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外動脈狹窄和顱內寬頸動脈瘤【摘要】 目的 探討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顱外動脈狹窄以及顱內寬頸動脈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應用血管內支架成形治療14例顱內、顱外動脈狹窄;支架結合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寬頸動脈瘤5例,單純支架置入治療顱內寬頸動脈瘤1例。結果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經(jīng)支架成形治療后10例血管直徑恢復正常,4例血管直徑恢復85%90%。6例顱內寬頸動脈瘤,4例獲得致密栓塞,1例疏松栓塞,1例單純支架置入后動脈瘤腔內血流滯留。術中發(fā)生支架移位1例。隨訪136月,無發(fā)生缺血或出血性事件,10例定期血管造影檢查未發(fā)現(xiàn)支架再狹窄或閉塞,動脈瘤無復發(fā)。結論應用血管內支架治療顱內、
2、顱外動脈狹窄以及輔助彈簧圈治療顱內寬頸動脈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關鍵詞】 顱內動脈瘤 腦動脈疾病 縮窄 病理性 支架 血管成形術 栓塞 近年來,神經(jīng)介入治療以其微創(chuàng)、安全、高效等特點,逐漸成為治療腦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999年6月2007年2月,筆者科室應用血管內支架治療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和6例顱內動脈瘤,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患者,男性8例,女性6例,年齡(63.79±10.21)歲(4776歲);6例顱內動脈瘤,男性4例,女性2例,年齡(57.67± 5.72)歲(4763歲)。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的入選標
3、準為:(1)所治血管是導致臨床癥狀的“責任血管”(導致臨床癥狀的主要病變血管);(2)動脈狹窄程度>50%,經(jīng)過內科治療,癥狀無緩解;(3)狹窄遠端血管未形成理想的側支循環(huán),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后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環(huán);(4)無嚴重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或CT、MRI檢查無嚴重的梗死病灶;(5)優(yōu)勢側血管狹窄,或合并另一側血管狹窄或閉塞者。14例動脈狹窄臨床癥狀見表1;6例顱內寬頸動脈瘤均曾有1次以上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史。 表1顱內、顱外動脈狹窄患者臨床資料與治療 1.2 影像學資料所有病例術前均行CT或MR和腦血管造影檢查。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病例CT或MR均示有不同程度的腔隙性腦梗死;腦血
4、管造影結果見表1。動脈狹窄程度和分級方法參照文獻1。6例顱內動脈瘤腦血管造影所見動脈瘤所在部位、大小、瘤體/瘤頸見表2。表2顱內寬頸動脈瘤臨床資料 1.3治療方法全麻或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術,穿刺股動脈置入動脈鞘,在導絲引導下將6FENVOY指引導管(接加壓鹽水滴注)送至病變近端。全身肝素化(70 U/kg)后,選好理想的工作角度,在路徑圖下進行相關的操作治療。 1.3.1狹窄組對高度狹窄影響支架輸送系統(tǒng)通過狹窄段者(2例),先將微導絲送至狹窄血管遠端,并經(jīng)此送入直徑為2 mm小球囊進行預擴,隨后沿導絲將支架送至狹窄部位,準確定位后釋放。術畢再次造影以了解支架位置、貼壁情況、狹窄改
5、善情況,決定是否需再行球囊擴張。對于高危病例,如病變局部為不穩(wěn)定斑塊(術前血管彩超提示為軟斑塊或血管造影發(fā)現(xiàn)狹窄處有潰瘍形成),或狹窄呈線樣者,則先將保護傘在導絲導引下置入狹窄遠端,隨后再沿保護傘導絲置入支架。顱內、外動脈狹窄組所選用的支架、保護傘型號及規(guī)格見表1。 1.3.2動脈瘤組根據(jù)載瘤動脈遠、近端血管直徑以及動脈瘤瘤頸大小,選擇合適支架,本組3例用BX支架(美國Cordis公司),3例用Neuroform3支架(美國Bostom公司)。以微導絲引導支架輸送系統(tǒng),確認支架完全騎跨瘤頸后釋放。隨后微導管在微導絲導引下,通過支架網(wǎng)孔入動脈瘤腔內,再由此置入彈簧圈,栓塞動脈瘤。 1.3.3圍手
6、術期治療術前治療:術前3 d予口服腸溶阿斯匹林300 mg/d,氯毗格雷75 mg/d;或術前1 d予口服腸溶阿斯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300 mg/d,術前2 h靜脈泵注尼莫地平35 mL/h??刂蒲獕?狹窄組收縮壓控制在<140 mmHg(1 mmHg=133 Pa),動脈瘤組則將收縮壓控制在原收縮壓的2/3。術后治療:術后予低分子肝素鈉4 000 U皮下注射,2/d,連續(xù)3 d,氯吡格雷75 mg/d,連續(xù)服用4周,腸溶阿斯匹林300 mg/d。狹窄組口服6月后改100 mg/d,長期服用;動脈瘤組連續(xù)服用4周。 1.4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以x±s表示,采用SP
