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1 古代翻譯 西方翻譯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紀揭開它的第一頁的。古羅馬時期的翻譯活動室西方翻譯史上第一次大的翻譯高潮,帶有明顯的文學活動性質。及至進入羅馬帝國后期,宗教翻譯逐漸成為西方翻譯界的主流。 從廣義上說,西方最早的譯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紀之間,七十二名猶太學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翻譯的圣經(jīng)舊約 ,即七十子希臘文本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西方的第一部譯作是在約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安德羅尼柯在羅馬用拉丁語翻譯的希臘荷馬史詩奧德塞 。 12 羅馬帝國的后期至中世紀初期的宗教翻譯 公元四世紀出現(xiàn)了圣經(jīng)的多種拉丁文譯本,其中以哲羅姆于382 至 405 年翻譯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經(jīng)為欽定本,標志著圣經(jīng)翻譯取得了與
2、世俗文學翻譯分庭抗禮的重要地位。 13 中世紀西方翻譯 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紀之間,西方翻譯家門云集西班牙的托萊多,把大批作品從阿拉伯語譯成拉丁語,這是西方翻譯史上的第三個高潮。于是,托萊多成為歐洲的學術中心(類似與巴格達的“翻譯院” ) ,翻譯及學術活動延續(xù)達百余年之久,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14 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翻譯 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發(fā)生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思想和文學革新的大運動,也是西方 翻譯史上的一次大發(fā)展。特別是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各國普遍展開的十六世紀及爾后一個時期,翻譯活動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翻譯活動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學、文學、宗教等各個領域,涉及大古代和當代的主要作品,產(chǎn)生了
3、一大批杰出的翻譯家和一系列優(yōu)秀的翻譯作品。 在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于 1522 至 1534 年翻譯刊行第一部“民眾的圣經(jīng)” ,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德語發(fā)展的新紀元。在法國,文學阿米歐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 年)時間,譯出了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 (簡稱名人傳 ) ,查普曼 1598 至 1616 年譯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弗羅里歐 1603 年所譯蒙田的散文集 ,乃是英語文學譯著中一群燦爛的明星。而 1611 年欽定圣經(jīng)譯本的翻譯出版社則標志著英國翻譯史上又一次大發(fā)展。它以其英語風格的地道、通俗和優(yōu)美贏得了英語中最偉大的譯著的盛譽,對現(xiàn)代英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5 西方
4、翻譯史的第五次高潮 文藝復興后,從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二世紀上半葉,西方各國的翻譯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雖然就其規(guī)模和影響而言,這一時期的翻譯比不上文藝復興時期,但仍然涌現(xiàn)出大量的優(yōu)秀譯著。其最大特點是,翻譯家們不僅繼續(xù)翻譯古典著作,而且對近代的和當代的作品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興趣。塞萬提斯、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譯成各國文字,東方文學的譯品也陸續(xù)問世。 16 西方翻譯史的第六次高潮 逐漸恢復,科學技術 第二次大戰(zhàn)后,西方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生產(chǎn)得到發(fā)展,經(jīng)濟 日新月異。這是翻譯事業(yè)繁榮興旺的物質基礎。由于時代的演變,翻譯的特點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時期的翻譯從范圍、規(guī)模、作用直至形式
