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_等邊三角形[1]_第1頁
第三講_等邊三角形[1]_第2頁
第三講_等邊三角形[1]_第3頁
第三講_等邊三角形[1]_第4頁
第三講_等邊三角形[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課程開發(fā)模板·文理科等邊三角形 一、知識梳理/提煉1. 等邊三角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2.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1)等三線合一邊三角形的內角都相等,且均為60°。 (2) 等邊三角形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和所對角的平分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3) 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對稱軸是每條邊上的中線、高線或對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4)等邊三角形重心、內心 、外心、垂心重合于一點,稱為等邊三角形的中心。(四心合一)3.等邊三角形的判定(1)三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定義) (2)三個內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

2、3)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二、課堂精講例題例題1題目:有兩個角等于60°;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三個外角(每個頂點處各取一個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線也是這條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邊三角形的有( ) A B C D- 解題思路: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故它具備了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質。但又因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故等邊三角形所擁有的一些性質是等腰三角形所不具有的。 解法與答案:D題目:若一個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且有一內角為60º,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為( )A 等邊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3、鈍角三角形- 解析:這道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答案:A例題2題目:如圖,D、E、F分別是等邊ABC各邊上的點,且AD=BE=CF,則DEF的形狀是( ) A等邊三角形 B腰和底邊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等邊三角形- -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意證得以ADFBEDCFE即可求證- 解法與答案:n 解:ABC為等邊三角形,且AD=BE=CF AF=BD=CE- 又A=B=C=60° ADFBEDCFE- DF=ED=EF DEF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故選A題目:如圖所示,在等邊ABC中,AD=BE=CF,D,

4、E,F不是中點,連結AE,BF,CD.構成一些全等三角形,如果將三個全等三角形組成一組,那么圖中全等三角形的組數(shù)是(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 解析:這題是例2的變形,考查的知識點仍然是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答案:C例題3題目:如圖,BD為等邊ABC的邊AC上的中線,E為BC延長線上一點,且DB=DE,若AB=6cm,則CE= cm -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解題思路:求CE的長,題中給出DB=DE,由角相等可求出CD=CE,所以CE為邊長AC的一半- 解法與答案:BD為等邊ABC的邊AC上的中線, BDAC,-

5、 DB=DE, DBC=E=30° ACB=E+CDE=60°- CDE=30° CDE=E, 即CE=CD= 1/2AC=3cm 故填3-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要熟練掌握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得到CDE=30°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題目:如圖:已知等邊ABC中,D是AC的中點,E是BC延長線上的一點,且CE=CD,DMBC,垂足為M,求證:M是BE的中點 - 解析:要證M是BE的中點,根據(jù)題意可知,證明BDE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高和中線向重合即可得證- 答案:解:在等邊ABC,且D是AC的中點,- 連接BD,且CE=CD,DMBC;

6、所以DBC=E=30°,- 則BD=ED,又DMBC, M是BE的中點例題4題目:在等邊ABC中,D是AC的中點,E是BC延長線上一點,且CE=CD,(1)請說明DB=DE的理由(2)若等邊ABC的邊長為6cm,求BDE的面積 -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外角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解題思路:- (1)根據(jù)等邊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可得BD是ABC的角平分線,即可得CBD=30°,根據(jù)三角形外角性質即可得DCE=120°,根據(jù)CD=CE,可得CDE=CED=30°,即可得CED=CBD=30°,即DB=D

7、E- (2)過A作AGBC,過D作DFBC,則DF= AG,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可以求得BE的長,根據(jù)BE、DF的長即可計算BDE的面積- 解法與答案:- 解:(1)D是等邊ABC的邊AC的中點,- BD是ABC的角平分線,CBD=30°,- DCE=120°,且CD=CE,- CDE=CED=30°, CBD=CED, DB=DE- (2)過A作AGBC,過D作DFBC- D為AC中點, CE=CD=3cm, BE=3cm+6cm=6cm,- AG= AB=cm,- DFBC,AGBC, DF= AG= cm,- = BEDF= ×9× =c

