的抗疲勞性能外,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50。8.3.3 焊接連接焊接連接 焊接方法:電阻點焊、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和埋弧壓力焊 。 需進行疲勞驗算的構件,其縱向受拉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也不宜采用焊接接頭。但直接承受吊車荷載的鋼筋混凝土吊車梁、屋面梁及屋架下弦的縱向受拉鋼筋必須采用焊接接頭時,必須采用閃光對焊,并去掉接頭的毛刺及卷邊;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受拉鋼筋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25%,此
18、時,焊接接頭連接區(qū)段的長度應取為4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8-3 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細晶粒熱軋帶肋鋼筋以及直徑大于28mm的帶肋鋼筋,其焊接應經試驗確定;余熱處理鋼筋不宜焊接??v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qū)段的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qū)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qū)段。 縱向受拉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50,但對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放寬??v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8.4.1 抵抗彎矩圖抵抗彎矩
19、圖 是指按梁實際配置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數(shù)量計算并繪制的各截面所能抵抗的彎矩圖,以下稱為Mu圖。抵抗彎矩圖中各縱坐標表示各相應正截面實際能抵抗的彎矩值,是截面的抗彎能力。控制截面:控制截面:按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是以同號彎矩區(qū)段的最大彎矩為依據(jù)求得的。該最大彎矩處的截面稱為控制截面。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1、抵抗彎矩圖的作法、抵抗彎矩圖的作法 縱向受拉鋼筋全部伸入支座時Mu圖的作法 圖8-5 縱筋全部伸入支座時的抵抗彎矩圖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cysyuffhAfM1021siuiusAMMA充分利用點理論截斷點
20、部分縱向受拉鋼筋彎起時Mu圖的作法圖8-6 縱筋彎起時的抵抗彎矩圖 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S0部分縱向受拉鋼筋截斷時Mu圖的作法截斷和彎起縱向受拉鋼筋所得到的Mu圖愈貼近 圖,也即截面抗力R愈接近 ,說明縱向受拉鋼筋利用得愈充分。當然,也應考慮到施工的方便,不宜使配筋構造過于復雜。M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圖8-7 縱筋截斷時的抵抗彎矩圖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2抵抗彎矩圖的作用抵抗彎矩圖的作用(1)反映材料利用的程度。 抵抗彎矩
21、圖愈接近設計彎矩圖,材料利用程度越高。(2)確定縱向鋼筋的彎起數(shù)量和位置。 設計中,跨中部分縱向受拉鋼筋彎起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用于斜截面抗剪,其數(shù)量和位置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確定;二是抵抗支座負彎矩。(3)確定縱向鋼筋的截斷位置 通過抵抗彎矩圖,可確定縱向鋼筋的理論截斷點及其延伸長度,從而確定縱向鋼筋的實際截斷位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圖8-8 斜截面受彎承載力8.4.2 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分析原理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彎承載能力分析原理 從抵抗彎矩圖看,彎起點離開“充分利用點”的距離越遠,則越容易滿足要求。但從節(jié)約鋼材的角度看,越遠越不經濟。那么如何確定最佳的彎起點呢?最佳彎起點
22、是由斜截面抗彎能力決定的。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zAfMsyI 如圖8-8所示,如果在支座與彎起點G點之間發(fā)生一條斜裂縫AB。為尋找最佳彎起點,將裂縫左側的混凝土作為隔離體。 在號鋼筋未彎起的右側,在充分利用的正截面I處的抵抗彎矩: 號鋼筋彎起后,在斜截面AB上的抵抗彎矩:bsyABzAfM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zz bcossinbzazsin)cos1 ( zaIABMM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
23、保證斜截面的受彎承載力不低于正截面的受彎承載力,要求即有由幾何關系知得,9 . 00hz 0)52. 037. 0(ha 0)52. 037. 0(ha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或60,近似取 則有 彎起鋼筋的最佳位置應滿足 的條件。規(guī)范偏于安全地規(guī)定鋼筋彎起點與該鋼筋充分利用點間的距離不應小于h0/2。同時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的交點位于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因此,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能力是通過彎起鋼筋的構造滿足的。如果縱向受力鋼筋不彎起,則不會出現(xiàn)斜截面抗彎不足的問題。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4.3 縱筋的彎起
24、與截斷縱筋的彎起與截斷 1、縱筋的彎起 在設計中,對梁縱筋的彎起必須滿足以下三個要求: (1)滿足正截面的受彎承載力的要求 (2)滿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的要求 (3)滿足斜截面的受彎承載力的要求2、縱筋的截斷 (1)保證截斷鋼筋強度的充分利用 (2)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 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3、彎起鋼筋的構造(1)彎起鋼筋的彎起角梁中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可取45。當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時,也可為60 。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2)彎起鋼筋的錨固長度在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于梁
