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某知名中學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_第1頁
河南省某知名中學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_第2頁
河南省某知名中學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_第3頁
河南省某知名中學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_第4頁
河南省某知名中學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沁陽一中2018-2019學年高二化學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一、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在四個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溫度下(其它條件相同)進行合成氨的反應,根據下列在相同時間內測得的結果判斷,該反應所處的溫度最高的是:( )a、v(nh3)=0.1 mol /(lmin) b、v (h2)=0.6 mol /(lmin) c、v (n2)=0.3 mol /(lmin) d、v (h2)=0.3 mol /(lmin)2某學生的實驗報告所列出的下列數據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鹽酸b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 naclc用廣泛ph試

2、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時,用去某濃度的堿溶液21.70ml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hcooh+h2ohcoo + h3o+ bco2+h2ohco3 + h+cco32 + h2ohco3 + oh dhs + h2os2 + h3o+4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等物質的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多b由c(石墨) c(金剛石)h1.90 kj/mol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c在101 kpa時,2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 kj熱量,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1)h2

3、85.8 kj/mold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1)h57.3 kj/mol,若將含0.5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含1 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大于57.3 kj5氫氰酸(hcn)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a1mol/lhcn溶液的ph約為3 bhcn易溶于水c10ml 1mol/l hcn恰好與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應d. hcn溶液的導電性比強酸溶液的弱6 下列方法中可以說明2hi(g)h2(g)+i2(g)已達到平衡的是: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h2的同時生成n mol hi;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百

4、分組成(hi)=(i2);反應速率(h2)=(i2)=1/2(hi)時; c(hi):c(h2):c(i2)=2:1:1時;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 b、 c、 d、7在密閉容器中進行x2(g)+4y2(g)2z2(g)+3q2(g)的反應,其中x2、y2、z2、q2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1 mol/l、0.4 mol/l、0.2 mol/l、0.3 mol/l,反應達到平衡,各物質的濃度不可能為:

5、( )a、c(x2)=0.15 mol/l b、c(y2)=0.9 mol/l c、c(z2)=0.3 mol/l d、c(q2)=0.54 mol/l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b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仍呈中性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鈉固體,溶液的c(h)增大,kw不變d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電離產生的c(h)將減小9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條件下使反應:so2(g)no2(g) so3(g)no(g)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b反應物濃

6、度:a點小于b點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t1=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10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 a加壓有利于so2與o2反應生成so b500左右比常溫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將混合氣中的氨氣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應 d用過量空氣煅燒硫鐵礦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11將濃度為0.l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斷稀釋,下列各量始終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f) c d 12 在容積相同的a、b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們在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2so2+o22so3并達到平衡在反應過程中,若a容器保持體積不變

7、,b容器保持壓強不變,當 a 中的 so2 的轉化率為 25% 時,則 b 容器中 so2 的轉化率應是a25%b>25%c<25%d12.5% t4t5t3t2t1t0vv(逆)v(正)v(逆)v(正)tv(逆)v(正)t6 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g)3y(g)2z(g);h0下圖表示該反應的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t2、t3、t5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t3時降低了溫度 bt5時增大了壓強 ct4t5時間內反應物轉化率最低 dt2時加入了催化劑 14下列解釋實驗事實的方程式不準確的是a.0.1 mol/

8、l ch3cooh溶液的ph:ch3coohch3coo+h+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顏色變淺:2no2(g) n2o4(g) h0c.鐵溶于稀硝酸,溶液變黃:3fe+8h+2no=3fe2+2no+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co+h2ohco+oh15對于常溫下ph為1的硝酸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溶液lml稀釋至100ml后,ph等于3 b向該溶液中加入等體積、0.1mol/l的氫氧化鋇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該溶液中硝酸電離出的c(h+)與水電離出的c(h+)之比值為l012 d該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是ph為3的硝酸中水電離出的c(h+)的100

