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綜合檢測(六)(45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1.(2012·綏化中考)如圖所示,下列簡單機械中,省距離的是()2.(2013·常州中考)如圖所示,杠桿始終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其從。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A.逐漸變大B.逐漸變小C.先變大后變小D.先變小后變大3.(2013·連云港中考)下列四種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桿屬于省力杠桿的是()4.下列簡單機械中,不能夠用20N的力提起50 N的物體的是()A.杠桿B.動滑輪C.斜面D.輪軸5.關(guān)于如圖所示的兩類滑輪甲和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
2、能改變拉力的方向B.甲是等臂杠桿C.甲比乙省力D.甲比乙效率高6.(2012·呼和浩特中考)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不同的繞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在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A.甲圖省力,機械效率甲圖大B.甲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乙圖大D.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7.如圖所示,拉力F=80N,物體重力G=120N,不計摩擦和繩重。若將物體勻速提高1m,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為80JB.動滑輪的重力為40NC.拉力做的總功為160J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2分,共22分)8.(2013·
3、鹽城中考)在物理綜合實踐活動中,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機械模型。推動硬棒CD或EF,使它們在水平面內(nèi)繞軸O轉(zhuǎn)動,即可將繩逐漸繞到軸O上,提升重物G,硬棒CD是杠桿,滑輪B(選填“能”或“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在重物上升的過程中,軸O上增加的繩長重物上升的高度。9.(2012·北京中考)小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用的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均為50 g,杠桿上相鄰刻線間的距離相等。小華將杠桿調(diào)節(jié)水平平衡后,在杠桿上的B點懸掛了3個鉤碼,如圖所示。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狀態(tài),應該在A點懸掛個鉤碼。10.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向左拉重為100N的物體A,所用拉力F為10N(不計滑輪重和繩重及滑輪和繩之間
4、的摩擦),則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大小為N,方向為向(選填“左”或“右”)。11.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用勺子取食物的情景。小明在用勺子取食物的過程中,對(選填“食物”或“勺子”)做的功為額外功。12.(2013·南充中考)如圖所示,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中,動滑輪重0.6N,物重2.4N,不計繩重和各處摩擦,當物體勻速提升時,繩的自由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F為,此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3.(2012·桂林中考)小明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簡單機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實際應用,如指甲鉗、剪刀、鑰匙等。將如圖所示的鑰匙插入鎖孔轉(zhuǎn)動開鎖時,鑰匙就相當于一個(選填“杠桿”“滑輪”或“
5、輪軸”),屬于(選填“省力”或“費力”)機械。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14.(6分)(2013·德陽中考)如圖所示為釣魚竿釣魚的示意圖,O為支點,F1表示手對釣魚竿的作用力,請畫出F1的力臂L1和魚線對釣魚竿拉力F2的示意圖。15.(6分)如圖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利用滑輪組將物體提起。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6分)16.(12分)(2013·咸寧中考)對于杠桿的原理,我國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書墨經(jīng)中就對桿秤作了科學的說明。某物理小組探究如圖甲所示的一桿秤,通過觀察和測量知道:桿秤上標有刻度,提紐在B點,秤鉤在A點,O點為刻度的起點(為零刻度
6、點,在B點左側(cè))。用刻度尺量出OA=L1,OB=L2。(1)秤鉤不掛重物時,秤砣掛在O點時桿秤平衡,則重心C應在B點的側(cè)(選填“左”“右”或“不確定”)。設該桿秤秤砣的質(zhì)量為m,則桿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積是。(2)物理小組利用空瓶(空瓶質(zhì)量比秤砣質(zhì)量小一些)、細線和原有秤砣測出原秤砣的質(zhì)量。方法是用細線系在空瓶上并置于點,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桿秤恰能平衡,相當于新做了一個秤砣,再把它掛在秤鉤上,移動原秤砣位置至桿秤平衡,秤桿上的讀數(shù)即為原秤砣質(zhì)量。(3)物理小組通過查資料得到“如果杠桿受兩個阻力,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動L動=F阻L阻+ F阻L阻,如圖乙所示”。則上一問中實際上