25、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其長度在受拉區(qū)不應小于20d,在受壓區(qū)不應小10d(3)彎起鋼筋的形式單獨受剪彎起鋼筋應采用“鴨筋”,不應采用“浮筋”。8-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布置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yuuyuu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8.5.1 延性概念延性概念 : 結構構件的延性是指結構構件達極限承載能力后,在承載能力無顯著下降情況下的變形能力。延性的表示:延性的表示: 延性的大小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比的表達式為: 或 延性比越大,構件的變形能力越好。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比一般應大于35。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圖8-9 適筋截面開
26、始屈服及最大承載力時應變、應力圖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a)開始屈服時(b)最大承載力時8.5.2 受彎構件截面延性分析受彎構件截面延性分析 曲率延性比的分析計算相對簡單。下面以適筋梁的曲率延性比為例,介紹延性比的分析計算。,)1 (0yyhkccuux 圖8-9(a)、(b)分別表示適筋截面受拉鋼筋開始屈服和達到截面最大承載力時的截面應變、應力圖形,由截面應變圖知:則截面曲率延性比為c0ycu)1 (xhk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EE2E2kEE0s2E2/2hakkc110y1cfhf
27、xx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根據(jù)截面的平衡條件,高度系數(shù) 為:單筋矩形截面:雙筋矩形截面: 在達到截面承載力時的混凝土受壓區(qū)應變高度x ,可用承載力計算中采用的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x來表示,即將上式代入式 , 可知,影響受彎構件截面延性的因素包括縱向鋼筋配筋率、混凝土極限壓應變、鋼筋的屈服強度、混凝土強度等級等 。ccuux0yc1cu1uhff0yc1cu1uhff得極限曲率由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圖8-10 單筋矩形截面M 關系計算曲線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
28、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5.3 受彎構件的延性要求受彎構件的延性要求 對于鋼筋混凝土梁,提高其延性的主要配筋構造有: 1)梁端計入受壓鋼筋的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和有高度之比,一級不應大于0.25,二、三級不應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頂面縱向鋼筋配置量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級不應小于0.5,二、三級不應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應滿足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2%時,表中箍筋直徑數(shù)值應增大2mm。8-5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延性 第八章 粘結錨固與構造基礎8.5.4 受壓構件的延性受壓構件的延性 影響受壓構件截面曲率延性系數(shù)的綜合因素與受彎構件相同,但受壓構件存在軸向壓力,會使截面受壓區(qū)的高度增大,截面曲率延性系數(shù)降低很大。 試驗研究表明,軸壓比是影響偏心受壓構件截面曲率延性系數(shù)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受壓鋼筋,可減小截面受壓區(qū)高度,提高延性。 受壓構件配箍率的大小,對截面曲率延性系數(shù)的影響較大。 8-5 鋼筋混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物資訂購策劃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員工購物券福利采購合同范本
- 魚塘綜合利用承包經營合同2025
- 2025年度企業(yè)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策略協(xié)議
- 2025年寫字樓租賃權益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郵箱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中期企業(yè)合作口頭借款協(xié)議書
- 2025年股權投資與合作策劃協(xié)議樣本
- 2025年雙邊商業(yè)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兄弟共有財產分配轉讓協(xié)議書
-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3
- 15萬噸水廠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超級蘆竹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具有高經濟價值和廣泛應用前景
- 自動體外除顫器項目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養(yǎng)老機構績效考核及獎勵制度
- 2024年越南煤礦設備再制造行業(yè)現(xiàn)狀及前景分析2024-2030
- 長塘水庫工程環(huán)評報告書
- 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指標檢查要點
- DL-T5001-2014火力發(fā)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guī)程
-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27張)-完整課件
- 居民住宅小區(qū)電力配置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