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_第1頁
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_第2頁
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檢測目的3三、檢測依據(jù)3四、成樁工藝、控制及技術措施4五、樁基施工中異常情況及處理5六、檢測規(guī)程6七、樁檢測、抽檢頻率確定8八、樁基檢測準備工作.9九、各責任主體審核及簽章9附表11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樁基檢測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由中山市盛派廚衛(wèi)用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中山市盛派廚衛(wèi)用品有限公司工業(yè)廠房、 辦公樓工程位于中山市西區(qū)隆平社區(qū)。 勘察單位與設計單位均由中山市第二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 施工總承包單位由江西省建筑安裝工程公司負責, 樁基礎由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負責。監(jiān)理單位由廣東建

2、浩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場地總用地面積15788.50m2,擬新建 1 層工業(yè)廠房 1 棟,建筑面22積 10462.76m、1-4層辦公樓 1 棟,建筑面積 4955.11m;工業(yè)廠房采用排架結構, 辦公樓采用框架結構, 根據(jù)設計圖紙要求, 本工程工業(yè)廠房總樁數(shù)為 241 根、辦公樓總樁數(shù)為 92 根,均采用 D400(壁厚95)預應力高強砼(PHC 管樁),類型為 A 型管樁,設計樁長為 21m,樁身砼為 C80,樁端以強風化砂巖層為持力層; 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Ra=1300KN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 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二、檢測目的為確保工

3、程質量。根據(jù)國家、省現(xiàn)行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及規(guī)定,結合本工程場地實際情況,制定本檢測方案。三、 檢測依據(jù)1、中山市盛派廚衛(wèi)用品有限公司工業(yè)廠房、辦公樓工程施工圖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紙。2、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03。3、建筑地基基礎檢測規(guī)范DBJ15-60-2008。4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四、 成樁工藝、控制及技術措施采用錘擊法沉樁工藝,投入柴油打樁機2 臺。打樁過程中,樁錘、樁帽和樁身的中心線應重合,當樁身傾斜率超過0.8%時,應找出原因并設法糾正。 當樁尖進入硬土層后, 嚴禁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糾偏。接樁焊接

4、時要由兩人同時對稱施焊,焊縫應連續(xù)、飽滿,不得有施工缺陷,如咬邊、夾渣、焊瘤等。燒焊至少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焊渣應用小錘敲掉。燒焊完成后,應冷卻8 分鐘以上。焊接用的電焊條需選用E43 或以上的焊條。質量控制,以下為過程質量執(zhí)行程序流程圖:技工程 責監(jiān) 質檢 監(jiān)方序師審術查操任交作工 理 量理進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采用超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樁) ,打樁前需做好樁錘、樁架選擇,確定管樁齡期,打樁過程中錘打、接樁、送樁均采取了相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應的技術措施。在正式打樁之前, 要認真檢查打樁設備各部份的性能, 以保證正常運作。另外,打樁前應在樁身一

5、面標上每米標記, 以便打樁時記錄。第一節(jié)樁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0.5% ,并用長條水準尺或其他測量儀器校正, 必要時,要拔出重插。施工過程中,樁帽和樁身的中心線應重合,當樁身傾斜率超過 0.8% 時,應找出原因并設法糾正。 當樁尖進入硬土層后, 嚴禁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糾偏。配樁時,上下節(jié)樁錯位偏差不超過 2mm 。配樁時要參考地質資料和附近已施工管樁的長度, 并保證送樁深度不超過樁頂設計標高。管樁的收錘,當管樁施打至設計要求的持力層或達到設計要求的貫入度值時, 則可收錘。貫入度值的測量以樁頭完好無損、 柴油錘跳動正常為前提。 貫入度的測量采用收錘紙進行收錘測驗繪出管

6、樁收錘時的回彈曲線, 以測出最后貫入度值及回彈值, 以便真實記錄和反映收錘情況,有助于保證和提高打樁質量。五、樁基施工中異常情況及處理1 、整個樁基礎施壓過程嚴格執(zhí)行施工規(guī)范要求,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并在監(jiān)理、甲方的督促下,已順利完成。2 、樁的入土深度基本符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樁端以強風化砂巖層為持力層。3 、工程監(jiān)理情況:本工程樁基礎施工的全過程監(jiān)理進行了旁站,工程樁定位偏差、 工程樁施打情況符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施工情況基本正常,無出現(xiàn)有超深、斷樁、補樁等現(xiàn)象。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六、 檢測規(guī)程1 、低應變動測檢測執(zhí)行廣東省標準基樁低應變動力檢測規(guī)程JGJT93

