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ppt_第1頁
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ppt_第2頁
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ppt_第3頁
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ppt_第4頁
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古代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經濟,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1.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地位及特點?3、概括影響小農經濟發(fā)展的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4、土地兼并的表現及導致的問題。,課程目標:1、知道古代中國農業(yè)的主要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2.考點精講,【單元總覽】,古代中國經濟,經濟形式,經濟政策,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一、農業(yè)的起源:“神農”的傳說,神農氏在神話傳說中的地位說明了古代中國農業(yè)的地位如何?,農業(yè)在中國古代經濟中占主導地位,是最基本的經濟形式。,2.考點精講,古代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考點,一、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讀圖釋義】,讀圖,概括小農經濟形成的原因。,提示: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yè)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古代的主要耕作方式。,鐵制農具,牛耕,鐵犁牛耕,春秋戰(zhàn)國,私有,2.考點精講,二、小農經濟的特點,據教材完成表格,體會其體現什么特點?,鐵農具、牛耕,壟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耬車,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龍首渠,耕耙耱技術,翻車,一年兩熟或三熟,曲轅犁,筒車,稻麥輪作,高轉筒車,風力水車,標志我國耕犁技術的成熟。,1)生產工具的改進:石骨器青銅器鐵農具;耒耜-鐵犁2)耕作技術:刀耕火種鐵犁牛耕;復種指數提高。3)農業(yè)動力:人力畜力自然力。4)農田水利技術進步:都江堰,翻車(人力)到筒車。5)農作物品種交流引進:明清高產作物玉米和甘薯引進。,(特點)精耕細作農業(yè)發(fā)展的表現,2.考點精講,提示分散性:以為單位的個體經營為主的經營方式。封閉性:和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自足性: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需要和繳納賦稅。脆弱性:具有規(guī)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及簡單落后的小生產模式。,二、小農經濟的特點,讀材料,概括小農經濟的特點。,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夫人夙興夜寐,紡績織紝,多治麻絲葛緒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百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孟子梁惠王上,家庭,農業(yè),家庭手工業(yè),自家生活,2.考點精講,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2.考點精講,三、小農經濟的評價與地位,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的供應,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胺€(wěn)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1)小農擁有一定的,具有生產積極性。保證農民生活的穩(wěn)定。保證政府徭役和賦稅的征收。(優(yōu)越性)(2)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剝削下,農民需要承擔沉重的徭役,小農經濟十分。難以抵擋自然災害的侵擾。不利于擴大再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難以促進農業(yè)技術的革命性變革。,生產資料,脆弱,1、評價:,2、地位:,閱讀材料,歸納小農經濟在封建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3.拓展提升,【思維引導】自然經濟、小農經濟和自耕農經濟是一個意思嗎?如何認識古代小農經濟的地位?,【讀圖釋義】,讀圖,區(qū)別三個經濟概念。,提示:自然經濟的最本質屬性是物質生產的自給自足,和商品經濟相對立;小農經濟的最本質屬性是家庭經營,經營規(guī)模狹小。自耕農經濟是小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包括以租種地主土地為主的佃農。,(1)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yè)生產的;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始終在封建經濟中占地位,是封建國家的主要來源。(2)其發(fā)展狀況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繁榮和古代政權的的安危;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和長期的重要原因。,2、地位:,基本模式,主導,財政收入,延續(xù),緩慢,認識小農經濟地位,深度思考,3.拓展提升,影響小農經濟發(fā)展的因素,深度思考,【思維引導】根據對小農經濟主要特點的認識,談談影響小農經濟發(fā)展的一般因素。