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_第1頁
題庫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_第2頁
題庫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_第3頁
題庫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_第4頁
題庫五中國古代文學作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項選擇題 1詩經(jīng)王風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D)A. 國君B. 士大夫C. 賢人D.丈夫2論語 侍坐中“浴乎沂yi,風乎舞雩,詠而歸”所表達的曾 皙的志向是( B)A. 回歸自然B. 甘于淡泊C. 制作禮樂D. 專心詩書3. 下列離騷詩句中,以香草象征人才培養(yǎng)的是(C)A.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B.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C.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D.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指的是4.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所說“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 (A)A. 士B. 農(nóng)C. 工D. 商5. 成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自( C)A. 齊桓晉文之事章B. 逍遙游C. 勸學篇D

2、. 邵公諫厲王弭謗6. 在難一 晉文公之賞中,韓非認為(D)A. 一時之權和萬世之利不可兼得B. 一時之權重于萬世之利C. 萬世之利重于一時之權D. 時之權與萬世之利是統(tǒng)一的7. 賈誼過秦論 (上)選自( C)A. 新語B. 新論C. 新書D . 新序8. 晁錯論貴粟疏中說農(nóng)夫“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 政暴賦,賦斂不時” 。這里“急政”的意思是( B)A. 緊急的政令B. 緊急的征收C. 緊急的征伐D. 緊急的措施9. 項羽本紀中說“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 ,“武信君”指的 是( C)B. 項羽A. 劉邦C.項梁D. 章邯10. 下列陌上桑中的詩句,以夸飾服飾之美顯示羅敷美貌的 是( B

3、)A.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B.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C.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D.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11. 下列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的人物,具有外柔內(nèi)剛個性特 征的是( C)A. 劉兄B. 焦仲卿C. 劉蘭芝D. 焦母12. 下列詩作,屬于敘事詩的是( A)B. 四愁詩C. 迢迢牽牛星D. 西北有高樓13.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D)A. 擬人B. 借代C. 對偶D. 比喻14. “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 D )A. 陳琳B. 曹植C. 曹丕D. 王粲15. 下列曹植的作品中,作于曹丕即位之前的是( B)A. 贈白馬王彪B. 白馬篇C. 洛神

4、賦D. 吁嗟篇16. 下列作品中, 與諸葛亮出師表屬于同一古代文體的是 (A)A. 諫逐客書B. 北山移文C. 過秦論D. 段太尉逸事狀17. 李密陳情表稱“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 ,這里的“偽 朝”指( C)A. 曹魏B. 東吳C. 蜀漢D. 西晉18. 我國詩史上最早一首山水佳作的作者是( C)B.陶淵明C. 曹操C)D. 謝朓19. 下列陶淵明歸園田居 ,不含比喻意義的詩句是(A. 誤落塵網(wǎng)中B. 池魚思故淵C. 依依墟里煙D .久在樊籠里20. 庾信擬詠懷 “枯木期填海”的典故出自( A)A. 山海經(jīng)B. 列子C. 莊子D . 水經(jīng)注21. 下列詩句點明了杜少府赴任之處的是( B)A

5、. 城闕輔三秦B. 風煙望五津C. 海內(nèi)存知己D. 無為在歧路22. 下列詩作中,抨擊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給胡、漢百姓都帶來深 重災難的一篇是( C)A. 楊炯從軍行B .王昌齡從軍行C. 李頎古從軍行D. 高適燕歌行B)23. 下列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句中直抒胸臆的是(A. 欲濟無舟楫B .端居恥圣明C .坐觀垂釣者D.徒有羨魚情24. 李白行路難中比喻仕途艱難的詩句是( B)B. 欲渡黃河冰塞川C. 閑來垂釣碧溪上D. 忽復乘舟夢日邊25. 下列詩作中體裁為五言古詩的是( C)A. 觀獵B. 望天門山C. 望岳D. 春望26. 張中丞傳后敘中寫南霽云“抽矢射塔”這一細節(jié),是為 了表現(xiàn)他(

