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實習報告_第1頁
泰山實習報告_第2頁
泰山實習報告_第3頁
泰山實習報告_第4頁
泰山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泰山學院旅游與資源環(huán)境學院地 理 野 外 實 習 報 告 書實習項目: 泰山自然地理綜合實習 專 業(yè): 地 理 科 學 年級班級: 2009級地理科學 姓 名: 實習地點: 泰山 實習時間: 2011年10月18日 指導教師: 2011年 10月 25 日題 目:泰山地理野外綜合實習 一、前言地理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豐富、內容廣泛而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進一步加強對地質、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認識,提高學生對地理現(xiàn)象綜合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對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等課本理論的理解,提高我們觀察分析地理景觀、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實地訓練地理學野外工作方法,培養(yǎng)地理野外工作技能,我

2、們2009級地理科學專業(yè)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本次泰山自然地理實習。這次實習是一次野外實習,充分體現(xiàn)了地理科學的綜合性和區(qū)域性(一)、實習的目的通過野外實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泰山的主要地質、地貌、氣象、水文、土壤、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并學會分析其成因,繼而進一步了解不同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全面認識泰山自然地理概況。(二)、實習的任務通過實地觀察泰山的自然景觀和構造地質地貌現(xiàn)象特點,研究各種地貌形態(tài)和地質形成過程,提高利用所學理論分析現(xiàn)象成因的能力。在實地考察過程中運用地質錘、地質羅盤、放大鏡等工具進行實地測量,掌握野外地理觀察測量方法。多角度的了解泰山的景觀獨特性。(三)、實習路線和時間安

3、排 實習時間:2011年10月18日實習地點:泰山實習班級:2009級地理科學本科指導實習教師:實習路線:沿泰山中路而上,途徑紅門(醉心石)經石峪中天門斬云劍云步橋對松山南天門仙人橋拱北石后石塢(石海)二、泰山的概況(一)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又稱東岳。泰山位于華北大平原東側的山東省中部,盤亙于山東省濟南、長清、泰安境內,延綿約200公里,號稱七十二峰,總面積四百二十六平方公里。北依山東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chuàng)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瀕黃河。屬泰安市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011712,北緯36113631。泰山交通方便,它位于中原地區(qū)到山東半島的東西交通和中

4、國東部沿海南北交通的樞紐地帶,泰安至青島、煙臺、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由高速公路網連接;境內鐵路有京滬線通過,并且西接“京九”大動脈。(二)泰山自然地理概況1、泰山的氣候特征泰安地處北暖溫帶氣候區(qū),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泰山頂上沒有明顯的四季劃分,只有冬半年和夏半年之分,而且雨量偏多。泰山腳下為大陸性季風型氣候,泰山則既有季風型氣候特點,又有高山型氣候特點,屬半高山型濕潤氣候。 泰山頂部年平均氣溫5.3,比泰安市區(qū)平均溫度偏低7.5。與泰安市區(qū)各月平均氣溫相比,兩者溫度差夏天大于冬天,夏天8.9,冬天5.9。氣溫垂直遞減率約0.58/100米。泰山頂部極端最高溫度28.6,極端最低溫度-27.5。

5、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為重要景觀之一。春季風沙較大。泰山冬季較長,結冰期達150天,形成霧凇雨凇奇觀。夏秋之際,云雨變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飛,氣象萬千。 2、泰山的土壤與植被泰山從山麓到山頂,地貌、巖性、氣候、生物群落各異,土壤類型組合及分布也較復雜,主要有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叢草甸土3類,分布上有明顯分異。泰山各類土壤隨海拔高度變化,由山麓到山頂呈有規(guī)律的帶狀分布。潮棕壤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和山間沿河階地上。普通棕壤分布在海拔200米至400米的近山階地上。酸性棕

