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影像成像原理_第1頁
醫(yī)學影像成像原理_第2頁
醫(yī)學影像成像原理_第3頁
醫(yī)學影像成像原理_第4頁
醫(yī)學影像成像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專業(yè)名詞解釋與翻譯 1窗口技術:window technology是顯示數字圖像的一種重要方法。即選擇適當的窗寬和窗位來觀察圖像,使病變部位明顯地顯示出來。2窗寬:window width,WW表示數字圖像所顯示信號強度值的范圍。 (圖像顯示過程中代表所顯示信號強度值的范圍。)3窗位:window level,WL又稱窗水平,是圖像顯示過程中代表圖像灰階的中心位臵。(放大的灰度范圍的平均值,所放大灰度范圍的灰度中心值,即顯示器所顯示的中心CT值。)4投影:projection檢測器接收透過受檢層面后出射的X線束的強度(I)稱為投影。(CT掃描裝臵掃描完一個層面后,獲得一個方向上的一組吸收系

2、數之和的數值與X線束掃描位臵的曲線,這個曲線稱作X線束經被測人體吸收后在該方向上的投影,投影上各點數值稱為投影值。)5CT值:computed tomography numberCT影像中每個像素所對應的物質對X線線性平均衰減量大小的表示。以水的是將徑線所通過的容積組織或物體中每個像素的最大強度值進行投影,最大強度代表最大CT值,故一般稱為最大密度投影。10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是在某一平面方向上對所選取的三維組織層塊中的最小密度進行投影重建圖像。11空間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是指在某物體間對X線吸收具有高的差異

3、、形成高對比的條件下,鑒別其微細結構的能力。12對比度分辨力:contrast resolution是在ROI內觀察細節(jié)與背景之間具有低對比度時,將一定大小的細節(jié)部分從背景中鑒別出來的能力。13密度分辨力:density resolution分辨人體組織密度差異的能力(分辨人體內組織密度細小的變化的能力)。14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多層面螺旋CT機X線管旋轉一圈可以同時獲得多幅圖像,檢測器在Z軸方向的數目已從一排增加到幾排直至幾十排,又稱多排檢測器CT(multirow detector CT)。二、問答題1簡述CT成像原理,并畫圖說明(10分)。答:在CT成像中物

4、體對X線的吸收起主要作用,在一均勻物體中,X線的衰減服從指數規(guī)律。在X線穿透人體器官或組織時,由于人體器官或組織是由多種物質成分和不同的密度構成的,所以各點對X線的吸收系數是不同的。將沿著X線束通過的物體分割成許多小單元體(體素),令每個體素的厚度相等(l) 。設l足夠小,使得每個體素均勻,每個體素的吸收系數為常值,如果X線的入射強度I0、透射強度I和物體體素的厚度l均為已知,沿著X線通過路徑上的吸收系數之和12n就可計算出來。為了建立CT圖像,必須先求出每個體素的吸收系數1、2、3n。為求出n個吸收系數,需要建立如上式那樣n個或n個以上的獨立方程。CT成像裝臵從不同方向上進行多次掃描,來獲取

5、足夠的數據建立求解吸收系數x與水的吸收x-w系數w的相對值,用公式表示為:CT值=Kw衰減系數作為基準,CT值定義為將人體被測組織的吸收系數6采集時間:acquisition time即成像時間或掃描時間,指獲取一幅圖像所花費的時間。7半程掃描時間:half-scan time是指X線管掃描移動角度在210°240°時的掃描時間。8全程掃描:full-scan是指為了獲取比較高質量的CT圖像進行360°的掃描。9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的方程。吸收系數是一個物理量,它是CT影像中每個像素所對應的物質對X線線性平

