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_第1頁
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_第2頁
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_第3頁
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_第4頁
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學知識文庫史部傳記:東林十八高賢傳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獻東林十八高賢傳以供大家參閱。為便于閱讀,除簡體字外,盡量保持原樣。由于部分古籍有損,有些古體字在電腦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請諒解。字數(shù):2576東林十八高賢傳 東林十八高賢傳(晉)不著撰人 東林十八高賢傳序 往余令鐘陵。曾過東林寺虎溪橋上遠公社。竟作牛馬走騷驛之場。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東林十八高賢傳讀之。諸公皆糞壤富貴。膏肓泉石。心超凈穢之區(qū)。境際人天之勝。令人脈脈心動。摳從亡階。況親承接引。妙契因依。豈必入凈土而極樂。上蓮座而興瞻哉。此傅刻在廬山。未獲流布。樂愚上人謀新業(yè)于棲賢山中。尋授吳門毗耶室梓行。予故喜而序之。使信

2、奉此傳。人人見遠師。人人會廬山也。余謂上人尚宜索龍眠十八賢圖附之。以傳千載。何羨蘭亭輞川哉。昔宗少文對衡陽王有言。祿如秋草。時過即腐。試問學道人。此片白蓮花。有腐敗不。不也。 武林寓生黃汝亨書 東林十八高賢傳目次 序慧遠法師慧永法師慧持法師道生法師曇順法師僧睿法師曇恒法師道昞法師曇詵法師道敬法師佛馱耶舍尊者佛馱跋陀羅尊者劉程之張野周續(xù)之張詮宗炳雷次宗百二十三人傳不入社諸賢傳跋 東林十八高賢傳 慧遠法師 法師慧遠。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幼而好學。年十三。隨舅令狐氏游學許洛。博綜六經(jīng)。尤善莊老。宿儒先進。莫不服其深致。二十一。欲度江。從學范寗。適石虎暴死。南路梗塞。有志不遂。時沙門釋道安。建剎于太行

3、常山。一面盡敬。以為真吾師也。初聞安師講般若經(jīng)?;砣婚_悟。嘆曰。九流異議。皆糠秕耳。遂與母弟慧持投簪受業(yè)。精思諷誦。以夜繼晝。因求直道場。沙門曇翼。每給燈燭之費。安師聞之曰。道士誠知人。師神明英越。志與理冥。至二十四。大善講貫。有客聞說實相義。往復問難。彌增疑昧。師為引莊子之說以相比類?;笳哚屓?。安師因許令不廢外典。常臨眾嘆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后隨安師南游襄陽。值秦將符丕為寇。乃分張徒屬。各隨所往。耆德臨岐。皆蒙誨益。唯師不聞一言。即跪請曰。獨無訓敕。懼非人類。安師曰。如汝者。復何所慮。師乃與弟子數(shù)十人。南適荊州。居上明寺。念舊與同門慧永。約結屋于羅浮。太元六年(晉孝武帝)。至尋陽見廬

4、山間曠??梢韵⑿摹D肆⒕?。以去水猶遠。舉杖扣地曰。若此可居。當使朽壤抽泉。言畢清流涌出。尋陽亢旱。師詣池側。讀海龍王經(jīng)。忽見神蛇從池而出。須臾大雨。歲竟有秋。因名龍泉精舍。永師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而師學侶寢眾。永乃謂刺史桓伊曰。遠公方富弘道。而貧道所棲。隘不可處。時師夢山神告曰。此山足可棲神。愿毋它往。其夕大雨雷震。詰旦林麓廣辟。素沙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不知所自至。伊大敬感。乃為建剎。名其殿曰神運。以在永師舍東。故號東林。時大元十一年也。此山儀形九疊。峻聳天絕。而所居盡林壑之美。背負爐峰。旁帶瀑布。清流環(huán)階。白云生棟(廬山記匡裕先生殷周之際受道于仙人即巖成館人稱神仙之廬因名廬山尋陽