6、壤是泰山的主要土壤類型,分布面廣,從大眾橋到朝陽洞海拔200米至1000米隨處可見。白漿化棕壤呈零星分布,高度約海拔200800米之間。海拔10001400米間主要是山地暗棕壤。海拔1400米以上為山地灌叢草甸土。粗骨棕壤沒有明顯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從山頂至山麓均可見到。泰山北坡土體濕潤度大,一般土層較厚,同類土壤分布上限明顯低于南坡。如山地暗棕壤上限約在海拔1300米左右,以上為山地灌叢草甸土。 泰山屬于華北植物區(qū)系,由于受黃海、渤海的影響,雨量豐富,是干、濕交替的過渡帶,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暖溫帶南部落葉櫟林亞地帶。泰山植物生長繁茂,分森林、灌叢、灌從草甸、草甸等類型,森林覆蓋率為 80%

7、以上。3、泰山的水文特征泰山山泉密布,河溪縱橫,水資源泰山山泉密布,河溪縱橫,水資源總儲量達 2092 萬 m3。其中地下水 1608萬 m3,地表水 1301 萬 m3。泰山河溪以玉皇頂為分水嶺,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黃河,東面有石汶河、馮家莊河,南面有梳流河、奈河,西面有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巖層上裂隙泉分布甚廣,從岱頂至山麓,泉溪爭流,山高水長。泉水甘冽,無色透明,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系優(yōu)質礦泉水,古稱“泰山神水”。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奧陶系石炭巖巖層向北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處出露成泉。從錦繡川向北,泉水汩汩,星羅棋布。北麓丘陵邊緣地帶,巖溶水向北潛流,受地層

8、區(qū)輝長巖的堵截,紛紛涌露,使古城濟南成為“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的泉城。4、泰山的地質地貌概況1)、泰山的地質簡史泰山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演變過程,在長期演變過程中,經受了泰山運動、加里東運動、華里西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等五次大地殼運動的強烈變革,經歷了地殼發(fā)展歷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個主要歷史階段的改造。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奠定了山體的基礎,新生代的喜馬拉雅山運動建造了山體的基本輪廓,新構造運動又進一步塑造了泰山今日的自然景觀面貌。泰山的形成演變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基巖生成與抬升-古泰山階段(2)沉積抬升泰山再造階段(3)抬升剝蝕泰山的返老還童階

9、段2)、泰山構造、地層泰山的地質構造十分復雜,以斷裂為主,其構造特點為斷塊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紀形成的構造,又有中新生代發(fā)育的構造。前寒武紀地質構造發(fā)育以多期的褶皺、斷裂以及韌性剪切帶為其主要特征,它們彼此疊加相互改造,構成了極其復雜的構造面貌。泰山的新構造運動則對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著主導性的控制作用,太平洋板塊以近東西方向對歐亞板塊的強烈俯沖,使泰山地區(qū)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東東向泰前斷裂發(fā)生強烈掀斜活動,泰山大幅度抬升。泰山基底為古老的“泰山雜巖”,沉積蓋層為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的石灰?guī)r和頁巖,兩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觸。由南向北地層依次從老到新分布,地貌上構成一個南陡北緩的單斜斷塊山系。3)

10、泰山地形地勢概況泰山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側,是魯西中新生代泰山斷塊凸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北地臺的一個次級構造單元。泰山地勢差異顯著,地形起伏大,總體地勢呈現(xiàn)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特征,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m。泰山地貌分界明顯,地貌類型繁多,而且侵蝕地貌十分發(fā)育。三、主要實習內容(一)紅門(醉心石)1、罕見而又奇特的“桶狀構造”: 在紅門東北溝澗內就出露有很多圓柱體其中有一個狀如火車頭平臥著的規(guī)模較大的圓柱體,上刻有“醉心”2字,古人稱這種奇石為“醉心石”,是泰山著名的景點之一。這種圓柱體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地質構造現(xiàn)象,據(jù)資料介紹,這些圓柱體發(fā)育在輝綠玢巖的脈體內。綠玢巖是一種基性巖漿沿著原來的