5、,都與過去任何時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首先是翻譯范圍的擴大。傳統(tǒng)的翻譯主要集中在文學、宗教作品的翻譯上,這個時期的翻譯則擴大到了其他領域,尤其是科技、商業(yè)領域。其次,翻譯的規(guī)模大大超過了以往。過去,翻譯主要是少數(shù)文豪巨匠的事業(yè);而今,翻譯已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yè),不僅文學家、哲學家、神學家從事翻譯,而且還有一支力量雄厚、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專業(yè)隊伍承擔著各式各樣的翻譯任務。再者,翻譯的作用也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別是在聯(lián)合國和歐洲共同市場形成之后,西方各國之間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政治、經(jīng)濟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頻繁、密切,所有這些交際活動都是通過翻譯 進行的,因為翻譯在其間起著越來越大的
6、實際作用。 (一)興 最后,翻譯事業(yè)發(fā)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和進步。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辦高等翻譯教育,如法國、瑞士、比利時設有翻譯學?;驅W府,英、美、蘇等國在大學(二)成立翻譯組織以,以培養(yǎng)翻譯人員;)高年級開設翻譯班(Translation Workshop)以及國聚集翻譯力量,最大的國際性組織有國際翻譯工作者聯(lián)合會(簡稱國際譯聯(lián)(三)打破傳統(tǒng)方式,發(fā)展機器翻譯。這第三點實際上際筆譯、口譯協(xié)會和各國的譯協(xié);年英美學者首次討論用計算機做翻譯的可能性以是新時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自 1946 來,翻譯機器的研制和運用經(jīng)過近四十年的曲折歷程,已日益顯示出生命力。它是對幾千年來傳統(tǒng)的手工翻譯的挑
7、戰(zhàn),也是翻譯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革命。目前,西方翻譯事業(yè)仍處于第六次高潮之中;今后向何處發(fā)展,第六次高潮會持續(xù)多久,眼下尚難預 測。 西方翻譯理論 2 西方翻譯史上兩條翻譯研究傳統(tǒng)路線 1) 從古代的奧古斯丁延伸到 20 世紀的結構語言學翻譯理論線,它把翻譯理論和語義,語法作用的分析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語言的使用技巧上論述翻譯,認為翻譯旨在產(chǎn)生一種與原文語義對等的譯文,并力求說明如何從詞匯和語法結構上產(chǎn)生這種語義上的對等,它更多關心的是如何實現(xiàn)兩種語言文字的轉換,以傳達原語中的信息。 2) 從泰倫斯等古代戲劇翻譯家一直延伸到現(xiàn)代翻譯理論家, (如捷克的列維、前蘇聯(lián)的加切奇拉澤、英國的斯坦納等)
8、的文藝翻譯線,它關注的是如何進行文學文本的翻譯,以完成理想意義上的文學文化交流。此路線,翻譯被認為是一種文學藝術,翻譯的重點是進行再創(chuàng)造,這條路線的理論家們除了不斷討論直譯與意譯、死譯與活譯的利弊外,對翻譯的目的和效果也進行分析,他們還強調尊重譯語文化,講究譯文的風格和文學性,要求譯者具有天賦的文學才華。 2 21 1 古典譯論(公元前三世紀至十七世紀末)古典譯論(公元前三世紀至十七世紀末) 1 西塞羅西塞羅(Marcuss(Marcuss TullirsTullirs Cicero,106-43BC)Cicero,106-43BC) 西方最早的翻譯理論家是羅馬帝國時期的西塞羅。他首次把翻譯區(qū)
