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實驗十一醇、酚的鑒定_第1頁
有機化學實驗十一醇、酚的鑒定_第2頁
有機化學實驗十一醇、酚的鑒定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十醇、酚的鑒定一 實驗目的:1. 進一步認識醇類的性質 ; 2 比擬醇 , 酚之間的化學性質的差異 ; 3. 認識羥 基和烴基的相互影響 .二 實驗重點和難點:1. 醇酚之間的化學性質的差異 ;2. 認識羥基和烴基的相互影響 .實驗類型: 根底性 實驗學時: 4 學時三 實驗裝置和藥品:實驗儀器 : 試管 滴管 燒杯 酒精燈 pH 試紙化學藥品 : 甲醇 乙醇 丁醇 辛醇 1% 高錳酸鉀 異丙醇5% 氫氧化鈉 10% 硫酸銅 乙二醇 10% 鹽酸10% 三氯化鐵 苯酚 間苯二酚 對苯二酚 鄰硝基苯酚 水楊酸 苯甲酸 溴水 甘油四 實驗原理: 醇和酚的結構中都含有羥基 , 但醇中的羥基與烴基

2、相。酚中羥基與芳環(huán)直 接相連 , 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上有許多不相同的地方。1醇的性質:a. 醇和乙酰氯直接作用生成酯的反響可用于醇的定性試驗:CHCOCI + ROH> CHaCOOR + HCI低級醇的乙酰酯有香味,容易檢出。高級醇的乙酰酯因香味很淡或無香味而不適用。b. 含10個碳以下的醇和硝酸鈰銨溶液作用可生成紅色的絡合物 , 溶液的顏色由 橘黃色變成紅色 , 此反響可用來鑒別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羥基。(NH) 2Ce(NO)6+RO> (NH) 2Ce(OR)(NO) 5+HNOc. 鉻酸是鑒別醇和醛、酮的一個重要試劑,反響在丙酮溶液中進行,可迅速獲 得明確的結果,鉻酸試劑可氧

3、化伯醇,仲醇及所有醛類,在5 秒內產生明顯的顏色 . 溶液由橙色變?yōu)樗{綠色 . 而在試驗條件下 , 叔醇和酮不起反響 , 因此, 鉻酸 試驗可使伯醇與叔醇區(qū)別開來 .H2SO4HCrQ+RCbOH或)R2CHO> C2(SQ) a+RCOH+RC=Od. 不同類型的醇與氯化鋅一鹽酸(Lucas)試劑反響的速度不同,三級醇最快, 二級醇次之,一級醇最慢,故可用來區(qū)別一、二、三級醇,含36 個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鋅鹽酸溶液中,反響后由于生成不溶于試劑的鹵代烷,故會 出現(xiàn)混濁或分層,利用各種醇出現(xiàn)混濁或分層的速度不同可加以區(qū)別;含 6 個 碳原子以上的醇類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檢驗;而甲醇和乙

4、醇由于生成相應 鹵代烷的揮發(fā)性,故此法也不適用。ZnCI2ROH + HCI > RCI + H2Oe. 醇與 3, 5二硝基苯甲酰氯作用得到固體的酯, 有固定的熔點, 并且容易純化,可作為衍生物來鑒定醇;f. 多元醇的氧化:用費林試劑氧化多元醇,多元醇能與新鮮的氫氧化銅反響生 成絳藍色溶液,醇羥基數(shù)越多,反響越快。2酚的性質:酚類化合物具有弱酸性 , 與強堿作用生成酚鹽而溶于水 , 酸化后可使酚游 離出來。a. 大多數(shù)酚與三氯化鐵有特殊的顏色,而且各種酚產生不同的顏色,多數(shù)酚呈 現(xiàn)紅、藍、紫或綠色,顏色的產生是由于形成電離度很大的絡合物。GH50H + FeCI 3> 3H+3H

5、CI+ FeQG® 3-一般烯醇類化合物也能與三氯化鐵起反響多數(shù)為紅紫色 ,大多數(shù)硝基 酚類、間位和對位羥基苯甲酸不起顏色反響,某些酚如a 萘酚及B 萘酚等由于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它的水溶液與三氯化鐵不產生顏色反響,假設采用乙醇 溶液那么呈現(xiàn)正反響。b. 羥基的存在使苯環(huán)活性增加,酚類能使溴水褪色,形成溴代酚析出,如苯酚 與溴水作用生成白色固體三溴酚:但要注意的是,這個反響并非酚的特有反響,一切含有易被溴取代的氫原 子的化合物,以及一切易被溴水氧化的化合物,如芳胺與硫醇均有此反響。 五 實驗內容及步驟:1 醇的性質:1、比擬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向四支試管中分別滴加 10 滴 a