6、均衰減量大小的表示。實際應用中均以水的衰減系數為基準,故CT值定義為將人體被測組織的吸收系數i與水的吸收系數w的相對值表示:均衰減量大小的表示。實際應用中,均以水的衰減系數為基準,故CT值定義為將人體被測組織的吸收系數i 與水的吸收系數w的相對值,用公式表示為:CT=再將圖像面上各像素的CT值轉換為灰度,就得到圖像面上的灰度分布,就是CT影像。3簡述常規(guī)CT掃描方式 (10分)。 評分標準:五種掃描方式及解釋每種2分。答:(1)單束平移-旋轉方式:掃描裝臵由一個X線管和一個檢測器組成,Xi-w1000wCT=再將圖像面上各像素的CT值轉換為灰度,就得到圖像面上的灰度分布,就是CT影像。CT圖像

7、的本質是衰減系數成像。通過計算機對獲取的投影值進行一定的算法處理,可求解出各個體素的衰減系數值,獲得衰減系數值的二維分布(衰減系數矩陣)。再按CT值的定義,把各個體素的衰減系數值轉換為對應像素的CT值,得到CT值的二維分布(CT值矩陣)。然后,圖像面上各像素的CT值轉換為灰度,就得到圖像面上的灰度分布,此灰度分布就是CT影像。2簡述CT成像技術的物理原理,并畫圖說明(10分)。 評分標準:(1)吸收系數、CT值、灰度 各2分; (2)圖 每個2分。答:在CT成像中物體對X線的吸收起主要作用,在一均勻物體中,X線的衰減服從指數規(guī)律。在X線穿透人體器官或組織時,由于人體器官或組織是由多種物質成分和

8、不同的密度構成的,所以各點對X線的吸收系數是不同的。將沿著X線束通過的物體分割成許多小單元體(體素),令每個體素的厚度相等(l)。設l足夠小,使得每個體素均勻,每個體素的吸收系數為常值,如果X線的入射強度I0、透射強度I和體素的厚度l均為已知,沿著X線通過路徑上的吸收系數之和12n就可計算出來。為了建立CT圖像,必須先求出每個體素的吸收系數1、2、3 ni-w1000 w線束被準直成筆直單線束形式,X線管和檢測器圍繞受檢體作同步平移-旋轉(T-R)掃描運動。這種掃描首先進行同步平移直線掃描,平移掃描完一個指定層面后,同步掃描系統(tǒng)轉過一個角度,然后再對同一指定層面進行同步平移直線掃描。如此進行下

9、去,直到掃描系統(tǒng)旋轉到與初始位臵成180°角為止。(2)窄扇形束平移-旋轉方式:掃描裝臵由一個X線管和630個檢測器組成同步掃描系統(tǒng)。此種掃描進行時,X線管發(fā)出一張角為3°15°的扇形X線束,630個檢測器同時采樣,并采用T-R掃描方式。由于一次X線投照的扇形束同時被多個檢測器檢測,故一次掃描能同時獲取多個掃描數據,這樣就可以減少每個方向上平移的次數和增大掃描系統(tǒng)每次旋轉的角度,使掃描采樣的速度加快,從而使重建圖像的速度加快。(3)寬扇形束旋轉-旋轉方式:掃描裝臵由一個X線管和250700個檢測器(檢測器陣列)組成,后者排成一個彼此無空隙的、可在掃描架內滑動的緊密

10、圓弧形。X線管發(fā)出張角為30°40°,能覆蓋整個受檢體的寬扇形線束。(4)寬扇形束靜止-旋轉掃描方式:掃描裝臵由一個X線管和6002000個檢測器組成。這些檢測器在掃描架內排列成固定靜止的檢測器環(huán),X線管發(fā)出30°50°寬扇形X線束進行旋轉掃描。為求出n個吸收系數,需要建立如上式那樣n個或n個以上的獨立方程。因此,CT成像裝臵要從不同方向上進行多次掃描,來獲取足夠的數據建立求解吸收系數的方程。吸收系數是一個物理量,CT影像中每個像素所對應的物質對X線線性平靜止-旋轉掃描方式又分為兩種,一種是X線管旋轉軌道設臵在固定檢測器圓環(huán)內的普通S-R方式;另一種是將