8、m²-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邊長與高線長的關系,考查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考查了等邊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本題中正確計算DF的值是解題的關鍵題目:如圖,等邊ABC的邊長為8,點P是邊AB的中點,F(xiàn)為BC延長線上一點,CF= 1/2BC,過P作PEAC于E,連PF交AC邊于D,求DE的長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等知識點,靈活運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進行證明是解此題的關鍵,題型較好,有一點難度- 答案:解:過P點作PGBC,交AC于G點- 等邊ABC的邊長為8,- 點P是邊AB的中點,CF= 1/2BC

9、,- AP=CF, PGCF, APG是等邊三角形- PEAC, EG= 1/2AG, APG是等邊三角形,AP=CF,- PG=CF PGCF, PFD=DCQ,F(xiàn)PD=Q,- PG=CF, PDGFDC, DG=CD, DG= 1/2CQ,- DE=EG+DG= 1/2AG+ 1/2CQ= 1/2AC, ED=5- 答:DE的長是5例題5題目:如圖,已知C是線段AB上的任意一點(端點除外),分別以AC、BC為邊并且在AB的同一側作等邊ACD和等邊BCE,連接AE交CD于M,連接BD交CE于N給出以下三個結論:AE=BD CN=CM MNAB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shù)是() -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

10、):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解題思路:- 由ACD和BCE是等邊三角形,根據(jù)SAS易證得ACEDCB,即可得正確;由ACEDCB,可得EAC=NDC,又由ACD=MCN=60°,利用ASA,可證得ACMDCN,即可得正確;又可證得CMN是等邊三角形,即可證得正確- 解法與答案:- ACD和BCE是等邊三角形,- ACD=BCE=60°,AC=BC,EC=BC,- ACD+DCE=DCE+ECB- 即ACE=DCB, ACEDCB(SAS), AE=BD,故正確;- EAC=NDC, ACD=BCE=60°, DCE=60&#

11、176;, ACD=MCN=60°,- AC=DC, ACMDCN(ASA), CM=CN,故正確;- CMN是等邊三角形, NMC=ACD=60°, MNAB,故正確- 故選D- 方法歸納:這個基本圖形的特點是兩個等邊三角形有一個公共點,繞著公共頂點,圖形可以進行旋轉變換。但無論圖形怎樣旋轉,ACEDCB的結論都是成立的但其他的不一定會相等。題目:如圖所示,已知線段BD上一點C,分別以BC和CD為邊作等邊ABC和等邊CDE,連結AD和BE,在AD和BE上截取AG=BF.連結CF,F(xiàn)C,CG。證明CFG是正三角形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

12、性質和判定等知識點,靈活運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進行證明是解此題的關鍵,題型很典型,是在基本圖形上變化出來的圖形,我們可以通過基本圖形的結論來得出新的結論- 答案:- ABC和CDE是等邊三角形,- ACB=DCE=60°,AC=BC,CD=CE,- ACB+ACE=DCE+ACE,- 即BCE=ACD,- BCEACD,- DAC=EBC,- 又AC=BC,AG=BF- BFCAGC,- CG=FC,FCB=GCA,- FCB+ACF=GCA+ACF,即ACB=GCF=60°- CFG是等邊三角形,例題6:題目:如圖,點O是等邊ABC內一點,AOB=100°,

13、BOC=將BOC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旋轉60°得ADC,連接OD當= 時,AOD是等腰三角形 -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三角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題思路:要使AOD為等腰三角形,應有OA=OD,或OD=DA或OA=AD,只要相關角相等由已知條件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即可結論- 解法與答案:- BOC繞點C按逆時針方向旋轉60°得ADC,- COD為一等邊三角形,- COD=60°- 假設OD=OA,則+100°+60°+AOD=360°,AOD=180°-2(-60°),解得=100