9、倍 16下列各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a圖表示25時,用0.1 mol·l1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b圖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 + o2(g) 2so3(g);h < 0 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變化c圖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時,n(mn2+) 隨時間的變化d圖中a、b曲線分別表示反應ch2ch2 (g) + h2(g)ch3ch3(g); 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0、17在一定體積ph = 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hso4溶液,當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時,溶液ph = 11。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等于ba(oh)2溶液與 nahso4溶液的體積之和,則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的體積比是( )a19 b11 c12 d1418、.在二氧化碳的飽和溶液中,c(h+)和c(co32-)的比值( )a等于1b等于2 c大于2 d12之間19一定量的稀h2so4與過量鐵粉反應時,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且又不影響生成的氫氣的總量,可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 ( ) acuso4固體 bnaoh固體 cch3coona固體 d

11、nh4c1固體20下列各組物質反應中,溶液的導電性比反應前明顯增強的是 ( ) a向氫碘酸溶液中加入液態(tài)溴 b向硝酸銀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氫 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 d向硫化氫飽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2199 ml 0.1 mol·l1naoh和101 ml 0.05 mol·l1稀硫酸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為a.1.7 b.3.0 c.11 d.11.322. 已知99oc時,kw=10-12,該溫度下ph = 12的強堿溶液與ph = 2的強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 = 11,則強堿與強酸的體積比是a.111 b.91 c.111 d.119023. 已知hc

12、lo是比h2co3還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 hcloh+clo-,達到平衡后,要使hclo濃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質 aso2 bnahco3 chcl dnaoh24. 室溫下,由水電離出來的c(oh-) =1.0×10-13 mol·l-1,則ph可能為( )。a 1 b 6 c 7 d 1或者1325.在室溫下,向飽和的h2s溶液中緩慢通入過量so2氣體,溶液的ph隨通入so2體積的變化曲線示意圖,合理的是( )26. 某學生用0.2000mol·l-1的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其操作為如下幾步: 用蒸餾水洗滌

13、堿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線以上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液體 調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線以下,并記下讀數 移取20.00ml待測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 請回答:以上步驟有錯誤的是(填編號) ,該錯誤操作會導致測定結果(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_步驟中,在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時,滴定管尖嘴有氣泡,將導致測定結果(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_判斷滴定終點的現象是:錐形瓶中溶液從 色變?yōu)?色,且半分鐘不變色。圖19是某次滴定時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讀數為 ml根據下列數據:請計算待測鹽酸溶液的濃

14、度:             mol/l滴定次數待測體積(ml)標準燒堿體積(ml)滴定前讀數滴定后讀數第一次20.000.4020.40第二次20.004.0024.00第三次20.002.0024.1027 在溶液中,反應a+2bc分別在三種不同實驗條件下進行,它們的起始濃度均為c(a)=0.100mol·l1、c(b)=0.200mol·l1及c(c)=0mol·l1。反應物a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與比較,和分

15、別僅改變一種反應條件。所改變的條件和判斷的理由是:_;_;_(2) 實驗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_;實驗平衡時c的濃度為_;(3)該反應的h_0,判斷其理由是_;(4)該反應進行到4.0min時的平均反應速率:實驗:vb=_;實驗:vc =_。28. .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生產燃料甲醇。一定條件反應:co2(g)+3h2(g)ch3oh(g)+h2o(g),下圖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單位為kj·mol-1)的變化。(1) 為探究反應原理,現進行如下實驗:t1時,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

16、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氫氣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_ _mol·l-1·min-1。(2)該反應在此溫度下平衡常數k值為_ _。(3)當溫度變?yōu)閠2(t1t2),平衡常數k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4) 不能判斷該反應是否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容器中壓強不變 混合氣體中co2濃度不變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h3oh)(5)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_ _。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17、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e充入he(g),使體系總壓強增大。29在25時,有ph為a的hcl溶液和ph為b的naoh溶液,取val該鹽酸溶液用該naoh溶液中和,需vblnaoh溶液,問: (1)若a+b=14,則vavb . (2)若a+b=13,則vavb (3)若a+b14,且va vb(填“”“”“”)高二上學期第三次雙周考化學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答案cdcdacbad題號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 d bdc a bdc題號19202122232425答案adbdbda 26 ,偏大 偏小 無 ,粉紅 22.60 0.2000 mol·l1 27(1)加催化劑;達到平衡的時間縮短,平衡時a的濃度未變溫度升高;達到平衡的時間縮短,平衡時a的濃度減小(2)40%(或0.4); 0.06mol/l;(3); 升高溫度向正方向移動,故該反應是吸熱反應(4)0.014mol(l·min)-1; 0.009mol·l-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