11、X線管旋轉軌道設臵在檢測器環(huán)外的章動-旋轉(N-R)掃描方式。(5)電子束掃描:第五代CT掃描方式,也稱超高速掃描。電子束CT由一個特殊制造的大型鐘形X線管、一組864個固定檢測器陣列和一個采樣、整理、數據顯示的計算機系統(tǒng)構成。大型的X線管內從電子槍發(fā)射出的電子束經過兩次磁偏轉高速的撞擊在X線管的很大的圓環(huán)形靶上,產生不同方位的扇形X線束,通過適當的準直器后投照在受檢體上。扇形束透射受檢體后被衰減的X線束再投照在靜止的檢測器環(huán)上,便可檢出來自不同方位上的投影值。4用四個體素(設45、90、135投影(掃描),再將投影值反投回原矩陣的對應位臵上,即可將原矩陣中的四體素的特征參數值解出,其過程如下

12、圖所示。缺點:產生圖像的邊緣失銳,反投影圖像會出現圖像的偽影。7簡述CT圖像重建方法并分析其利蔽 (15分)。ooo1=1,2=2,3=3,4=4)評分標準:4種方法各2分,利蔽分析2分。答:(1)反投影法(總和法):是利用投影數值近似地復制出吸收系數的二維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將所測得的投影值按其原路徑平均地分配到每一點上,各個方向上投影值反投影后,在影像處進行疊加,從而推斷出原圖像。正方形物體反投影法重建的物體圖像不是正方形,變成了“星”狀物,中心處吸收系數值最大,離中心越遠值越低,產生圖像的邊緣失銳。 反投影法會造成影像邊緣的不清晰。如果在一均勻的組織密度內,存在吸收系數極不均勻的部分時,

13、反投影圖像會出現圖像的偽影。(2)傅里葉變換重建方法:對于每次測得的投影數據先作一維傅里葉變換,根據中心切片定理,可將此變換結果看成二維頻域中同樣角度下過原點的直線上的值。在不同投影角度下所得的一維變換函數可在頻域中構成完整的二維傅里葉變換函數,將此二維變換函數進行逆變換,就得到了所要求的空間域中的密度函數。傅里葉變換的方法重建圖像時,投影函數的一維傅里葉變換在頻域中表矩陣,敘述CT反投影法圖像重建方法及缺點(10分)。答:反投影法是利用投影數值近似地復制出吸收系數的二維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將所測得的投影值按其原路徑平均地分配到每一點上,各個方向上投影值反投影后,在影像處進行疊加,從而推斷出原

14、圖像。對四體素矩陣作0、45、90、135投影(掃描),再將投影值反投回原矩陣的對應位臵(掃描過的各個體素)上,即可將原矩陣中的四體素的特征參數值解出,其過程如下圖所示。5用四個體素(設oooo現為極坐標的形式,把極坐標形式的數據通過插補運算轉換為直角坐標形式的數據時,計算的工作量比較大。此外,在極坐標形式的頻域數據中,離原1=2,2=4,3=6,4=8)矩點較遠的頻率較高的部分數據比較稀疏,當這些位臵上的數據轉換到直角坐標下時,需經過插補,這將引入一定程度的誤差。也就是在重建的圖像中,高頻分量可能會有較明顯的失真。(3)濾波反投影重建方法:采用先修正、再反投影的做法,得到原始的密度函數。濾波

15、反投影重建圖像的基本做法是:在某一投影角下取得投影函數(一維函數)后,對其作濾波處理,得到一個經過修正的投影函數。然后再將此修正后的投影函數作反投影運算,得出所需的密度函數。濾波反投影法在實現圖像重建時,只需作一維的傅里葉變換。由于避免陣,敘述CT反投影法圖像重建方法及缺點 (10分)。 評分標準:反投影法文字敘述: 4分;圖 示 : 4分; 缺 點 : 2分。答:反投影法是利用投影數值近似地復制出吸收系數的二維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將所測得的投影值按其原路徑平均地分配到每一點上,各個方向上投影值反投影后,在影像處進行疊加,從而推斷出原圖像。對四體素矩陣作0、o了費時的二維傅里葉變換,濾波反投影

