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更多免費資料請訪問:豆丁教育百科七年級歷史學科課例分析(選自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歷史地分析,抽象地繼承中華文化的勃興(二)o授課人:北京市三帆中學薛紀國 教師: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社會涌現(xiàn)出一大批思想家,出現(xiàn)了一個文化發(fā)展的高峰??鬃泳褪沁@場文化發(fā)展高峰的最突出的代表。任何思想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時代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從社會生產和社會秩序兩個方面來談一下。 預計回答:社會生產方面,鐵器開始廣泛應用,社會生產有了明顯發(fā)展。社會秩序方面,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天下大亂。 教師:孔子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面對社會的大變革和大動蕩,他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作為一個大思想家,孔子的主張有哪些呢? (出示材料) “馬廄失火,問人,不問馬。” 論語這個故事反映出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預計回答:關心他人。 教師:同學們講得很正確!孔子就是以對人的關愛為出發(fā)點,提出了“仁”的學說,即“仁者,愛人”的思想。這是孔子學說的思想核心。 板書:孔子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1提出“仁”的學說 教師:同學們閱讀教材并思考:孔子認為要實現(xiàn)“仁”,作為統(tǒng)治者應該怎樣做呢? 預計回答:孔子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教師:前面說過,任何一種思想主張都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請同學們結合歷史背景進行思考,孔子為什么要提出“仁”的學說呢? 預計回答:春秋末期,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人民生活痛苦。 教師:由此可見,孔子“仁”的學說體現(xiàn)了他對人民群眾苦難生活的深切關懷。這種現(xiàn)實關懷的精神,后來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傳承,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一筆優(yōu)秀的精神財富。 同時,孔子認為,“仁”不僅是對統(tǒng)治者提出的限制,也是每個人的做人準則。(出示材料) 材料一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 論語 材料二 子曰:“為仁由己?!?論語 解釋:忠:對自己提出高要求,做事、學習都要盡力而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仁由己:為仁要靠自己,不靠別人;要從自己做起。 孔子認為個人怎樣做才能實踐仁德呢? 預計回答:孔子認為個人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修養(yǎng)仁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教師:孔子認為要實現(xiàn)仁德,作為統(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消除苛政;作為個人,要加強個人修養(yǎng),從自我做起,“修身齊家”。 , 美國學者克里爾曾經這樣說:孔子是“人類的導師”。孔子提出“仁”的學說主要是為了解決春秋末期人民生活痛苦的現(xiàn)實問題;但是,幾千年過去了,孔子“仁”的學說為什么能夠超越時空,成為全人類的思想財富呢? 預計回答:孔子“仁”的學說反映了一種關懷人的生命的精神;提出了做人的準則;客觀上迎合了現(xiàn)代人的需要。 教師: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學說,孔子除了短暫的為官從政生涯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業(yè),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思想,培育出了大批的有用人才。 2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1)教育思想(出示材料) 史記記載:孔子的學生“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 教師:“六藝”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預計回答:禮、樂、射、御、書、數(shù)。 教師:孔子教育的內容有什么特點? 預計回答:比較全面。 教師:孔子的教育內容包括德、智、體等方面,在當時條件下是一種“通才”教育。用孔子自己的話說就是:“君子不器。”也就是說:君子不應該像器具一樣,只具有單一的技能。 請同學們觀看一段歷史課堂劇,在觀看的時候,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這一歷史劇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歷史?。?旁白(學生1):“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和才能都不相同,孔子用什么方法來教育他的學生呢?有一天,公西華陪著孔子閑坐,孔子的學生子路匆匆忙忙地走進來。” 子路(學生2)說:“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向您求教。