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_第1頁
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_第2頁
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_第3頁
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_第4頁
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力變壓器試驗項目及標準說明1 絕緣油試驗或SF6氣體試驗;2 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直流電阻;3 檢查所有分接頭的電壓比;4 檢查變壓器的三相接線組別和單相變壓器引出線的極性;5 測量與鐵心絕緣的各緊固件(連接片可拆開者)及鐵心(有外引接地線的)絕緣電阻;6 非純瓷套管的試驗;7 有載調(diào)壓切換裝置的檢查和試驗;8 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絕緣電阻、吸收比或極化指數(shù);9 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 tan ;10 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直流泄漏電流;11 變壓器繞組變形試驗;12 繞組連同套管的交流耐壓試驗;13 繞組連同套管的長時感應電壓試驗帶局部放電試驗;14 額定電壓下的沖擊合閘試驗;15

2、檢查相位;16 測量噪音。注:除條文內(nèi)規(guī)定的原因外,各類變壓器試驗項目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1 容量為1600kVA 及以下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的試驗,可按本條的第1、2、3、4、5、6、7、8、12、14、15款的規(guī)定進行;2 干式變壓器的試驗,可按本條的第2、3、4、5、7、8、12、14、15款的規(guī)定進行;3 變流、整流變壓器的試驗,可按本條的第1、2、3、4、5、7、8、12、14、15款的規(guī)定進行;4 電爐變壓器的試驗,可按本條的第1、2、3、4、5、6、7、8、12、14、15款的規(guī)定進行;5 穿芯式電流互感器、電容型套管應分別按本標準第9章互感器、第16章的試驗項目進行試驗。6 分體運輸

3、、現(xiàn)場組裝的變壓器應由訂貨方見證所有出廠試驗項目,現(xiàn)場試驗按本標準執(zhí)行。7.0.2油浸式變壓器中絕緣油及SF6氣體絕緣變壓器中SF6氣體的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絕緣油的試驗類別應符合本標準中表20.0.2 的規(guī)定;試驗項目及標準應符合本標準中表20.0.1 的規(guī)定。2 油中溶解氣體的色譜分析,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電壓等級在66kV 及以上的變壓器,應在注油靜置后、耐壓和局部放電試驗24h后、沖擊合閘及額定電壓下運行24h后,各進行一次變壓器器身內(nèi)絕緣油的油中溶解氣體的色譜分析。試驗應按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GB/T 7252進行。各次測得的氫、乙炔、總烴含量,應無明顯差別。新裝變壓器

4、油中H2 與烴類氣體含量(L/L)任一項不宜超過下列數(shù)值:總烴:20, H2:10, C2H2:0,3 油中微量水分的測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變壓器油中的微量水分含量,對電壓等級為 110kV 的,不應大于 20mg/L;220kV 的,不應大于 15mg/L ;330500kV 的,不應大于 10mg/L 。4 油中含氣量的測量,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電壓等級為330 500kV 的變壓器,按照規(guī)定時間靜置后取樣測量油中的含氣量,其值不應大于1%(體積分數(shù))。5 對SF6氣體絕緣的變壓器應進行SF6氣體含水量檢驗及檢漏:SF6氣體含水量(20的體積分數(shù))一般不大于250L/L。變壓器應無明顯泄漏點。

5、7.0.3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直流電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測量應在各分接頭的所有位置上進行;2 1600kVA 及以下電壓等級三相變壓器,各相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 4%,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 以上三相變壓器,各相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 2%;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值應小于平均值的1%;3 變壓器的直流電阻,與同溫下產(chǎn)品出廠實測數(shù)值比較,相應變化不應大于 2%;不同溫度下電阻值按照式7.0.3換算:R2=R1(T+t2)/( T+t1) (7.0.3)式中 R1、R2分別為溫度在t1、t2時的電阻值;T計算用常數(shù),銅導線取235,鋁導線取225。4

6、 由于變壓器結構等原因,差值超過本條第2款時,可只按本條第3款進行比較。但應說明原因。7.0.4檢查所有分接頭的電壓比,與制造廠銘牌數(shù)據(jù)相比應無明顯差別,且應符合電壓比的規(guī)律;電壓等級在 220kV 及以上的電力變壓器,其電壓比的允許誤差在額定分接頭位置時為0.5%。注: “無明顯差別”可按如下考慮:1 電壓等級在35kV以下,電壓比小于3的變壓器電壓比允許偏差不超過1%;2 其他所有變壓器額定分接下電壓比允許偏差不超過0.5%;3 其它分接的電壓比應在變壓器阻抗電壓值(%)的1/10以內(nèi),但不得超過1%。7.0.5檢查變壓器的三相接線組別和單相變壓器引出線的極性,必須與設計要求及銘牌上的標記