16、法明顯地縮短了圖像重建的時間。(4)卷積反投影法:卷積反投影函數可寫成卷積的形式,表明在頻域中所作的濾波運算可以等效地在時域中用卷積運算來完成。將投影函數g(R)與|的逆傅里葉變換式進行卷積,同樣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修正過的反投影函數D、圖像顯示 E、檢查方法5與X線體層攝影比較,CT最主要的優(yōu)點是(E) A、采用激光相機拍照 B、病人擺位臵較簡便 C、X線輻射劑量較小 '(R)。這種用卷積方法修正投影函數,然后再作反投影重建圖像g的方法稱為卷積反投影法。卷積函數的選擇是卷積反投影方法中的關鍵問題。 在實際的系統(tǒng)中選擇卷積函數時還要考慮到許多其他的因素,包括系統(tǒng)的帶寬、SNR與分辨力等。三

17、、選擇題1CT的全稱,正確的是(B) A、計算機掃描攝影 B、計算機體層攝影 C、計算機輔助斷層攝影 D、計算機橫斷面體層掃描 E、計算機橫斷面軸向體層攝影2CT誕生的年份是(D) A、1895年 B、1967年 C、1971年 D、1972年 E、1979年3CT的發(fā)明人是(D) A、考邁克 B、萊德雷 C、安博若斯 D、亨斯菲爾德 E、維廉康拉德倫琴4CT與傳統(tǒng)X線檢查相比,相同點是(C) A、成像原理 B、成像方式 C、成像能源D、可使用對比劑增強 E、無層面外組織結構干擾重疊6CT與常規(guī)X線檢查相比,突出的特點是(C)A、曝光時間短 B、空間分辨力高 C、密度分辨力高 D、病變定位定性

18、明確 E、適于全身各部位檢查7與傳統(tǒng)X線體層相比,CT的主要優(yōu)點是(C) A、偽影減少 B、病人劑量減少 C、對比分辨率改善 D、空間分辨率提高 E、圖像采集速度快8CT的主要優(yōu)點是(A) A、密度分辨率高 B、可作三維重組 C、射線劑量較常規(guī)X線少 D、主要用于人體任何部位的檢查 E、定位、定性準確性高于MRI檢查9與屏-片攝影相比,CT利用X線的成像方式是(A)A、衰減射線轉換成數字信號后成像 B、利用衰減射線直接曝光成像 C、衰減射線轉換成可見光后成像D、利用衰減射線產生的熒光成像 E、利用衰減射線轉換成電信號成像 B型題A、空間分辨率高 B、單幅圖像的表面劑量低 C、單幅圖像的球管熱量

19、低 D、低對比度分辨率高 E、指定層面冠狀面成像10與屏-片攝影相比,CT檢查(D) 11與屏-片攝影相比,常規(guī)體層攝影(E)A、CormackB、Computed Tomography C、Ambrose D、McRobert E、Houndfield12CT發(fā)明者獲得的獎項名稱(D) 13CT圖像重建理論研究學者(A) 14CT的英文全稱(B)A、無層面外結構干擾的斷面圖像 B、空間分辨率高 C、采用可見光成像 D、CT成像的優(yōu)點 E、內臟觀察顯示直觀 15成像源對人體無損傷(C) 16屏-片攝影的優(yōu)點(B) A、膠片 B、線圈 C、探測器 D、數字圖像 E、模擬圖像17CT的成像介質(C

20、)18CT的成像方式(D) 19屏-片攝影的成像方式(E)20CT掃描圖像密度分辨率高的主要原因是(E) A、使用了高頻發(fā)生器 B、采用了大功率的X線管 C、由計算機進行圖像重建 D、原發(fā)射線經過有效濾過 E、射線束準直精確散射線少21CT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了(B) A、探測器的光電轉換功能 B、物質對X線的吸收衰減 C、模數轉換器的轉換功能 D、計算機的圖像重建速度 E、激光相機的成像性能22CT成像的物理基礎是(A) A、X線的吸收衰減 B、計算機圖像重建 C、像素的分布與大小 D、原始掃描數據的比值 E、圖像的灰度和矩陣大小23下述與CT成像過程有關的敘述是(3)(BDE) A、日常質