當我聽到一個很好的主意時,是不是馬上就去做呢?” 孔子(學生3)說:“你有父親兄長在,還要和他們商量,你怎么能夠馬上去做呢!” 旁白(學生1):子路走后,不久,孔子的學生冉有來拜見孔子,提出了同一個問題?!?冉有(學生4)說:“老師!當我聽到一個很好的主意時,是不是應該立即去實行嗎?” 孔子(學生3)說:“應該聽到后就去實行?!?旁白(學生1):“這下站在一邊的公西華被弄糊涂了,不由得問孔子。” 公西華(學生5):“老師!子路問是否聞而后行,先生說有父兄在,不可以馬上就行。冉有問是否聞而后行,先生說應該聞而即行。我弄不明白,同樣的問題,您的回答為什么不一樣呢?弟子想請教先生?” 孔子(學生3)說:“冉有為人懦弱,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勇武過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躁的性格?!?預計回答:因材施教。 教師:孔子之所以能夠在教育教學理論方面提出許多非常有價值的思想與理論,是孔子積極從事教育教學實踐的結果。 (2)教育實踐:創(chuàng)辦私學、有教無類 教師:春秋以前,學在官府。統(tǒng)治者設置的中央國學和地方鄉(xiāng)學都設在官府中,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在官學中受教育的機會。春秋末期,社會出現(xiàn)大變革,新興的地主階級、工商業(yè)者迫切需要學習文化。私人辦學應運而生。孔子就是當時最杰出的創(chuàng)辦私學者之一。(出示材料)孔子部分學生家境情況表孔子學生孟懿子南宮敬叔顏回子路原憲冉雍家境貴族貴族“居陋巷”“衣敝韞袍”“家貧,蓬戶甕牖”“賤人之子” 教師:孔子招收的學生的家庭出身有什么特點呢? 預計回答:孔子的學生中,有貴族,也有許多家境貧寒的人。 教師:孔子在民間辦學,教授的對象與“官學”不同,各個階層的子弟,凡有教育需求的,都給以教育。這就是“有教無類”。 “創(chuàng)辦私學、有教無類”對社會有什么積極影響? 預計回答:使很多家境不好的人也能有機會讀書學習;有益于知識的傳播與培養(yǎng)人才。 教師: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有教無類”打破了“學在官府”、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擴大了教育的對象,客觀上推動了古代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教師:由于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很多人讀了論語后,獲益匪淺。(出示材料)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福井謙一說:“我在初中一二年級時學過中國的論語,此后在很長時間里,論語成了我隨時要翻閱的幾本書之一,每次看,都能給我一些新的啟發(fā)。我想,任何優(yōu)秀的古典著作都具有論語那樣的廣博性與永久不衰的魅力?!?教師:讀完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 預計回答:日本人都喜歡讀論語,我們自己若不重視對論語學習,真是太說不過去了;孔子對人類文明有很大的貢獻。 教師:孔子的思想與學說,不僅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也對世界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繼承、發(fā)展孔子思想中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課前調查中,胡靜華同學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孔子的一生怎么會這么輝煌?他怎么會總結出那么多讓人終生受益的道理?”(出示一系列圖片并講解) 圖片:孔子畫像孔子參見老子圖學琴師襄圖杏壇講學圖孔子周游列國圖孔子周游列國地圖圖示杏壇禮樂治任別歸圖孔子墓 結合圖片中的信息進行思考,孔子從平凡走向偉大的因素有哪些? 預計回答:孔子愛好學習,知行合一,不怕挫折,意志堅強,等等。 教師:中庸中有一段名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就是孔子一生的生動寫照。他的一生體現(xiàn)出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他能夠從平凡走向偉大的重要因素。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像孔子那樣去做人、去生活、去努力。 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閱讀論語史記孔子世家史記仲尼孔子弟子列傳,看看孔子及其弟子講的哪些話對你的生活、學習與做人有啟發(fā)與指導作用,并將感想隨時記在歷史筆記本上。 【張漢林點評】 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僅僅就是為了運用各種工具,解剖歷史這具尸體,使我們看清它的五臟六腑?非也!對于一般人來說,如果要從歷史中汲取營養(yǎng),除了學會歷史地分析外,恐怕還要知道如何抽象地繼承。 在本課例“孔子提出仁的學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歷史的分析有二:其一,孔子提出“仁”的學說的時代背景。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歷史背景進行思考,孔子為什么要提出仁的學說呢?”其二,孔子“仁”的學說的主要內容。教師通過孔子“問人,不問馬”的故事,反映出“仁者愛人”的實質;通過提出問題:“孔子認為要實現(xiàn)“仁”,作為統(tǒng)治者應該怎樣做呢?”反映“仁”的學說主要是為了限制統(tǒng)治者的苛政這一時代特色。綜合二者,使學生認識到,“仁”的學說是在春秋末期戰(zhàn)亂頻繁、人民生活痛苦的背景下,孔子提出的一種關愛人類生命的學說,它主要是為了限制統(tǒng)治者的苛政。認識至此,對“仁”的學說的歷史評價已然隱含其中。