,(1)有利因素生產力因素:鐵犁牛耕,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關系:農民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較高生產積極性。自身發(fā)展動力:小農經濟下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促進農業(yè)向精耕細作方向發(fā)展。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大都采取重農政策,(2)不利因素,三.貧者無立錐之地(土地兼并嚴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1、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土地所有制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經濟生活中的什么現象?,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小農土地所有制,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態(tài),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兼并問題,徭役兵役,(均田、限田),封建國家,佃農,抑制兼并,地主,自耕農,田賦人頭稅,田賦,地租,土地兼并,淪為,農民起義,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國家,新的自耕農,輕徭薄賦,死亡或逃亡,土地兼并會導致怎樣的社會題?,2、嚴重影響國家的賦稅收入,1、阻礙古代傳統(tǒng)農業(yè)的發(fā)展,地權和勞動者的分離會導致農耕生產秩序的嚴重破壞。,自耕農是國家各種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土地兼并導致自耕農大量破產,使國家喪失收入來源。,(1)土地兼并的膨脹導致地方豪強勢力壯大,影響到中央集權的加強;(2)無數小農破產,導致階級矛盾激化,引發(fā)農民起義。,3、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安,方法:改革田制農民起義,統(tǒng)治者和農民針對土地兼并嚴重分別作出了什么樣的努力?結果如何?,4.易錯警示,【典例】(2013江蘇單科1)現代考古在秦、魏等國故地出土了許多生鐵鑄造的農具。19501951年河南輝縣發(fā)掘了5座大型魏墓,1號墓出土鐵器65件,其中農具占58件,包括钁、鋤、鏟、鐮、犁鏵等一整套鐵農具。材料說明戰(zhàn)國時期()A生鐵鑄造由魏國獨斷經營B成套鐵農具有利農業(yè)精耕細作C鐵制農具成為隨葬必備品D鐵制農具最早出現于河南輝縣,誤區(qū)警示,避開陷阱,錯因分析,小農經濟對中國文學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如天仙配桃花源記等。但必須注意的是,文藝作品一般把小農經濟理想化,這不符合歷史的真實,小農經濟下農民的生活是比較艱難的。,易錯點1不能全面理解小農經濟,快速掌握小農經濟經濟形態(tài):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耕作方式:以鐵犁牛耕為主,精耕細作。主要生產目的:滿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繳納貢賦。經營方式:以農戶個體經營為主,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本題易錯的原因是對小農經濟的特點掌握不全面。從題干河南輝縣魏墓出土的農具來看,成套的農具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精耕細作,故符合題意的是B;據題干材料信息,鐵農具出土于秦魏等國故地,故AC錯誤;D單純從題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這個結論。,4.易錯警示,易錯點2(判斷)“自給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易錯點3(判斷)小農經濟不等于自然經濟。(),點撥:“自給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繳納賦稅,但是很少進行商品交換。事實上,封建制度下的農民生活非常艱苦。,點撥: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而自然經濟主要與商品經濟相對。小農經濟產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5.典例剖析,【高考典例】(2014福建文綜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舉行一種祭祀儀式。讀圖7,從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場B專制君主的權威至上C以農為本的立國理念D統(tǒng)一國家的繁榮昌盛,1.提取信息:,3.調動知識:,2.立意判斷:,圖片信息:祭先農壇,提示信息:皇帝春祭,圖片只能說明國家重視農業(yè)發(fā)展,不能反映專制權威及統(tǒng)一國家的繁榮昌盛,故BD項錯誤。,古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4.選項分析:,【答題思路示范】,“農壇”代表農業(yè),皇帝祭先農壇說明重視農業(yè)發(fā)展,5.典例剖析,【變式訓練1】(2014河南信陽二調)古代中國農耕文明長期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生產工具的演變對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觀察下列幾種生產工具的演變歷程,你認為可以適用研究的主題是()A播種方式的變革B土地私有制的確立C農業(yè)耕作方式的變革D鐵犁牛耕發(fā)展的全過程,【變式訓練2】(2014安徽蚌埠質檢)“時至而作,竭時而止”和“生地蔥,熟地蒜,肥田芋,壓平埠(意為提高產量)”共同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業(yè)()A根據節(jié)氣安排生產B講究因地制宜C強調精耕細作D注重自給自足,考點要旨天天背,1.農業(yè)耕作方式從生產力來看,經歷了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從生產關系來看,經歷了從大規(guī)模簡單協(xié)作到個體農耕。2.自唐代出現曲轅犁,中國古代的耕作技術始終沒有革命性突破,根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