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_第1頁
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_第2頁
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_第3頁
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品教案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3、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4、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教學重點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第一課時一、導入童年,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快樂歲月,可是,每個人都必須告別童年,成長為一個大人,當一個成人回顧童年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此類題材的名篇。介紹魯迅生平簡歷。介紹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的散

2、文, 寫于1926年,當時作者45歲。他在小引中寫道:“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xiàn)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倍⒄w把握1、揣摩標題含義:“百草園”“三味書屋”點名全文記敘的兩個地方?!皬牡健北砻魑恼率前础鞍俨輬@”在前,“三味書屋”在后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全

3、文敘寫了作者兒時兩處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記敘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記敘三味書屋的生活。表明了作者由幼時玩樂到長大讀書的過程2、默讀課文思考問題:前后兩個生活片段各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兩個生活片段中各寫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說說你們的印象。圈出你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強調以下要點:文章哪一部分寫百草園,哪一部分寫三味書屋?(一、(1-8)敘述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二、(9-24)敘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學生討論結合課后練習一3談談作者的感情。(百里草園里有哪些好玩的東西?1有趣的動植物(2)2神奇的傳說(3-6)3雪地捕鳥(7-8)你對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印象?你

4、覺得作者筆下的這位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傾向第三條,最后一段話表現(xiàn)了對兒時生活的留戀)兩個部分之間是如何過渡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感情豐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對百草園的依戀)模仿“也許也許也許總而言之”句式造句.學生練習字詞攢(cun)湊在一塊兒。拗(o):這里是用力彎曲的意思。確鑿(zo):確實。菜畦(q):菜地。桑椹(shn)輕捷(ji):輕快。蟋蟀(x)(shui)臃腫(yng)(zhng):這里形容何首烏塊根的粗大。腦髓(su)相宜:適宜。書塾(sh)方正:正派。博學:學問豐富。蟬蛻(chn)(tu)人跡罕至(hn):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人聲鼎沸(dng):形容

5、人聲喧鬧。沸,水開。皂莢樹(ji)油蛉(lng)斑蝥(mo)珊瑚珠(shn)(h)斂(lin)收攏。秕谷(b)系(j)打結。竇(du)厥(ju)倜儻(t)(tng)叵(p)盔甲(ku)錫箔(b)長吟:長聲鳴叫。機關:這里是秘密的意思。無從:沒有辦法。消釋:溶解。淵博:(學識)深而且廣。第二課時一、導入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給你們什么印象呢?學生自由回答二、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作者描寫了百草園中的哪些景物?作者如何將這些景物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俱全;層次井然,條理分明,由整體到局部)模仿這個句式造

6、句教師范讀,學生齊讀。討論下列問題三、美女蛇的故事作用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對描述百草園產(chǎn)生了什么作用?(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學生單獨回答四、雪地捕鳥這段描寫有什么特點?(動詞運用準確)模仿這一段寫一段話,也使用一系列動詞。五、解決疑難的句子三味書屋:“三味”取自“讀經(jīng)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語。大意是:讀四書五經(jīng)之類味如吃米面,讀經(jīng)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讀諸子百家學說之類的書,則味如醬醋罷了,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這東西很遙遠嗎?我想得到仁,這仁就來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