6、甲醇 b 乙醇 c 丁醇 d 戊醇,振蕩。如已溶 解,那么繼續(xù)滴加 10滴樣品。現(xiàn)象:甲醇,乙醇均溶于水,丁醇,戊醇出現(xiàn)分層。 且多加醇的分層更明顯。結論: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2醇的盧卡斯Lucas試劑反響:在三支枯燥試管中分別參加 1mL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再分別參加1mL 盧卡斯Lucas試劑,振搖,最好放在 26-270C水浴中溫熱數(shù)分鐘,靜止,觀 察發(fā)生的變化,記下混合液混濁和出現(xiàn)分層所需時間?,F(xiàn)象: 叔丁醇立即渾濁, 仲丁醇溶液放置片刻渾濁, 正丁醇溶液澄清無變化。 解釋:醇分子中的羥基氧原子具有較大的電負性,因此碳氧鍵是極性共價鍵, 容易斷裂,使得羥基易被

7、其他基團取代。醇分子中的羥基被鹵原子取代,生成 鹵代烴,這是制備鹵代烴的重要方法。R-OH和 HCI反響時,碳氧鍵斷裂而發(fā)生羥基被鹵原子取代的親核取代反響,醇的活潑性順序與醇和鈉反響的活潑順序 相反: R3COH>2RCHOH>RC2OHH一般情況下,氫碘酸極氫溴酸能比擬順利地與醇反響,而鹽酸,除叔醇、烯 丙醇及苯甲醇外,其它伯醇和仲醇那么需要使用無水氯化鋅催化。利用伯、仲、 叔三類醇與鹽酸作用的快慢,可以區(qū)別三類醇。所用試劑為無水氯化鋅和濃鹽 酸配成,稱為盧卡斯Lucas試劑。低級醇可以溶解于這個溶液中,而生成的 氯代烴那么不溶解,使溶液渾濁,從出現(xiàn)混濁的快慢,觀察反響進行的速度

8、,用 來區(qū)分三類醇。醇與氫鹵酸的反響活性次序為:苯甲醇 / 烯丙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甲醇。結論:利用盧卡斯Lucas試劑反響,可用來區(qū)別低級6C以下的伯、仲、 叔三類醇。由于所生成鹵代烴不溶于水。故溶液分層。含 6 個碳原子以上的醇 類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檢驗。 2 、醇的氧化:A:1%KMn4O5d + 濃 H 2SO4 1 d + 樣品 樣品:伯丁醇,仲丁醇,叔丁醇 現(xiàn)象:正丁醇最先被氧化,溶液由紫色變?yōu)樽厣?,最后顯黑色沉淀。仲丁醇次 之。叔丁醇,無明顯變化。結論:氧化劑常溫下能氧化伯醇和仲醇,但同樣的條件下,叔醇不能被氧化, 仲醇氧化速度較慢。

9、B:醇的硝酸鈰銨試驗:取 2d樣品于試管中,再加0.5mL硝酸鈰銨試劑,搖蕩后 觀察顏色變化。不溶于水的樣品操作如下:將0.5mL硝酸鈰銨溶液和1mL醋酸參加一個干凈試管中如有沉淀,加 3-4 滴水使沉淀溶解 ,再加 5 滴樣品,振 搖試管使之溶解,觀察反響現(xiàn)象。+RCHOH + 2CeIV> R 2C=O + 2CeHI + 2H樣品:甲醇,乙醇,甘油,正丁醇現(xiàn)象, 4 支試管均出現(xiàn)紅色。結論:含 10 個碳以下的醇與硝酸鈰銨反響能形成紅色絡合物,以此可鑒別小分 子醇類化合物。3、多元醇與氫氧化銅的作用:3mL 5% NaOH + 5d 10% CuSO 4 于 2 支試管中,再分別加

10、 5 滴樣品。 樣品:乙二醇,甘油現(xiàn)象: 乙二醇溶液藍色緩慢轉化為絳藍色,甘油溶液藍色迅速變?yōu)榻{藍色。 結論:多元醇能與新鮮的氫氧化銅反響生成絳藍色溶液,醇羥基數(shù)越多,反響 越快。反響方程式:2 酚的性質: 1 酚的弱酸性:取少許樣品于試管中,用 pH試紙測其酸堿性。 樣品:苯酚,間苯二酚,對苯二酚。現(xiàn)象:均為酸性。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將少量苯酚晶體放在試管中,加 3mL水,振蕩試管后觀察是否溶解。用玻 璃棒蘸一滴溶解,以廣泛pH試紙檢驗酸堿性。加熱試管可見苯酚晶體全部溶解。 將溶液分裝兩支試管,冷卻后兩試管均出現(xiàn)混濁。向其中一支試管參加幾滴 5%NaOH溶液,觀察現(xiàn)象。再參加 10縊酸,又有何

