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三峽教案_第1頁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_第2頁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_第3頁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_第4頁
初中生的三峽教案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中生的三峽教案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于中國重慶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區(qū)境內(nèi)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經(jīng)過恩施,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guān),全長193千米,一起看看初中生的三峽教案!歡迎查閱!三峽教案1【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lǐng)略三峽景色之美。3、展開想象,體味*意境?!窘虒W重點】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窘虒W難點】體味*意境?!据o助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jīng)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蓖瑢W們猜是哪個地方?

2、(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請看:(播放三峽風光片)看來,三峽的確魅力無窮。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lǐng)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二、整體感知課文。1、教師范讀課文。2、請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3、請大家齊讀課文。(多媒體課件)4、同學們自讀課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賞三峽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剛才我們初步領(lǐng)略了三峽風光,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學生自由發(fā)言)三、賞讀課文,理解文意。過渡:聽這些同學一說,我們腦海里有了一些對三峽的印象了,但還有點兒模糊,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lǐng)略三峽的美,四人小組合

3、作,任選一景,用自己的話把它詳細描述下來,好嗎?(四人小組合作,一人執(zhí)筆,其余三人口頭描述。)(組內(nèi)代表發(fā)言)過渡:聽了我們同學的描述,真的讓人晃如身臨其境,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歸納起來看: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幾方面的自然景觀?(山水。)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第二課時四、拓展延伸:過渡: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xiàn)在正在進行一項規(guī)??涨熬薮蟮乃麡屑~工程,那就是-三峽大壩工程。大家

4、有查到關(guān)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師生共同交流,多媒體展示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發(fā)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chǔ)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xx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到20xx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請對照課文和查找的資料及圖片,

5、展開想象,描繪一下那時酈道元所描寫的景觀會有怎樣的變化?(小組討論,談?wù)勛约旱目捶ā?小結(jié)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作業(yè):1對三峽工程眾說紛紜,你的看法呢?結(jié)合課文和你查找的資料,談?wù)勀銓⑷龒{水利工程的看法。2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板報。板書設(shè)計:(山)-奇險夏湍急三峽-(美)(水)-春、冬清幽秋凄清第三課時一、背誦并墨寫課文。二、完成課后習

6、題。教學后記: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能理解文意,領(lǐng)略三峽景色之美,并能展開合理想象,體味*優(yōu)美意境。三峽教案2一、教學目標:1、認讀生字,熟練朗讀課文。2、正確解釋關(guān)鍵詞語,句子。3、描述三峽壯美的景色。4、抒發(fā)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二、教學重點:學習簡練、生動的語言。三、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四、教學手段:圖片投影。五、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我們中國河山壯麗,每一處自然景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你都對哪些景觀有了解呢?(由全國各地的自然風貌引入對三峽的了解、向往)出示三峽投影片。二、整體感知。1、請學生默讀課文,注意作者,讀誰字音。2、請學生介紹作者、作品。酈道元:

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jīng)注不僅是一部地理志,還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三峽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3、出示生字投影片,讓學生注音。quzhngxxingsynzh闕嶂曦襄溯?屬引4、學生練習自讀,并進行指導,達至熟練。三、文意理解。1、小組共同解釋文意,教師答疑。2、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釋重點。1詞語:自;闕;嶂;曦;至于;襄;沿;溯;或;雖;以;疾;湍;漱;良;肅;屬引;2句子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轉(zhuǎn)久絕。四、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熟練解釋詞

8、,句。第二課時一、復(fù)習導入。指名四位學生各背一段課文,然后齊背。二、分析課文。1、討論:文中描繪了三峽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歸納并板書: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三峽夏:急水春冬:清榮峻茂秋:哀婉凄異。2、體會*語言特點,學生各抒己見??偨Y(jié):(1)動靜結(jié)合。(2)有張有弛。3、再次齊讀課文,讀出韻味。三、作業(yè):搜集描述三峽的其它文學作品,小組交流。三峽教案3【設(shè)計思想】*內(nèi)容淺顯,語言流暢,簡潔明快,適合誦讀。因此,教學中不必作過多的分析,以誦讀、欣賞為主。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朗讀上加以指導,組織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體會新課標的精神,初步學會運用“研究