6、C )A. 從容鎮(zhèn)定B .視死如歸C. 嫉惡如仇D. 武藝高強27. 捕蛇者說中最能體現(xiàn)全文主旨的語句是( C)A. 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B. 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C.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 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28. 劉禹錫烏衣巷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是指(D)A. 謝朓B. 謝靈運C. 謝玄D. 謝安29. 琵琶行中形容音樂滯澀幽冷的詩句是( B)A. 大珠小珠落玉盤B .幽咽泉流冰下難C. 銀瓶乍破水漿進D .四弦一聲如裂帛30. 阿房宮賦在寫法上的特點是( A)A. 描寫和議論結合,兼寓抒情B. 敘事和議論結合,兼寓抒情C. 描寫

7、和敘事結合,兼寓抒情D. 抒情和描寫結合,兼寓議論31詩經(jīng)“國風”中揭露統(tǒng)治者對人民殘酷剝削,并表達人民 熱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詩篇是( C)A .伐檀B. 七月C. 碩鼠D .君子于役32. 主張“兼愛”、“非攻”的先秦諸子是 (B)A. 孟子B.墨子C. 莊子D .荀子33、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篇文學批評論文的作者是( C)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 34、陶淵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憤豪放之作是( A )A 、詠荊軻B、飲酒C、歸園田居D、桃花源記35、王維山居秋暝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所用典故出自(B)A 、詩經(jīng)B、楚辭C、論語D、莊子36、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搬?/p>

8、宗”指( C) A 、華山B、嵩山C、泰山D、恒山37、下列作品中屬于新樂府詩的是( A )A 、賣炭翁B、琵琶行C、長恨歌D 、錢塘湖春行38、初唐時期力反齊梁詩風,標舉“風雅寄興”和“漢魏風骨” 在復古旗幟下進行詩歌內(nèi)容革新的著名詩人是( D)A 王勃B 盧照鄰C 沈期D 陳子昂39、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結構的基本線索是( B)A 江水的流動過程B 月亮的升落過程C 花林的空間變換D 白云的飄浮顯隱40、孟浩然過故人莊是一首著名的( C)A 山水詩B 邊塞詩C 田園詩D 哲理詩41“禍起蕭墻”這個成語出自( A )A 論語B. 孟子C. 莊子D .韓非子42.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9、”的作品是(A )A .史記B. 漢書C. 后漢書D .三國志43我國文學史上標志著文人五言詩成熟的作品是( C)A. 陌上桑B. 班固詠史C. 古詩十九首D .孔雀東南飛44、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D)A. 短歌行B. 蒿里行C. 觀滄海D. 龜雖壽45、報任少卿書一文的體裁是( B)A. 人物傳記B. 書信C. 激文D .上奏朝廷的文書46、 曹植贈白馬王彪在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A)A. 采用首尾蟬聯(lián)的藝術形式B. 采用首尾呼應的表現(xiàn)形式C. 采用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D. 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手法47、 屈原以“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喻指(C)A. 加

10、強修養(yǎng)B .才能出眾C. 培植人才D. 博采眾長48. 中國詩歌史上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是 ( C)A. 謝朓B. 陶淵明C. 謝靈運D. 鮑照49. 魯迅以“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所評價的作品是(B)A. 水經(jīng)注B . 世說新語C.韓非子D . 柳毅傳50. 下列詩句中暗示了客中送別、離別在即的是 (B)A.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B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C.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D.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51. 詩經(jīng)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斲” “蠶月”指夏歷(C)A. 正月B. 二月C. 三月D. 四月52. 楚辭章句的作者是( D

11、 )A. 劉向B. 司馬遷C. 班固D. 王逸53、“信誓旦旦”一語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D)A兼葭B離騷C短歌行D氓5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思想觀點是下列哪篇文章提出來的(A)A 邵公諫厲王弭謗B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C晉楚城涯之戰(zhàn)D 燭之武退秦師55. 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 (D)A. 曹操B. 曹植C. 曹丕D. 王粲56、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C)A. 對比B.夸張C上匕興D.反襯57、鮑照的駢文名篇是( A)A. 登大雷岸與妹書B. 與陳伯之書C. 玉臺新詠序D. 哀江南序58、唐代詩人中被譽為七絕圣手的是( A)A.

