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pplicant: Hui Wu Application No.: 14306750香港中文大學201x年申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研究計劃書申請人姓名:xx 申請專業(yè):藝術史申請院系所:藝術系 研究課題:20世紀西方對中國書法的接受近年來申請人的課程準備及專業(yè)研究情況:(1) 課程準備 本人本科及研究生所學專業(yè)均為英語,但其中涉及了諸多文史哲學科,例如:文學相關課程(圣經(jīng)文學,英美文學史),文化相關課程(跨文化交際、西方文化概況),中文相關課程(中國語言文化、大學語文、現(xiàn)代漢語與寫作)等。相信這些課程對于藝術史這樣一門海納百川的交叉學科,也是頗有裨益的。本人還出于個人興趣選修了多門文化藝術相關
2、課程,例如:中國書法史、古代漢語、行書技法與創(chuàng)作、美術理論(外國美術史)、北京傳統(tǒng)文化等。此外,本人的第二外語為法語。在英語和法語方面的語言優(yōu)勢,相信對于申請課題的研究會有極大幫助。(2) 專業(yè)研究情況: 本人在研究生階段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跨文化傳播和翻譯方面,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外輸出。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為“中國書法術語的翻譯”。在此過程中,本人閱讀了一些書法相關書目,例如國內關于中國書法史,書法文化的書籍,以及用英文所著在國外推廣介紹中國書法的相關文獻。通過將理論與實證相結合,該文從書法術語本身的文化內涵和國外讀者的接受程度兩方面著手,總結出了翻譯書法術語的一般原則、常用翻譯手法以及自
3、行總結歸納出的參考譯文。研究背景、現(xiàn)狀及意義【研究背景】在中國書法藝術一書的第十章(歐陽中石,2007),學者白謙慎對中國書法走向世界發(fā)表了如下的看法:“以愚見,中國如不走向繁榮富強,中國書法走向世界在很長時間內將只會是人們嘴上的談論和良好的愿望?!倍?,隨著中國的飛速發(fā)展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國際社會對中文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自2004年始,中國政府便開始在海外設立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孔子學院”。據(jù)第八屆孔子學院大會介紹,截至會議召開(2013年12月),我國已在12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440所孔子學院。而中國書法作為中國文化傳承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在其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書法課堂已經(jīng)普及到世界許多國家的孔子學院。在過去幾年,諸多書法展覽也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例如2009奧克蘭孔子學院的國畫書法藝術展,2009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鬃訉W院的書法展(Treasures through Six Generations)等。廈門大學也會在每年定期舉辦專門設立海外留學生分組的書法比賽。北京大學王岳川教授看到了這種“文化輸出”的必要性,提出了“發(fā)現(xiàn)東方”的理論。(王岳川,2004)他提出,在“全球化”與后殖民的世界語境中,必須正視中國的文化身份問題, 否則中國文化就會被西方思想淹沒。 “發(fā)現(xiàn)”是為了減少誤讀。中國學者應該從全球性視角出發(fā),發(fā)掘出
5、中國文化新精神,從而使中國文化不會在新世紀再次被遮蔽。而白謙慎也提出,在當今中國文化的弘揚時期,“當代中國書法史的研究和寫作應包括港澳臺和海外中國書法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馮遠,2005)就我本人而言,自幼的書法學習讓我癡迷于這項傳統(tǒng)文化魅力與雅韻?;谡Z言學習的跨文化交際又讓我深刻意識到了文化傳播的必要性和難點所在。因此,我想通過該研究更深入地發(fā)掘書法傳播的歷史和國外友人對此的態(tài)度和看法,從而將這項中國傳統(tǒng)藝術發(fā)揚光大。【研究現(xiàn)狀】學術界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本身起步較晚,在20 世紀前期, 以新的學術方法來研究中國藝術史, 還未真正開始(莫家良,2004)。目前,蘇利文、高居翰及國內的林梅村、薛永