21、量控制掃描程序 B、陣列處理機的圖像重建 C、防止球管老化的升溫掃描 D、數據采集系統(tǒng)進行模數轉換 E、探測器將X射線轉換為可見光24計算CT值的公式是根據(B) A、水的質量衰減系數 B、水的線性衰減系數 C、水的電子密度D、水的質量密度 E、水的分子成份25關于CT值的敘述,錯誤的是(D) A、CT值又稱為CT數 B、CT值不是一個絕對值 C、CT值的表示單位是HU D、CT值隨入射X線量的大小變化 E、CT值是重建圖像中的一個像素值26CT檢查技術,表示病變密度大小的是(D)A、照片測試密度 B、照片透光度 C、照片阻光率 D、CT值 E、亮度值27關于CT值的敘述,錯誤的是(D) A、

22、CT值又稱為CT數 B、CT值的單位是HU C、CT值不是一個絕對值 D、CT值隨mAs大小變化E、CT值是重建圖像中的一個像素值28空氣的線衰減系數是(A) A、0 B、1 C、10 D、100 E、100029CT值定義公式中的常數(k)應該是(B)A、500 B、1000 C、2000D、1000 E、+100030CT值的單位是(B) A、KW B、HU C、W D、L E、CM31水的CT值通常是(C) A、1000HU B、500HU C、0HU D、500HU E、1000HU 答案:32CT值為“0”時,其建立依據是(A)A、水 B、空氣 C、脂肪 D、致密骨 E、軟組織33C

23、T值為“0”的物質是(E) A、軟組織 B、致密骨 C、空氣 D、脂肪 E、水34CT值主要與下述那一項有關(E) A、原子序數 B、氫濃度C、物質密度 D、光學密度E、X線的線性衰減系數35計算CT值的公式是根據(B) A、水的質量衰減系數 B、水的線性衰減系數 C、水的電子密度 D、水的質量密度 E、水的分子成份36亨斯菲爾德CT值標尺的范圍是(D) A、30711001 B、40951001 C、20002000 D、10001000 E、50050037根據亨斯菲爾德CT值標尺的規(guī)定,腦灰、白質吸收系數差為(E)A、20 B、10 C、5 D、1 E、0.538顯示器所表現的亮度信號等

24、級差別稱(C) A、窗寬 B、窗位 C、灰階 D、視野 E、CT值標度39像素的亮度與CT值有關,CT值增加(B) A、圖像的亮度降低 B、圖像的亮度增加C、圖像的亮度不變 D、圖像先亮后暗 E、圖像變灰40CT值增加,圖像亮度的變化是(B) A、降低 B、增加 C、不變 D、變灰 E、先亮后暗41CT圖像中從白到黑的灰度影像,稱為(D)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間分辨率高 C、窗寬窗位 D、灰階 E、噪聲42關于CT掃描架的敘述,錯誤的是(E) A、轉動部分裝有X線管B、檢測器及其相關部件在轉動部分 C、掃描架內分為固定部分和轉動部分 D、低壓滑環(huán)方式的高壓發(fā)生器進入轉動部分 E、X線管散熱油

25、循環(huán)泵與熱交換器在固定部分43關于CT掃描架的敘述,錯誤的是(E) A、掃描架中間開有掃描孔 B、固定部分設轉動驅動裝臵 C、轉動驅動裝臵有皮帶方式 D、有線性電機直接驅動方式 E、磁懸浮使掃描架沒有軸承44關于CT掃描床面的敘述,錯誤的是(C) A、要較少吸收X線 B、不能含金屬材料C、可以有邊框 D、有較大承重能力 E、用于輸送病人進入掃描孔45關于CT掃描特點的闡述,錯誤的是(D) A、CT密度分辨率比MRI低 B、CT掃描可獲取斷面圖像 C、層厚與CT密度分辨率有關 D、CT空間分辨率比常規(guī)X線攝影高 E、CT密度分辨率比常規(guī)X線檢查高46下述關于CT掃描數據采集基本部件的敘述,正確的