12、王昌齡B. 杜甫C. 李商隱D. 崔顥59、被評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 B)A. 劉琨B. 左思C. 陸機D儲岳60、以下詩歌中屬于李頎的邊塞詩代表作是(C)A. 出塞B. 芙蓉樓送辛漸C. 古從軍行D. 雁門胡人歌61 .詩經(jīng)氓是(C)A .戀歌B. 伐木者之歌C. 棄婦的怨詩D .懷人詩62. “鍥而芍,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自(D)A. 論語B. 莊子C. 孟子D. 荀子63. “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二句出自( D )A. 晉楚城濮之戰(zhàn)B. 諫逐客書C. 論貴粟疏D. 過秦論 64、提出“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的是( C)A. 賈誼B. 晁錯

13、C.司馬遷D. 班固65、先秦主張“兼愛” 、“非攻”的學派是( B)A. 儒家B. 墨家c.道家D. 法家66、子夜歌屬于( A)A. 南朝樂府民歌B. 漢樂府民歌C .北朝民歌D. 漢末文人詩歌67、“西陸蟬聲唱”中的“西陸”是指( B)A. 西邊B. 秋天C. 水邊D. 夏天 68、漢代提出“貴粟”主張的是( B)A. 張衡B. 晁錯C. 司馬遷D. 班固6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典故所涉及的人物 是( D)A. 終軍B. 馮唐C. 周亞夫D. 李廣7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句詩使用的修辭手 法是( B)A. 比喻、象征B. 比喻、雙關C .象征、雙關D

14、.比喻、夸張71、杜甫的詩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敝小柏┫唷敝傅氖牵?B)A、管仲B、諸葛亮C、長孫無忌D魏征 72、在詩經(jīng)中, 關雎一詩所表現(xiàn)的題材是( B)A、民間情歌B、愛情詩C、風俗詩D軍中歌謠73、天靜沙 秋思的作者是( D)A、劉因B、楊維楨C、王冕D馬致遠答:D7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所著( D)A離騷B、九歌C、天問D九辯75、諫者逐客書的作者是( A)A、李斯B、賈誼C、宋濂D韓愈76、在詩經(jīng)中, 無衣一詩所表現(xiàn)的題材是( D)A、民間情歌B、愛情詩C、風俗詩D軍中歌謠77、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A)歷史著作A、國別體B、記傳體C、編年體D斷代體78、哀旅順的

15、作者是 (D)A、馬致遠B、楊維楨C、宋之問D黃遵憲79、曹操的步出夏門行 ?觀滄海中,樂府舊題步出夏門行 又名( C)A短歌行B、篙里行C、隴西行D燕歌行80、干寶的搜神記是一部( B)A、話本小說B、志怪小說C、章回小說D書信小說81、蘇軾是(A)文壇上的主將。A、北宋B、南宋C、兩宋之交D元82、李清照是宋代(C)詞派的重要代表A、豪放B、性靈C、婉約D公安83、散曲天凈沙秋思的作者是(C)A、鄭光祖B、張養(yǎng)浩C、馬致遠D高明 84、元末詩壇領袖是( D)A、劉因B、楊維楨C、王冕D虞集85、三國演義的失街亭選段中與諸葛亮形成鮮明對比的 人物形象是( C)A、趙云B、司馬懿C、馬謖D魏延

16、 86、“猴頭!執(zhí)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弟子了!如再與你相見,我 就墮了阿鼻地獄! ”(西游記)中“阿鼻”的意思是( D)A、鼻子B、最底層C Jd-M |<C、斗罪心D不間斷87、山坡羊 潼關懷古的作者是( C)A、黃遵憲B、王冕C、張養(yǎng)浩D劉因88、(B)早年與李攀龍同為“后七子”的領袖。A、阮籍B、王世貞C、嵇康D李贄(D)89、下列哪部不是湯顯祖所著的臨川四夢之一A紫釵記B、南柯記C、牡丹亭D紫簫記90、(B)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歷史著作A、左傳B、國語C、史記D、漢書91、“三言”是經(jīng)(C)加工編纂完成的。A、劉義慶B、蘭陵笑笑生C、馮夢龍D、錢謙益92、與孔尚任并稱“南洪北孔”

