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_第1頁
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_第2頁
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_第3頁
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_第4頁
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心換民心 親情解民憂慶云縣創(chuàng)建“親情信訪模式”的幾點做法近年來,慶云縣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以人民幸福為最大追求”的理念,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以“親情”定位,以“親情”動人,著力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上動真情、辦實事,在完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出實招,把“親情”融入信訪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功創(chuàng)出并實施“親情信訪模式”,大批信訪問題在縣內得到及時妥善解決,用“親情”在政府與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傳遞溫情的橋梁。自2009年起,該縣連續(xù)三年保持了進京正常上訪“零登記”記錄,連續(xù)三年萬人上訪率、越級上訪量均在德州市保持最低。特別是民政信訪連續(xù)18年無人進京到省越級上訪、無信訪

2、積案,被民政部評為“全國民政信訪工作先進單位”。一、實行親情化信訪調解,用真心放大“信”字。慶云縣始終堅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把上訪群眾當作“親人”,把上訪群眾的事當成“家事”,用親情進行信訪調解,用熱心、誠心、愛心和真心踐行著為民解難的宗旨,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從而用親情和真誠贏得群眾的認可、信任和依賴。(一)把“信”字放大為信任。該縣各級領導干部懷著對群眾無限的真情和熱愛,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使信訪案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上訪老戶齊春香,1998年在未辦理任何手續(xù)前提下,在屬于村集體所有的宅基地上建起房屋,慶云縣國土部門按照法

3、律程序進行了強制拆除,為此齊春香多次上訪。為了維護好上訪人的利益,使上訪人居有定所,該縣協(xié)調國土局和中丁鄉(xiāng)政府又在原住所周圍重新規(guī)劃宅基并辦理了相關手續(xù),使齊春香的上訪問題得到最終解決。(二)把“信”字放大為信念。該縣堅持把群眾的事永遠當作最重要的事,把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辦好事、謀利益當作永恒的信念,把群眾密密麻麻的來信、反復訴說的言語、愁云密布的眼神、急躁無常的表達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抓在手里,通過批辦交辦、過問會審、督辦告果,把群眾訴求一樁樁、一件件解決好。2009年12月份,該縣怡景家園小區(qū)數(shù)百名住戶上訪反映該小區(qū)電熱取暖成本高、效果差問題,當時已近寒冬,群眾不滿情緒與日劇增

4、。該縣立即深入調查,全面走訪,先后13次與業(yè)戶代表進行座談了解情況。在做好業(yè)戶情緒穩(wěn)控的同時,幾經(jīng)周折協(xié)調置業(yè)方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經(jīng)過長達2個月的不懈努力,最終置業(yè)方同意承擔小區(qū)住戶2009年冬季取暖的全部費用,并于2010年無條件對住戶取暖設施進行逐一改造,徹底解決了業(yè)戶的取暖問題,保障了小區(qū)業(yè)戶的正當權益。(三)把“信”字放大為誠信。該縣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把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依法、依紀、依政策公正地處理好,做到了真誠踐諾,誠信為民。在工作中,該縣對信訪反映的問題,符合政策的一定要辦理,一定要落實;對不符合政策的,一定要講明政策,講清道理,把大道理講清,小道理講深,老道理講新,新道理講明,歪

5、道理批倒,正道理說好。通過辦理一件又一件信訪案件講誠信,通過一屆又一屆領導班子為民造福講誠信,通過一批又一批黨員干部的辛勤工作講誠信。常家鎮(zhèn)后田村村民南希純,2004在與兩個兒子赴河北送貨途中遭遇車禍,二子身亡,南希純重傷喪失勞動能力。隨后,兩兒媳改嫁,撇下家中6個月女嬰和不滿2周歲男童。雖經(jīng)法院判決肇事司機賠償南希純14.77萬元,但肇事者僅給了3.5萬元賠償,且在服刑三年后逃逸失蹤,剩余賠償款難以落實。南希純拖著殘疾身軀既要照顧80多歲的臥床老母,又要撫育兩個幼年孩童,生活十分艱難。自2007年起,南希純先后多次上訪請求給予生活幫助。針對信訪人的特殊情況,該縣組織多部門予以協(xié)調,想方設法展

