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課外文言文考試必讀120篇 57 介之推不言祿_第1頁
中考語文 課外文言文考試必讀120篇 57 介之推不言祿_第2頁
中考語文 課外文言文考試必讀120篇 57 介之推不言祿_第3頁
中考語文 課外文言文考試必讀120篇 57 介之推不言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7 介之推不言祿一、美文精讀【文學常識】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編纂的春秋而作。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廣為傳頌。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疚恼轮髦肌拷橹剖且粋€不求榮華顯達,不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親不遺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現(xiàn)在外,絕對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疚难栽摹繒x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荨褵o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2、。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逼淠冈唬骸邦烈嗲笾恳运勒l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逼淠冈唬骸耙嗍怪?,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逼淠冈唬骸澳苋缡呛酰颗c汝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選自左傳)【對照注譯】原文注釋譯文【晉侯】賞從亡者,【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窘橹啤看呵飼r期晉國名臣,因“割股奉君”,隱居“不

3、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后人尊為介子。【弗及】考慮到。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唯】惟獨,只有。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xiàn)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懷無親,外內【棄】之?!緱墶繏仐??;莨?、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未絕晉,必將有主。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置】安置,安排。【誣】欺騙。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為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偷竊別

4、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以為】即“以之為”,把作為。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為自己的貢獻呢?【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下義其罪】義,善也,此處為意動用法。言貪天之功,在人為犯法,而下反以為善也。下面的臣子將罪過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相蒙】,難與處矣。”【相蒙】互相欺瞞。蒙:蒙騙,欺騙,欺瞞。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逼淠冈唬骸啊绢痢恳嗲笾??以死誰【懟】?”【盍】何不,為什么?!緫唬╠u)】埋怨,怨恨。他的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要求賞賜呢?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罪過。【效】效仿?;?/p>

5、答說:“斥責這種行為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且出怨言,【不食其食】。”【不食其食】不應接受他的俸祿。第一個“食”是動詞,接受;第二個“食”是名詞,指俸祿。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后不應接受他的俸祿了。”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使知】讓知道?!救艉巍吭趺礃?。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對曰:“言,身之【文】也?!疚摹炕y,裝飾?;卮鹫f:“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薄臼恰看~,這,這樣?!撅@】顯貴。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逼淠冈唬骸澳堋救缡恰亢酰颗c汝【偕】隱。”【如是】像這樣?!举伞恳黄?。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

6、做嗎?那么我和你一起隱居?!彼祀[而死。便一直隱居到死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緸椤孔鳛?。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薄局尽坑涊d?!眷骸勘碚?。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薄咀髌焚p析】本文通過具體事例,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xiàn)介之推不求榮華顯達,不貪功好利,并且孝敬母親美好品行。介子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現(xiàn)在外,絕對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這種品行是至今仍為人們所推崇的。另外本文通過介子推與母親的對話,深刻批判了爭功請賞、獵取名利的不齒行徑,頌揚了介之推母子不貪求名利福祿的高潔品行。【讀后必練】(共28分)

7、1解釋加點的詞語。(10分) 晉侯賞從亡者 ( ) 祿亦弗及 ( ) 天實置之 ( ) 上下相蒙 ( ) 盍亦求之 ( ) 以死誰懟 ( ) 尤而效之 ( ) 言,身之文也 ( ) 與汝偕隱 ( ) 以志吾過 ( )2翻譯。(10分)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 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3. 你認為 介之推是怎樣一個人,介子推的母親又是怎樣的人?(4分) 4. 介之推不受賞祿的行為究竟是迂腐還是大丈夫精神?你怎么看?(4分) 【參考答案】1. 逃亡。 到。 安置,安排。 蒙騙,欺騙,欺瞞。 何不,為什么。 埋怨,怨恨。

8、 效仿。 花紋,裝飾。 一起。 記下,記載。2. 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 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后不應接受他的俸祿了。 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3. 介子推是一個輕生死、重名節(jié),輕功利、重義節(jié),輕物欲、重氣節(jié)的君子。介子推的母親是一位豁達而又很有見地的好母親。4. 略。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二、趣文泛讀取笑甲乙同行,甲望見顯者冠蓋,謂乙曰:“此吾好友,見必下車,我當引避?!辈灰饩贡苋腼@者之家。顯者既入門,詫曰:“是何自撞,匿我門內?”呼童撻而逐之。乙問曰:“既是好友,何見毆辱?”答曰:“他從來是這般與我取笑慣的。”【譯文】甲乙二人同行,甲望見一個顯者的車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