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炎 癥,第一節(jié) 炎癥的概述,第二節(jié) 急性炎癥,第三節(jié) 慢性炎癥,重點難點,炎癥的概念,炎癥的原因,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炎癥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急性炎癥過程中的血管變化和白細胞滲出的機制,炎癥介質(zhì)的概念和主要作用,急性炎癥病理類型、病變特征與結局,非特異性慢性炎的病理變化,肉芽腫性炎的概念、病因及病變特點,白細胞吞噬作用及其發(fā)生機制,炎癥介質(zhì)的類型及其在炎癥過程中的作用,炎癥命名原則;炎癥過程中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炎癥的概述,第一節(jié),病理學(第9版,一、炎癥的概念,具有血管系統(tǒng)的活體組織對各種損傷因子所發(fā)生的復雜防御反應,是一種基本病理過程。 血管反應是炎癥反應的主要特征和中心環(huán)節(jié) 活體組
2、織才能發(fā)生炎癥反應 炎癥反應具有防御作用,炎癥反應的多步驟過程,二、炎癥的原因(致炎因子,生物性因子 物理性因子 化學性因子 壞死組織 變態(tài)反應 異物,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變質(zhì) (alteration) 滲出 (exudation) 增生 (proliferation,病理學(第9版,一)變質(zhì)(alteration) 定義:炎癥局部組織、細胞的變性和壞死 局部形態(tài)學變化 變性: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玻璃樣變性等 壞死:凝固性壞死、液化性壞死、特殊類型壞死,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二)滲出(exudation) 定義:炎癥局部組織血管內(nèi)的液體成分、蛋白成分(如纖
3、維蛋白、補體、抗體等)和各種炎癥細胞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體腔、體表和黏膜表面的過程 以血管反應為基礎的滲出性改變是炎癥的重要標志,在局部發(fā)揮著重要的防御作用 炎癥時滲出的富含蛋白質(zhì)的液體稱為滲出液,需要與漏出液鑒別,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滲出液與漏出液形成的機制,病理學(第9版,滲出液與漏出液的區(qū)別,病理學(第9版,三)增生(proliferation) 定義:炎癥的修復過程,實質(zhì)細胞和間質(zhì)細胞均可發(fā)生增生,并伴有大量淋巴、單核/巨噬細胞增生。 增生的成分 實質(zhì)細胞:被覆上皮、腺上皮等 間質(zhì)細胞:成纖維細胞、毛細血管等 炎癥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 增生的特點 多種
4、細胞成份(多克隆性) 炎癥刺激依賴性,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病理學(第9版,四、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和全身反應,局部表現(xiàn):紅、腫、熱、痛、功能障礙 全身反應:發(fā)熱、外周血白細胞變化 炎癥的意義,一)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紅:血管擴張、充血所致 腫:炎性滲出物,特別是炎性水腫所致 熱:動脈性充血、血流加快以及代謝旺盛所致 痛:炎癥介質(zhì)或滲出物刺激神經(jīng)末梢所致 功能障礙:實質(zhì)細胞變性和壞死、腫脹壓迫、阻塞、疼痛等均可影響功能,病理學(第9版,二)炎癥的全身表現(xiàn),發(fā)熱:細菌、病毒產(chǎn)物等外源性致熱原,刺激白細胞產(chǎn)生內(nèi)源性致熱原(如IL-1、TNF),后者刺激體溫中樞,引起發(fā)熱 外周血白細胞變化
5、多數(shù)情況下升高:最常見于細菌感染 “核左移”:指外周血中的桿狀核中性粒細胞所占比值增高的現(xiàn)象 少數(shù)情況下降低:傷寒、AIDS、病毒性肝炎、立克次體、原蟲,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的意義,阻止病原微生物蔓延:滲出的纖維素交織成網(wǎng),可限制病原體的擴散 消滅病原體:滲出的補體、抗體和白細胞可消滅、清除病原微生物 修復損傷組織:通過實質(zhì)細胞和間質(zhì)細胞的增生,恢復組織和器官的功能,病理學(第9版,五、炎癥的分類,病理學(第9版,依據(jù)炎癥持續(xù)的時間進行分類 急性炎癥、亞急性炎癥、慢性炎癥 依據(jù)炎癥病變的程度進行分類 輕度炎癥、中度炎癥、重度炎癥 依據(jù)炎癥累及的器官進行分類 肝炎、腎炎、肺炎等 常用具體受累
