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脂步驟及規(guī)范_第1頁
脫脂步驟及規(guī)范_第2頁
脫脂步驟及規(guī)范_第3頁
脫脂步驟及規(guī)范_第4頁
脫脂步驟及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清洗步驟: 閥門的零部件在組裝前必須經過以下過程處理: 1)根據加工要求,部分零部件需要做拋光處理,表面不能有加工毛刺等; 2)所有零部件進行脫脂處理; 3)脫脂完成后進行酸洗鈍化(清洗劑不含磷);4)酸洗鈍化后用純凈水沖洗干凈,不能有藥劑殘留(碳鋼部件省去此步驟);5)逐個零部件用無紡布進行擦干,不能有線毛等留存部件表面,或者用潔凈的氮氣進行吹干; 6)用無紡布或者精密濾紙沾分析純酒精對逐個零部件進行擦拭,直至沒有臟色。2、 裝配要求清洗干凈的部件必須密封保存,以供安裝。對安裝過程要求如下: 1)安裝車間必須保證潔凈,或者搭建臨時的潔凈區(qū)域(例如用新購的彩條布或者塑料薄膜等)

2、,防止在安裝過程中有灰塵進入。2)裝配工人必須身著潔凈的純棉工作服,頭戴純棉帽,頭發(fā)不能外漏,腳穿干凈鞋子,手戴塑膠手套(脫脂)。3)裝配用工具必須在裝配前進行脫脂清洗,保證潔凈。3、  其他要求1)裝配完成的閥門用氮氣至少吹掃1分鐘。2)氣密試驗必須是用純凈的氮氣。3)氣密試驗合格后進行包封,用干凈聚乙烯帽密封,聚乙烯帽使用前應用有機溶劑浸泡,擦拭干凈。4)然后用真空袋進行密封。5)最后裝箱。6)運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證包封不破損。4、 驗收要求驗收遵循HG 20202-2000 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裝配前每個零部件均用干凈的精密濾紙進行擦拭(選擇部件死角),濾紙不變顏色為合格

3、。調 節(jié) 閥 脫 脂 處 理 一般規(guī)定1條 需要脫脂的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必須按照設計規(guī)定進行脫脂處理。2條 用于凈脫脂的有機溶劑內的含油量不應大于50毫克升。含油量50500毫克升的溶劑可用于粗脫脂。含油量大于500毫克升的溶劑必須經過再生處理合格后方可使用。3條 脫脂溶劑可按下列原則選用:一、工業(yè)用二氯乙烷,適用于金屬件的脫脂。二、工業(yè)用四氯化碳,適用于黑色金屬、銅和非金屬件的脫脂。三、工業(yè)用三氯乙烯,適用于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的脫脂。 四、工業(yè)酒精(濃度不低于95.6),適用于要求不高的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的脫脂,也可作為脫脂件的補充擦洗液用。 五、濃度為98的濃硝酸,適用于工作

4、介質為濃硝酸的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的脫脂。六、堿性脫脂液(配方見附錄二),適用于形狀簡單、易清洗的零部件和管子的脫脂。4條 脫脂溶劑不得混合使用,且不得與濃酸、濃堿接觸。5條 采用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三氯乙烯脫脂時,脫脂件應干燥、無水分。6條 接觸脫脂件的工具、量具及儀器,必須按脫脂件同樣的要求預先進行脫脂。7條 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經脫脂后,必須封閉保存,安裝時必須保持干凈無油污。8條 已由制造廠脫脂合格并封閉的儀表及附件,安裝時可不再脫脂,但應進行外觀檢查,如發(fā)現有油跡等有機雜質時,應重新脫脂。9條 脫脂合格后的儀表和管路,在壓力試驗及議表調校時,必須使用不含油脂的介質。10條 脫

