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1.gif)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2.gif)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3.gif)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4.gif)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1/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70fd8114-3f56-47fe-a4df-e4d24853250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 / 15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種子發(fā)芽實驗教學目標: 1 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2、經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人教版五年級科學教案3、了解設計實驗、制訂實驗計劃的步驟和內容 教學重難點:經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啟發(fā)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教學準備:設計實驗用的表格教學過程:一、引入師:科學研究通常通過實驗進行;首先要制訂周密的實驗計劃?,F在我們先來研究哪些條件影響綠豆 種子發(fā)芽二、討論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讓學生說一說:綠豆怎樣才能發(fā)芽師進行小結學生說的綠豆發(fā)芽的條件 師:如果我們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可能會有什么結果? 學生討論三、討論怎樣用實驗證明 選擇需要改變的一個條件;引導學生明
2、確設計實驗需要考慮的五個方面 選擇需要改變的另一個條件;請學生按五個方面加一說明四、確定研究的問題;寫出實驗計劃學生討論準備選擇什么問題進行研究 調整學生選擇的課題;學生閱讀資料;著手寫實驗計劃教后記:課題二:種子發(fā)芽實驗教學目標:1; 通過交流實驗設計;讓學生全面了解制定實驗計劃的步驟和主要內容2; 讓學生親身經歷種子發(fā)芽實驗的全過程;體驗需控制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方法3; 培養(yǎng)學生按照實驗計劃持續(xù)觀察實驗對象;記錄實驗全過程和時間的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親身經歷種子發(fā)芽實驗的全過程;體驗需要控制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交流實驗設計;全面了解制定實驗計劃的步驟和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3、:種子發(fā)芽實驗盒;標號紙;綠豆種子;紙巾教學過程:一、交流實驗計劃 請一個學生向大家報告他的實驗計劃 師簡要記錄學生發(fā)言;其他學生依次報告其他兩項實驗的計劃 大家發(fā)言;補充完善二、配備實驗裝置對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動手做。讓生明確實驗組和對照組三、猜測實驗結果讓學生猜猜綠豆播種以后到發(fā)芽;可能發(fā)生哪些變化;發(fā)生變化可能要多長時間;幾天后可以看到綠 豆長出葉討論:種子膨大的時間怎樣算;怎樣即時發(fā)現變化四、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教后記:第三課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教學目標:1. 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2. 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3. 會運用對比實驗的思維方式
4、;思考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匯集實驗組獲得的數據和對照組獲得的數據。 教學難點:運用對比實驗的思維方式;思考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教學準備: 匯集數據、得出結論用的表格。教學過程:一、引入:師:“哪個同學愿意說說記錄了哪些數據?”二、探究內容:1. 匯集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1)匯集各組數據。(2)看看收集的時間數據是否一樣?(3)討論數據為什么會不同;該怎樣處理?2.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1)各實驗小組報告實驗數據;每人在表格中做記錄。(2)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么不同?討論數據不同說明什么問題。(3)“實驗結果能證明我們的猜想嗎?討論數據不同說明什么問題。
5、(4)綜合說明光、溫度和水對綠豆種子發(fā)芽的影響。3. 擴展與思考。(1)讓學生說說 P7 的四項內容。(2)填好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三、全課總結。 師生評價各小組的數據記錄。四、課后拓展。繼續(xù)觀察綠豆的生長并做好記錄。教學反思 :4 、蚯蚓的選擇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了解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2、了解動物對環(huán)境的需要和適應。 教學重難點:通過實驗;了解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教學材料用具:蚯蚓、解剖盤、培養(yǎng)皿、玻璃板、紙板或書、濕布、棉簽。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 你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中采集到蚯蚓的?采集來的蚯蚓主要分布在容器中的什么地方?這與光線有 關系嗎?根據你的經驗和初步判斷;提出的問題是。二、
6、作出假設針對你的問題;作出假設。你作出這個假設的依據是。三、制定計劃(一)實驗裝置的設計: 在解剖盤內鋪上濕布;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玻璃板;另一側蓋上紙板或書;在盤內形成陰暗和明亮兩 種環(huán)境。思考:為什么要在解剖盤內鋪上濕布?(二)將蚯蚓放入實驗裝置;靜置 2 分鐘。 提示:想想看:下列放置蚯蚓的方法中;哪種最科學?(三)2 分鐘后;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蚯蚓;統計 3 次。環(huán)境 明亮 陰暗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共計(四)計算全班各組的平均值: 經計算;全班各組的平均值是:明亮處 條;黑暗處 條。 得出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你們得出的結論是。這與你們的假設一致嗎?。討論與思考1. 這個實驗中的變
