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養(yǎng)生食療論文_第1頁
中醫(yī)養(yǎng)生食療論文_第2頁
中醫(yī)養(yǎng)生食療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于亞健康人群有效的常見食療方劑研究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中, 有無數珍貴的物質和文化值 得我們繼承、 研究和學習。 而作為中醫(yī)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yī)食養(yǎng)食 療就是其中之一, 給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很多好處, 需要我們去 深入的探索和運用。食療,是利用食物進行防病治病,或促進病體康復,是以食品的 形式來具體應用。 它既不同于藥物療法, 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 別。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 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 的偏頗特性, 能夠有針對性地用于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 調整 陰陽,使之趨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和

2、身心的康復。其次食物療 法寓治于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 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的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 防病治病之目的。 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 它 不像藥物那樣易于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 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 對于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因此,食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廣泛, 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 其次才是患者, 是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 手段。通過學習中醫(yī)食療學 ,我對這門學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自 身的健康狀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我將以自身為例,來談談對 亞健康人群而言常見的有效食療方劑問題。亞健康狀態(tài):1. 定義:在

3、現代醫(yī)學中, 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tài), 這是一類次等健 康狀態(tài), 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tài), 故又有“次健康”、 “第 三狀態(tài)”、“中間狀態(tài)”、“游移狀態(tài)”、“灰色狀態(tài)”等的稱 謂。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我們通常說的疾病是兩個不同含義的概念。 “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fā) 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tài),就是“亞健 康狀態(tài)”或“第三狀態(tài)”,在中醫(yī)學中稱“未病”。國內外的研究表明, 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的不過占人群總 數的 15%左右。而在已被確診為患病的人群中,屬于不健康狀態(tài) 的也只占 15%左右。所以,亞健康人群在當今社會大量存在。2. 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體

4、質分類和表現:(1)陽虛體質: 陽氣偏衰, 機能減退, 熱量不足, 抗寒力弱, 面白少華,口淡不渴,形寒喜暖,四肢欠溫,不耐寒冷,少氣懶 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脈象沉細無力。( 2)陰虛體質: 陰精偏衰,機能虛亢、面色潮紅,有時會有 烘熱感、口舌容易干燥、口渴時喜歡喝冷飲、四肢怕熱、易煩易 怒、容易失眠、大便偏乾、小便短少、舌紅少苔、脈象細數。伴 有干咳少痰、潮熱盜汗(肺陰虛) ;或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陰 虛);或腰酸背痛、眩暈耳鳴。( 3)氣虛體質: 元氣不足,臟腑功能衰弱,抵抗力差,毛發(fā)不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多汗自汗,不耐寒暑,易于外感,遇寒尤甚,食欲不振,消化

5、不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舌體胖 大,邊有齒痕,脈虛緩。(4)血虛體制:營血不足,濡養(yǎng)功能減弱,顏面、眼瞼、唇 甲缺乏血色,須發(fā)早白,兩目干澀,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多夢 易驚,大便偏干,婦女月經量少,后期,脈細舌淡。二、自我體質定位:根據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的癥狀和表現,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大 概定義為:陰虛火旺,肝陽上亢。三、食療原則:1.陰虛方面:滋陰清熱,消心安神,益氣補血,健脾和胃。(1)以低熱量食物為主。(2)合理的優(yōu)質蛋白質。(3)充足的纖維素和膳食纖維。(4)力戒油膩厚味、辛辣食物(5)蒸炸爆炒的食物也應少吃。(6)水果如龍眼烤肉,荔枝干不能吃。2陽亢方面:平肝潛陽,瀉熱降火,滋養(yǎng)肝腎。

6、(1)飲食宜清淡。(2)除米、面、豆類主食外,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3)忌吃辛辣刺激品,如酒、蔥、蒜、韭菜、洋蔥、辣椒等, 以免生痰火。(4)少吃煎炒、炙烤、油膩、肥厚的食物,如肥肉、羊肉等。四、食物選擇以性溫,性涼為主,起到清熱、瀉火、生津、潤腸通便、 安定神志、平肝潛陽的作用。(1)主食:以豆類及谷類為主食,如黃豆、大麥、小米、 玉米、小麥(2)蔬菜:白菜、芹菜、西紅柿、豆芽、菠菜、蘿卜、 海帶、蓮藕、山藥、木耳、山藥、土豆、番薯、黃花菜、莧菜、 竹筍、卷心菜、花菜、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番茄、茄子、 蘑菇、紫菜、香菇、猴頭菇、銀耳( 3)水果:多食新鮮水果如柑橘、山楂、蘋果、梨、紅

7、 棗、李子、柑子、香蕉、西瓜、柿子、柚子、檸檬、橄欖、菠 蘿、獼猴桃、甘蔗、枇杷、哈密瓜、橙子、葡萄、石榴、桃子、 楊梅、杏子、芒果、香蕉、木瓜(4)肉蛋:鴨、甲魚、豬肉皮、雞蛋黃、牛奶、豬腦、 兔肉、鴨蛋、豬肉、豬心、豬肺、豬腸、豬腎、豬腳、豬骨、 豬血、牛肝、牛肚、烏骨雞、鵝肉、雞蛋、烏魚、螃蟹、田 螺、蚌、蛙、鯉魚、鯽魚、泥鰍、銀魚、黃花魚、墨魚、鱸 魚、鱉肉、龜肉、牡蠣、海蜇五、食療方劑:1. 陰虛方面:( 1)腸耳海參湯材料:豬大腸 300 克,黑木耳 20 克,海參 30 克,調味品各作法:將豬大腸洗凈切斷;海參用水發(fā)好后切條狀;木耳溫 水發(fā)好洗凈;三者共放入鍋中加水及調味品溫火燉