5、脂溶劑必須妥善保管。脫脂后的廢液應妥善處理。脫脂方法1條 有明顯油污或銹蝕的管子,應先清除油污及鐵銹后再進行脫脂。2條 易拆卸的儀表、調節(jié)閥及閥門進行脫脂時,應將需脫脂的部件、附件及填料拆下一并放人脫脂溶劑中浸泡,浸泡時間為12小時。 3條 不易拆卸的儀表進行脫脂時,可采用灌注脫脂溶劑的方法.灌注后浸泡時間不應小于2小時。4條 管子內表面脫脂時,可采用浸泡的方法,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也可采用白布浸蘸脫脂溶劑擦洗約方法,直至脫脂合格為止。5條 采用擦洗法脫脂時,不應使用棉紗,應用不易脫落纖維的布和絲綢。脫脂后必須仔細檢查,嚴禁纖維附著在脫脂表面上。6條 經過脫脂的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應進

6、行自然通風或用清潔無油、干燥的空氣或氮氣吹干,直至無溶劑味為止。當允許用蒸汽吹洗時,可用蒸汽吹洗。 檢 驗1條 儀表、調節(jié)閥、閥門和管子脫脂后,必須經檢驗合格。當采用直接法檢驗時,符合下列規(guī)定之一的應視為合格;一、當用清潔干燥的白濾紙擦洗脫脂表面針,紙上應無油跡。二、當用紫外線燈照射脫脂表面對,應無紫蘭熒光。2條 當采用間接法檢驗時,符合下列之一規(guī)定者應視為合格:一、當用蒸汽吹洗脫脂件時,盛少量蒸汽冷凝液于器皿內,放入數顆粒度小平1毫米的純樟腦,樟腦應不停旋轉。二、當用濃硝酸脫脂時,分析其酸中所含有機物的總量,應不超過0.03。磷化處理總述:磷化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

7、,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 磷化處理工藝應用于工業(yè)己有90多年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奠定磷化技術基礎時期、磷化技術迅速發(fā)展時期和廣泛應用時期。 云清提供技術支持磷化膜用作鋼鐵的防腐蝕保護膜,最早的可靠記載是英國Charles Ross于1869年獲得的專利(B.P.No.3119)。從此,磷化工藝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磷化處理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了許多重大的發(fā)現。一戰(zhàn)期間,磷化技術的發(fā)展中心由英國轉移至美國

8、。1909年美國T.W.Coslet將鋅、氧化鋅或磷酸鋅鹽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個鋅系磷化液。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進了磷化工藝的發(fā)展,拓寬了磷化工藝的發(fā)展前途。Parker防銹公司研究開發(fā)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克服T許多缺點,將磷化處理時間提高到lho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藝將磷化時間縮短至10min, 1934年磷化處理技術在工業(yè)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發(fā)展,即采用了將磷化液噴射到工件上的方法。二戰(zhàn)結束以后,磷化技術很少有突破性進展,只是穩(wěn)步的發(fā)展和完善。磷化廣泛應用于防蝕技術,金屬冷變形加工工業(yè)。這個時期磷化處理技術重要改進主要有:低溫磷化、各種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連

9、續(xù)鋼帶高速磷化。當前,磷化技術領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提高質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節(jié)省 能源進行。 (二)磷化是常用的前處理技術,原理上應屬于化學轉換膜處理,主要應用于鋼鐵表面磷化,有色金屬(如鋁、鋅)件也可應用磷化。(三)磷化基礎知識 磷化原理1、磷化工件(鋼鐵或鋁、鋅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鹽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積形成一層不溶于水的結晶型磷酸鹽轉換膜的過程,稱之為磷化。2、磷化原理鋼鐵件浸入磷化液(由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 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PH值為1-3,溶液相對密度為1.05-1.10)中,磷化膜的生成反應如下:吸熱3Zn(H2PO4)2

10、Zn3(PO4)2+4H3PO4 或吸熱吸熱3Mn(H2PO4)2 Mn3(PO4)2+4H3PO4吸熱鋼鐵工件是鋼鐵合金,在磷酸作用下,Fe和FeC3形成無數原電池,在陽極區(qū),鐵開始熔解為Fe2+,同時放出電子。Fe+2H3PO4 Fe (H2PO4)2+H2Fe Fe2+ +2e-在鋼鐵工件表面附近的溶液中Fe2+不斷增加,當Fe2+與HPO42-,PO43-濃度大于磷酸鹽的溶度積時,產生沉淀,在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Fe(H2PO4)2 FeHPO4+ H3PO4Fe+ Fe(H2PO4)2 2FeHPO4+ H23FeHPO4 Fe 3(PO4)2+ H3PO4Fe+ 2FeHPO4 F