7、量是什么?2. 為什么要計算全班各組的平均值?四、了解動物對環(huán)境的需要和適應。教學反思:教學設計5 食物鏈和食物網 教學目標:1、通過討論、分析活動;認識生態(tài)系統中的食物聯系食物鏈。學會正確使用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 食物網等詞語描述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2、通過畫、找食物鏈;認識食物網;意識到食物網反映了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中的動植物的之間的復雜的食物 能量交換關系。3、經歷討論分析的活動過程;提高歸納綜合思維能力;注意在討論分析活動中及時吸收別人的學習成果。 教學重點:建立生態(tài)系統中的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食物網的概念;并會畫簡單的食物鏈。 教學難點:理解食物網所反映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中動植物間的
8、關系。教學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 今天參與我們課堂活動的嘉賓是蚜蟲、瓢蟲、麻雀、蜜蜂、花、樹葉(出示這些動植物的圖片;并依次顯示 圖片)這些動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食物關系?二、探究過程:1、討論:他們誰被誰吃 ?1)平時有許多習慣性說法;我們在科學課上統一按照“誰被誰吃”順序說一說;(板書:誰被誰吃)據生回答貼卡片。然后明確我們用箭頭把他們連接起來。請生觀察;箭頭朝向誰?(獲取營養(yǎng)的動物) 預設:花蜜蜂麻雀 樹葉蚜蟲瓢蟲麻雀2)分析這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 問:想象一下;他們的食物關系象一個個什么連在一起?(鏈環(huán))你能給他們起一個形象的名字嗎?能說說 什么叫食物鏈嗎?明確:生物
9、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 (板書:食物鏈)3)觀察這三條食物鏈;你發(fā)現了什么?(暗示:起點、結束)預設 1:這幾條食物鏈中;樹葉和花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的吃別人制造的食物。對策:我們把能自己制造 食物的叫做生產者;把吃別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費者。板書:生產者、消費者。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生 產者;哪些消費者 ?預設 2: 這幾條食物鏈都是從植物開始到動物結束。 (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對策:他們的食物來自何處?(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動物吃別人制造的食物。 )我們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 做生產者;把吃別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費者。這幾條食物鏈中;誰為生產者、誰為消費者? 在大自然
10、中各種生物之間通過食物關系發(fā)生聯系;你還能舉出出例子嗎?3、水田里的食物網清楚了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之后;我們來個小競賽;有信心獲勝嗎?競之前;先來熱熱身:寫食物鏈時需要注意什么?三、拓展與思考:課件演示 1: 例如;五十年代;我國農村曾把麻雀作為四害來消滅的運動。人們發(fā)現;在麻雀被大量捕殺 之后的幾年里;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糧食大量減產。農民伯伯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誰給農民伯伯解釋一下;這是怎么回事?學生回答后;師:你的發(fā)現和科學家一樣。2、在 20世紀初;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 大約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有效地保護鹿;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
11、去那里消滅鹿的大敵狼。 提問:請你預言一下;將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狼或者麻雀;你想對人類說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太對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聯系的;只有保護好每一種生物;與生物和諧相處; 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四、本課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五、作業(yè):請你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畫出一個包括植物、動物、人在內的食物網。6 、做一個生態(tài)瓶教學目標 : 科學探究:能積極地參與討論做一個生態(tài)瓶的活動;共同協作制作一個生態(tài)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分析池 塘里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以此為基礎提出設計一個生態(tài)瓶的建造方案。能在課后堅持觀察;關注生態(tài)瓶的變 化??茖W知識:知道池
12、塘里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了解制作一個生態(tài)瓶的過程教學準備:1池塘生態(tài)系統的掛圖、投影片或視頻資料。2學生分組:大飲料瓶、剪刀、泥沙、自然水域的水、水生生物等;活動手冊。 3學生課前收集一些大的飲料瓶。教學過程:一、觀察池塘生態(tài)系統。 1出示池塘生態(tài)群落的掛圖;學生根據圖片簡要記錄池塘里的生物與非生物。 2討論池塘群落中各部分的作用。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池塘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哪些幫助?池塘里的動物生長需要什么條件?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們對生物有什么作用?二、設計建造生態(tài)瓶的方案。 1我們可以在教室或家里模擬建造一個生態(tài)瓶來研究池塘群落。 2先讓我們來設計一個建造方案。設計方案之前;教師播
13、放水族箱視頻資料或出示一個小的水族箱;讓學生 看看水族箱里放養(yǎng)了哪些生物。3討論:在我們的生態(tài)瓶里可以放養(yǎng)哪些生物?四人小組討論;并填寫在活動記錄上。交流各組的想法。明確以下幾點用什么材料來建造生態(tài)瓶?瓶子里放什么水?要放泥沙嗎?如果放;需要放多少? 動物什么時候放進去合適?放多少動物?動物的食物怎么辦?5填寫做生態(tài)瓶的方法和步驟;交流。三、做一個生態(tài)瓶。1分發(fā)相應的材料。2根據 設計方案和實際條件制作生態(tài)瓶。四、課后觀察生態(tài)瓶里發(fā)生的變化;記錄在活動手冊上。用什么材料來建造生態(tài)瓶? 瓶子里放什么水?要放泥沙嗎?如果放;需要放多少? 動物什么時候放進去合適?放多少動物? 動物的食物怎么辦?5填