7、和外殼上的符號相符。7.0.6測量與鐵心絕緣的各緊固件(連接片可拆開者)及鐵心(有外引接地線的)絕緣電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進行器身檢查的變壓器,應測量可接觸到的穿心螺栓、軛鐵夾件及綁扎鋼帶對鐵軛、鐵心、油箱及繞組壓環(huán)的絕緣電阻。當軛鐵梁及穿心螺栓一端與鐵心連接時,應將連接片斷開后進行試驗;2 不進行器身檢查的變壓器或進行器身檢查的變壓器,所有安裝工作結束后應進行鐵心和夾件(有外引接地線的)的絕緣電阻測量;3 鐵心必須為一點接地;對變壓器上有專用的鐵心接地線引出套管時,應在注油前測量其對外殼的絕緣電阻;4 采用 2500V 兆歐表測量,持續(xù)時間為1min,應無閃絡及擊穿現(xiàn)象。7.0.7非純瓷套

8、管的試驗,應按本標準第16章的規(guī)定進行。7.0.8有載調(diào)壓切換裝置的檢查和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變壓器帶電前應進行有載調(diào)壓切換裝置切換過程試驗,檢查切換開關切換觸頭的全部動作順序,測量過渡電阻阻值和切換時間。測得的過渡電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換時間的數(shù)值、正反向切換時間偏差均符合制造廠技術要求。由于變壓器結構及接線原因無法測量的,不進行該項試驗;2 在變壓器無電壓下,手動操作不少于2個循環(huán)、電動操作不少于 5 個循環(huán)。其中電動操作時電源電壓為額定電壓的 85%及以上。操作無卡澀、連動程序,電氣和機械限位正常;3 循環(huán)操作后進行繞組連同套管在所有分接下直流電阻和電壓比測量,試驗結果應符合本

9、標準第7.0.3條、7.0.4 條的要求。4 在變壓器帶電條件下進行有載調(diào)壓開關電動操作,動作應正常。操作過程中,各側電壓應在系統(tǒng)電壓允許范圍內(nèi)。5 絕緣油注入切換開關油箱前,其擊穿電壓應符合本標準表20.0.1 的規(guī)定。7.0.9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絕緣電阻、吸收比或極化指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絕緣電阻值不低于產(chǎn)品出廠試驗值的 70%。2 當測量溫度與產(chǎn)品出廠試驗時的溫度不符合時,可按表 7.0.9換算到同一溫度時的數(shù)值進行比較;表 7.0.9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絕緣電阻的溫度換算系數(shù)溫度差 K51015202530354045505560換算系數(shù)A1.21.51.82.32.83.44.15.

10、16.27.59.211.2注:1表中K為實測溫度減去 20 的絕對值。2 測量溫度以上層油溫為準。當測量絕緣電阻的溫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數(shù)值時,其換算系數(shù) A 可用線性插入法確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計算:A=1.5K/10 (7.0.9-1)校正到 20 時的絕緣電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計算:當實測溫度為 20 以上時:R20=ARt (7.0.9-2)當實測溫度為 20 以下時:R20=Rt/A (7.0.9-3)式中 R20校正到 20 時的絕緣電阻值(M);Rt 在測量溫度下的絕緣電阻值(M)。3 變壓器電壓等級為 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4000kVA 及以上時,應測量吸收比。吸收比與產(chǎn)品出廠

11、值相比應無明顯差別,在常溫下應不小于 1.3;當R60s大于3000M時,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4 變壓器電壓等級為 220kV 及以上且容量為 120MVA 及以上時,宜用5000V兆歐表測量極化指數(shù)。測得值與產(chǎn)品出廠值相比應無明顯差別,在常溫下不小于1.3;當R60s大于10000M時,極化指數(shù)可不做考核要求。7.0.10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 tan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當變壓器電壓等級為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8000kVA及以上時,應測量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 tan ;2 被測繞組的 tan 值不應大于產(chǎn)品出廠試驗值的130%;3 當測量時的溫度與產(chǎn)品出廠試驗溫度不符合時