14、76;;- 當OD=AD時,+100°+60°+AOD=360°,AOD= 180°-(-60°)2,解得=160°;- 當OA=AD時,+100°+60°+AOD=360°,AOD=-60°,解得,=130°題目:如圖,設E是正ABC內的一點,EB=3,EC=4,EA=5,,求BEC的度數(shù)。 - 解析:本題三個ABE、AEC、BEC都可以旋轉,通過旋轉可以構造等邊三角形,在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問題。- 答案:150° 例題7:題目:如圖所示,等邊ABC的邊長為2,BDC

15、是頂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為頂點作一個60°的角,角的兩邊分別交AB于M,交AC于N,連接MN,形成一個AMN,則AMN的周長為 - 難度分級:B類- 試題來源:課時訓練-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截長補短法;數(shù)形結合思想- 解題思路:- 這道題目設計到了線段的和,AMN的周長=AM+AN+MN,故我們也可以考慮截長補短法。由于BDM+CDN=60°,MDN=60°,BD=CD,在NDN內是可以作出DE=BD=CD,且ECN=CDN,且EDM=BDM的,解題的關鍵是證明點E在線段MN上,根據(jù)DEN=DCN=90

16、°,DEM=DBM=90°,DEM+DEN=180°,從而證明點E在線段MN上,于是再利用EN=NC,EM=MB證得AMN的周長=AB+AC=4- 解法與答案:- 截長補短法- 解:MDN=60°,BDC=120°,- BDM+CDN=60°,- BD=CD,- DCB=DBC= (180°-120°)/2=30°,- ABC=ACB=60°,ABD=ACD=90°,- 又BD=CD,DM=DN,- RtMBDNCD(HL),- BDM=CDN= BDC-MDN2= (120°

17、;-60°)/2=30°,- 過D作DEMN,又三角形MDN為等邊三角形,- DE為MDN的平分線,即MDN=30°,- MDB=EDM=30°,MBD=DEM=90°,且MD=MD,- DEMDBM,ME=BM,- 同理EDNCDN,EN=CN,- AMN的周長=AN+AM+MN=AM+MB+AN+NC=AB+AC=2+2=4- 故填4題目:(1)用旋轉變換處理例題7(2)在等邊的兩邊AB,AC所在直線上分別有兩點M,N,D為外一點,且,探究:當點M,N分別愛直線AB,AC上移動時,BM,NC,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及的周長與等邊的周長L的關系如

18、圖,當點M,N在邊AB,AC上,且DM=DN時,BM,NC,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_;此時=_如圖,當點M,N在邊AB,AC上,且時,猜想(1)問的兩個結論還成立嗎?寫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證明;如圖,當點M,N分別在邊AB,CA的延長線上時,若AN=x,則Q=_(用x,L表示)- 解析:(1)由DM=DN,MDN=60°,可證得MDN是等邊三角形,又由ABC是等邊三角形,CD=BD,易證得RtBDMRtCDN,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即可求得BM、NC、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BM+NC=MN,此時 Q/L=2/3;- (2)在CN的延長線上截取CM1=BM,連接DM1可證DBMDCM1,即可

19、得DM=DM1,易證得CDN=MDN=60°,則可證得MDNM1DN,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結論仍然成立;- (3)首先在CN上截取CM1=BM,連接DM1,可證DBMDCM1,即可得DM=DM1,然后證得CDN=MDN=60°,易證得MDNM1DN,則可得NC-BM=MN例題8題目:如圖,已知ABC中,AB=AC,D是ABC外一點且ABD=60°,ADB=90°- 1/2BDC求證:AC=BD+CD.-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軸對稱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 解題思路:以AD為軸作ABD的對稱ABD,后證明C、D、B在一條直線上,及A