6、年等人對中國的繪畫及中西繪畫之間的交流已經(jīng)有了較多研究。普林斯頓大學“天橋”國際研討會、美國亞洲藝術發(fā)展國際研討會中,繪畫也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學術界對中國書法對外傳播史以及西方社會對中國書法的接受的研究仍處在啟蒙階段。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王岳川主編的文化書法研究叢書系列中的中外書法名家講演錄(上、下),收錄了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書家學者的書法前沿探討和論戰(zhàn),歐美頂尖級學者探討中國書法及其世界性意義,當代中國人文學者回答書法前沿問題等相關資料。這在中國書法史上應該是第一次。(王岳川, 2008)本套叢書的第二輯7本分別是:北美書法史、歐洲書法史、日本書法史、韓國書法史、東南亞書法
7、史、臺灣書法史、港澳書法史,這幾部書將有可能填補書法史西方書法研究的空白,使得海外書法得以進入真正的學術研究平臺之上。(王岳川,2010)在已出版的研究中,西方中國書法研究之濫觴介紹了20世紀初到1950年代這段濫觴時期國外漢學家對中國書法的初始研究,并回顧了書法在西方從獲得學術獨立到逐漸開啟學術研究的過程。此外還提及了國外對中國人眼中的書法的介紹。(鄭瑞,2010)河北大學胡凌教授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書法藝術通過分析西方人對中國書法的理解,指出在對中國書法這一典型中國問題的研究上,西方人同樣可以有所作為。并且他們以以異域眼光與不同思維對中國書法的觀照與思考,會為書法研究注入無限
8、活力。此外,文章還提出了加強對西方人書法研究成果的譯介工作的必要性,并給出了建立西方學者書法研究成果資料庫的構想。(趙柏松, 2009)目前正在進行的關于此課題的研究包括香港大學由托馬斯教授(G.M. Thomas)指導的博士論文中國書畫在歐洲的接受:1625-1862。由此可見,學術界雖然對于西方對中國書法的研究和接受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體系。并且針對20世紀這個特定階段,研究成果乏善可陳。【研究意義】在與中田勇次郎合編的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一書的序言中,傅申先生指出:在西方,中國書法是最后被認識的一種藝術。(中田勇次郎,1982)因此,推廣書法藝術,普及書法知識,在當代文化融匯的大環(huán)境下
9、刻不容緩。(1) 理論意義首先,基于中國書法對外傳播史研究的西方對書法的接受研究,將對書法對外傳播的歷程作系統(tǒng)整理。而書法對外傳播史是中國書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這項研究能夠彌補學術界對這方面的長期忽視。其次,正如白謙慎所總結的:西方收藏中國書法的歷史如此之短,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語言的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西方并沒有相對應的藝術形式。(白謙慎,2012)這種抽象的藝術形式使得中西方對書法的審美產(chǎn)生了差異。(Yee Chiang,1973)因此研究西方對中國書法的領會和接受,能夠有效填補國外該研究的空白,增進學術圈乃至普通民眾對這一中國特色文化遺產(chǎn)的了解和認可。最后,研究20世紀西方對書
