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詞類活用 本講介紹了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與詞兼類的辨別,重點介紹了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和名詞的活用,并介紹了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識別方法。本講是古代漢語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習時應當在明確概念的基礎上,切實了解動詞、形容詞、名詞活用的類型,以及辨別的方法。一、古代漢語詞類活用概述(一)古代漢語的詞分類古代漢語的詞類可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主要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虛詞主要有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二)什么是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表達習慣而靈活運用,在句子中臨時改變它們的詞性和基本功能,這種現象,就叫“詞類活用。”“春風又綠江南岸。”“綠”本是形容詞,但是在這里充當謂語動詞,意思是染綠了。這是詩人為了修辭表達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種臨時性的手法。從古代漢語的角度來說,形容詞“綠”在此活用為動詞。 (三)詞類活用和詞兼類的辨別兼類,指一個詞兼有不同詞類的語法功能,這些功能的表現,是經常性的而不是臨時的。因而這個詞同時兼屬不同的詞類。“甘其食,美其服。”“食”為名詞,食物?!肮n之食,食舍肉?!?前“食”為名詞,食物。后“食”為動詞,吃。這句意思是,吃東西時把肉放在一邊(不吃)。“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薄笆场睘閯釉~,使動用法,給吃。“食”兼有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因此屬于詞兼類。 活用則是在一定條件下,即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表現出來的某種功能?!皬淖笥遥灾庵??!边@句的“肘”本是名詞,而在這個語言環(huán)境里活用作動詞,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這只是一種臨時性的情況。動詞的用法并沒有成為“肘”的經常性的功能。所以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詞“綠”在詩句中由于修辭的需要而活用為動詞,也只是一種臨時的用法,這種用法并沒有成為“綠”的經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屬于活用。 二、動詞的活用使動用法動詞的活用只有一種,就是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這個動作,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肮蔬h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鼻昂蟮摹皝怼倍际侵^語動詞,而這個動作并不是主語(“有國有家者”)所發(fā)出的,而是主語使賓語(“遠人”)施行“來”的行為。即“使來”的意思。這就是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的含義是“主語使賓語怎么樣”,因此,使動用法的句子從理論上說必須有賓語,有時賓語省略不出現,但是可以補出。“遠人不服而不能來( )也?!边@句承接上文“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來”還是使動用法,只是省略了賓語而已。 1、 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不及物動詞經??梢曰钣米魇箘?。由于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而使動用法一般都應該有賓語(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據不及物動詞后面出現賓語這個現象判斷其活用。“止子路宿?!薄爸埂笔橇糁沟囊馑迹臼遣患拔飫釉~。在這句里帶上了賓語“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項伯殺人,臣活之?!薄盎睢北臼遣患拔飫釉~,這里帶上了賓語“之”(指代項伯),也是活用為使動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 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不及物動詞本來就帶有賓語,因此我們不能依據有沒有賓語來判別其活用與否。但是,由于使動用法的特點是“主語使賓語怎么樣”,因此上下文文意經常可以提示我們有效地辨別其活用?!皶撚莩#虼藭r降武?!边@是漢書蘇武傳的一句。句子的主語是單于。從上下文來看,“降武”不可能是單于投降蘇武,而是單于逼迫蘇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動用法。又如: “飲余馬于咸池,總余轡于扶桑。”“飲”本是及物動詞,可以帶賓語。但是這里的“飲余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動賓關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馬飲”,即“飲”為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帮嬹R”的說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漢語有句成分經常省略的特點,因此使動用法的賓語也可以省略。這就需要閱讀理解時加以辨認。荀子天論:“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陳述主語“天”的,因為“天”(大自然)無所謂病不病。所以這里的“病”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后面省略了賓語,即“使病困”的意思。這從下句“則天不能使之全”的對比可以看出來。 赤壁之戰(zhàn):“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燒而走”的“走”為使動用法,后面省略了賓語“操”,即可以用火攻的辦法迫使曹操的軍隊退兵。 又如前例“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也是省略賓語的使動句。理解時都應該補上賓語。 三、形容詞的活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 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其特點是:形容詞從原先的描寫主語變成敘述主語,并往往帶有賓語。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多”本為形容詞,但在這里帶上了賓語“金”,意思是擁有很多。已經活用為一般動詞。 “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善”本為形容詞,但在這里帶上了賓語“張良”,意思是與友善(友好)。