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磚粘貼工藝及質量通病預防.doc_第1頁
墻面磚粘貼工藝及質量通病預防.doc_第2頁
墻面磚粘貼工藝及質量通病預防.doc_第3頁
墻面磚粘貼工藝及質量通病預防.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墻面磚粘貼工藝及質量通病預防 為確保2.5萬噸/日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墻面磚粘貼工藝,消除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質量通病,全面落實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guī)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中的各項標準要求,以點帶面、以小精品帶動整個工程建成國家級示范工程,特組織召開本次專題會議,并形成會議紀要如下:一、造成墻面磚脫落等的原因分析:1、因冬季氣溫低,砂漿受凍,到來年春天化凍后因墻磚背面比較光滑容易發(fā)生脫落。因此在進行鑲貼墻磚操作時,應保持正溫,室外墻磚不宜冬季施工。2、基層表面偏差較大,基層處理或施工不當,如每層抹灰跟的太緊;墻磚勾縫不嚴,又沒有灑水養(yǎng)護,各層之間的粘結強度很差,面層就容易產(chǎn)生空鼓、脫落。3、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子含泥量過大;或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幾種不同配合比的砂漿,因而產(chǎn)生不同的干縮,也會造成空鼓。 4、砌體灰縫不飽滿,存在空頭縫;基底清理馬虎,如不很好清理縫隙、浮漿,不很好修補孔洞和空頭縫,在打底前墻面不灑水濕潤。 5、框架結構外墻砌磚梁底嵌填未密實,此處是漏水的多發(fā)區(qū);其次是墻體與柱之間的連接部位,往往抹灰后一周左右時間就會出現(xiàn)裂縫,甚至會把飾面磚同時拉裂,特別是輕質磚和非燒結空心磚,熱脹冷縮變形與混凝土之間的差異大。 6、打底抹灰層標號過高或太低,均會導致開裂。同時一次抹灰厚度超過10mm,也易形成裂縫。 7、凸出外墻的飄板腰線或板墻根交接部位積水或沒抹成圓角,會使水倒灌入墻。 8、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孔未作仔細的密封處理。 9、窗安裝未做仔細的防水密封處理。 10、外墻飾面磚面層與打底層砂漿粘結力不足形成空鼓(砂漿配比不好或基層濕水不足造成)。 11、飾面磚縫勾得不嚴實,沒有專用的勾縫工具,而且留縫比較窄,使得灰漿難以進入飾面磚內。二、墻面磚粘貼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1、墻體砌筑措施 1.1、加強框架梁(柱)與墻體交接處的施工。當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側磚、或立磚、或砌塊斜磚擠緊,其傾斜度為60左右,斜角縫砂漿必須飽滿,可分23次填塞砂漿來彌補砂漿的收縮和下墜。在砼框架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沿墻高每隔間距500mm處設置26拉結筋,伸入墻內長度不得小于500mm。在砼框架梁(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應設置一層300500mm寬的鋼絲網(wǎng)片,避免受溫度變化收縮不均勻影響而產(chǎn)生裂縫。 1.2、確保砌筑砂漿飽滿度。施工中應嚴格控制砌筑砂漿的飽滿度,在磚孔垂直的情況下,水平鋪灰應用與磚孔模式相同的套板,防止砂漿掉入磚孔中:磚豎縫應先掛灰后砌筑,宜用內外臨時夾板灌縫,并用專用的灰刀壓實補灰。這樣,大大提高了墻體的抗?jié)B能力。 1.3、嚴格控制填充墻的日砌筑高度。施工中,操作者往往為了方便起見,將填充墻一次砌至梁底,這樣常因砌筑沉降而造成沿框梁底產(chǎn)生的裂縫,形成滲水通道。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如遇雨天,則要控制在1.2m以內。 2、抹灰控制措施 2.1、水泥砂漿標號過高或太低、一次抹灰厚度超過l0mm,都易導致裂縫,所以嚴格控制外墻抹灰層的水泥漿標號和抹灰層的厚度,同時滿足水泥砂漿抗壓強度和粘結強度的要求,也是防止外墻開裂的有效措施之一。 2.2、涂抹水泥砂漿每遍厚度宜為57mm,待前層抹灰凝結后,方可涂抹后一層。 2.3、為了保護砂漿粘結強度,增加和易性,減少砂漿收縮宜在水泥砂漿中摻入砂漿添加劑。 2.4、每遍抹灰層都應充分淋水養(yǎng)護,盡量減少干縮裂縫。 2.5、外墻抹灰的接槎,應留在與墻柱、墻梁、剪力墻和樓面的接縫處錯開300500mm的部位。 3、貼墻面磚措施 3.1、分隔區(qū)施工,自上而下,貼之前要在橫豎方向拉十字線,貼的時候橫豎縫必須保證貫通不得錯縫。 3.2、墻面磚鋪貼前應進行挑選,并應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貼磚墻面要淋水濕潤。 3.3、鋪貼前應進行放線定位和排磚,非整磚應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陰角處。每面墻不宜有兩列非整磚,非整磚寬度不宜小于整磚的1/3。3.4、鋪貼前應確定水平及豎向標志,墊好底尺,掛線鋪貼。墻面磚表面應平整、接縫應平直、縫寬應均勻一致。陰角磚應壓向正確,陽角線宜做成45角對接,在墻面突出物處,應整磚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磚拼湊鋪帖。 3.5、結合砂漿宜采用1:2.5水泥砂漿,砂漿厚度宜為610mm。水泥砂漿應滿鋪在墻磚背面,一面墻不宜一次鋪貼到頂,以防塌落。 3.6、貼完干透后,驗收時檢查空鼓率,超過標準要求的5%就為不合格。 4、防水措施 在外墻裝飾施工前,要全面、細致的檢查墻體上的裂縫、孔洞、空鼓、梁底縫隙、外窗周邊的縫隙、腳手架穿楞孔等,清除這些縫、孔;如遇瞎頭縫要鑿出寬度大于8mm、深度大于30mm的縫槽,用摻5-8%膨脹劑的1:2.5水泥砂漿將這些縫、孔填補密實,堵住滲水通道。 4.1、金屬外墻框與洞口的間隙采用發(fā)泡劑填充飽滿,外窗框四周的內外接縫應用密封膏嵌縫嚴實。 4.2、外窗口窗框下緣與墻面裝飾面層交接處勾縫不密實是造成外墻滲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接縫處應預留58mm槽口,并用橡膠密封膏嵌填密實。 4.3. 加強鋁合金門窗自身質量的檢查,所有接縫、螺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