20、CB是等邊三角形,繼而得出答案 - 解法與答案:- 證明:以AD為軸作ABD的對稱ABD(如圖),則有BD=BD,AB=AB=AC,B=ABD=60°,ADB=ADB=90°- 12BDC,所以ADB+ADB+BDC=180°-BDC+BDC=180°,所以C、D、B在一條直線上,所以ACB是等邊三角形,所以CA=CB=CD+DB=CD+BD 題目:如圖,已知ABC為等邊三角形,延長BC到D,延長BA到E,并且使AE=BD,連接CE,DE求證:EC=ED - 解析:首先延長BD至F,使DF=BC,得出BEF為等邊三角形,進而求出EBCEDF,從而得出EC

21、=DE - 答案:證明:延長BD至F,使DF=BC,AE=BD,ABC為等邊三角形,BE=BF,B=60°,BEF為等邊三角形,F(xiàn)=60度,BE=EF,B=F=60°,BC=DF,EBCEDF,EC=ED 例題9題目:已知,ABC是邊長3c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P以1cm/s的速度從點A出發(fā),沿線段AB向點B運動(1)如圖1,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s),那么t= (s)時,PBC是直角三角形;(2)如圖2,若另一動點Q從點B出發(fā),沿線段BC向點C運動,如果動點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時出發(fā)設運動時間為t(s),那么t為何值時,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圖3,若另一動點Q從

22、點C出發(fā),沿射線BC方向運動連接PQ交AC于D如果動點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時出發(fā)設運動時間為t(s),那么t為何值時,DCQ是等腰三角形?(4)如圖4,若另一動點Q從點C出發(fā),沿射線BC方向運動連接PQ交AC于D,連接PC如果動點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時出發(fā)請你猜想:在點P、Q的運動過程中,PCD和QCD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并說明理由- 難度分級:C類- 試題來源:課時訓練-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勾股定理的應用;三角形的面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解題思路:- (1)當PBC是直角三角形時,B=60°,所以BP=1.5cm,即可算出t的值;(2)因為B=60°

23、;,可選取BPQ=90°或BQP=90°,然后根據(jù)勾股定理計算出BP長,即可算出t的大?。唬?)因為DCQ=120°,當DCQ是等腰三角形時,CD=CQ,然后可證明APD是直角三角形,即可根據(jù)題意求出t的值;(4)面積相等可通過同底等高驗證 - 解法與答案:- 解:(1)當PBC是直角三角形時,B=60°,BPC=90°,所以BP=1.5cm,所以t= 3/2(2)當BPQ=90°時,BP=0.5BQ,3-t=0.5t,所以t=2;當BQP=90°時,BP=2BQ,3-t=2t,所以t=1;所以t=1或2(s)(3)因為DC

24、Q=120°,當DCQ是等腰三角形時,CD=CQ,所以PDA=CDQ=CQD=30°,又因為A=60°,所以AD=2AP,2t+t=3,解得t=1(s);(4)相等,如圖所示:作PE垂直AD,QF垂直AD延長線,因為AP=QF,F(xiàn)=AEP,QCF=A,所以EAPFCQ,所以PE=QF,所以,PCD和QCD同底等高,所以面積相等 - 搭配課堂訓練題(和例題相一致,起到鞏固的作用,數(shù)量可根據(jù)課程容量設計)題目:如圖,在等邊ABC中,AB=9cm,點P從點C出發(fā)沿CB邊向點B點以2cm/s的速度移動,點Q點從B點出發(fā)沿BA邊向A點以5cm/s速度移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

25、它們移動的時間為t秒鐘.(1)你能用t表示BP和BQ的長度嗎?請你表示出來(2)請問幾秒鐘后,PBQ為等邊三角形?(3)若P、Q兩點分別從C、B兩點同時出發(fā),并且都按逆時針方向沿ABC三邊運動,請問經過幾秒鐘后點P與點Q第一次在ABC的哪條邊上相遇? - 解析:- (1)由三角形ABC為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三邊相等得到AB=BC=9cm,由P的速度和時間t表示出P走過的路程CP的長,然后用邊長BC減去CP即可表示出BP;由Q的速度及時間t,即可表示出Q走過的路程BQ;(2)若PBQ為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邊長相等則有PB=BQ,由(1)表示出的代數(shù)式代入即可列出關于t的方程,求出