7、SS 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 2結果 2.1支架釋放20例病例,1例椎動脈V4段動脈瘤,支架置入后發(fā)生移位,即予置入另一支架,使其遠端疊放入移位的支架近端內,重塑載瘤動脈;余19例支架均1次置入到位。 2.2術后即刻造影(1)狹窄組:10例血管徑恢復正常,3例恢復到正常血管徑的90%,1例恢復到正常血管徑的85%。4例不穩(wěn)定斑塊(斑塊內均有潰瘍)所致狹窄,經(jīng)治療后潰瘍影被支架覆蓋未再顯影(圖1)。術前、術后血管狹窄程度、血管直徑比較及統(tǒng)計學結果見表3。(2)動脈瘤組:4例獲得完全致密填塞,瘤腔閉塞(圖2);1例因瘤頸正對著粗大的原始后交通動脈,微導管無法穩(wěn)固在動脈瘤腔
8、內,僅予疏松填塞,術后造影示瘤頸處仍有少量血流信號;1例在置入支架后瘤體內造影劑明顯滯留,未再予彈簧圈栓塞。術后載瘤動脈以及鄰近主要的分支血管均保持通暢。表314例支架成形術前與術后即刻造影結果 2.3并發(fā)癥狹窄組中4例頸動脈分叉處狹窄,在植入支架或在球囊后擴時,均出現(xiàn)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無血管穿通、破裂出血、血管急性閉塞、夾層動脈瘤形成、死亡等手術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 2.4隨訪(1)狹窄組:隨訪(17.29±10.68)月(136月)。1例術后51 d發(fā)生1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但無遺留神經(jīng)缺損癥狀,余均無TIA或腦梗死、腦出血發(fā)生。8例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均有不
9、同程度緩解;5例原有反復發(fā)作性的眩暈、黑矇消失。10例腦血管造影隨訪(6.67±2.50)月(39月),病變血管均保持通暢,支架形狀良好,無變形、塌陷、移位、再狹窄。主要分支血管無狹窄或閉塞等,遠端血管床單位時間內腦血流灌注量明顯增加,達峰時間縮短。(2)動脈瘤組:腦血管造影隨訪(10±3.35)月(614月)。4例動脈瘤瘤體、瘤頸處均無造影劑進入,彈簧圈形態(tài)和術后即刻比較無明顯壓縮、變形等改變,且1例在動脈瘤頸處的彈簧圈和載瘤動脈之間可見一“透明隔絕帶”形成;1例瘤腔疏松填塞者,5個月后造影隨訪瘤腔有增大征象,予彈簧圈二期致密栓塞;1例單純支架置入者,術后2個月造影隨訪瘤
10、腔不再顯影。 3討論 3.1術前綜合評價全腦血管,制定個體化手術治療策略本組14例顱內、外動脈狹窄,大部分病例病變位于顱底或頸動脈分叉處,術后臨床癥狀均得到滿意改善,術后即刻造影結果,血管徑線恢復理想,且無手術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隨訪10例造影結果,腦組織供血明顯改善。這些得益于術前綜合分析、評判患者腦組織的供血與代償、狹窄是否和臨床癥狀有關,明確是否有必要對每一“責任血管”進行干預治療。如“責任血管”高度狹窄幾近閉塞者,則應側重治療、保護對整體腦組織供血能起關鍵代償作用的“次責任血管”。 3.2支架置入前后是否需球囊擴張成形對于不穩(wěn)定斑塊所致狹窄者,如支架輸送系統(tǒng)或保護傘系統(tǒng)足以通過狹窄段,此時
11、放置支架的主要目的是覆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則不必行球囊預擴張以免斑塊脫落;對支架置入后貼壁不理想、殘余狹窄50%,則予球囊進行適當擴張。 3.3是否使用腦保護傘本組對4例不穩(wěn)定斑塊在術中預先采用遠端保護傘裝置(圖1),術后回收的保護傘上均可見到術中脫落的斑塊碎片,而無遠端血管繼發(fā)栓塞事件發(fā)生,說明在頸動脈狹窄血管內支架成形術中使用腦保護傘,可有效降低和手術相關的腦缺血事件發(fā)生率。 3.4把握血管內干預治療的“度”文獻報道在支架成形術后擴張時,因支架網(wǎng)眼對斑塊的切割,導致斑塊脫落造成小卒中發(fā)生23。Vitek等認為術后狹窄程度減小至20%,即可認為是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成功的標志4?;?/p>
12、于此,本組對12例狹窄病例進行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時,血管徑恢復到>70%即止,不盲目追求影像學上的“視覺解剖效果”,而強求血管直徑完全恢復至正常。 3.5術后再狹窄問題術后再狹窄越來越受到臨床關注,是直接影響顱內、外血管內支架成形術長期療效的重要因素。再狹窄是由于平滑肌細胞遷移和增殖或內膜和基質增生所致,而非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再發(fā)產(chǎn)生。Yadav認為,在支架腔內形成光滑內膜層需1428 d,在人體內支架形成穩(wěn)定內膜需3個月5。所以筆者在術后予低分子肝素鈉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3d,予氯毗格雷75 mg/d,共1個月,阿司匹林300 mg/d,共6個月,后改阿司匹林10