11、變化?在另一支試管中參加 5%NaHC溶液,觀察混濁是否溶解?現(xiàn)象:微溶,溶液渾濁 pH=5-6, 呈弱酸性溶液變澄清 再次變混濁 無變化解釋:苯酚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在熱水中溶解度大些。故參加水后有局部 溶解,而溶液那么呈混濁狀,加熱可使苯酚全部溶解,冷卻后又有析出,溶液再 次變混濁。苯酚呈弱酸性,可使pH試紙變微紅。由于苯酚具弱酸性,故其能與NaOH和NaCO 反響,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鈉。Na 2CO + H 20> NaOH + NaHCO 3C 6H0H + NaOH > C 6HsONa + H 2O但參加鹽酸后,苯酚又重新游離析出,溶液再次由清變渾濁。C6H5ONa +

12、 HCl > GHOH + NaCl苯酚不與NaHCO作用,也不溶于NaHCO溶液中,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結論:苯酚呈弱酸性,具有一定的溶解度,能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可 溶于水的酚鈉,但不與碳酸氫鈉溶液作用。(2)與FeCb溶液作用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參加 0.5mL 樣品 1%苯酚,間苯二酚,對苯二酚水溶液, 再各參加1%FeC3水溶液1-2滴,觀察和記錄各試管中顯示的顏色。 現(xiàn)象: ( 1 )在裝有苯酚晶體的試管中,溶液呈藍紫色。(2)在裝有間苯二酚的試管中,溶液呈藍紫色(3)在裝有對苯二酚的試管中,暗綠色結晶。解釋:酚與三氯化鐵的顏色反響比擬復雜,所呈現(xiàn)的顏色隨參加的試劑、溫 度

13、、反響出現(xiàn)顏色變化時間的長短以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的不同而改變。主要生成絡合物:6ArOH + FeCl 3>6 H + + 3CI - + Fe(OAr) 司 3-呈現(xiàn)顏色結論:酚與 FeCl3 的特殊顏色反響,可用來檢驗酚和烯醇式結構的存在。3 溴化:在試管中參加0.5mL 1%樣品水溶液,逐漸參加 Br2溶液,溴水不斷褪色并觀 察有無沉淀析出。樣品:苯酚,水楊酸,間苯二酚,對苯二酚,對羥基苯甲酸,苯甲酸?,F(xiàn)象:(樣品順序為對應的試管 1-6 號)。 1 號:加一滴溴水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 逐漸參加,沉淀增多,溴水褪色。 2 號:逐滴參加溴水,出現(xiàn)白色沉淀,溴水褪 色。 3 號:溶液為黃

14、色,且出現(xiàn)絮狀物后有溶解。 4 號:無沉淀出現(xiàn),溶液為黃 色。 5 號:出現(xiàn)白色沉淀,溴水褪色。 6 號:無沉淀出現(xiàn),溶液為黃色。結論:飽和溴水能與酚的鄰位或對位氫發(fā)生取代,生成白色沉淀,含活化羥基的取代基的物質能使溴水迅速褪色。反響方程式:與溴的作用將 5 滴苯酚稀溶液參加試管中,然后逐滴參加飽和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繼續(xù)滴加飽和溴水至白色沉淀變?yōu)辄S色沉淀。再將試管內混合物煮沸 1-2 分鐘, 以除去過量的溴,靜置冷卻,沉淀又析出。滴加幾滴1%碘化鉀溶液和 1 毫升苯。用力振蕩試管,沉淀溶于苯中,析出的碘使苯層呈紫色。記錄觀察到得現(xiàn)象, 并解釋之。解釋:苯酚與溴水作用,立即生成2,4,6 -三溴苯酚白色沉淀。2,4,6 -三溴苯酚被過量的溴水氧化, 生成黃色的 2,4,4,6 四溴環(huán)己烯酮, 后者被氫碘酸 復原為2,4,6-三溴苯酚,同時析出碘。碘又溶于苯,從而使苯層呈紫色。反應式見教材。結論: 酚很容易進行鹵化反響。苯酚與溴的反響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