9、分“作為解釋員” (ut interpres)和作為演說家(ut orator)的翻譯。西塞羅是從修辭學家、演說家的角度看待翻譯的。所謂“作為解釋員”的翻譯是指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而所謂“作為演說家”的翻譯則是指具有創(chuàng)造性、可與原著媲美的翻譯。這樣,西塞羅便奠定了翻譯的兩種基本方法,從而開拓了翻譯理論和方法研究的園地。自西塞羅以來,西方翻譯理論史便圍繞著直譯與意譯、死譯與活譯、忠實與不忠實、準確(accuracy)與不準確(inaccuracy)的問題向前發(fā)展。 2 賀拉斯(賀拉斯(QuintusQuintus HeratiusHeratius FlaccusFlaccus) 主張活譯,反對直譯
10、,主張創(chuàng)作和翻譯中創(chuàng)造新詞或引進外來詞。 ,提出應區(qū)別對待文(羅馬帝國后期)譯出通俗拉丁文本圣經(jīng) )St.JeromeSt.Jerome 哲羅姆(哲羅姆(3 學翻譯和宗教翻譯,認為在圣經(jīng)翻譯中不能一概采用意譯,而主要采用直譯,但在文學翻譯中,譯者可以而且應當采用易于理解的風格傳達原作的意思。進而提出摻入自己風格,使用自己的語言,使譯作像原文一樣優(yōu)美。翻譯主張直譯、意譯兼而有之。 4 奧古斯?。▕W古斯丁(St.AugustineSt.Augustine)提出在翻譯中應注意根據(jù)不同的讀者,采用“樸素、典雅、莊嚴” 三種不同的風格,翻譯中應考慮“所指” “能指”和譯者“判斷”的三角關系等。這些觀 點
11、對后世的語言學和翻譯研究影響深遠,本人被奉為西方翻譯史上語言學派的鼻祖。中世紀中世紀 5 波伊提烏(波伊提烏(ManliusManlius BoethiusBoethius)中世紀初期翻譯領域里中心人物。翻譯主張在西方翻譯史上具有代表性。兩大主張:一是內容與風格互為敵對,要么講究風格,要么保全內容,二者不可兼得;二是翻譯是以客觀事物為中心的,譯者應當放棄主觀判斷權。在某些著作的翻譯中,譯者所尋求的是準確的內容而非優(yōu)雅的風格。為表達沒有訛誤的真理,譯者應當采用逐字對譯。 ? ?培根(培根(RogerRoger BaconBacon) (約 6 羅杰羅杰 1214-1292)英國哲學家、博物學家,
12、牛精大學教授。抨擊一些譯者在翻譯中對亞里士多德的作品隨意增刪和歪曲,提出只有認真研究語言和科學,才有可能正確理解原文。 7 但丁但丁(Dante)(Dante)(1265-1321)在餮宴對翻譯悲觀看法,詩不可譯。這一觀點的意義拉開了西方翻譯史上對于文學翻譯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漫長爭論的序幕,同時它使人們注意到詩歌翻譯中詩與語言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這對后世人們確立詩歌翻譯的正確原則很有裨益。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在長篇小說堂吉訶德借主人公堂吉訶德之口中說出相似觀點。 文藝復興時代 德國 16 世紀由直譯派占上風(以維爾為代表)到意譯派顯露頭角 ? ?,語言被奉為主要貢獻翻譯的德語圣經(jīng)(1483-1536
13、))MartinMartin LutherLuther( 路德馬丁路德馬丁 8 德語的典范,對德國語言的同意和發(fā)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強調譯文要讓讀者能看懂,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提出了 7 條翻譯細則。 ?賴希林、德西德利烏?伊拉斯安布蘭特、約翰此時期德國其它翻譯家理論家,塞巴斯蒂謨翻譯內容除圣經(jīng)和宗教文獻外,歐里彼得斯、西塞羅、賀拉斯、琉善等古典作家作品。 法國翻譯理論比同期英國更有建樹 9 艾蒂安艾蒂安? ?多雷(多雷(EtienneEtienne DoletDolet)(1590-1546)西方近代翻譯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tǒng)地提出翻譯理論的人。 1540 年在一篇題為論如何出色地翻譯的論文中
14、,列出了翻譯的幾條基本原則。論文雖然簡短,卻富有創(chuàng)見,所涉問題已與后世翻譯理論家所提的一些原則問題相接。 2 22 2 近代譯論(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試西方翻譯理論史上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時期?俄國缺個俄國 ?18、19 世紀被譽為法國翻譯活動的黃金時代,譯論上最有建樹的首推巴托 17、18 世紀法國法國翻譯高潮,文學史上著名的“古今之爭”把法國翻譯界分為兩派:厚今派奉行自由譯法;厚古派主張所謂準確翻譯法。自由譯法占主宰地位。 10 佩羅佩羅? ?德德? ?阿伯蘭庫阿伯蘭庫(Perrot dAblanCourt)厚今派代表,翻譯塔西陀編年史 ,翻譯時為追求譯文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不