10、法的接受,將研究對象的范圍拓展到現(xiàn)當代,具有特殊的意義。20世紀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大轉折點。它以東西方文明的碰撞為契機,深刻而廣泛地改變著中國人的生存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形態(tài),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受了鳳凰涅槃式的洗禮。(古德柏, 2000)中國書法在過去幾十年間的變化甚至大于歷史上幾千年的演變。(Gordon S. Barrass,2002)特別是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了一支號稱“現(xiàn)代派書法”的年輕隊伍,他們直接從觀念變革入手,對正統(tǒng)乃至一切典范進行公開反叛?;跂|西文化大交流的磅礴背景,這股以國際藝術共時化思潮為內核的激進旋風,從還原漢字的象形意蘊、拆解漢字進行重組、書法啟蒙下的工業(yè)化制作、觀念形態(tài)中
11、的裝置表現(xiàn),到科學理性的解析與解構、美學意味的形式構成等等,以變動不居、翻云覆雨之勢,發(fā)動了對書法歷史主義基線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面沖擊,其鋒芒所向,直指漢字載體的生死存亡。(盧輔圣,1998) 這種特殊的發(fā)展趨勢對中國書法史有著巨大的顛覆,而從西方讀者的旁觀者角度出發(fā),能更客觀公正地呈現(xiàn)這種趨勢的走向和影響。(2) 現(xiàn)實意義首先,研究西方對書法的接受,能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對雙方藝術界產(chǎn)生巨大作用。對于西方藝術圈而言,對中國書法的借鑒,能革新其固有的抽象藝術。眾所周知,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書法就對西方的繪畫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集中體現(xiàn)在線條、內在精神和創(chuàng)作觀
12、念三方面。瑞士畫家保羅·克利和西班牙畫家約安·米羅等人都從書法中汲取了諸多靈感,對他們的畫風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利華,2002)而對于中國書法自身而言,這門古老的藝術也應該在時間的漫漫長河中歷久彌新,擁有新的生機和活力。一些接受了西方觀念的華裔藝術家,例如徐冰和谷文達,摒除了書法的某些實質精神,極端偏離了文字的傳統(tǒng)形態(tài),其作品被稱為“后現(xiàn)代書法”或“書法主義”。他們藝術思想中西方當代藝術的影響可見一斑;其次,在西方,中國書法是最后被認識和收藏的一種藝術。西方收藏家收藏中國文物和藝術品,首先是從器物開始,以后才逐漸擴展到繪畫。(白謙慎,2012)因此,了解西方對書法的接受,增進
13、西方社會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認可,有利于書法展覽、拍賣等相關活動在西方的展開,從而大大提升書法在西方收藏界的地位;再次,而今在西方推介書法的書籍良莠不齊,部分表述也不是非常一致。因此通過研究西方對書法的接受,歸納出西方已被廣為接受的關于書法的表述和觀點,從而建立相關語料庫,編纂出雙語書法字典,具有重要意義;最后,盡管如今的海外漢語教師普遍具有一定文化底蘊,但他們對所授學生的書法接受水平和學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及其對書法理解造成的影響不甚了解,因此會對書法的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障礙。該研究能增進雙方對彼此文化的溝通理解,讓這種跨文化交流更加暢通無阻。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在研究之前,必須對擬研究題
14、目中的西方作出定義:本文所涉及的“西方”,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地理概念,也和經(jīng)濟、政治、意識形態(tài)沒有必然聯(lián)系,而是與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相對應的抽象概念??紤]到漢文化影響的活躍程度以及本人的語言知識結構構成,著力點將主要放在歐洲及北美諸國?!局饕芯績热荨浚?)20世紀以前的中國書法:中國書法發(fā)展的大致框架及向西方傳播歷史的回顧。(2)20世紀的中國書法:1. 中國書法的特征,包括該時期西方思想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國人自身對書法認識的變革;2. 中國書法發(fā)展的新動向和向西方傳播的新趨勢(3)20世紀西方對中國書法的接受1對書法的稱謂;2. 對書法術語的理解和翻譯;3. 看待書法的地位;4.