6、開救助,民政部門將南希純及其兩個孩童納入農村低保;縣法院將依法執(zhí)行與家庭勸說相結合,先后13次深入肇事者所在村村干部及親屬家中,耐心解釋、真情交流,鼓勵他們幫助做好肇事者思想工作使其盡快返鄉(xiāng)歸案;團縣委、縣婦聯(lián)分別幫扶一名孩子,解決了入學讀書問題。并從信訪專項救助資金中一次性幫助其解決救助金2萬元。二、開展親情化接訪處訪,用真情化解難題。慶云縣通過實行領導接訪、包訪、回訪等措施,大力開展親情化接訪處訪,對上訪群眾實施全方位情感關懷,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化解矛盾。(一)實行領導接訪,暢通信訪渠道。自2008年開始,該縣實行了領導接待日制度,積極開展“縣委書記大接訪”和“縣委常委大接訪”活

7、動??h級領導每月10日、20日集中接訪,鄉(xiāng)鎮(zhèn)(街道)領導每月每月8日和18日公開接訪,縣直部門每月18日接訪。接訪領導與信訪群眾當面進行溝通,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對所接案件親自作出批示,實行定期督導、全程跟蹤結服制,一些重復上訪案件和信訪積案得到了徹底解決,一批信訪老戶實現(xiàn)了息訴罷訪。截止今年8月底,共有縣級領導78人次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部門領導283人次進行公開接訪,共接待群眾來訪549起,結案率達100,結服率98%。(二)實行領導包案,確?;怆y題。該縣實行縣鄉(xiāng)、部門領導信訪包案制度,要求包案領導堅持“一包到底”,做到“三包一?!保础鞍讣?、包查辦、包落實、保穩(wěn)定”。同時,嚴格實行“五定”

8、責任制,即明確責任領導、承辦單位、責任人、責任要求和辦結時限,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不解決的,嚴格責任追究,使一批信訪積案難案得到有效解決。2010年,該縣縣級領導累計包案29起,處結29起,處結率100%;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縣直部門領導累計包案61起,處結61起,處結率100%。(三)實行干部回訪,維護群眾利益。該縣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思路,深入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年”和“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把回訪信訪戶做為縣鄉(xiāng)領導干部下訪的重要內容和密切黨群關系、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常抓不懈,做到了“人穩(wěn)控在當?shù)?、事化解在基層”,避免了群眾越級上訪。該縣干部回訪做到了“四結合”,

9、即堅持把回訪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回訪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原來處理過程中遺留的問題或處理有誤的問題做到隨時發(fā)現(xiàn),立即解決;堅持把回訪與疏導教育相結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堅持把回訪與送溫暖、幫助群眾勤勞致富相結合,盡力解決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堅持把回訪與指導工作、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問題相結合。今年前8個月,該縣縣級領導干部共計回訪各類信訪戶34戶,1個重點寫信老戶和2個上訪老戶深受感動,主動息訴罷訪。該縣民政部門連續(xù)三年組織開展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為主題的干部回訪活動,要求每一名業(yè)務科長走遍全縣每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要求局領導班子成員每周至少有一天進村入戶聽取群眾意見,

10、每一名鄉(xiāng)鎮(zhèn)民政助理要走遍每一戶貧困戶,主動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累計發(fā)放服務聯(lián)系卡8000余張,征求群眾反饋意見近500條,解決各類問題800余件。三、創(chuàng)新信訪工作方法,完善親情化信訪機制。為做好新時期信訪工作,慶云縣根據(jù)信訪工作的新變化、新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機制,提升信訪工作水平,推動信訪工作新發(fā)展。(一)建立初信初訪聯(lián)合會審制度。慶云縣建立聯(lián)合會審初信初訪制度,信訪部門負責同志對每日來信來訪集中研究,從中發(fā)現(xiàn)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發(fā)現(xiàn)潛在隱患,對尖銳及有激化傾向的矛盾,組織人員及早介入處理,做到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介入、早預警、早評估、早處理。對初訪群眾,實行首問負責制,接訪人員必