13、0 mg/d維持,在造影隨訪的病例中未發(fā)現(xiàn)再狹窄發(fā)生。 3.6注意頸動脈竇壓力反射頸動脈分叉處狹窄在使用支架治療和球囊擴張時,可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導致心動過緩、血壓下降。本組4例頸動脈分叉處狹窄,盡管在植入支架前預先注射了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但在術中、術后仍出現(xiàn)心動過緩,收縮壓下降>40 mmHg,均需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維持治療4872 h,血壓才逐漸恢復正常。因此,術前應備好急救藥品,對于術前心率<50 min1者或伴有心功能不全者,甚至可在術前置入臨時起搏導管以防不測。 3.7支架治療寬頸動脈瘤及相關注意事項本組6例手術夾閉困難、單純彈圈簧填塞將累及載瘤
14、動脈的寬頸動脈瘤,通過植入柔順性好、易通過顱底迂曲部的顱內專用支架,對瘤頸進行重塑形后,后續(xù)填入的彈圈簧不至于脫入載瘤動脈。選擇支架長度足以橫跨動脈瘤頸或超出瘤徑23 mm即可;選擇直徑應考慮到腦血管痙攣的可能,以防因術中應用了罌粟堿等解痙藥后,血管擴張支架向遠端移位。 3.8支架輔助彈簧圈填塞動脈瘤“度”的把握在支架置入后的彈圈簧填塞,理論上是越致密越好,但亦不應強求“視覺效果”。本組有2例在填塞最后一枚彈圈簧時,出現(xiàn)支架受壓塌陷,載瘤動脈血流受阻現(xiàn)象。經(jīng)更換短小型號的彈圈簧或抽出末個彈簧圈后,支架恢復正常形態(tài)。張鑫等認為支架結合彈圈簧疏松栓塞寬頸動脈瘤,可明顯改變動脈瘤內血液動力學及動脈瘤
15、的自然歷程,減少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支架植入后,隨著血管內皮化出現(xiàn),可有效防止瘤腔內血栓進入載瘤動脈引起腦梗塞;瘤腔疏松填塞具可壓縮性,經(jīng)治療動脈瘤腔萎縮后,尚可減輕占位效應6?!緟⒖嘉墨I】 1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tom Trial Collborators. Benefic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J. N Engl J Med, 1991,325:445453.2李慎茂,朱鳳水,繆中榮,等. 頸動脈狹窄的血管支架治療J.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04,1(1):1418.3劉建民,黃清海,洪波,等. 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頸動脈狹窄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2,36(11):985988.4Vitek J J,Roubin G S,ALMubarek N,et al. Carotid artery st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guī)-注冊測繪師《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guī)》名師預測卷1
- 課題申報參考: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價值、困境及出路研究
- 科技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與安全生產(chǎn)的平衡
- 讀書助力職業(yè)發(fā)展-職場類書籍閱讀推廣方案
- 二零二四年幼兒早教中心品牌經(jīng)營許可及資產(chǎn)轉讓合同3篇
- 2025年貨運飛機保險合同
- 救生員勞務合同
-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高三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選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中央2025年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有關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外呼合作協(xié)議
- 小學二年級10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800道題
- 保險公司2025年工作總結與2025年工作計劃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眼科護理進修專題匯報
- 介入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語匯編:材料作文
- 2024年大型風力發(fā)電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 禮儀服務合同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