這些都屬于歷史的分析: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進行認識。 、 當然,孔子“仁”的學說同樣也有歷史局限,“仁者愛人,愛有差等”。孔子一生追求“克己復禮”,他主張的“愛”是有差別的“愛”。這同樣是“歷史的真實”。一個是主張等級有序,一個是關愛人類生命。一顆種子,卻能結出兩種不同的花朵。從歷史上看,歷代統(tǒng)治者就是繼承、夸大甚至扭曲孔子學說中等級有序的成分,從而為專制統(tǒng)治尋求理論基礎。我們現(xiàn)代人怎么辦?這就需要抽象地繼承,我們繼承的是“仁者愛人”而非“愛有差等”,繼承的是關愛整個人類而非僅僅關愛“春秋末時期的人們”。 有鑒于此,教師作出如下概括與抽象的繼承:其一,教師接過學生話語,順勢引申:“由此可見,孔子“仁”的學說體現(xiàn)了他對春秋末期人民群眾苦難生活的深切關懷。這種現(xiàn)實關懷的精神,后來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傳承,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一筆優(yōu)秀的精神財富。”其二,學生討論,自己得出結論。通過對問題“幾千年過去了,孔子仁的學說為什么能夠超越時空,成為全人類的思想財富呢”的討論,學生認識到:孔子的學說反映了關懷人類生命的精神,契合了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孔子提出了做人的準則,這是一個世世代代都值得探討的話題。 歷史的分析讓我們了解歷史事物的真相,抽象的繼承使我們領悟歷史事物的意義。如此這般,歷史就永遠不會死去。如何形成歷史概念 北方民族大融合授課人:北京市西城區(qū)民族團結中學王小瓊一、學情分析課前調查問卷及結果統(tǒng)計 問題 回答情況 正確回答 錯誤回答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前,我國各民族之間有哪些交往方式戰(zhàn)爭、少數(shù)民族內遷、和親、聯(lián)姻、貿易往來、派使臣訪問(如張騫通西域)。共12人玄奘前往天竺等。共8人請舉出一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前,我國民族沖突的典型事件,并談談你對這一事件的看法 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捶ǎ盒倥M犯,造成民族不團結,打敗匈奴,有利于政治的穩(wěn)定及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不應該用武力,應和談解決,民族之間要友好相處,戰(zhàn)爭會加深民族之間的仇恨;雙方了解不夠而導致戰(zhàn)爭。共14人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五代十國時民族之間發(fā)生沖突??捶ǎ阂陨賱俣嗟膽?zhàn)爭;這樣的事件沒有意義。共5人。一人未作回答 請舉出一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前,我國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并談談你對這一事件的看法 昭君出塞,為漢匈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促進了民族融合。秦統(tǒng)一全國,征服百越、南越,促進經濟繁榮、社會發(fā)展。共12人西晉時的少數(shù)民族內遷、諸葛亮七擒孟獲、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通婚。共7人。一人未作回答你對鮮卑族有哪些了解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游牧為生,建立了北魏,這個民族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了。共12人 3人回答沒有了解;2人回答“食品、服裝”;3人回答這個民族成為北魏” 你知道北魏孝文帝這位皇帝嗎?如果知道,請舉出一兩件有關他的事跡13人知道。事跡:統(tǒng)一黃河流域;遷都;改革;實行均田制;不信巫,端正社會風俗不知道。共7人通過預習本課,你對哪些問題還不太明白?你想對哪些問題作深入了解不明白:為什么要改革?為什么要改為漢姓?遷都洛陽的原因?兩個民族為什么要融合?難道鮮卑族男女老少都要立即學習漢語嗎?為什么孝文帝統(tǒng)治要漢化?民族融合的含義想深入了解的:遷都、改變姓氏、民族融合的含義、改革的主要內容、北魏人的小吃。共17人。3人未作回答根據(jù)以前所學知識,你是怎樣理解民族融合的各民族的人民友好相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兩個或幾個民族之間人民的關系很好,像一家人一樣;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增進民族之間的友誼;不同民族的人團結起來,互幫互助一起融洽地生活;民族融合就是使一些民族自然地形成一體;統(tǒng)一衣服、錢幣、姓氏;民族融合是促進民族和諧的交往方式,可以推動麗個不同文化的共同發(fā)展;指各個少數(shù)民族匯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家庭。 注:統(tǒng)計的結果均來自學生答案比較集中的部分。據(jù)此對其進行歸納、總結。 從課前調查問卷來看,學生對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前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方式、民族沖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以及對鮮卑族、北魏孝文帝等問題,能做出正確回答的包括有所了解的有1214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6070,還有3040的學生,對這些問題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或一無所知。 