14、寫做生態(tài)瓶的方法和步驟;交流。三、做一個生態(tài)瓶。1分發(fā)相應的材料。2根據 設計方案和實際條件制作生態(tài)瓶。 四、課后觀察生態(tài)瓶里發(fā)生的變化;記錄在活動手冊上。教學反思:7 、改變生態(tài)瓶教學目標:1. 經歷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中能堅持進行觀察記錄。2. 經歷添加動物或植物后;引起生態(tài)瓶變化的原因分析活動。3. 學習像科學家那樣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致、準確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教學重難點:學習像科學家那樣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致、準確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教學活動過程:一、引入。 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生態(tài)瓶;比一比哪些生態(tài)瓶里的動植物生活得好;然后選擇下面兩個實驗中的一個進行實 驗活動。二
15、、向生態(tài)瓶里添加動物的實驗。1. 先觀察準備添加到生態(tài)瓶中去的 5 條小魚的狀況;按教材的要求操作。 先取生態(tài)瓶里的一些水滴到杯子里;加少量的水到杯子的一半處;再把 5 條小魚放到杯子中進行觀察;然后 把小魚連同杯子里的水倒入生態(tài)瓶里。這個過程是必要的;一是杯子空間小;可以清楚地觀察小魚的情況; 二是可以讓小魚先適應水體后再放入生態(tài)瓶。2. 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觀察添加小魚后生態(tài)瓶內的情況;作好觀察記錄。3. 預測生態(tài)瓶中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魚的數量增加兩倍、四倍;又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三、向生態(tài)瓶里添加植物。1. 先觀察準備添加到生態(tài)瓶中去的 5 棵水草的狀況;按教材的要求操作。2. 要求學生每天
16、堅持觀察添加水草后生態(tài)瓶內的情況;作好觀察記錄。3. 預測生態(tài)瓶中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水草的數量增加兩倍、四倍;生態(tài)瓶中又將會是一種什么現象 ? 四、討論。究竟是什么原因影響了生態(tài)瓶里動物和植物的生長 ? 請大家在觀察記錄的過程中思考這個問題。教學反思:8 、維護生態(tài)平衡教學目的:1. 讓學生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系統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2. 能夠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認識草原上的鷹、兔。3. 能夠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認識沙塵暴生成的原因。4. 為維護生態(tài)平衡;明確應該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系統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樹立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
17、衡的意識。教學過程:一、引入 師:先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圖片(播放動物圖片) 。師:如果我把這些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交換一下; 老虎到北極去; 斑馬到大海中去; 海豚到草原上去生活; 行嗎? 為什么?生 1 :不行;老虎到北極去會凍死的;海豚沒有腳在草原上無法走路。生 2 :斑馬不會游泳;會淹死的;而且海水里沒有青草;會餓死的。生 :這些動物世世代代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活;換一個地方會不適應。 師:同學們說得精彩極了;確實動物們適應一個環(huán)境需要很長的時間。世世代代啊!通過長時間適應;形成 了當地獨有的生態(tài)系統。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中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扮演著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二、研究鷹、
18、兔、草的生態(tài)平衡關系師:草原上生活著鷹、兔、草;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食物關系 ? (生自 己到黑板上繪食物鏈)四、分析自然現象 師:請你分析一下;下面這種情況可能是什么引起的?(課件)五、課外作業(yè) 師:請同學們收集有關野生動物和植物的一些資料。教學反思:第二單元 光1 、光和影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fā)光而且是自己發(fā)出的光3、物體影子的長短、 方向隨著光源位置、 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4、從不同側面
19、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二、過程與方法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教師演示:有窗簾的教室分組實驗:手電筒、 4 開的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四、教學過程1、引入引導語:對于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 還想知道些什么?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是要探索光的秘密。2、關于影子產生的條件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產生的;親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條件?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
