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_第1頁
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_第2頁
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_第3頁
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_第4頁
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記承天寺夜游 復習學案 18、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記承天寺夜游的是_,_(朝代)文學家。 一、解釋加橫線詞的含義 1、念無與為樂者 2、相與步于中庭 5、庭下如積水空明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二、翻譯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 2、相與步于中庭。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問題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2、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3、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并寫出層意 全文分三層: 4、全文表達了怎樣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7、稱自己是“閑

2、人”,有什么深意?你能體會到怎樣的思想感情? 8、“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一句表達怎樣的胸懷? 9、文章結尾句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寫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1、此文為遭貶之后所作,此時心情應抑郁才對,可卻“欣然起行”,不但措繪了月景,還自詡“閑人”。對于這種做法,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12、在我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對月有獨特的感受,借月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請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注明出處和。 四、古詩鑒賞 (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體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賞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3、對這首詩的有關語句的表

3、達方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議論) 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敘事) c、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寫景) d、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ㄊ闱椋?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么他卻反常態(tài)只寫了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 18、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記承天寺夜游的是蘇軾,北宋朝文學家(稱謂)。 一、解釋加橫線詞的含義 1、念:考慮、想到。 2、相與:共同,一起3、但:只是 閑人:清閑的人 4、交橫: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5、庭下如積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二、翻

4、譯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 譯文: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2、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一起在院里散步。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譯文: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問題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答:月光(月色) 2、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庭下如積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并寫出層意 全文分三層: 答:第一層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第二層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層抒情,抒發(fā)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觸。 4、全文表達了怎樣的心境? 答:表達了曠達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5、:本文表現了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 7、稱自己是“閑人”,有什么深意? 答:“閑人”可指閑來無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蘇軾被貶后失意落寞之情;“閑人”又可指有閑情逸致的人,自此我們又可看出蘇軾不以被貶為意,仍舊有積極樂觀曠達的人生情懷。 8、“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一句表達怎樣的胸懷? 答:體現了蘇軾樂觀曠達的闊大胸襟。 9、文章結尾句流露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被貶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 10、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寫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達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 11、此文為遭貶之后所作,此時心情應抑郁才對,可卻

6、“欣然起行”,不但措繪了月景,還自詡“閑人”。對于這種做法,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答:此時心情雖抑郁,但的“欣然起行”“賞月”和自詡閑人,都是苦中作樂,用娛情于景來排遣抑郁。這種做法是值得稱贊的,因為人不論遇到什么困難,多么抑郁,都應學會苦中作樂,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盡可能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因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無補的。 12、在我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對月有獨特的感受,借月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請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注明出處和。 答: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四、古詩鑒賞 (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體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心懷天下,推已及人,憂國憂民 2、賞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三句直抒胸臆,表現詩人關心民生疾苦,同情勞動人民,即使身處逆境仍樂觀向上,表達了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3、對這首詩的有關語句的表達方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議論) 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敘事) c、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寫景) d、 安得廣廈千萬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