11、e 3(PO4)2+H2陰極區(qū)放出大量的氫:2H+ +2e- H2O2 + 2H20 + 4e- 4OH-總反應式:吸熱3Zn(H2PO4)2 Zn3(PO4)2+4H3PO4 吸熱吸熱Fe+3Zn(H2PO4)2 Zn3(PO4)2+2FeHPO4+3 H3PO4+2 H2放熱 磷化分類1、按磷化處理溫度分類(1)高溫型8090處理時間為10-20分鐘,形成磷化膜厚達10-30g/m2,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7-8)優(yōu)點:膜抗蝕力強,結合力好。缺點:加溫時間長,溶液揮發(fā)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積多,游離酸度不穩(wěn)定,結晶粗細不均勻,已較少應用。(2)中溫型50-75,處理時間5-15分

12、鐘,磷化膜厚度為1-7 g/m2,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10-15)優(yōu)點:游離酸度穩(wěn)定,易掌握,磷化時間短,生產效率高,耐蝕性與高溫磷化膜基本相同,目前應用較多。(3)低溫型30-50 節(jié)省能源,使用方便。(4)常溫型10-40 常(低)溫磷化(除加氧化劑外,還加促進劑),時間10-40分鐘,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比值為1:(20-30),膜厚為0.2-7 g/m2。優(yōu)點:不需加熱,藥品消耗少,溶液穩(wěn)定。缺點:處理時間長,溶液配制較繁。2、按磷化液成分分類(1)鋅系磷化(2)鋅鈣系磷化(3)鐵系磷化(4)錳系磷化(5)復合磷化 磷化液由鋅、鐵、鈣、鎳、錳等元素組成。3、按磷化處理方法

13、分類(1)化學磷化將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學反應來實現磷化,目前應用廣泛。(2)電化學磷化在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極,鋼鐵接負極進行磷化。4、按磷化膜質量分類(1)重量級(厚膜磷化) 膜重7.5 g/m2以上。(2)次重量級(中膜磷化)膜重4.6-7.5 g/m2。(3)輕量級(薄膜磷化)膜重1.1-4.5 g/m2。(4)次輕量級(特薄膜磷化)膜重0.2-1.0 g/m2。5、按施工方法分類(1)浸漬磷化 適用于高、中、低溫磷化 特點:設備簡單,僅需加熱槽和相應加熱設備,最好用不銹鋼或橡膠襯里的槽子,不銹鋼加熱管道應放在槽兩側。(2)噴淋磷化 適用于中、低溫磷化工藝,可處理大面積工件,如汽車、

14、冰箱、洗衣機殼體。特點:處理時間短,成膜反應速度快,生產效率高,且這種方法獲得的磷化膜結晶致密、均勻、膜薄、耐蝕性好。(3)刷涂磷化上述兩種方法無法實施時,采用本法,在常溫下操作,易涂刷,可除銹蝕,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防銹性能好,但磷化效果不如前兩種。 磷化作用及用途1、磷化作用(1)涂裝前磷化的作用增強涂裝膜層(如涂料涂層)與工件間結合力。提高涂裝后工件表面涂層的耐蝕性。提高裝飾性。(2)非涂裝磷化的作用提高工件的耐磨性。令工件在機加工過程中具有潤滑性。提高工件的耐蝕性。2、磷化用途鋼鐵磷化主要用于耐蝕防護和油漆用底膜。(1)耐蝕防護用磷化膜防護用磷化膜 用于鋼鐵件耐蝕防護處理。磷化膜類型可

15、用鋅系、錳系。膜單位面積質量為10-40 g/m2。磷化后涂防銹油、防銹脂、防銹蠟等。油漆底層用磷化膜增加漆膜與鋼鐵工件附著力及防護性。磷化膜類型可用鋅系或鋅鈣系。磷化膜單位面積質量為0.2-1.0 g/m2(用于較大形變鋼鐵件油漆底層);1-5 g/m2(用于一般鋼鐵件油漆底層);5-10 g/m2(用于不發(fā)生形變鋼鐵件油漆底層)。(2)冷加工潤滑用磷化膜鋼絲、焊接鋼管拉拔 單位面積上膜重1-10 g/m2;精密鋼管拉拔 單位面積上膜重4-10 g/m2;鋼鐵件冷擠壓成型 單位面積上膜重大于10 g/m2。(3)減摩用磷化膜磷化膜可起減摩作用。一般用錳系磷化,也可用鋅系磷化。對于有較小動配合