11、近南北向張扭性斷侵入,最后冷凝結晶形成的一種暗色基性巖脈,屬于淺成相的侵入巖。輝綠玢巖呈暗綠色,風化后變淺褐紅色,質地十分堅硬,比重也較大,具斑狀結構,主要的礦物成分為輝石和基性斜長石。輝輝綠玢巖巖脈的產狀穩(wěn)定,脈體在平面上延伸比較穩(wěn)定,但寬度變化較大。在地貌上巖脈常表現(xiàn)為負地形,多出露在溝谷之中。在泰山南坡、自紅門向北,沿登山中路經萬仙樓、斗母宮和中天門,直至岱頂以北,時而在路西,時而在路東或其溝澗內,都可見到很多顏色發(fā)黑的石頭,這其實是一條近南北向延伸的輝綠玢巖巖脈的露頭。2、地貌:觀察梳洗河典型的河谷地貌;由于年齡較輕,磨圓分選度還比較差,梳洗河河床底部為礫石。兩岸有眾多巖體遙遙相應,他

12、們不僅位置相應、巖性相同、甚至斷口相互復合,這是因為他們本屬同一整體,由于構造作用和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導致分裂,故而“遙遙相應”。3、植被:屬于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觀察品種為刺槐和側柏。刺槐:落葉喬木,樹皮灰黑褐色,縱裂;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很強;最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對土壤酸堿度不敏感。側柏:側柏屬常綠喬木,干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強,在平地或懸崖峭壁上都能生長。(二)經石峪1、地質地貌:此處的巖石為古老的片麻狀二長花崗巖,屬于深成侵入巖。主要礦物為石英、斜長

13、石、微斜長石和少量的黑云母,質地堅硬。因巖石水平節(jié)理發(fā)育,后期經構造變動,同時溝谷中的流水不斷沖刷作用,再加上物理風化作用,形成球形風化,導致巖石表面層層剝落,形成平緩寬廣的石坪。2、植被:主要觀察植被有欒樹和黃連木。欒樹:落葉喬木,樹冠近圓球形;樹皮灰褐色,細縱裂;小枝稍有圓棱,無頂芽,皮孔明顯;奇數(shù)羽狀復葉;是一種喜光耐寒、耐干旱和瘠薄的植物。黃連木:雌雄異株落葉喬木,樹冠近圓球形;樹皮薄片狀剝落;通常為偶數(shù)羽狀復葉;喜光,畏嚴寒;耐干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中性和微堿性的沙質、粘質土均能適應,而以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guī)r山地生長最好;深根性,主根發(fā)達,抗風力強。(三)中天門

14、1、地質地貌:中天門是泰山登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這一帶的地勢呈南陡北緩,其原因與中天門斷裂有關, 該斷裂走向北東東,向南東傾斜, 沿中天門南側一線展布,斷裂以北為下盤, 以南為上盤,下盤一升,上盤下降, 表現(xiàn)為正斷層形式。 中天門正位于斷裂北側的上升盤, 因而形成泰山南坡的第二個臺階。2、植被:主要觀察藤本植物黃櫨黃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8m;樹冠圓形;樹皮暗灰褐色,被蠟粉;單葉互生,通常倒卵形;花小,雜性,黃綠色;核果腎形;喜光,也耐半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踐行土壤,但不耐水濕;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沙壤土生長最好。3、水文:此處有裂隙泉玉液泉出露,

15、這也是對中天門為斷裂帶的證明。(四)斬云劍從中天門北行, 在“快活三里”的路西,有一上尖下扁、 形若利劍的石塊沖天而立, 上刻“斬云劍”三個蒼勁的有力的大字, 傳說它能斬云播雨,故而得名斬云劍。這個石塊及其周圍的巖石則一種條帶狀角閃斜長片麻巖,呈綠灰色, 主要由斜長石、 石英及角閃石等礦物所組成,片麻理構造比較發(fā)育,容易被風化剝蝕, 加上巖石發(fā)育兩組不同方向的垂直節(jié)理, 在長期風化剝蝕過程中, 形成了一種板狀巖塊, 爾后又受球狀風化的影響,失去了原來的棱角, 逐漸形成這個類似劍狀的奇石。斬云劍周圍的地形,是一個凹狹的地帶,北高南緩,上為陡坡,下幽谷, 斬云劍正位于谷口, 每當陰天其下面幽谷聚集