也已經活用為一般動詞。 (二)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其特點是:主語使形容詞所帶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 “宣子說,乃輕幣?!薄拜p”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幣(禮品)輕”,意思是減輕禮品的進獻。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薄斑h”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庖廚遠(離得遠遠的)”。 以上例子,都是主語使形容詞所帶的賓語具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 (三)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其特點是:主語主觀上認為形容詞后面的賓語帶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遠”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遠”的意思。“不遠千里”,即“不以千里為遠”。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甘”、“美”、“安”、“樂”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即認為他們的食物香甜,認為他們的服飾漂亮,認為他們的住處安適,認為他們的習俗快樂。 以上例子,都是主語主觀上認為形容詞后面的賓語帶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tài)。 四、名詞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一) 名詞用作一般動詞 “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薄拔鳌北緸榉轿幻~,活用作一般動詞,意思是向西推進。 “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薄镑逾浮北緸槊~,指早飯、晚飯,這里活用為一般動詞,意為做飯。 (二) 名詞的使動用法 “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子”、“臣”均為名詞用作使動,使成為子女,使成為臣子。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腕、瘺、疬。”“臘(x,小動物的整體干肉)之”的“臘”,在這里活用為使動用法,即“使之成為臘”(把蛇制成肉干)。 以上兩例都是名詞用作謂語動詞,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薄吧馈?、“肉骨”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復生,使骨頭長肉。后者表示使賓語發(fā)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 特點是;名詞用作謂語動詞,使它的賓語成為該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發(fā)生與該名詞有關的動作行為。(三) 名詞的意動用法 “今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在這里都是名詞活用做意動用法,即“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 “孟嘗君客我?!薄翱汀睘槊~用作意動,即把我當作貴客。 以上兩例都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當謂語動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認為賓語是”。 特點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當謂語動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認為賓語是”。(四) 名詞用作狀語普通名詞用作狀語,是古代漢語里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本不屬于活用范疇。只是為了敘述方便,所以放在這里加以介紹。名詞做狀語,表現的意義是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1、 表示方位或處所,相當于“在”、“從”、“向”。 “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望,不見水端。”“東行”和“東面”,“東”都是方位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向東面”。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 表示行為的工具或依據,相當于“用”、“根據”。 “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杖”為名詞作狀語表示行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薄暗ぁ睘槊~作狀語表示行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寫“陳勝王”三個字)。 “會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薄胺ā睘槊~作狀語表示行為的依據,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斬首。 3、 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像對一樣”。 “君為我呼入,吾將兄事之。”“兄”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對待兄長那樣對待他。 “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薄俺珒?yōu)畜之”的“倡優(yōu)”為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這句意思是像對待樂人、伶人那樣畜養(yǎng)著他們。 4、 表示比喻,“像一樣”。 “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薄吧咝小钡摹吧摺睘槊~用作狀語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樣匍匐爬行。 “射之,豕人立而啼?!薄叭肆ⅰ钡摹叭恕睘槊~用作狀語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樣站立起來。 五、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識別(一) 名詞、形容詞用作動詞的識別主要依據語法功能進行辨識。 依據語法功能辨識詞類活用,可以從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兩個方面考慮: (1) 句法功能:看該詞在句子中充當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詞在敘述句中不能充當謂語。