6、的解剖部位或致病因子等加以修飾,如間質(zhì)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依據(jù)炎癥的基本病變性質(zhì)進行分類 變質(zhì)性炎、增生性炎、滲出性炎 根據(jù)滲出物的主要成分,滲出性炎進一步分為漿液性炎、纖維素性炎、化膿性炎和出血性炎,急 性 炎 癥,第二節(jié),一、急性炎癥過程中的血管反應,血流動力學改變(血管口徑和血流量改變) 細動脈短暫收縮 血管擴張和血流加速 血流速度減慢 血管通透性增加,病理學(第9版,A.內(nèi)皮細胞收縮,在內(nèi)皮間出現(xiàn)0.51.0m的縫隙 B.內(nèi)皮細胞損傷(直接損傷、白細胞介導) C.穿胞作用增強(VEGF) D.新生毛細血管壁的高通透性,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機制,病理學(第9版,二、急性炎癥過程中的白細胞反應
7、,一)白細胞滲出 指白細胞通過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過程,是炎癥反應最重要的特征,中性粒細胞的滲出過程模式圖,病理學(第9版,炎癥時白細胞滲出的規(guī)律,時相 炎癥早期(624h):中性粒細胞 2448h:單核細胞 致炎因子 急性化膿性炎:中性粒細胞 慢性炎癥:漿細胞、單核、淋巴細胞 病毒、支原體感染:單核、淋巴細胞 過敏反應及寄生蟲感染:嗜酸性粒細胞,病理學(第9版,二)白細胞激活 吞噬作用 指聚集在炎癥病灶處的炎癥細胞吞噬病原體、組織碎片和異物的過程,白細胞吞噬過程模式圖,病理學(第9版,三、炎癥介質(zhì)在炎癥過程中的作用 炎癥介質(zhì) 定義:在炎癥過程中由細胞釋放或體液產(chǎn)生,參與和介導炎癥反應的一大類
8、化學物質(zhì)。 來源 細胞源性:以顆粒形式存于細胞內(nèi),需要時釋放到胞外;或者炎癥刺激時,重新合成。 體液源性:多數(shù)由肝臟產(chǎn)生,在體液中以前體形式存在,需要時經(jīng)蛋白水解酶裂解激活,病理學(第9版,細胞產(chǎn)生的炎癥介質(zhì),病理學(第9版,病理學(第9版,細胞因子IL-1、TNF的作用,來源于血漿的炎癥介質(zhì),病理學(第9版,病理學(第9版,炎癥介質(zhì)降解:炎癥反應逐漸減弱 中性粒細胞凋亡:離開血液循環(huán)后,中性粒細胞于數(shù)小時至兩天內(nèi)發(fā)生凋亡而死亡 釋放終止信號:例如脂質(zhì)素、TGF-、IL-10等,主動終止炎癥反應,四、急性炎癥反應的終止,五、急性炎癥的病理學類型,漿液性炎 纖維素性炎 化膿性炎 出血性炎,病理學
9、(第9版,一)漿液性炎,特點:以漿液滲出為主 滲出的漿液可以來自血漿,也可由漿膜的間皮細胞分泌 急性炎癥早期 好發(fā)部位:疏松結締組織、漿膜、黏膜及皮膚 皮膚:例如水皰(度燙傷、蚊蟲叮咬) 黏膜:漿液性炎,例如感冒初期流清鼻涕 漿膜、滑膜:體腔、關節(jié)腔積液,例如風濕性心包炎、關節(jié)炎 結締組織間隙:炎性水腫,病理學(第9版,二)纖維素性炎,特點:以纖維蛋白原滲出為主,繼而形成纖維素 鏡下:紅染交織的顆粒狀、條索狀或網(wǎng)狀纖維素,?;煊兄行粤<毎皦乃兰毎槠?部位:黏膜、漿膜和肺組織 黏膜:偽膜性炎,又稱假膜性炎 漿膜:肺纖維素性漿膜炎、絨毛心 肺:大葉性肺炎 結局 量少:溶解吸收 量多:不能完全吸
10、收機化(如肺肉質(zhì)變、漿膜腔粘連閉鎖,病理學(第9版,三)化膿性炎,特點:大量中性粒細胞滲出為特征,伴不同程度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 多由化膿菌感染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大體:膿液呈混濁凝乳狀、灰黃或黃綠色、腥臭味 鏡下:滲出物(膿液)主要由中性粒細胞、膿細胞、壞死物、病原體組成 類型:膿腫、蜂窩織炎、表面化膿和積膿,病理學(第9版,四)出血性炎,六、急性炎癥的結局,痊愈: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 蔓延擴散 局部蔓延 糜爛、潰瘍、瘺管、竇道、空洞 淋巴道蔓延 病原微生物經(jīng)淋巴管到局部淋巴結 血行蔓延 菌血癥、毒血癥、敗血癥、膿毒敗血癥,病理學(第9版,慢
11、性 炎 癥,第三節(jié),定義:指由于長期持續(xù)性損傷導致的持續(xù)數(shù)周甚至數(shù)年以上的炎癥 炎癥反應、組織損傷和修復反應往往同時存在 發(fā)生于如下情況: 病原微生物持續(xù)感染 例如結核桿菌、丙型肝炎病毒等 免疫因素異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長期暴露于內(nèi)源性或外源性非感染性致炎因子 例如尿酸、二氧化硅顆粒、乳房植入物硅膠等,病理學(第9版,一、一般慢性炎癥的病理變化特點,肉眼觀:受累器官變形、變硬 顯微鏡下 慢性炎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等為主 組織結構破壞 增生性反應:成纖維細胞、毛細血管、實質(zhì)細胞等增生,病理學(第9版,二、肉芽腫性炎,定義: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炎癥,以炎癥局部的巨噬細胞及其衍生細胞(上皮樣細胞和多核巨細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即肉芽腫)為特征 分類 感染性肉芽腫:結核、傷寒、梅毒、麻風、組織胞漿菌病、血吸蟲病 異物性肉芽腫:縫線、石棉、硅膠、滑石粉等 其他:壞死性肉芽腫、結節(jié)病,病理學(第9版,病理學(第9版,二、肉芽腫性炎,炎癥是機體對損傷因子及壞死組織的積極防御反應,但也可對機體造成損傷。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變質(zhì)、滲出、增生。急性炎癥的主要病變特征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