15、惜對原作大肆刪減,隨意修改,任意發(fā)揮,翻譯被認為是“漂亮而不忠實” ,由于譯筆瀟灑華麗,頗得讀者青睞。 11 達西埃夫人(Mme.Dacier)(1654-1720),厚古派代表,翻譯伊利亞特和奧賽羅史詩時,逐字逐句譯,力圖在譯文中再現(xiàn)原作的風格,由于她的努力,被自由派翻譯的面目全非的荷馬史詩在法國讀者心目中恢復了原作應有的光輝。 但是當時主宰法國譯壇的是不準確譯法派。這種風氣到 19 世紀才得到扭轉。 12 弗朗索瓦弗朗索瓦- -維克多?雨果 譯莎士比亞全集 小說家夏多布里昂 翻譯彌爾頓失樂園 奈瓦爾奈瓦爾用散文體翻譯巨著浮士德 (歌德) 詩人波德萊爾波德萊爾翻譯愛倫?坡作品 翻譯界兩位翻譯
16、理論家英國英國世紀 18、17 13 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1631-1700)桂冠詩人,英國古典主義流復辟王朝的 派的創(chuàng)始人。明確提出翻譯是藝術,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翻譯家,主要譯作有伊尼特等要求在保留原作的特點和不失真的前提下,盡一切可能使原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 明確提出全面而系統(tǒng)的翻譯觀:第一,翻譯是藝術;第二,翻譯必須考慮讀者;第三,譯者必須絕對服從原作;第四,對翻譯的三分法突破了傳統(tǒng)二分法(直譯、意譯)的局限,翻譯分為逐字翻譯(metaphrase) 、意譯(paraphrase)和擬作(imitation)。是西方翻譯史上的一大發(fā)展,德萊頓喜歡意譯,建議避免“逐字譯
17、”和“擬作” 。 ?弗雷澤?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坎貝爾和泰特亞歷山大14 勒的翻譯三原則的發(fā)表 1790 出版論翻譯的原則 (西方翻譯理論的第一部專著)一書中,屆定“優(yōu)秀的翻譯”就是能給讀者以原作讀者同樣的感受。提出了著名的翻譯的三原則,忠實、風格一致和通順。研究者說:“泰特勒的理論標志著西方翻譯史上一個時期的結束和另一個時期的開始。”19 世紀起英國文學翻譯和翻譯研究出現(xiàn)新的繁榮。見下文英國的文學翻譯和翻譯研究出現(xiàn)新的繁榮, 15 菲茲杰拉德譯出英國翻譯史上最優(yōu)秀的譯作之一-魯拜集卡萊爾、喬治?艾略特、拜倫、雪萊、朗費羅等詩人都有佳譯
18、問世。 時間?19 世紀及 20 世紀初英國翻譯理論,其研究重點是原文的地位及譯文的形式問題。最典型的是阿諾德和紐曼的翻譯原則之爭:由荷馬史詩譯本觸發(fā) 16 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1.保留史詩特征,但是體現(xiàn)詩人鑒賞能力 2.譯文像詩 3.檢驗-學者 17 弗朗西斯?紐曼(Francis W.Newman)1.荷馬以古人形象出現(xiàn) 2.譯文原文無法相比 3.重讀者 19 世紀英國的譯風與法國相似。 譯派人物 18 托馬斯?謝爾登翻譯堂吉訶 he 德 彼得?英特克斯翻譯巨人傳均對原作有自由發(fā)揮,但是才華出眾,譯文瑰麗,受讀者贊賞。 19 亞歷山大?蒲伯(Alexander Po
19、pe)(1688-1744)翻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時為贏得英國貴族沙龍的趣味,對原作進行了大量的加工。此時英國譯壇意譯派占據(jù)上風。 浪漫主義運動興起,直譯派對蒲伯的翻譯理論和實踐提出批評。 20 威廉?柯珀(William Cowper)(1731-1800) 直譯派代表,強調緊扣原文,把忠于原文視為翻譯的最高原則。柯珀以譯荷馬史詩著稱。也翻譯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17-19 世紀德國大批文學大師投身翻譯,提出各種新穎觀點。使這時期的德國成為全歐洲在翻譯研究及翻譯研究活動方面引人注目的中心。 21 哥德指出譯詩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散文體,并提出翻譯三分法。 22 荷爾德林(Friedrich Hold
20、erlin )(1770-1843)提出人類的每一種具體語言都是同一基本語言即所謂“純語言”的體現(xiàn),翻譯就是尋找構成一個更貼近所有人類語言所共有的東西的一個所謂“文化和語言上的中間地帶” 23 約翰?高特夫利特?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狂飆突進文學運動主要代表,提出譯者的任務是“解釋” ,使不懂外語的讀者看懂外國書籍。 24 弗里德希?施萊爾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西方近代譯論史上最著名的理論家。發(fā)表論翻譯的方法西方第一人首次區(qū)分口譯和筆譯并對之界定,提出要創(chuàng)造一種單獨的專供文學翻譯用