16、間隙工件,磷化膜質量為1-3 g/m2;對有較大動配合間隙工件(減速箱齒輪),磷化膜質量為5-20 g/m2。(4)電絕緣用磷化膜一般用鋅系磷化。用于電機及變電器中的硅片磷化處理。四、磷化膜組成及性質分類 磷化液主要成份 膜組成 膜外觀 單位面積膜重/ g/m2鋅系 Zn(H2PO4)2 磷酸鋅和磷酸鋅鐵 淺灰深灰 1-60鋅鈣系 Zn(H2PO4)2和 Ca (H2PO4)2 磷酸鋅鈣和磷酸鋅鐵 淺灰深灰 1-15錳系 Mn(H2PO4)2 和Fe(H2PO4)2 磷酸錳鐵 灰深灰 1-60錳鋅系 Mn(H2PO4)2 和Zn(H2PO4)2 磷酸鋅、磷酸錳、磷酸鐵混合物 灰深灰 1-60鐵

17、系 Fe(H2PO4)2 磷酸鐵深灰色 5-102.磷化膜組成磷化膜為閃爍有光,均勻細致,灰色多孔且附著力強的結晶,結晶大部分為磷酸鋅,小部分為磷酸氫鐵。鋅鐵比例取決于溶液成分、磷化時間和溫度。3、性質(1)耐蝕性在大氣、礦物油、植物油、苯、甲苯中均有很好的耐蝕性,但在堿、酸、水蒸氣中耐蝕性較差。在200-300時仍具有一定的耐蝕性,當溫度達到450時膜層的耐蝕性顯著下降。(2)特殊性質如增加附著力,潤滑性,減摩耐磨作用。 磷化工藝流程預脫脂脫脂除銹水洗(表調)磷化水洗磷化后處理(如電泳或粉末涂裝) 影響因素1、溫度溫度愈高,磷化層愈厚,結晶愈粗大。溫度愈低,磷化層愈薄,結晶愈細。但溫度不宜過

18、高,否則Fe2+ 易被氧化成Fe3+,加大沉淀物量,溶液不穩(wěn)定。2、游離酸度游離酸度指游離的磷酸。其作用是促使鐵的溶解,已形成較多的晶核,使膜結晶致密。游離酸度過高,則與鐵作用加快,會大量析出氫,令界面層磷酸鹽不易飽和,導致晶核形成困難,膜層結構疏松,多孔,耐蝕性下降,令磷化時間延長。游離酸度過低,磷化膜變薄,甚至無膜。3、總酸度總酸度指磷酸鹽、硝酸鹽和酸的總和??偹岫纫话阋钥刂圃谝?guī)定范圍 上限為好,有利于加速磷化反應,使膜層晶粒細,磷化過程中,總酸度不斷下降,反映緩慢。總酸度過高,膜層變薄,可加水稀釋。總酸度過低,膜層疏松粗糙。4、PH值錳系磷化液一般控制在2-3之間,當PH3時,共件表面易生成粉末。當PH1.5時難以成膜。鐵系一般控制在3-5.5之間。5、溶液中離子濃度溶液中Fe2+極易氧化成 Fe3+,導致不易成膜。但溶液中Fe2+濃度不能過高,否則,形成的膜晶粒粗大,膜表面有白色浮灰,耐蝕性及耐熱性下降。Zn2+的影響,當Zn2+濃度過高 ,磷化膜晶粒粗大,脆性增大,表面呈白色浮灰;當Zn2+濃度過低,膜層疏松變暗。 磷化后處理目的:增加磷化膜的抗蝕性、防銹性。磷化渣1、磷化渣的影響磷化中生成的磷化渣,既浪費藥品又加大清渣工作量,處理不好還影響磷化質量,視為不利。磷化中在生成磷化渣的同時還會揮發(fā)出磷酸,有助于維持磷化液的游離酸度,保持磷化液的平衡,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