從學生對“通過預習本課,你對哪些問題還不太明白?你想對哪些問題作深入了解”的回答來看,對于新知識,85的學生尚有困惑及探究的興趣點,興趣點主要集中在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遷都的原因和民族融合的含義等方面。這些學生由于學習目標明確,必將主動地投人到課堂學習中。15的學生未作回答,可能是對新知識不感興趣或者不會進行有效預習,因而上課時可能會有被動表現(xiàn)。 從學生對“根據(jù)以前所學知識,你是怎樣理解民族融合的”的回答來看,學生對民族融合有一定的理解,但還停留在表象上,有些理解還比較片面,未能深入理解民族融合的含義并領悟其對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意義。 根據(jù)以上分析,本課學習中學生的興奮點可能有: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遷都、改漢姓、學說漢話、品嘗北魏時的小吃(乳餅)??赡艽嬖诘膯栴}有:孝文帝為什么要推行漢化政策?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各民族間的民族融合并領悟其對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意義。 二、教學過程設計(1、2略) 3影響 教師:我們先從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生活習俗上的變化來看。 出示圖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婦女服飾、北魏帝后禮佛圖。 提問:這些都是哪個民族的典型服飾?這種服裝的流行說明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答案:漢族。北方少數(shù)民族在服飾上逐漸漢化。 教師:與此同時,漢族在與少數(shù)民族的交往中,服飾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出示圖片:褲褶服、穿褲褶服的南朝樂隊、南北朝武士復員圖。 教師:褲褶服本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種窄腿褲,傳人漢族地區(qū)后,演變?yōu)榉释妊?。為了行動方便,人們在膝蓋處扎上帶子,類似于今天的喇叭褲,成為一種時髦的服飾。褲褶服的流行說明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答案:漢族在服飾上吸收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民族融合加強。 教師:出示圖片:胡床。 提問:這是什么坐具?它有什么特點?它是哪個民族發(fā)明的?為什么?它大量出現(xiàn)在中原地區(qū),說明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答案:胡床??梢哉郫B。少數(shù)民族。因為它適合游牧生活。說明以漢族為主的中原地區(qū)的人們也向少數(shù)民族學習,各民族在風俗習慣上逐漸融合。 教師:在南北朝時期,北方流行一種美味食物,今天,咱們班有幾位同學和家長一起為我們仿制了該食物,下面,請大家一起品嘗。 提問:味道如何?你吃出來它是用哪些原料制成的嗎? 預設答案:面粉和牛奶、羊奶、蜂蜜調合烤制而成。 教師:乳餅出現(xiàn)的原因有哪些?乳餅的出現(xiàn)說明了什么現(xiàn)象? 預設答案:以游牧為生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以食肉、喝牛羊奶為主,而北方漢族人喜歡面食,乳餅體現(xiàn)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在飲食習慣上的互相影響。 教師:上面這些例子是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在生活習俗上互相影響的典型材料,接下來,咱們再從改革后北方人民生產技術上的變化來看。 出示圖片:采桑圖。 提問:這是一個在西北地區(qū)出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墓葬中的壁畫,左邊那位婦女正在干什么?右邊那個男子在干什么? 預計回答:婦女在采桑,男子在狩獵。兩種生產方式同時在少數(shù)民族的墓葬中出現(xiàn),表明少數(shù)民族在生產方式上已發(fā)生了變化。 教師:咱們再從語言文字上來看。 出示文字材料: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描繪北方草原風光的鮮卑族民歌,卻以漢語的形式流傳千古,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預設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規(guī)定以漢語為“正音”(標準語言),在少數(shù)民族中推廣漢語,敕勒歌便被譯為漢語,保存并流傳了下來。 教師:敕勒歌的流行表明,通過孝文帝改革,鮮卑族和漢族在語言上也消除了“隔閡”。 師生歸納: 服裝 生活 飲食民族融合 用具生產:采桑狩獵 文化:語言文字 教師:在我們今天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已沒有鮮卑這個民族了。有人認為這是由于當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族消失了,所以,孝文帝這個人以及他所進行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答案:不贊同。因為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應該看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社會的進步。所以,應該加以肯定。孝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改革家。 教師:鮮卑族是真的消失了嗎?你認為鮮卑族哪兒去了呢? 