21、的語言的主張。在 19 世紀的英國翻譯家紐曼、卡萊爾、威廉?莫里斯中頗有共鳴。 區(qū)分“真正的“翻譯與機械性翻譯,并闡發(fā)他的闡釋學翻譯思想 (提出包括語法釋義、心理釋義在內的檢驗語義的詮釋學主張,認為譯者不能消極地接受原作而必須積極地創(chuàng)造,將翻譯分為順從原作(直譯)和順從譯作(活譯、意譯)兩 種翻譯途徑) (翻導 p42 現(xiàn)代闡釋學創(chuàng)始人,首先區(qū)分兩種不同類型的譯者,他們從事不同類型文本的翻譯。1.商業(yè)文本譯者(Dolmetscher):從事商業(yè)文本翻譯的人員 2.藝術文本譯者(Ubersetzer):從事學術及藝術類文本翻譯的人員) 25 威廉威廉? ?洪堡(洪堡(Wilhelmvon Hum
22、boldt)(1767-1835)提出語言決定思想的唯心主義理論,就翻譯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所發(fā)表的兩元論語言觀?。翻譯理論建立在他獨特的語言哲學基礎之上、可譯和不可譯、語言作為系統(tǒng)和語言作為言語行為問題上的辯證思維。當時無,但在 20 世紀引起很大反響。他從語言本質特性出發(fā),對翻譯持一種辯證立場。P12 翻譯研究新視野 26 蒂霍蒂霍? ?蒙森()蒙森()提出了完全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翻譯要求。針對當時翻譯的“傳達原作意思不保留原作形式” “只保留形式不顧內容”的兩種類型提出第三種類型的翻譯,即要求盡可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作的形式和內容,同時還讓讀者能完全看懂。 尤金奈達,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 圣經(jīng)研究及
23、翻譯專家,西方當代翻譯研究領域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作品有: 翻譯科學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翻譯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 觀點:第一,各種語言的表達效能是一致的;第二,翻譯要最貼切最自然地再現(xiàn)原文信息;第三,翻譯必須以讀者為服務的中心對象;第四,語義分析;第五,翻譯分為分析、轉換、重組與檢驗四個過程,其中分析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西方翻譯理論簡介西方翻譯理論簡介 中西譯論因其不同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和語言文化習慣形成了彼此相異的譯論體系。西方翻譯理論有著嚴格的方法論、
24、精確的理論描述、細膩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戰(zhàn)后西方翻譯研究更是欣欣向榮,翻譯流派異彩紛呈,翻譯大家層出不窮,翻譯思想、翻譯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異。譯介和引進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的成果,加強中西譯論的交流 與對話,無疑對創(chuàng)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達所說,翻譯理論應“兼容并包,利用多種手段來解決翻譯中的種種難題” 。積極地了解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的沿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打破翻譯研究的地域、學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學科綜合、多元互補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譯論的研究成果,這無論對初涉譯事的后生或對有相當經(jīng)驗的譯者應該說都不無裨益。 西方翻譯理論也包括古典譯論、現(xiàn)代譯論、當代譯論,尤其是當代西方翻譯
25、理論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國翻譯培訓派:策德內斯:創(chuàng)立培訓班的前提、里查茲:翻譯的理論基礎、龐德:細節(jié)翻譯理論、威爾:翻譯的矛盾;翻譯科學派:喬姆斯基:語言的“內在”結構、奈達:翻譯中的生成語法、威爾斯:翻譯的科學、德國翻譯理論的發(fā)展趨勢;早期翻譯研究派:俄國形式主義的影響、利維.米科和波波維奇、霍姆斯、勒非弗爾、布羅克與巴斯奈特;多元體系派:傳統(tǒng)語言學和文學界限的瓦解、通加諾夫:文學的演變、佐哈爾:系統(tǒng)內部文學的聯(lián)系、圖里:目標系統(tǒng);解構主義派:福科:解構原文、海德格爾:重新認識命名、德里達:系統(tǒng)的解構主義理論、解構主義理論的影響、解構與創(chuàng)譯。當代西方翻譯理論大家包括奈達(三個發(fā)展階段、對等概念