5、記山高三千三百六十丈周二百五十里其山九疊水亦九派郡國志疊障九層包藏仙跡)。別營禪室。最居靜深。凡在瞻履。神清氣肅。師聞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龍瑞跡。欣感于懷。后因邪舍律士。敘述光相。乃背山臨流。營筑龕室。淡辨圖寫。望如煙霧。復制五銘??逃谑?。江州太守孟懷玉。別駕王喬之。常侍張野。晉安太守殷隱。黃門毛修之。主簿殷蔚。參軍王穆夜。孝廉范悅之。隱士宗炳等。咸賦銘贊(見廬山集)。先是尋陽陶侃刺廣州。漁人見海中有神光。網(wǎng)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商人于海東獲一圓光。持以就像。若彌縫然。侃以送武昌寒溪主僧。僧珍常往夏口。夜夢寺火而此像室獨有神護。馳還寺果焚。像室果存。及侃督江州。迎像。將還。至舟而

6、溺。荊楚為之謠曰。陶惟劍雄。像以神標。云翔泥宿。邈何遙遙??梢哉\至。難以力招。及寺成。師至江上。虔禱之。像忽浮出。遂迎至神運殿。造重閣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贊。嘗謂諸教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既而謹律息心之士。絕塵清信之賓。不期而至者。慧永(同師安公先居西林)?;鄢郑ㄟh師同母弟)。道生曇順(并羅什門弟)。僧睿曇恒道昺曇詵道敬(并遠師門人)。佛馱邪舍(此云覺明罽賓國人)。佛馱跋陀羅(此六覺賢迦維衛(wèi)國人)。名儒劉程之(號遺民)。張野周續(xù)之張詮宗炳雷次宗等結社念佛。世號十八賢。復率眾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凈土之業(yè)。造西方三圣像。建齋立誓。令劉遺民著發(fā)愿文。而王喬之等。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師神

7、貌嚴肅。瞻仰者則心戰(zhàn)。沙門有持如意致獻者。不敢陳白。竊留座隅而去。法師慧義。強正少可。謂師弟子慧寶曰。諸君膚淺。故于遠公望風推服。常至山。值師講法華。欲致難。輒內(nèi)悸流汗。出謂慧寶曰。此公言貌。誠可敬服。殷仲堪任荊州。入山展敬。與師俱臨北澗松下。共談易道。終日忘倦。仲堪嘆曰。師智識深明。實難庶幾。師亦曰。君之才辨。如此流泉(后人名其處曰聰明泉)。司徒王謐。護軍王默。并欽慕風德。遙致敬禮(王謐有書往反)。盧循據(jù)江州。入山詣師。師少與循父遐同為書生。及見循。歡然道舊。其徒諫曰。循為國寇。得不為人疑。師曰。我佛法中。情無取舍。識者自能察之。此何足懼。及宋武進討循設帳桑尾。左右曰。遠公素王廬山與循交厚。

8、宋武曰。遠公世表之人。何可疑也。乃遣使馳書。遺以錢帛。有行者來侍師。善驅(qū)蛇。蛇為盡去。因號辟蛇行者。有一虎往來。時見行跡。未嘗傷人。人號游山虎。師與社眾。每游憩上方峰頂?;既ニh。它日有虎跑其石。水為之出。因號虎跑泉。又于一峰制涅槃疏。因名擲筆峰。初是大教流行。江東經(jīng)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師乃命弟子法凈法領等。遠越蔥嶺。曠歲來還。皆獲梵本。昔安公在關中。請曇摩難提。出阿毗曇心論。其人未善晉言。頗多疑滯。后僧伽提婆至。即請重譯。及三法度論。于是二論乃興。師即制序以貽學者。聞鳩摩羅什入關。遣書通好。什答書曰。傳繹來貺。粗聞風德。經(jīng)言末代東方有護法菩薩。欽哉仁者善弘其道。曇摩流支入秦。師遣弟子曇邕。請于關中。出十誦律流傳晉國。西土諸僧。咸稱漢地有大乘開士。每東向致禮獻心盧岳。及佛馱跋陀羅至。師即請出禪數(shù)諸經(jīng)。于是禪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