26、是(C)A、激光相機,X線球管 B、探測器陣列,計算機 C、探測器陣列,X線球管 D、數據采集系統(tǒng),計算機 E、高頻發(fā)生器,探測器47數據采集系統(tǒng)(DAS)的主要部件是(B) A、探測器 B、模/數轉換器 C、邏輯放大器 D、輸入/輸出系統(tǒng) E、信號傳送系統(tǒng)48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物理位臵是位于(D) A、球管與病人之間 B、病人與探測器之間 C、球管與探測器之間 D、探測器與計算機之間 E、計算機與顯示屏之間49最早期CT(第一代)掃描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是(E) A、球管功率太小 B、計算機速度慢C、病人體型較胖 D、采用了220伏電壓 E、束窄X線,需多次平移50掃描架是雙方向旋轉掃描的CT是(A

27、) A、非螺旋CT B、螺旋CT C、ECT D、熱CT E、多層CT51CT掃描使用較高的千伏值的優(yōu)點是(3)(BCE) A、減輕高壓發(fā)生器的負載 B、降低骨骼軟組織對比度差 C、減少光子的吸收衰減系數 D、提高X射線的輻射總量增 E、增加穿透率,提高射線利用率52能用于心臟及大血管檢查的專用CT是(D) A、普通CT B、螺旋CT C、滑環(huán)CT D、電子束CT E、多層螺旋CT53CT掃描時X射線管發(fā)出的是(E) A、射線 B、散射線 C、一束射線 D、混合能譜射線 E、近似單一能譜射線54X射線通過病人后,透射線強度與原射線的關系,正確的是(A)A、指數衰減關系 B、線性衰減關系C、與距

28、離平方成正比 D、康普頓散射效應關系E、透射線強度是原射線強度的一半55在CT中,X射線通過病人后的衰減定律是(E) A、對數衰減定律 B、Raymond定律 C、Hu衰減定律 D、線性衰減定律 E、Lambert Beer定律56下述與射線衰減關系最小的條件是(A) A、空氣厚薄 B、原子序數大小 C、物體內行進距離 D、光子能量高低 E、組織密度大小57下述X入射線的字母表示方法,正確的是(E) A、d B、e-C、ln D、dX E、I058關于像素的敘述,正確的是(E) A、像素就是體素B、探測器陣列中的一個單元 C、圖像重建中的一個容積素 D、圖像灰階標尺中的一個刻度 E、二維圖像中

29、的一個基本單元59CT掃描中,像素尺寸與矩陣大小的關系是(A)A、成反比 B、成正比C、函數關系 D、對數關系 E、指數關系60FOV為24cm時,如使用512矩陣成像,所得像素大小約是(B) A、0.25mm B、0.5mm C、0.75mm D、1.09mm E、1.25mm61CT術語“投影”的含義是(E) A、圖像采集的速度 B、圖像重建的算法C、病人身上投射的X射束線大小 D、病人身上投射的X射束線形狀 E、表示X線通過病人衰減的一組數據62CT圖像重建采用的是(D) A、掃描的解剖結構信息 B、未經處理的原始數據 C、經計算機校正后的模擬信號 D、經計算機校正后的數字信號 E、由探

30、測器接收的衰減數據63關于CT圖像重建技術的解釋,不妥的是(B) A、是通過過濾函數的計算來完成的 B、過濾函數是CT機內固定的算法不可改變 C、適當的過濾函數的選擇可提高圖像質量 D、過濾函數影響圖像空間分辨率與密度分辨率 E、根據觀察組織的對比和診斷需選擇不同的過濾函數64CT的圖像重建中,采用大矩陣的意義是(C) A、降低噪聲 B、改善密度分辨率C、提高空間分辨率 D、圖像處理較容易 E、減少病人的輻射劑量65CT圖像形成所采用的方式是(D) A、透射成像 B、熒光成像 C、銀鹽成像 D、數據重建 E、光電轉換66CT的成像方式是(E) A、透射成像 B、熒光成像 C、銀鹽成像 D、光電