26、、逆轉換理論) 、卡特福德(翻譯的語言學、翻譯的界定與分類、翻譯等值的條件與可譯性) 、威爾斯(翻譯是一門科學、翻譯是交際過程、翻譯方法的定義與分類、文本類型與翻譯原則) 、紐馬克(語義結構、翻譯原則、文本類型與翻譯方法)、斯坦納(翻譯是理解的過程、語言的可譯性、翻譯的步驟) 、巴爾胡達羅夫(翻譯的定義及實質、翻譯理論的定位、語義與翻譯、翻譯的層次) 、費道羅夫、.科米薩羅夫的翻譯理論、穆南(語言與意義、 “世界映象”理論與可譯性、意義交流與翻譯、可譯性與限度)、塞萊絲柯維奇和法國釋意理論(釋意的基本問題、翻譯程序與評價標準、釋意理論與翻譯教學) 。另外當代西方翻譯理論也典型地體現(xiàn)在后殖民主義
27、與女性主義及其它以“解構為方法論” ,以及以對“權力話語”的關注為重點的各種翻譯理論,代表性的譯論家有西門、巴巴拉.哥達德、凱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瑪麗.艾爾曼、桑德拉.吉爾伯特、蘇桑.格巴與埃萊娜.西蘇、羅賓遜、巴斯提莫志.巴巴、根茨樂、瑪麗亞.奈特、特里弗蒂、韋努蒂、尼南賈納、斯皮瓦克、霍米 克、 本雅明、德里達、保爾.德曼、歐陽楨、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re-Harwood Susanne, C
28、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 Franco Aixel Javi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中將西方的翻譯理論劃分為三個階段:語言學階段、結構主義階段和解構主義階段,比較簡潔地概括了西方譯論的整體發(fā)展歷程。與此同時,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球及中國天花板地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呼吸防護設備(RPE)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化工管灌裝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交通運輸業(yè)油漆噴槍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下一代透明手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M2M SIM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專利權質押合同范例
- 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效果評估與反饋
- 基于傾向性評分匹配的泌乳期啟動延遲與早產(chǎn)兒喂養(yǎng)和母親母乳喂養(yǎng)相關性研究
- 智能電池充電器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浙江省仙居縣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教師崗筆試題帶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5“演變過程類”選擇題答題技巧(解析版)
- 軟切片安全挑戰(zhàn)-全面剖析
- 運動康復與體能訓練理療中心商業(yè)計劃書
- 山東能源電力集團招聘筆試題庫2025
- GB/T 3091-202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研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武漢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二月調研考試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物業(yè)財務知識培訓課件
- 第四單元 社會爭議解決(大單元教學設計)高二政治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2)
- 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浮力及其應用(原卷版 )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