如此,則敘述句中出現在謂語位置上的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因此,凡是形容詞或名詞后面出現賓語的,則該形容詞或名詞已經活用為動詞了。 (2) 搭配功能:根據語法功能,某些詞類只能(或不能)與某些詞類搭配使用。如連詞“而”只連接謂詞性成分,因此名詞用“而”連接,則往往活用為動詞;代詞“所”后面的實詞必定是動詞,因此形容詞或名詞如果出現在“所”后面,則活用為動詞;代詞不受任何詞修飾,因此代詞前面如果出現其他詞的話,那么該詞很可能已活用為動詞,等等。 以下是具體識別的幾種情況:1、 兩個名詞連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飾關系,那么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構成支配關系(動賓)、陳述關系(主謂)、或補充關系(動補)。 “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薄巴酢?、“天下”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王天下”為動賓關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統(tǒng)治天下)。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薄瓣悇佟?、“王”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構成主謂關系,意思是陳勝為王。 “沛公欲王關中?!薄巴酢?、“關中”為兩個名詞連用,“王”活用為動詞,“關中為表示地點的補語,構成動補關系,意思是在關中稱王。 2、 形容詞用在名詞前面,如果不是修飾關系,則該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構成支配關系(動賓)。 “故大人之務,將在于眾賢而已?!薄氨娰t”為形容詞“眾”后面帶上了名詞“賢”,兩者不是修飾關系,所以這里的形容詞“眾”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使賢人增多。 3、 名詞、形容詞處在助動詞、副詞或輔助代詞“所”后面,一般活用為動詞(因為后面這類詞一般只修飾動詞)。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薄八北臼敲~,受助動詞“能”的修飾,可知已活用為動詞,意思是游水。 “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薄稗r”本是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可知已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從事農業(yè)生產。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毙稳菰~“高”出現在代詞“所”的后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以為高”(尊崇)。 4、 名詞、形容詞放在代詞“之”、“我”前面,一般活用為動詞(因為古漢語中的代詞不受名詞或形容詞修飾)?!皾h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衣”本是名詞,在句中出現在代詞“我”的前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給我衣服穿。 “既來之,則安之?!薄鞍病北臼切稳菰~,在句中出現在代詞“之”的前面,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這里是“使安”的意思。 5、 名詞后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因為補語一般置于動詞謂語之后)。 “浴乎沂,風乎舞雩。”“風”為名詞,在句中帶上了介詞結構的補語,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吹風、乘涼”。 6、 名詞用連詞“而”連接時,活用為動詞。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薄巴酢?、“霸”本為名詞,句中用連詞“而”連接,說明已經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稱王”、“稱霸”(做盟主)。 (二) 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識別動詞沒有意動用法。名詞、形容詞的使動或意動用法,都是在名詞或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前提下進一步加以識別的。從使動和意動的語法意義來看,使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而意動則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多是主觀的看法或意念。 試對比以下例句; “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小之”為使動用法,使變小。這是客觀的結果。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薄靶◆敗?,是認為魯國小,“小天下”是認為天下小。并不是魯國和天下真的變小了,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居高 臨下的觀感而已。所以這是主觀的看法。 因此,可以根據上下文意來辨別是使動還是意動。 (三) 名詞用作狀語的識別名詞用作狀語和名詞用作主語,位置都在謂語動詞之前。不過在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上下文意來判別是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城市建設的配套設施試題及答案
- 進階學習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技術規(guī)程試題及答案
- 明晰理念的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試題及答案
- 專利技術合同范例
- 行政公文編輯的綜合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文處理能力的考試試題及答案
- 市政學考試思路拓展試題及答案
- 科目對比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神話寓言 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醫(yī)療機構節(jié)能減排教育》課件
- 預錄用協議勞動合同
- 新疆烏魯木齊市名校2025屆初三5月中考模擬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長鏈氯化石蠟行業(yè)供需現狀與前景策略研究報告
- 租地蓋大棚合同協議
- 江蘇蘇州高新區(qū)獅山商務創(chuàng)新區(qū)招聘筆試真題2024
- 自體輸血知識培訓課件
- 國企招標采購的合規(guī)性風險防控體系構建
- 人教A版高一下冊必修第二冊高中數學8.6.2直線與平面垂直【課件】
- 戀愛協議書違約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