26、方程的解即可得到滿足題意的t的值;(3)同時出發(fā),要相遇其實是一個追擊問題,由于Q的速度大于P的速度,即Q要追擊上P,題意可知兩點相距AB+AC即兩個邊長長,第一次相遇即為Q比P多走兩個三角形邊長,設出第一次相遇所需的時間,根據(jù)Q運動的路程-P運動的路程=18列出關于t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求出滿足題意的t的值,然后由求出t的值計算出P運動的路程,確定出路程的范圍,進而判斷出P的位置即為第一次相遇的位置 - 答案:- 解:(1)等邊ABC,BC=AB=9cm,點P的速度為2cm/s,時間為ts,CP=2t,則PB=BC-CP=(9-2t)cm;點Q的速度為5cm/s,時間為ts,BQ=5t;

27、(2)若PBQ為等邊三角形,則有BQ=BP,即9-2t=5t,解得t= 9/7,所以當t= 9/7s時,PBQ為等邊三角形;(3)設ts時,Q與P第一次相遇,根據(jù)題意得:5t-2t=18,解得t=6,則6s時,兩點第一次相遇當t=6s時,P走過得路程為2×6=12cm,而91218,即此時P在AB邊上,則兩點在AB上第一次相遇 例題10題目:附加題,學完“幾何的回顧”一章后,老師布置了一道思考題:如圖,點M,N分別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邊上,且BM=CN,AM,BN交于點Q求證:BQM=60度(1)請你完成這道思考題;(2)做完(1)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進行了反思,提出了許

28、多問題,如:若將題中“BM=CN”與“BQM=60°”的位置交換,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題?若將題中的點M,N分別移動到BC,CA的延長線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若將題中的條件“點M,N分別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邊上”改為“點M,N分別在正方形ABCD的BC,CD邊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請你作出判斷,在下列橫線上填寫“是”或“否”: ; ; 并對,的判斷,選擇一個給出證明. - 難度分級:C類- 試題來源:中考試題匯編- 選題意圖(對應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 解題思路:(1)在ABM和BCN中,根據(jù) BM=NC

29、ABM=BCNAB=BC判定ABMBCN,所以BAM=CBN,則BQM=BAQ+ABQ=MBQ+ABQ=60度(2)同樣還是根據(jù)條件判定ACMBAN,得到AMC=BNA,所以NQA=NBC+BMQ=NBC+BNA=180°-60°=120°,即BQM=60°;同上,證明RtABMRtBCN,得到AMB=BNC,所以,QBM+QMB=90°,BQM=90°,即BQM60° - 解法與答案:證明:(1)在ABM和BCN中,ABMBCN,BAM=CBN,BQM=BAQ+ABQ=MBQ+ABQ=60°(2)是;是;否的證明

30、:如圖,在ACM和BAN中,ACMBAN,AMC=BNA,NQA=NBC+BMQ=NBC+BNA=180°-60°=120°,BQM=60°的證明:如圖,在RtABM和RtBCN中, ,RtABMRtBCN,AMB=BNC又NBM+BNC=90°,QBM+QMB=90°,BQM=90°,即BQM60° 搭配課堂訓練題(和例題相一致,起到鞏固的作用,數(shù)量可根據(jù)課程容量設計)題目:例題10第(3)問四、鞏固練習基礎訓練題(A類)1、 如圖,等邊ABC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點O,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點E,那

31、么這個圖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2、 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D為AB的中點,DEAC垂足為點E,EFAB,AE=1,則EFC的周長= 。3、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點D、E分別在AB、AC邊上,且AD=CE,BE與CD交于點F,則EFC的度數(shù)等于 。 4、 如圖所示,ABC是等邊三角形,點D是AC的中點,DEAB,AEBC,DE與AE交于點E,點G是AE的中點,GFDE,EFAC,EF交GF于點F,若AB=4cm,則圖形ABCDEFG的外圍的周長是多少? 5、已知:如圖,E是四邊形ABCD的邊AD上一點,且ABC和CDE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BE=