9、性”方式學習*,培養(yǎng)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教學重點】抓住文中描寫景物特征的語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品味*精巧的構(gòu)思、精煉的語言、精美的畫面?!窘虒W難點】品析*的美點:構(gòu)思、用材、布局【教學方法】*確定為“文學鑒賞課”。課前向?qū)W生下發(fā)譯文,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師生交流,探究*景物描寫及其他方面的特色。【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1.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展現(xiàn)三峽優(yōu)美風光的記錄片,并配以簡潔的文字進行說明。2.欣賞完后教師指出:如今,高峽出平湖,這二十多年前的三峽美景正在漸漸散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只能在_或在模糊的記憶中捕捉它曾經(jīng)的險峻和美麗。今天,讓我們跟隨酈道元的腳步,領(lǐng)略一下千年以

10、前的三峽風光。二、朗讀課文,理解文意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結(jié)合課文注釋,讀準字音,讀順文句,讀懂文意。聽老師帶著驚嘆、贊頌之情吟誦課文,學生學讀。學生之間自由交流文中難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三、問題情境設(shè)計,師生共同探究。(一)問題情境。1.*文字優(yōu)美,描繪傳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峽的風景特點進行描寫的?2.三峽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四季各異,追溯過去,分析現(xiàn)狀,展望未來,你想到了什么?(二)交流對話1.教師與學生對話話題一:三峽先寫山后寫水。寫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寫水,哪個季節(jié)具體寫?為什么?明確:*先總寫山:山高嶺連,綿綿不斷;再寫水的四季不同,重點寫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話題二:三

11、峽寫四季的景色中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詞語,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作簡要的分析。明確:春冬之景:“素”“綠”“清”“影”數(shù)字;寫秋之景:“寒”“肅”“凄”“哀”數(shù)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其中“素”“綠”“清”著重寫水的色彩,而“寒”“肅”“凄”“哀”則蘊涵著作者的一種思想感情,屬于“借景抒情”一類的典型詞語。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話題一:三峽語言凝練,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卻包容了四季景色,羅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嘯,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明確:(1)*取材先大后小,先總后分,層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冼煉地描繪。話題二:課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12、,譯文為“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痹囅耄貉┌椎募绷鞅简v洶涌,可以回旋清波,卻怎么可以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呢?這個譯文是否有問題?明確:這個翻譯的確存在問題。原句運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稱為“合敘”)的修辭,也就是古人為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把兩件相關(guān)的事并在一個句子中表述,翻譯時不能逐字進行,要從文意出發(fā),找出詞語或詞組之間的相互搭配關(guān)系,如“耳目聰明”應(yīng)是“耳聰目明”。據(jù)此這句的譯文應(yīng)為: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學生與學生的對話話題一:課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于自然景物的描寫,用在這里有何作用?明確:作者用這

13、個例子寫出了江水的湍急。話題二:*開頭突出三峽山高嶺連,隱天蔽日的特點,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證這一特點?明確:“絕巘”“峻”“林寒澗肅”“空谷”這些詞語都能印證。師生與作品的對話話題一: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么能否調(diào)整寫山寫水的順序?明確:這體現(xiàn)了*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有了山高嶺連的特定地形才能產(chǎn)生江流湍急的水勢,山是因,水是果。因決定了果,山是總寫,水是分寫,順序不能調(diào)換。話題二:*雖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繪景物卻盡傳其神,筆法令人稱奇,現(xiàn)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可以從語言、結(jié)構(gòu)、描寫等角度入手)明確:(示例)描寫手法美:(1)

14、正面描寫:“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壘嶂,隱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征;(2)側(cè)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峽峰連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四、拓展研究1.摹擬三峽第二段的寫法,寫出春風拂拂之景。2.課外收集有關(guān)三峽的資料,試比較三峽的古今。3.課外閱讀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等寫景優(yōu)美的文言文,試與*寫景進行比較。4.課外收集有關(guān)三峽的資料,展開一場有關(guān)保護三峽景觀的討論,題目可設(shè)計為:(1)是保護三峽的自然風光,還是不斷地開發(fā)和利用三峽的水資源?(2)在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續(xù)三峽獨特的魅力?【教學隨想】三峽是人教版八年級新教材內(nèi)的一篇課文。

15、這兩節(jié)課我們著重探索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寫景的特征和寫作特色。先讓學生從描述三峽風光的記錄片中獲得感性認識,產(chǎn)生積極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愛質(zhì)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而后激發(fā)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有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強烈_。教材的適當“處理”,是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的起點。我們重點選了“三峽的景色欣賞”和“三峽全文的寫作特色”兩個部分,讓學生進行鑒賞和討論,感受*的藝術(shù)美,成功地引發(fā)了學生對課外寫景文言文的探究興趣。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們在課堂上安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課文。通過播放用多媒體制作的三峽風光的輯錄片,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嘆之情。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