16、的云霧,沿谷底向上飛涌, 到達斬云劍的谷口處, 正和山上下來的冷空氣相遇,隨后凝聚成細雨, 此時就會出現(xiàn)云霧消失細雨淅瀝的景象。 從而可知,此處的云雨變幻, 不是斬云劍的神功, 而是該處的特殊地貌環(huán)境以及氣象變化而引起的一種云雨變幻的自然現(xiàn)象。(五)云步橋云步橋在快活三里的北首。 該橋為一橫跨中溪山澗的石橋, 其上刻有 “云步橋”三個大字。云步橋正好是云步橋斷裂通過的部位, 其北側飛瀉瀑布的米高斷崖就是斷裂的斷層面, 測得斷裂的走向為北東東80,傾角85, 近于直立, 斷崖上方的御帳坪是斷層的上升盤, 斷崖下方的云步橋所在地是斷層的性質。 同時在斷崖兩側還可見到許多與斷崖產狀一致的剪裂面,說明

17、該斷裂并非是一條線, 而是一個帶,以斷層帶的形式出現(xiàn)。 可見云橋飛瀑的形成,與云步橋斷裂密切相關。云步橋斷裂和其南面的中天門斷裂、泰前斷裂, 都是中生代形成的斷裂,它們的產狀基本一致, 共同組成一組階梯狀斷裂, 每條斷裂的南盤呈階梯式降落, 造就了泰山南坡的三大臺階的地貌景觀。(六)對松山對松山上的松樹姿態(tài)與自然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泰山泥土稀少,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巖石,把巖石中的鉀等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這樣松樹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 泰山懸崖峭壁縱橫堆疊,泰山松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于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干和樹枝也極

18、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所以能堅強地立于巖石之上,歷風霜雨雪依然永葆青春。(七)南天門南天門又名三天門,恰處于石壁谷的上口,風速較大,海拔1460米,不僅形勢險要,而且位于整個登山盤道中軸線的上端,使游人在山下就可仰瞻它那巍巍峨峨的形象。每當山間云霧出沒、變幻無窮的時候,天門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十八盤似天梯倒掛,襯托的泰山主峰更加雄偉壯麗。(八)仙人橋仙人橋呈近東西方向,橫架在兩個峭壁之間,由三塊巨石相互銜接抵撐巧接而成。橋下為一深澗,南側面臨千丈深淵,地勢十分險要。三石巧接成橋,既非天仙的壘砌,又非出自建筑師或能工巧匠之手,而是外力風化剝蝕和重力崩塌共同作用的一種偶

19、然的巧合。仙人橋東西兩側絕壁的巖石是一種古老的侵入巖,名為斑狀二長花崗巖,它稱謂該橋的天然頭堡,而構成橋身主體的三塊巨石,中間的一塊是一種長英質的脈巖,其旁側的兩塊都是斑狀二長花崗巖。在岱頂廣泛出露的斑狀二長花崗巖,呈淺肉紅色,主要地礦物成分有斜長石、石英、微斜長石和黑云母等。岱頂上的巖石,因受構造應力的破壞,裂隙比較發(fā)育,把斑狀二長花崗巖切割成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塊體。(九)拱北石拱北石長10米,寬約3.2米,厚1.5米左右,它并非指北,而是指向北西35.2度,與地面夾角30度左右。拱北石及其周圍的巖石是斑狀二長花崗巖,淺灰色略帶肉紅色,斑狀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灰白色的斜長石、肉紅色的微斜長石,以及石英和少量的黑云母,其中微斜長石成斑晶而分布比較均勻,巖石的地質比較堅硬。(十)后石塢(石河、石海)后石塢一帶出露的巖石,是一種古老的深成侵入巖,名為二長花崗巖,主要由石英、斜長石和微斜長石等礦物組成,巖性比較單一和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但垂直節(jié)理和水平節(jié)理十分發(fā)育。在后石塢的谷坡上和谷底內,常見到許多的亂石堆,巨石累累,有的成片產出,好象是石頭的海洋,稱之為“石?!?,有的成條帶狀分布,稱之“石河”。兩組垂直和水平的節(jié)理把巖石切割破壞之后,使巖石進一步發(fā)生強烈的崩解。前者主要指由于季節(jié)和晝夜溫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