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_第1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_第2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_第3頁
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與理解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1.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漢江 臨 泛(唐) 王 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注釋楚塞:楚國的邊界。戰(zhàn)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nèi)。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好飲,每飲必醉。(1)第三、四兩句詩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江水的_, 兩岸青山的_。(2)你認為第五、六兩句詩哪兩個詞用得妙?為什么?_(3)從整首詩來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2. 閱讀回答問題。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節(jié)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1用“/”畫出下面句子的停頓。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_(用原文回答)3兩小兒得出不同結(jié)論的原因是什么?_4兩小兒為什么笑孔子?_3.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s sh)之子九歲,甚(shn shng)聰惠??拙皆劊▃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i wi)設(shè)果,

3、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ng y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保?)( )( )(3)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3楊氏之子的語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當孔君平聽到楊氏之子的話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自己試著寫一寫。_5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_4. 閱讀理解。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p>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注)內(nèi)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義:文章的義理。欣然:高興的樣子。胡兒:即謝朗,字長度,小名胡兒,謝安次兄謝據(jù)的長子。差可擬:大體可以相比。差,大體。擬,相比。公大兄無奕女:指東晉詩人謝道韞(yn),謝無奕之女,聰慧有才辯。無奕,謝安長兄謝奕,字無奕。王凝之:字叔平,書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將軍。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總括了謝太傅一家詠雪的背景,精練地交代了時間“_”、地點“_”、人物“_”、事件“_”等要素。2“兒女”一詞古今意義不同,今義指兒子和女兒,古義指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未若柳

5、絮因風起。_4兄妹兩人一個把雪比作鹽,另一個把雪比作柳絮,哪一個更好呢?_5. 閱讀理解。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庇裨唬骸疤煜轮讶四舫?,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弊⑨專褐梗号c下文“退”相對,指留下。臣里:我家鄉(xiāng)。東家之子:東邊鄰居的女兒。著(zhu):搽。施朱:涂煙脂。束素:一束白色生絹。這是形容腰細。含貝:比喻牙齒整齊潔白。1上文哪些語句影響到課文白鷺作者的遣詞造句?請用“_”畫出來。2找出文中的兩組反義詞,寫在下面的括號里。例:(止

6、)(退)(_)(_)(_)(_)6. 課文回放??鬃舆@才知道顏回并沒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便對弟子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nèi)心,以為內(nèi)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nèi)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1)讀一讀,說說你怎么理解畫線句子。_(2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_7. 文言文閱讀。古人談讀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

7、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朱熹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國藩1解釋加點字詞。恒:_ 恥:_知:_ 識:_厭:_ 漫浪:_2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_(2)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3)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_3談談你對讀書的看法。_8. 閱讀樂園。懷素練字懷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從小入廟出家,可他始終堅持了對書法的愛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謂草

8、書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的結(jié)果。能有這樣的“結(jié)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僧人的本職是事佛、坐禪念經(jīng),要練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時間全占滿。這一點,懷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贊嘆的。練字還需文房四寶俱全。寺廟中的生活本來就是清苦的,買筆買墨就得不少錢,還哪有錢去購買硯臺、紙張呢?可這并未難住懷素。聰明的懷素想出了一個省錢的辦法以芭蕉葉代替紙張。長沙的氣候溫暖、潮濕多雨,非常適合芭蕉的生長。芭蕉葉子又肥又大,代替練字的紙倒也湊合。于是,懷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萬株芭蕉,以供摘取葉子揮灑筆墨。他給自己掩映在芭蕉叢中的庵堂取名為“綠天庵”。由于懷素練字過勤,芭蕉葉

9、子不夠使用。他又找了塊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芭蕉葉子沒長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練字。寫滿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寫。如此反復不已,時間長了,一場木板竟磨穿了。練字離不開筆,懷素對筆十分愛護,每寫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凈凈。他沒有合適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個小石頭池子里洗筆,拿它當了“筆洗”。日久天長,池子里的水全都變成了黑水。人們就叫它“墨池”了。懷素每天在芭蕉葉、木板上耐心地寫著字,筆用禿了一支又一支,幾年后,用禿的筆有一大堆。懷素對這些筆感情很深,把它們葬在山下。他還為這些筆樹立了墓碑,名之為“退筆?!?。懷素就是這樣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勤習苦練,終于練就一手用筆盤旋、狂放,變化繁多而又揮灑自

10、如的狂草,由一個愛寫字的小和尚成為一名值得效法、贊頌的書法大師。(1)文中有些詞語我們不常見到,請你試著說一下它們的意思。事佛_坐禪_狂草_(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結(jié)果”加了引號,這里引號的作用是。(3)短文的文章結(jié)構(gòu)是,請你用曲線畫出文章前后呼應的句子。(4)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收獲?_9.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sng yng)讀,(決絕)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譯文: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

11、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jīng)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1用橫線畫出括號里正確的字和讀音。2對文中劃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反問句,說明心到了,眼睛也會看到。B.反問句,點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會到。點明心到的重要性。3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獲?_10. 課內(nèi)閱讀。浙江潮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進,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在全文中起_的作用。解釋_。2用“

12、”標出文中具體描寫浙江潮的句子,這是按由到的順序,從、四個方面來寫的。11. 課文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聯(lián)系上下文填空。(1)_為_設(shè)果。(2)孔指_以示兒曰2判斷下面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現(xiàn)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本文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在文中起到了_的作用。4孔君平由“_”而聯(lián)想到小兒姓“_”,就和小兒開了一個玩笑,

13、說明孔君平非常幽默。5想一想,小兒的回答巧妙在哪兒?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孔雀是一種美麗的鳥,他巧妙地稱贊了孔君平的高尚人格B.他用對方的方法來反駁對方,既表現(xiàn)了他的質(zhì)樸,也表現(xiàn)了他語言的幽默C.他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用“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正話反說的方式,婉轉(zhuǎn)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12. 將下面的古詩文改成現(xiàn)代文,注意語言要精彩、幽默。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盻13. 閱讀課文,完成練習。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p>

14、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譽之曰(稱贊)B.于物無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處)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人,你會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_4學了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_5請你用“自相矛盾”造句。_14. 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加點字的意思。鬻:_ 譽:_堅:_ 陷:_利:_ 或:_以:_ 何如:_弗 :_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吧。_3你想到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人呢?_、_、_4這是一篇文言文的_故事,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賣_的人,夸張_,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