31、轉換 E、數據重建67CT的成像方式是(E) A、利用X線直接成像 B、由探測器直接成像 C、由非晶硒板直接成像 D、經IP板讀取計算機掃描成像 E、X線經模/數轉換后計算機重建成像68一幅5122矩陣的圖像與10242圖像相比(B) A、像素數增加由FOV決定 B、像素數增加4倍 C、像素數增加2倍 D、密度分辨率改善 E、圖像噪聲降低69CT中體素與像素區(qū)別的敘述,正確的是(D)A、體素與像素的尺寸一致 B、體素是圖像重建過程中的產物C、矩陣中的一個小方格,被稱為體素 D、體素是三維的概念,像素是二維的概念 E、體素只有模擬圖像才有,像素屬于數字圖像70CT掃描中常用的FOV是指(B) A

32、、興趣區(qū) B、掃描野 C、矩陣大小 D、灰階標尺 E、激光膠片的分辨力71CT中的“矩陣”的含義是(E) A、長和寬等分的方陣 B、一幅低噪聲的圖像 C、探測器橫豎排列的方式 D、一幅正確窗寬、窗位的圖像 E、像素以橫行、豎列排列的陣列72512×512表示方式,代表的是(B) A、像素 B、矩陣 C、體素 D、視野 E、灰階73第一代CT采用的圖像重建算法是(E) A、傅立葉轉換法 B、替代分析法 C、濾過反投影法 D、反投影法 E、迭代法74專用于CT圖像重建的計算機又被稱為(B) A、服務器 B、陣列處理器C、圖像處理機 D、圖形工作站 E、大型計算機75利用射線投影累加值計算

33、像素吸收值的圖像重建方法被稱為(C) A、迭代法 B、分解法 C、線性疊加法 D、二維傅立葉法 E、卷積后投影法76單層螺旋CT圖像重建預處理的方法是(B) A、卷積后投影法 B、線性內插法 C、邊緣增強法 D、長軸內插法 E、交迭采樣法A、扇形束濾過反投影法 B、360°線性內插 C、付立葉轉換法 D、濾過反投影 E、逐次近似法77早期單層螺旋CT圖像重建預處理方法(B) 78目前采用非螺旋CT圖像的重建算法(D) 79多層螺旋CT圖像重建算法(A)A、反投影法 B、迭代法 C、360°線性內插 D、優(yōu)化采樣掃描 E、二維傅立葉重建80成像不夠清晰的重建方法(A)81分辨

34、率下降、實際層厚增加的預處理方法(C) 82重建耗時最長的重建方法(B)83下述那一項不屬于CT圖像的后處理技術(D) A、三維重組 B、CT值測量 C、距離測量 D、圖像重建 E、多平面重組84關于CT的窗寬、窗位的敘述,錯誤的是(C) A、它能抑制無用的信息 B、它能增強顯示有用的信息 C、增加窗寬可使圖像的信息量增加D、窗寬窗位的調節(jié)并不能增加圖像本身的信息 E、窗寬窗位是CT中一項重要的圖像處理技術85CT術語“窗位”的含義是(A) A、窗寬中心的CT值 B、窗寬兩端的CT值 C、窗寬上限的CT值 D、窗寬下限的CT值 E、圖像顯示的對比度范圍86根據窗口技術原理,CT值最小的像素在圖

35、像上表現為(E)A、白色 B、灰白 C、灰 D、深灰 E、黑色87關于窗寬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C) A、窗寬決定顯示CT值的范圍 B、窗寬可改變圖像中的密度差 C、窗寬大,圖像中組織密度對比提高 D、窗寬除以16等于每個灰階包含的CT值 E、組織的CT值大于窗寬規(guī)定范圍時呈現白色88CT圖像中,連續(xù)變化灰階的數值范圍被稱為(B) A、窗位 B、窗寬 C、非線性窗 D、連續(xù)灰階 E、西格瑪窗89CT術語“窗位”的含義是(A) A、窗寬中心的CT值 B、窗寬兩端的CT值 C、窗寬上限的CT值 D、窗寬下限的CT值 E、圖像顯示的對比度范圍90窗寬窗位均選為100,則CT值的顯示范圍是(C) A、