17、的著名戲劇家的代表作品是(A)A長生殿B、桃花扇C、單刀會D、救風塵93、諫逐客書的作者是( C)A、韓愈B、白居易C、李斯D、李白94、現(xiàn)在通行的紅樓夢主要是(B)回本.A、160B、120C、180D、10095、晚清“詩界革命”中較有成就的詩人是(C)A、譚嗣同B、梁啟超C、黃庭堅D康有為9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是君?”出自( A)A別董大B、出塞C、送元二使安西D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97、山坡羊潼關懷古是元代(A)所作的一首散曲A、張養(yǎng)浩B、馬致遠C、王冕D睢景臣98、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B)A山海經(jīng)B、詩經(jīng)C、古詩十五首D、詩選99、上邪、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都屬于( B

18、)A、遠古歌謠B、漢樂府民歌C、南朝樂府民歌元曲100、逍遙游的作者是( C)A、孔子B、老子C、莊子D、墨子101、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 (典論論文 )一句中的“檢”的意 思是( C)A、檢查B、儉樸C、法度D簡單10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是(A)中的名句A關雎B、擊鼓C、靜女D氓103、“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中,“共”是指( D)A、共同B、一起C、公共D和他們一樣 104、李白的將進酒 中,“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出”指( B)A、即將出來B、拿出去C、將要D 會105、孟子屬于先秦的(A)學說代表人物。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

19、06、(D)是唐代第一個舉起詩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寫出“前不 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佳句。A、王勃B、王績C、宋之問D陳子昂107、與楊炯、盧照臨、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的著名詩人是 (A)A、王勃B、王昌齡C、王維D王之渙108、“三言”是經(jīng)(C)加工編纂完成的。A、劉義慶B、蘭陵笑笑生C、馮夢龍D錢謙益109、蘇軾在(C)上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A、詩歌B、詞C、散文D書法110、賈誼的(D),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教訓,成為歷代名篇A、始黃論B、秦亡論C、過秦論D九辯111、聲聲慢是下面哪位詞人的代表作( B)A、蘇軾B、李清照C、辛棄疾D柳永112、中國古代有“三公九卿”

20、 的說法, 其中“三公”指的是( B)A、太師、太傅、太歲B、太師、太傅、太保C、太師、少師、太保D少傅、太傅、太保 113、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意有關的 古人是(D)。A、曹植B、謝朓C、謝靈運D陶淵明114、“見賢者思齊焉,見不賢者而內(nèi)省也。 ”出自論語中的 那一篇( C)A學而B、為政C、里仁D述而115、呂氏春秋是由(A)和他的門客集體編寫的。A、呂不韋B、李斯C、賈誼D宋濂答:A116、元雜劇術語“折”略同于現(xiàn)代戲劇中的 (B)A、場B、幕C、選段D鏡頭117、元代著名戲劇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 A)A竇娥冤B、西廂記C、漢宮秋秋風蕭瑟,D倩女離魂118、在曹操的

21、樂府詩步出廈門行 ?觀滄海中,洪波涌起。”的“蕭瑟”指的是( D)A、凋敝B、草木衰敗C、寒冷D風吹草木發(fā)出的聲響119、鳳姐是長篇小說(B)中的著名人物A儒林外史B、紅樓夢C、聊齋志異D傳奇120 、“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 (典論論文)一句中的“檢”的意思是( C)A、檢查B、儉樸C、法度D簡單121、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詩中, “與君離別意,”的下一句是( B)A、聚散兩依依B、同是宦游人C、兒女共沾巾D誰為表予心122、杜甫是中國詩史上最偉大的(A)詩人。A、現(xiàn)實主義B、浪漫主義C、存在主義D理性主義123、( A)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A、歐陽修B、蘇軾C、陸游D柳永 124、范進

22、中舉選自長篇小說( A)A儒林外史B、紅樓夢C、聊齋志異D、傳奇125、天靜沙 秋思的作者是( D)A、劉因B、楊維楨C、王冕D、馬致遠BCE)二、多項選擇題1. 下列形象中,荀子用以鼓勵學習的有(A. 蒙鳩B. 駑馬C. 螭螾D.鼫鼠E.射干2. 蘇武傳中,詳寫的內(nèi)容是( AC)A. 衛(wèi)律逼降B. 武帝死后漢使到來C. 臥雪牧羊D. 歸漢E .蘇武出使緣由3. 下列作品屬于駢文的有( ACDE )A. 北山移文B. 野廟碑C. 滕王閣序D. 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E. 與宋元思書4“. 鐵衣遠戍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后” 使用的修辭手法有 (ACD )A.借代B.夸張C. 比喻D. 對偶E. 層