8、煮30 分鐘,大腸熟后飲湯食腸。功效:滋陰清熱,潤腸通便。(2)鮮百合銀耳糖水材料:鮮百合 30 克,銀耳 30 克,雪梨 1 個,燕窩 10-30 克, 冰糖適量作法:放冰糖與其他材料燉水功效:養(yǎng)陰涼血,健胃(3)棗仁地黃粥材料:酸棗仁 20 克,生地黃 15 克,粳米 100 克作法:水煮地黃 15 克取汁,用汁與粳米煮成粥,出鍋前加 入酸棗仁功效:滋陰安神(4)生地麥冬湯材料:生地 15 克、麥冬 15克、紅糖 15克 作法:取生地、麥冬、紅糖各 15克,將此 3 味藥同時放入搪瓷 鍋或不銹鋼鍋(忌用鐵鍋)中,煎煮 30 分鐘,去渣取汁,代茶 飲服,每日一劑,連用 37 日功效:生地“味

9、甘、苦,性寒,無毒其用有四:涼心火之 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為涼血 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的要藥。麥冬則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 清心的功效, 可用于肺燥干咳、 虛癆咳嗽、津傷口渴、 心煩失眠、 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癥。(5)山藥海蟄湯材料:山藥 50 克,海蜇皮 30克。作法:以上二味加水適量煎湯。每日 1 次服食。功效:健脾益腎,滋陰瀉火。(6)甲魚蟲草湯材料:甲魚 1只(約 500克),冬蟲夏草 20 克,藕節(jié) 50克。作法:將甲魚去頭及內臟,切塊,與冬蟲夏草、藕節(jié)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 1 小時,加入調料。飲湯食肉。功效:滋陰清熱,瀉火。2. 陽亢方

10、面:(1)芹菜翠衣炒鱔片材料:黃鱔 120 克,西瓜翠衣 150克,芹菜 150克,姜、蔥、 蒜各少許。作法:將黃鱔活剖,去內臟、脊骨及頭,用少許鹽腌去黏液, 并放人開水中氽去血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條;芹菜去根葉,切 段,均下熱水中焯一下撈起備用。炒鍋內加麻油,下姜、蒜茸及 蔥爆香,放入鱔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調味勾 芡即可。功效:清熱平肝,利尿降壓(2)芹菜涼拌海帶 材料:芹菜 100 克,海帶 50克。 作法:芹菜洗凈切段,海帶洗凈切絲,然后分別在沸水中焯一 下撈起,一起倒上適量香油、醋、鹽、味精調味食用。功效:平肝清熱(3)天麻鴨蛋材料:天麻 9 克,鴨蛋 2 個。作法:將

11、鴨蛋放入鹽水中浸 7 日后,在頂端鉆 1小孔,倒出適 量鴨蛋清,再灌入已研成細末的天麻(若鴨蛋不充盈,可將倒出 的鴨蛋清重新裝入,至充盈為度) 。然后用麥面作餅將鴨蛋上的 小孔封閉,隨即將鴨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炭灰中煨熟。每日早晨 空腹時用開水送食鴨蛋2個,可連服57日。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養(yǎng)陰。(4)菊花粥材料:菊花末 15 克,粳米 100 克。作法:菊花去蒂,研成細末備用。梗米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 改用文火慢熬,粥將成時調入菊花末,稍煮片刻即可。功效:清熱疏風,清肝明目。(5)鮮芹菜汁材料:芹菜 250 克。作法:芹菜用沸水燙 2分鐘,切碎絞汁,可適當調味。每日 2次,每次 1 小杯。功

12、效:平肝降壓。(6)天麻鯉魚頭 材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鮮鯉魚 1尾(約 1000 克)。作法:將川芎、茯苓切片,與天麻一同放入二次米泔水中,浸 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片,再將天麻片與 川芎、茯苓一起放入洗凈的魚腹中,置盆內,蒸 30 分鐘,按常 規(guī)制作調味羹湯,澆于魚上即成。功效:平肝寧神,活血止痛。(7)西紅柿粥材料:西紅柿 250克,西米 100 克,白糖 150克,玫瑰鹵少許。 作法:用刀在西紅柿皮上劃個十字,再放入開水中燙一下,去 皮,切成小丁。將西米(先用溫水泡脹)放入沸水內煮一會兒, 放入西紅柿丁再煮沸,加白糖、玫瑰鹵調味即成。每日 2 次,可 作點心服食。功效:清熱涼血平肝。中醫(y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食療”。中醫(yī)食療體現預防為主的思 想,注意辯證的食治方法,強調食物的四性五味,注意飲食禁忌,強 調因人因時因地擇食。另外,中醫(yī)食療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所用 食物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 價格低廉, 有的甚至不花分 文,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 食物為藥還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