7、只要有刻度尺利用科學推理也可測得秤砣質(zhì)量,方法是設想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原秤砣P、Q,將P置于A點,Q置于B點右側(cè)某點,桿秤恰好平衡。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量出長度L1、L2后,只需從B點起向右量出長度,該位置桿秤上的讀數(shù)即為秤砣的質(zhì)量m。17.(14分)(2012·遵義中考)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 物理量實驗次數(shù)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
8、時,應盡量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圖做的。(選填“甲”“乙”或“丙”)。(4)分析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五、計算題(12分)18.(2013·濰坊中考)學習了簡單機械的有關(guān)知識后,小強同學自制了一種簡易升降晾衣架,它由4
9、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人用力拉繩子的自由端可以使晾衣架勻速上升,晾衣架在勻速上升過程中橫梁保持水平,如圖所示,將40N的衣物掛在晾衣架上,人拉繩的力為12.5 N時,衣物勻速上升,忽略繩重及摩擦。求:(1)此時該裝置的機械效率;(2)將60N的衣物掛在晾衣架上,使其勻速升高1 m,人所做的總功。答案解析1.【解析】選C。本題考查杠桿的使用。使用定滑輪既不省距離也不省力,故A錯誤;使用斜面省力但費距離,故B錯誤;C是費力杠桿,動力臂要小于阻力臂的一半,雖然費了力,但省了距離,故C正確;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費一倍的距離,故D錯誤。2.【解析】選D。本題考查杠桿的平衡
10、條件。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從的過程中,其動力臂增大,因而拉力減小;從的過程中,動力臂減小,因而拉力要變大,所以在從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先變小后變大,故選D。3.【解析】選A。本題考查杠桿的分類。核桃夾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A正確;食品夾、笤帚和船槳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4.【解析】選B。本題考查簡單機械的應用。根據(jù)題意,必須選擇一個可以省力的杠桿才行。杠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可以實現(xiàn)省力的目的,A對;動滑輪的動力臂相當于它的直徑,阻力臂相當于它的半徑。雖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實現(xiàn)省力的目的,但只能省一半力,無法實現(xiàn)用20
11、 N的力提起50 N的物體,B錯;斜面相當于一個省力杠桿,C對;輪軸的動力作用線相當于圓的切線,動力臂相當于圓的半徑,阻力臂遠小于動力臂,D對。5.【解析】選C。本題考查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乙滑輪的輪軸是固定的,所以是定滑輪,定滑輪是等臂杠桿,使用乙滑輪不能夠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A、B項錯誤;甲滑輪的輪軸隨物體一起運動,是動滑輪,使用甲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故C項正確;定滑輪的機械效率比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高,故D項錯誤。故選C。6.【解析】選B。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特點和機械效率。(1)分析甲圖可知,n=3,則s=3h,因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F1=13(G+G動),1=W有1W總1=
12、GhGh+G動h=GG+G動;(2)分析乙圖可知,n=2,則s=2h,因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F2=12(G+G動),2=W有2W總2=GhGh+G動h=GG+G動;由此可知:F1<F2,1=2,所以甲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故選B。7.【解析】選A。本題考查利用滑輪組做功和機械效率的有關(guān)計算。由題可知F=80N,G=120N,h=1m,s=2m。則W有=Gh=120N×1m=120J,動滑輪的重力G動=2F-G=2×80N-120N=40N,利用滑輪組所做的總功為W總=Fs=80N×2m=160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有W總=120J160J=75%
13、,選項A說法錯誤。8.【解析】本題考查輪軸、定滑輪的相關(guān)知識。硬棒CD在繞軸O轉(zhuǎn)動過程中,可看作是輪軸,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滑輪B在使用過程中,不隨重物一起移動,是定滑輪,不省力,只改變力的方向,故不能改變力的大小;由于重物G是通過兩個定滑輪連在軸O上的,所以軸O上增加的繩長等于重物上升的高度。答案:省力不能等于9.【解析】本題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GALA=GBLB,即mAgLA=mBgLB,nAm0gLA=nBm0gLB,則nA=LBLAnB=23×3=2。答案:210.【解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特點的應用。由題圖中的滑輪組可看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由3