23、遞5.李商隱安定城樓中用以自比境況的詩句有(A. 賈生年少虛垂涕B .王粲春來更遠游C. 欲回天地入扁舟D. 猜意鹓雛竟未休E.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6詩經(jīng)流傳的“四家詩”屬于今文經(jīng)學的是(A. 齊詩B. 魯詩C. 韓詩D. 毛詩E. 雅詩AB)ABC)F. 頌詩A. 國策B. 國事C. 事語D. 短長E. 長書F. 修書8論語的文學特色主要表現(xiàn)( AB)A. 言簡意賅B. 人物生動C .情節(jié)曲折D .欲揚先抑E. 論據(jù)充分F. 論辯激烈9荀子的基本思想有( BF)A. 自然無為B. 禮法兼用C .相對主義D .兼愛非攻E. 性善論F. 性惡論10楚辭中屈原的作品有( ABDF)A. 離騷B. 九辯

24、C. 天問D. 九歌E. 九嘆F. 九章11漢初政論文的代表作家有( BC )A. 李斯B. 賈誼C. 晁錯D. 劉安E. 桓寬F. 劉向DE)ABDE)12漢代詠物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有(A. 七發(fā)B. 子虛賦C. 上林賦D. 歸田賦E. 刺世嫉邪賦13漢書與史記的主要區(qū)別有(A. 儒家思想B. 斷代記史C .紀傳體例D. 廢去世家E. 改書為志F. 收錄著述14漢樂府民歌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代表作品有( AE)A. 戰(zhàn)城南B. 平陵東C. 東門行D. 婦病行E. 十五從軍征15古詩十九首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BCDEF)A. 敘事性強B. 抒情性強C. 用典自然D .寓情于物E. 寓情于景F. 五言

25、句式16詩經(jīng)“四家詩”中流傳至今的是( D)A. 齊詩B. 魯詩C. 韓詩D. 毛詩E. 風詩F. 雅詩17左傳的文學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A. 敘事性強B. 抒情性強C. 說理性強D. 描述戰(zhàn)爭E. 辭令美妙F. 人物生動18墨子的基本思想有( BCDE)FA. 小國寡民B. 兼愛非攻C .尚賢尚同D. 節(jié)用節(jié)葬E. 非樂非命F. 天志明鬼199呂氏春秋的思想體系屬于(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E. 雜家ADEF)E)F. 陰陽家20楚辭中屈原的作品有( ABCD)A. 離騷B. 天問C. 九歌D. 九章E. 九辯F. 九嘆21漢代學術散文的代表作家有( ABDEF)A. 劉安B.

26、桓寬C. 劉向D. 揚雄E. 王充F. 仲長統(tǒng)22漢代京都田獵大賦的代表作有( ABCD)EA. 七發(fā)B. 子虛賦C. 上林賦D. 兩都賦E. 二京賦23漢代史傳散文除史記之外還有( ACDE)A. 漢書B. 后漢書C. 漢紀D. 越絕書E. 吳越春秋ABDE24. 漢樂府民歌中以愛情、婚姻為題材的代表作品有(A. 有所思B. 上邪C. 婦病行D. 怨歌行E. 上山采靡蕪25. 古詩十九首的主要藝術特色有(BCDA. 善于敘事B. 善于抒情C. 長于比興D. 長于用典E. 大氣磅礴F. 句式自由三。填空題1. 鯀禹治水的神話記載在典籍 中。2. 尚書在漢代被尊為經(jīng),故又稱 。3. 春秋左傳正義