20、的產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3、關于“光源”的教學1)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fā)光呢?學生列舉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fā)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4、影子的特點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fā)嗎?步驟、2)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xù)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現自學科學書第 25 頁;看看是否明白實驗的方法、要求。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4)分組實驗;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發(fā)現 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 影子的形
21、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5、回顧和總結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2)再做一做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fā)現的這些規(guī)律。六、作業(yè)設計作業(yè)本上的配套作業(yè)七、板書設計2 、陽光下的影子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 置最低時;影子最長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來測定時間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四、課時安排 2 課時五、教學過程1、復習引入1)上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2)陽光下物體的
22、影子也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3)看書上第 26 頁;根據我們上節(jié)課的研究;推測一下大樹的影子在一天中發(fā)生的變化情況;并讓學生說說理 由。2、觀察陽光下影子的變化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2)學生認真閱讀科學書上的說明;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觀察記錄的方法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每個人都要記錄小組的觀測結果3、整理我們的記錄1)各小組匯報自己的觀測數據2)教師講解如何把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數據整理成柱狀圖:縱軸表示影長;橫軸表示時間3)每個學生自己將數據整理成柱狀圖4)分析柱狀圖:一天中陽光下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我們還有什么發(fā)現?5)關于祖國西部地區(qū);影子最短時
23、不是12 時的說明4、日影觀測儀1)古人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六、作業(yè)設計作業(yè)本上的配套作業(yè)七、板書設計八、教學反思:3 、光是怎樣傳播的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光是直線傳播的過程與方法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4、利用光的傳播規(guī)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光是直線傳播地圖片和課件分組實驗:手電筒、 3 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
24、形卡紙、屏、空心彎管和直管三、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四、課時安排 1 課時五、教學過程1、引入1)清晨;太陽出來;房間撒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 我們是否想過它從哪里來;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2、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1)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重在說出推測的依據 書上已有:舞臺上的燈光;從云層中透過的陽光 但應該啟發(fā)更多: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體擋??;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體的側面一致3、驗證光的傳播路線1)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第 2829 頁;明白實驗的方法和步驟2)2 人一組自行操作3)解釋匯報兩次實驗的現象4、其它的
25、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線1)提示注意用眼2)書上資料的介紹六、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本上的配套作業(yè)七、板書設計2.3 光是怎樣傳播的我的推測:直線傳播我的依據: 驗證光的傳播路線八、教學反思:4 、光的反射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象2、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3、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fā)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過程與方法1、按照說明正確進行實驗操作2、制作簡易潛望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有關反射的圖片或課件、潛望鏡模型 分組實驗: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三、教學重、難點 認
26、識光的反射及應用四、課時安排 1 課時五、教學過程1、導入1)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室的日光燈管;上面為什么要裝燈罩呢?2、照亮目標1)書上有三個照亮活動;請仔細閱讀操作要求;并在書上畫出光的路線2)學生反饋實驗發(fā)現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3、運用光的反射1)汽車反光鏡(凸鏡)2)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3)試著畫出光的路線圖4)不銹鋼勺的內外兩面3、做一個潛望鏡1)自學書上的制作要求2)每個人利用現有材料進行制作 1)利用反光鏡制作的其他玩具:萬花筒、觀景箱等4、反光帶給我們的不便1)玻璃幕墻光的污染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強弱六、作業(yè)設計萬花筒的制作七、板書設計4