15、看待書畫之間的關系;看待書法與其他藝術之間的關系;5. 對書法藝術的欣賞; 6. 針對書法的典型觀點;7. 分析20世紀西方哲學、美學思想的背景,闡釋造成中西對書法理解異同的原因。 (4)研究所帶來的啟示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1搜集與考訂材料的方法(考據(jù))利用論文,書籍等文獻資源。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深入各地博物館、美術館,采集相關原始資料。2歷史比較法。 通過中西方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哲學思想、美學思想的異同對比,分析西方對中國書法觀感產(chǎn)生的根源。3統(tǒng)計方法。(1)大量觀察法:對足夠多的西方人士觀點樣本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總體的趨向;(2)統(tǒng)計分組法:由于西方對書法的觀點根據(jù)族群不同,可能會有
16、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可以將樣本按學術圈、藝術圈、收藏界等進行分組分析;(3)統(tǒng)計推斷法:在統(tǒng)計分組法的前提下,對同組樣本進行歸納分析,總結出其中的異同。4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1)系統(tǒng)診斷方法。西方對中國書法的看法,是一個思想體系,因此必須采用系統(tǒng)理論進行研究。(2)歷史分析與抽象邏輯相結合的方法。在歷史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在運動和發(fā)展中把握西方書法思想的實質?!緞?chuàng)新之處】(1)本研究對中國書法對外傳播史的總結,在學術史上尚未有之;(2)本研究是基于20世紀中國書法發(fā)生重大變革的特殊時期所做的有針對性的研究;(3)基于本人的學術背景,作者從譯介學的角度看待中西對待書法態(tài)度上所折射出來的文化差
17、異,和由此導致的對書法及相關術語的稱謂;(4)收集的語料庫和最后建立在西方讀者接受能力基礎上得出的詞典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將理論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預期成果本研究預期產(chǎn)生以下成果:(1)20世紀西方用外文出版的書法書目清單;(2)20世紀中國書法對外傳播的歷程;(3)海外書跡清單;(4)20世紀西方對中國書法的觀點態(tài)度的分類歸納概括總結;(5)建立一個同質的(Homogeneous)的語料庫,對相關的文本作動態(tài)的整理;(6)編纂出關于書法的雙語詞典。主要參考文獻1白謙慎. 中國書法在西方J中華讀書報,2012(334)2馮遠. 當代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與文化建構中國美術館書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 石家
18、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48-1573古德柏.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書法(“國際書法文獻展 文字與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C 臺中: 臺灣美術館, 2000:63-664利華. 中國書法藝術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影響J 書法之友,2002(4):8-105盧輔圣. 二十世紀書法史鳥瞰J 文藝研究,1998(5):102-1106莫家良. 真?zhèn)?#183;風格·畫史方聞與中國藝術史研究J文藝研究,2004(4):115-1607 歐陽中石. 中國書法藝術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8王岳川. 新世紀中國身份與文化輸出J廣東社會科學, 2004(3):5
19、-13 9王岳川. 中外書法名家講演錄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0王岳川. “2010·中國書法的國際教育與域外傳播”論壇R. 201011鄭瑞,王仙錦. 西方中國書法研究之濫觴J新美術,2013 (3):88-9112趙柏松.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書法藝術 D200913中田勇次郎. 歐美收藏 中國法書名跡集M 東京:中央公論社, 198214Gordon, Barrass.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Modern China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15Gao, Jianping. 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ese art: from calligraphy to painting M. Uppsala: Academia Upsaliensis, 199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醋酸鈉項目立項申請報告范稿
- 天津康復器械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2025年工程機械研究分析報告
- 消防兵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男士戒指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椒鹽味手剝山核桃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仁愛版九年級英語實踐活動計劃
- 香山公園公務員考試題及答案
- 仙居衛(wèi)生局校招筆試試題庫及答案
- 水膠體傷口敷料市場發(fā)展前景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2025-2026年)
- 表現(xiàn)技法(山東聯(lián)盟)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濰坊學院
- 培訓班脫口秀課件
- 2021圍產(chǎn)期抑郁癥篩查與診治專家共識(全文)
- 《兔子坡》小學生閱讀分享課課件
- 《風電施工流程》課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全一冊《電與磁》單元測試卷(原卷版)
- 沈陽市第二屆“舒心傳技 莘紳向陽”職業(yè)技能大賽技術工作文件-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文件
- 2018年浙江嘉興舟山中考滿分作文《讓矛盾的心不再矛盾》
- 文化市場法律法規(guī)培訓
- 建筑施工安全設備檢測實施方案
- “雙減”作業(yè)設計:小學道德與法治作業(yè)設計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