11、須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水解渴、一片誠心辦事”。(二)建立信訪預警評估制度。該縣研究制定了慶云縣信訪風險評估試行辦法,重大項目啟動、重大決策出臺前,信訪部門先行介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在做好有關政策宣傳教育的同時,及時向領導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對可能引發(fā)群眾不滿情緒的及時提出預警和評估建議,制定周密配套預案,從源頭上防止矛盾。在2009年的社區(qū)選舉、金宇建材工程、慶云宮遷占工程及2010年的迎賓路兩側拆遷改造工程、農村社區(qū)建設工程中,由于評估到位、預警及時,群眾的不解不滿情緒得以有效消除,多起集體訪在萌芽狀態(tài)得以化解,信訪風險評估工作得

12、到了省信訪局的認可和贊同。(三)建立“快辦快結”制度。鑒于個別案件愈拖愈難的現(xiàn)象,該縣自2007年起就探索督查辦理信訪案件的新路子,逐漸形成“快辦快結”的工作新方法,并制定出臺慶云縣信訪事項“快辦快結”試行辦法,促進了初信初訪、重大信訪案件和群眾反映的疑難案件的解決。自實行“快辦快結”以來,該縣重訪和越級訪同比分別下降77和74,結案率100,結服率95以上,實現(xiàn)了縣級信訪積案零的突破。(四)建立重大決策聽證制度。為讓群眾和社會各階層了解實情,參與監(jiān)督,充分表達自身的意愿、意見和要求,該縣建立健全聽證會機制,對重大問題和重大決策實行民主聽證,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0年以來,該縣工業(yè)園區(qū)建

13、設、城市改造拆遷、城鄉(xiāng)道路拓寬建設等重大決策問題,由于實行了聽證會制度,有效避免了群眾猜疑、誤解情緒的產(chǎn)生,從源頭上杜絕了矛盾的發(fā)生。(五)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制度。該縣認真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活動,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對重點人員及不穩(wěn)定因素層層過濾,嚴格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進行穩(wěn)控解決。2010年,先后開展4次大規(guī)模矛盾糾紛集中排查,累計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70余起,全部建立臺帳,動態(tài)管理,限期妥善化解,切實做到了將問題消滅在了萌芽狀態(tài)。(六)建立部門聯(lián)動制度。該縣建立信訪部門會同公檢法司、組織、紀檢、監(jiān)察等部門進行信訪督察、責任追究的例會制度和對信訪問題處理情況的行政效能監(jiān)察制度。加強縣、鄉(xiāng)(

14、鎮(zhèn))、社區(qū)(村委會)三級信訪工作網(wǎng)絡建設,把“調訪一體化”工作機制作為解決當前基層信訪問題的有效方式,把發(fā)現(xiàn)信訪問題的觸角和解決信訪問題的機制延伸到基層,逐步形成上下貫通、三級聯(lián)動的信訪工作機制。該縣還在司法部門開通法律服務熱線,實行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工程,積極引導群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對群眾反映到信訪部門的涉法信訪問題,在耐心做好解釋說明的基礎上,及時責成司法機關、勞動仲裁部門、行政復議部門以及有關職能部門依法進行辦理。(七)建立扶貧濟困救助制度。為解決城鄉(xiāng)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該縣實施了城鄉(xiāng)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連續(xù)三年把農村低保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先后5次提高城市低保標準,全縣共有15015名城鄉(xiāng)特困群眾納入保障范圍。為解決城鄉(xiāng)困難群眾醫(yī)療難問題,該縣建立了以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為基礎,大病救助和臨時性救助為重點的普惠性醫(yī)療救助體系,把所有低保、五保戶、“三屬”、老復員軍人和傷殘軍人全部納入醫(yī)療服務范圍,實現(xiàn)了醫(yī)療救助范圍上的“無縫隙覆蓋”。該縣投資新建、改擴建敬老院9處,投資建設76000平方米的縣社會福利中心,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五保100%集中供養(yǎng),消除了老無所養(yǎng)引發(fā)的信訪問題。還將原8023部隊軍人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