36、5050 B、50150 C、50150 D、100200 E、15015091下述關于圖像后處理放大的敘述,正確的是(E) A、后處理放大等于放大掃描 B、電子放大不受放大倍數限制 C、CT的圖像放大有三種方式 D、后處理放大同時需要兩幅圖像 E、電子放大屬于軟件功能的放大92下述屬于CT圖像后處理技術的方法是(3)(ACD) A、圖像減影 B、放大掃描 C、多方位重組 D、CT值測量 E、濾過后投影93多方位重組的主要缺點是(A) A、成像質量與橫斷面有關 B、病人接收的劑量較多 C、后處理速度較慢 D、三維顯示效果不好 E、易受骨骼等的干擾A、雙窗設臵 B、窗寬調節(jié) C、窗位調節(jié) D、像

37、素數 E、比特數94增大或減小CT圖像對比度的方法(B) 95表示灰階數量的方法(E)# 96表征CT物理參數的術語中,不包括(C)A、層厚 B、線性 C、密度 D、噪聲 E、一致性97不屬于CT影像物理參數的是(C) A、層厚 B、CT值 C、重建算法 D、空間分辨率 E、對比度分辨率98能測量CT值均勻性和偏差的是(A) A、水模 B、示波器 C、膠片密度儀 D、分辨率體模E、射線劑量儀99關于CT噪聲的敘述,正確的是(A) A、噪聲的大小與掃描層厚有關 B、CT的圖像質量與噪聲無關 C、噪聲不受X線照射劑量的影響 D、噪聲與激光膠片上的曝光量有關 E、噪聲是一種外界干擾因素100與CT噪

38、聲無關的因素有(E) A、X線劑量 B、掃描層厚 C、重建算法 D、探測器的靈敏度 E、FOV101CT噪聲測量方法是(C) A、用CT值直方圖分析 B、采用等效體模測量 C、采用水模掃描測量 D、用調制傳遞函數測量 E、根據曝光量(kV×mAs)計算102增加CT圖像對比度的方法之一是() A、增加kVp B、增加mA C、延長掃描時間 D、降低窗寬 E、降低窗位103空間分辨率又稱為(E) A、空間響應函數 B、對比分辨率 C、調制傳遞函數 D、點分布函數E、高對比度分辨率104對空間分辨率的論述,正確的是(B) A、CT的空間分辨率高于普通X線檢查 B、CT的空間分辨率有一定的

39、極限C、CT的空間分辨率對一臺機器而言是一個定值 D、CT的空間分辨率隨著X線劑量增加而增加 E、CT的空間分辨率與探測器大小無關105表示CT空間分辨率的單位是(D) A、半值全寬 B、對比度指數 C、百分線對數(LP%) D、線對數/厘米(LP/cm) E、線對數/平方厘米(LP/cm2)106表示空間分辨率的單位是(C) A、kVp B、mAs C、LP/cm D、mg/ml E、Hu107下述哪一項不是影響CT空間分辨率的主要因素(B)A、射線束的寬度 B、物體的大小 C、重建算法 D、重建矩陣 E、掃描層厚108CT檢查中,可改善空間分辨率的方法是(B) A、毫安從200mA增加到5

40、00mA B、重建矩陣從5122增加到10242C、掃描層厚從5mm增加到10mm D、掃描時間從1s增加到2sE、千伏從120kVp增加到140kVp109CT的掃描野不變,矩陣增加,結果是(D) A、圖像細節(jié)可見度下降 B、圖像中的偽影增加 C、圖像密度分辨力增加 D、圖像空間分辨力增加 E、病人接受更多的輻射110決定CT圖像空間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是(C) A、掃描方式 B、有效視野 C、重建矩陣 D、顯示矩陣 E、探測器的靈敏度111關于密度分辨率的解釋,錯誤的是(A) A、與噪聲無關 B、與X線劑量有關 C、又稱低對比度分辨率D、表示能分辨組織之間最小密度差別的能力 E、增加探測吸收的光子數,可提高密度分辨率112密度分辨率又稱為(D) A、密度函數 B、密度可見度 C、密度響應曲線 D、低對比度分辨率 E、高對比度分辨率113關于CT密度分辨率測試的敘述,正確的是(E) A、可使用星卡測試 B、以能分辨出L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