32、AD 提高訓練(B類)6、如圖,已知O是等邊三角形ABC內一點,AOB、BOC、AOC的度數(shù)之比為6:5:4,在以OA、OB、OC為邊的三角形中,此三邊所對的角的度數(shù)是 7、P是等邊ABC內部一點,APB、BPC、CPA的大小之比是5:6:7,所以PA、PB、PC的長為邊的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大小之比是 。8、如圖,已知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ABC紙片,點E在AC邊上,點F在AB邊上,沿著EF折疊,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D的位置,且EDBC,則CE的長是 。 9、如圖,ABC中,AB=AC,D為ABC外一點,且ABD=ACD =60°,求證:CD=AB-BD。 10、如圖,已知ABC是等邊

33、三角形,E是AC延長線上一點,選擇一點D,使得CDE是等邊三角形,如果M是線段AD的中點,N是線段BE的中點,求證:CMN是等邊三角形 11、如圖1,等邊ABC中,點D、E、F分別為AB、BC、CA上的點,且AD=BE=CF(1)DEF是 三角形;(2)如圖2,M為線段BC上一點,連接FM,在FM的右側作等邊FMN,連接DM、EN求證:DM=EN;(3)如圖3,將上題中“M為線段BC上一點”改為“點M為CB延長線上一點”,其余條件不變,求證:DM=EN綜合遷移(C類)12、如圖,ABC是邊長為10cm的等邊三角形,動點P和動點Q分別從點B和點C同時出發(fā),沿著ABC逆時針運動,已知動點P的速度為

34、1(cm/s),動點Q的速度為2(cm/s)設動點P、動點Q的運動時間為t(s)(1)當t為何值時,兩個動點第一次相遇(2)從出發(fā)到第一次相遇這一過程中,當t為何值時,點P、Q、C為頂點的三角形的面積為 cm2 (友情提示: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13、已知點C為線段AB上一點,分別以AC、BC為邊在線段AB同側作ACD和BCE,且CA=CD,CB=CE,ACD=BCE,直線AE與BD交于點F,(1)如圖1,若ACD=60°,則AFB= ;如圖2,若ACD=90°,則AFB= ;如圖3,若ACD=120°,則AFB= ;(2)如圖4,若A

35、CD=,則AFB= (用含的式子表示);(3)將圖4中的ACD繞點C順時針旋轉任意角度(交點F至少在BD、AE中的一條線段上),變成如圖5所示的情形,若ACD=,則AFB與的有何數(shù)量關系?并給予證明。答案:基礎訓練題(A類)1、答案:選C 2、答案:EFC的周長=3+3+3=9 3、答案:60°4、答案:圖形ABCDEFG的外圍的周長為:AB+BC+CD+DE+EF+FG+GA=4+4+2+2+1+1+1=15(cm) 5、 證明:ABC和CDE都是等邊三角形,BC=AC,CE=CD,ACB=ECD=60°ACB+ACE=ECD+ACE即得BCE=ACD在BCE和ACD中,

36、 BCEACD(SAS),BE=AD提高訓練(B類)6、答案:36°或60°或84° 7、答案:2:3:4 8、答案:9、 在AB上取點E,使BE=BD, 在AC上取點F,使CF=CD 得BDE與CDF均為等邊三角形,只需證ADFAED10、 證明:ABC是等邊三角形,CDE是等邊三角形,M是線段AD的中點,N是線段BE的中點,又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AD=BE,AM=BN;又AMCBNC,CM=CN,ACM=BCN;又NCM=BCN-BCM,ACB=ACM-BCM,NCM=ACB=60°,CMN是等邊三角形 11、證明:(1)ABC是等邊三角形,AB=BC=AC,A=B=C=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