27、、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車反光鏡:凸鏡 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光的路線圖 光的路線圖八、教學反思:5 光與熱、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1、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2、太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3、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過程與方法1、對光和熱的關系作出推測2、通過用多面鏡子和一面鏡子照射探究光與熱的關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自然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凹鏡、凸鏡;相關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小鏡子、溫度計、不銹鋼勺、放
28、大鏡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四、課時安排1 課時五、教學過程1、導入1)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帶給我們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 度的高低有什么關系呢?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看法3)師補充:光源的兩大類;熱光源與冷光源2、光的強弱與溫度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 師啟發(fā):怎么樣才能得到強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強與光弱時溫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師生共同歸納出實驗的兩大步驟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么不同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 將小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3)各個小組匯報數據;繪制
29、柱狀圖4)結合圖表;分析一開始的假設3、凹面鏡和凸面鏡的介紹1)學生閱讀書上的資料;并相互說說 放大鏡、銅鏡、奧運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2) 條件許可教師最好演示六、作業(yè)設計作業(yè)本上的配套作業(yè)七、板書設計2.5 光與熱假設: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驗證: 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么不同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 記錄我們的數據:八、教學反思:6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過程與方法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
30、實驗2、做探究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關系的實驗3、將物體的顏色與升溫情況的實驗數據繪制成折線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在實驗中能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實驗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的3、認同科技的發(fā)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guī)律地觀點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人類利用太陽能的課件及圖片分組實驗: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三個同樣的黑色紙帶 分別插上溫度計三、教學重、難點對比實驗: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四、課時安排 1 課時五、教學過程1、導入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人類只利用了太陽能量的很少一部分; 還有大部分的光和熱沒有充分利用。 除了利用凹面鏡和凸透鏡匯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么辦法能得到太陽更多的光和熱?2)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1)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有關嗎?請學生自學書上的要求1)師生討論這個對比實驗的注意事項除了紙的顏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條件如擺放的地點、方式、時間等盡量保持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裝飾包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184551
- 2025年度環(huán)保技術引進合作框架協議范本
- 2025年度國際廣告合作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托管銀行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續(xù)簽補充協議
- 家庭牧場申請書
- 2025-2030年中國男式工服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文化演出代理合作協議
- 2025年金屬天花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打造影響力消費品牌的實施策略
- 胸腔積液護理查房-范本模板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設技術
- 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 第25部分:城鎮(zhèn)天然氣經營企業(yè)DB50-T 867.25-2021
- 現代企業(yè)管理 (全套完整課件)
- 走進本土項目化設計-讀《PBL項目化學習設計》有感
- 《網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課件希沃的課件
- 高端公寓住宅項目營銷策劃方案(項目定位 發(fā)展建議)
- 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聘用協議(合同)書
- 第1本書出體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2022年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