12、,可按表 7.0.10 換算到同一溫度時的數(shù)值進行比較。表7.0.10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tg (%)溫度換算系數(shù)溫度差 K5101520253035404550換算系數(shù) A1.151.31.51.71.92.22.52.93.33.7注:1 表中K為實測溫度減去 20 的絕對值;2 測量溫度以上層油溫為準;3 進行較大的溫度換算且試驗結果超過第二款規(guī)定時,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當測量時的溫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數(shù)值時,其換算系數(shù)A可用線性插入法確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計算:A=1.3K/10 (7.0.10-1)校正到20 時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可用下述公式計算:當測量溫度在20以上時,tan20= tant

13、/A (7.0.10-2)當測量溫度在20 以下時:tan20=A tan t (7.0.10-3)式中 tan20校正到 20 時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tant 在測量溫度下的介質(zhì)損耗角正切值。7.0.11 測量繞組連同套管的直流泄漏電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當變壓器電壓等級為35kV 及以上,且容量在 8000kVA 及以上時,應測量直流泄漏電流;2 試驗電壓標準應符合表 7.0.11 的規(guī)定。當施加試驗電壓達 1min 時,在高壓端讀取泄漏電流。泄漏電流值不宜超過本標準附錄D的規(guī)定。表7.0.11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直流泄漏試驗電壓標準繞組額定電壓(kV)610203563330500直流試驗

14、電壓(kV)10204060注:1 繞組額定電壓為13.8kV及15.75kV時,按10kV級標準;18kV時,按20kV級標準;2 分級絕緣變壓器仍按被試繞組電壓等級的標準。7.0.12變壓器繞組變形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對于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變壓器,宜采用低電壓短路阻抗法;2 對于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宜采用頻率響應法測量繞組特征圖譜。7.0.13繞組連同套管的交流耐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容量為8000kVA以下、繞組額定電壓在 110kV 以下的變壓器,線端試驗應按表7.0.13-1進行交流耐壓試驗;2 容量為8000kVA及以上、繞組額定電壓在 110kV 以下的

15、變壓器,在有試驗設備時,可按表7.0.13-1 試驗電壓標準,進行線端交流耐壓試驗;3 繞組額定電壓為110kV及以上的變壓器,其中性點應進行交流耐壓試驗,試驗耐受電壓標準為出廠試驗電壓值的80%(見表7.0.13-2)。表7.0.13-1 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交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kV系統(tǒng)標稱電壓設備最高電壓交流耐壓油浸式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干式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11.12.533.6148.567.22017101228241517.53632202444433540.568606672.5112110126160220252316(288)330363408(368)500550544(504

16、)注:1上表中,變壓器試驗電壓是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 電力變壓器 第3部分:絕緣水平和絕緣試驗和外絕緣空氣間隙GB 1094.3規(guī)定的出廠試驗電壓乘以0.8制定的。2 干式變壓器出廠試驗電壓是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干式電力變壓器GB 6450規(guī)定的出廠試驗電壓乘以0.8制定的。表7.0.13-2額定電壓110kV 及以上的電力變壓器中性點交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 kV系統(tǒng)標答稱電壓設備最高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出廠交流耐受電壓交流耐受電壓110126不直接接地9576220252直接接地8568不直接接地200160330363直接接地8568不直接接地230184500550直接接地8568經(jīng)小阻抗接地140

17、1124 交流耐壓試驗可以采用外施工頻電壓試驗的方法,也可采用感應電壓試驗的方法。試驗電壓波形盡可能接近正弦,試驗電壓值為測量電壓的峰值除以2 ,試驗時應在高壓端監(jiān)測。外施交流電壓試驗電壓的頻率應為4565HZ,全電壓下耐受時間為60s。感應電壓試驗時,為防止鐵心飽和及勵磁電流過大,試驗電壓的頻率應適當大于額定頻率。除非另有規(guī)定,當試驗電壓頻率等于或小于2倍額定頻率時,全電壓下試驗時間為60s;當試驗電壓頻率大于2倍額定頻率時,全電壓下試驗時間為:120 額定頻率/試驗頻率(秒), 但不少于15秒。 (7.0.13-4)7.0.14繞組連同套管的長時感應電壓試驗帶局部放電測量(ACLD):電壓等級220kV及以上,在新安裝時,必須進行現(xiàn)場局部放電試驗。對于電壓等級為110kV的變壓器,當對絕緣有懷疑時,應進行局部放電試驗。局部放電試驗方法及判斷方法,均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變壓器 第3部分:絕緣水平、絕緣試驗和外絕緣空氣間隙GB 1094.3中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