7、-95。試驗目的:普查樁身結構完整性, 并為靜載試驗、 抽芯驗樁和高應變動力試樁確定樁位提供依據(jù)。方法:A、通過在樁頂施加激振信號產(chǎn)生應力波,該應力波沿樁身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連續(xù)界面(如蜂窩、夾泥、斷裂、孔洞等缺陷)和樁面時將產(chǎn)生反射波,檢測分析反射波的傳播時間,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制定樁的完整性。B、檢測設備及現(xiàn)場聯(lián)按圖試驗采用美國PJT檢測儀。檢測儀器設備及現(xiàn)場聯(lián)接如圖。力錘激振樁身完整性檢測儀信號輸入?yún)?shù)設定樁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輸出計算機打印機傳感器安裝點激振錘擊點2 、高應變試驗執(zhí)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 2003。試驗目的:是檢測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是否滿足設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8、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計要求。當基樁承載力或成樁質量未達到設計要求時,不得僅對不合格樁進行處理即予以驗收,應分析原因并按未達到設計要求的樁數(shù)加倍擴大抽檢。根據(jù)全部檢測結果,由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會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共同研究確定處理方案或進一步檢測的方法和數(shù)量,并報質量監(jiān)督機構。擴大抽檢應采用原抽檢用的檢測方法或準確度更高的檢測方法。測試儀器與原理(簡要說明)、測試儀器:本試驗采用RS1616K(P) 基樁動測分析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信號采集放大系統(tǒng)、應變式力傳感器、內裝放大式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電纜等組成,錘擊裝置為3鋼錘。、測試原理:將支加速度傳感器和支應變式力傳感器分別對稱安裝在距樁頂?shù)臉秱缺砻妫?/p>

9、錘自由下落錘擊樁頂,瞬時沖擊產(chǎn)生的加速度和力信號通過 RS 1616K(P) 基樁動測系統(tǒng)放大和 / 轉換,變成數(shù)字信號傳給微機, 信號通過計算機軟件的處理(故障診斷、雙邊平均、加速度積分及法計算等)后存入磁盤,同時顯示實測波形。分析方法:將存儲在計算機磁盤上的原始信號回放,利用CCWAPC軟件進行波形擬合分析。 根據(jù)樁土體系的實際工作機理建立數(shù)學模型 , 運用一維波動方程分析實測數(shù)據(jù) , 就能獲得有關樁身完整性和樁土體系承載力的結果 , 以及荷載沉降線及土阻力沿樁的分布圖。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測試系統(tǒng)示意圖如下:沖擊錘RS1616K(P)數(shù)據(jù)輸出及打印基樁檢測儀樁

10、/ /七、 樁檢測、抽檢頻率確定根據(jù)設計圖紙要求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03 的規(guī)定,結合樁基施工記錄及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經(jīng)設計、監(jiān)理、建設單位商議一致決定, 本工程樁基檢測選用高應變試驗和低應變檢測試驗。1、本工程地質條件相近、成樁工藝相同、同一單位施工的基礎工程;其抽檢樁數(shù)不應少于總樁數(shù)的 20% ,且不得少于 10 根。2、高應變試驗:總樁數(shù)的5% ,且不少于 5 根。根據(jù)以上質量檢測數(shù)量規(guī)定,工業(yè)廠房工程總樁數(shù)為 241 根,辦公樓工程總樁數(shù)為 92 根,為隨機抽選基樁低應變反射波法試驗及基樁高應變法試驗樁數(shù)為 185 根,詳見下表:各單體樁基檢測一覽表單體名稱高應變數(shù)量

11、 ( 根)小應變數(shù)量 ( 根 )備注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辦公樓544工業(yè)廠房13123八、樁基檢測準備工作1 、低應變檢測:編寫樁號,鋸平樁頭,清理干凈,坑內不能積水。2 、高應變檢測:編寫樁號,樁頭完好平整、按檢樁技術要求進行樁周邊處理,平整周邊場地并夯實和保證檢測運輸汽車道路暢通。3 、具體檢測樁號及要求詳見【中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基樁檢測委托單】及附表。九、各責任主體審核及簽章建設單位(章):設計單位(章):監(jiān)理單位(章):施工單位(章):負責人:負責人:負責人:負責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樁基施工單位: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 12 月

12、 10日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方案附表:樁檢測編號清單辦公樓工業(yè)廠房序號高應變樁號低應變樁號序號低應變樁號高應變樁號118151114997146197292272562351981491994133835936531001502005046146447541021532029156756651056105154204101676961258106156207128787271459109159208141897481561110160211151910769176411216321219510127810206611516421521711138211226711716721622112168412247011816921922913218513267212217022023314228714277312417222215248815307512517522516288916327712717722617319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