27、的作者是 。4. 莊子文章往往圍繞一個中心來組織結構,后人稱之為結構。5. “屈原”的“原”是他的。6. 東漢京都賦的代表作有 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 京賦。7. 孔雀東南飛原名。8. 過秦論的作者是 。9. 現(xiàn)存最早的國語注本是三國時期吳人 的國語 注。10. 古詩十九首最早著錄于蕭統(tǒng)的。11. 在古代神話中, 相傳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12. 三家詩是指 ,齊人轅固,燕人韓嬰。13. 春秋三傳分別是:左傳、沢谷梁傳。14.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征。15. “緣木求魚”的成語出自。16.莊子的說理散文,最具文學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17 .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的“悲秋”主題,實由宋玉所撰發(fā)

28、端。18 .路曼曼其修遠兮, 19. 枚乘的賦體代表作是 。20. 司馬遷,字。21 .較詳細地記載了 “女媧補天”的神話的書籍是 。22.詩到了 代被統(tǒng)治者奉為經(jīng)典,稱作詩經(jīng)。23 .我國詩歌沿著詩經(jīng)開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進, 成為我國詩歌的主要形式。24. 公羊傳的作者是 。25. 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 “狡兔三窟” 成語出自 。27.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它的編纂體例是 。28. 東漢京都賦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 樂府詩集是由所編。30. 史記正義的作者是 。31 .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話是 。32. 按標準,把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劃分為風、雅、 頌三類。33. 孔子生于年。3

29、4. “舍生取義”成語出自 。35. 國語的性質(zhì)是史。36. 莊子三言分別是指: 、重言、卮言。37. 戰(zhàn)國策是由漢代學者 編輯成書的。38. 九辯開創(chuàng)了文學史上的“ ”題材。39. 東漢時期代表性的楚辭注本主要是王逸的40. 史記集解的作者是 裴骃。41. 上古神話主要分為 事物起源神話,反映人 與自然斗爭以及人類之間戰(zhàn)爭兩大類。42. 尚書一名的意思是 上古之書。43. 被司馬遷稱為“禮義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 。44.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边@句話出自45. 關于詩經(jīng)的編集,有所謂獻詩、 、刪詩之 說。46. 詩經(jīng)中頌揚周始祖后稷的詩歌是。47. 周禮春官把風、賦、比、興、雅、

30、頌合稱為48. 被后人稱為“春秋外傳”。49. 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載錄于 一書。50. 國殤是九歌中祭祀 的作品。51 .漢大賦在結構上常采用的形式。52. 趙壹的刺世嫉邪賦屬于漢賦中的 類型。53. 司馬遷說他編纂史記的宗旨,是要“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54. 史記的人物傳記主要載錄在本紀、 和列傳中。55. 游記、碑文等體裁肇興于 時期。56是漢代出現(xiàn)的一種合樂詩體。57. 盤古神話屬于神話類型中的 。58. 韓 愈 進 學解 稱 其 文字 “ 佶 屈 聱 牙 ” 的 先 秦 著 作 是 。59. 一般認為,詩經(jīng)中的風、雅、頌是以 為劃分標

31、準的。60. 春秋時代,貴族常常在外交場合引用詩經(jīng)來表達自己的 志意,這叫做 。61. 是詩經(jīng)中棄婦詩的代表作。62. 詩經(jīng) 名句“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出自 。63. “春秋 三傳”是指公羊傳、穀梁傳 和。64. 戰(zhàn)國縱橫家的言行集中載錄在劉向所編的 一書中。65. 早期諸子散文的文體形態(tài)為 體和格言體。66“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無邪?!边@句話出自 。67. “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一語出自 。68. 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69. 是我國最早的一首詠物詩。70. 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的“悲秋” 主題。71. 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是 。72. “疾虛妄”是王充名作 的基本精神。73. 漢大賦在結構上常采用 的形式。74. 史記的人物傳記主要載錄在 、世家和列傳中。75.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它在先秦稱作“詩”或“詩三百”至才奉為經(jīng)典,稱作詩經(jīng)。76. 詩經(jīng)中的“二南”指 、召南。77. 詩經(jīng)中的“二雅”指大雅、 。78. 詩經(jīng)中的“三頌”是指周頌、 、魯頌。79. 韓非子、五蠹中的“五蠹”是指學者,言談者,工商,患御者、五種人。80. 論語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 、冉有、公 西華四個人。8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