14、段繩子承擔;在不計滑輪與繩重及滑輪和繩之間的摩擦的條件下,摩擦力f與拉力F的關(guān)系是:f=3F=3×10N=30 N;物體A勻速向左運動,所受阻力摩擦力的方向為向右。答案:30右11.【解析】用勺子取食物,其目的是取食物,即對食物做的功是有用功,但做有用功的同時,又必須對盛食物的勺子做功,所以對勺子做的功是額外功。答案:勺子12.【解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由題圖可知,此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shù)為n=3。則繩的自由端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為F=1n(G+G動)=13×(2.4N+0.6 N)=1 N;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W有W總=GhFs=GnF=2.4N3×
15、1 N=80%。答案:1N80%13.【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杠桿、輪軸的了解與掌握。鑰匙在使用時繞中心軸轉(zhuǎn)動,所以屬于輪軸,輪軸是杠桿的一種變形;其輪半徑和軸半徑分別為動力臂和阻力臂,因為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輪軸是一種省力杠桿。答案:輪軸(杠桿)省力14.【解析】本題考查力和力臂的畫法。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作動力臂;魚線對釣魚竿拉力的方向是沿著魚線向下的。答案:如圖所示15.【解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設計和組裝。利用滑輪組將物體提起,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滑輪組的使用效果,自由端在人手中,要向下拉使物體向上移動,則應從定滑輪開始繞,繩子固定在定滑輪上,物重由兩根繩子承擔。答案:如圖所
16、示16.【解析】本題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科學探究,注重知識的應用。(1)桿秤的零刻度線可以用來校準桿秤,當秤砣放在零刻度線上時B為支點,桿秤自重及力臂的乘積與秤砣及力臂的乘積使桿秤水平平衡,因為O點在B點左側(cè),所以重心C一定在桿秤支點B的右側(cè);零點為零刻度線,不是支點,桿秤的支點為B,根據(jù)杠桿的平衡原理可得:桿秤重力×力臂=秤砣重力×力臂,即mgL2;(2)為了使新秤砣符合計量要求,則新秤砣的重力×力臂=桿秤重力×力臂,平衡時新秤砣的位置為零刻度線(此時未掛重物),所以應將空瓶置于零點;(3)根據(jù)試題提供的條件:F動L動=F阻L阻+F
17、阻L阻,則有:GP×AB=G自重L+GQLQ,其中:GP×AB= GP(L1+L2)=GPL1+ GPL2;G自重L= GPL2(當桿秤校零時,用標準秤砣放在零點,力臂為L2,桿秤水平平衡);所以有:GP×L1= GQ×LQ;由于甲、乙為相同的秤砣,則有:LQ=L1。答案:(1)右mgL2(2)零(3)L117.【解析】本題考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在測繩端拉力時,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2)=W有W總=GhFs=4N×0.1 m1.8 N×0.3 m=74%(3)由數(shù)據(jù)知第2次實驗中,s為h的3倍,所以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
18、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為6N,其他3組為4 N。所以第2次實驗是用乙圖做的;第4次實驗s為h的5倍,所以滑輪組由5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第4次實驗是由丙圖做的。(4)分析第1、2次實驗,兩次所用滑輪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機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機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兩次提升物體的重力相同,第3次實驗的動滑輪較重,而機械效率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5)第3、4次實驗只是改變了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機械效率沒變,所以可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guān)。答案:(1)勻速(2)74%(3)乙丙(4)增加物重越低(5)無關(guān)18.【解析】本題考查了滑輪組機械效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拋棄式溫深計項目提案報告
- 2025年鋰鐵電池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式
- 2025主要規(guī)定是什么?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港雜費英文
- 2025年臨空經(jīng)濟項目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鈹銅帶、線、管、棒材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式
- 2025年遠程看護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市場份額與營收增長
- 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
- 新娘婚宴致辭15篇
- 科技與藝術(shù)的創(chuàng)意融合課堂活動
- 《火力發(fā)電企業(yè)設備點檢定修管理導則》
- 重慶市渝北區(qū)2024年八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保安服務項目信息反饋溝通機制
- 《團隊介紹模板》課件
- 常用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目錄
- 沖壓模具價格估算方法
- 碳納米管應用研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一章運動技能的練習
- 蟲洞書簡全套8本
- 2023年《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專題普法宣傳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下冊口算題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