預設答案:鮮卑族匯入了更先進的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這個整體中。所以,孝文帝改革壯大了中華民族,豐富了中華文明。 教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民族融合有了哪些認識? 預設答案:各民族互相學習,互相影響,逐漸融合在一起;互通婚姻、戰(zhàn)爭、民族遷徙、改革等方式能促進民族融合。 師生共同界定概念: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間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fā)展、逐漸交融的過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進步的歷史現(xiàn)象。 總結:民族融合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今天我們學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只是我們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歷史雄辯地證明,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今天,民族團結、民族平等、民族互助也成了我國的基本國策。正如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里所唱,“56個民族,56朵花”,這首歌的歌名就是愛我中華。最后,請大家和我一起來欣賞歌曲愛我中華,以此來表達咱們對祖國的熱愛吧。(同時出示Flash動畫愛我中華)【張漢林點評】 歷史概念的教學是歷史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開展歷史概念教學?本課例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歷史概念教學方面,本課例有兩個鮮明的特色。其一,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設計教學,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主動構建民族融合的概念。課前,教師圍繞民族融合的內涵和外延,從民族交往的方式、民族沖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民族融合的概念、鮮卑族、孝文帝改革等方面調查學生的已有知識,了解學生認識上的模糊點、缺失點和探究上的興趣點,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教學中,教師圍繞學生的模糊點、缺失點和興趣點,如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遷都、漢化政策、品嘗北魏乳餅、民族融合的含義等等,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對民族融合的較為深人和正確的認識。 其二,教師引導學生走過的是一條從具象到抽象,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探究過程。界定歷史概念需要抽象思維,而初一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弱,這就要求教師在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之間搭建橋梁。在本課中,師生從孝文帝改革期間民族融合的具體表現(xiàn),如生活(服裝、飲食、用具)、生產(采桑養(yǎng)蠶)、文化(語言文字)等方面,提煉出民族融合的內涵各民旅間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fā)展、逐漸交融;從孝文帝改革的評價和鮮卑族與中華民族的關系這兩個問題中提煉出民族融合的意義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進步的歷史現(xiàn)象。由此,學生得出認識: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間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fā)展、逐漸交融的過程,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進步的歷史現(xiàn)象。構圖如下:具象 抽象服裝用具 生活飲食民族融合的表現(xiàn)采桑 生產 (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fā)展、逐漸交融)詩歌 文化民族融合的概念孝文帝改革的積極作用民族融合的評價鮮卑族與中華(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的關系一種進步現(xiàn)象)授課年級/初一歷史思維方法的遷移與運用從唐三彩看盛唐氣象授課人:北京市三帆中學陳化峰第一環(huán)節(jié) 導入 教師:(出示仿唐三彩馬,提問)“三彩”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三彩”是指三種基本顏色;“三”是多的意思。 教師:這兩種說法哪種正確,在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那么,唐三彩在唐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 學生:藝術品;隨葬品。 教師:唐三彩在唐代主要作為隨葬品,它既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狀況,又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社會狀況。下面,我們來共同欣賞唐三彩。第二環(huán)節(jié) 對三彩馬的探究 教師:(出示各式各樣的唐三彩照片,提問)在已出土的唐三彩中,哪種動物的造型最多? 學生:馬。 教師:在各種類型的唐三彩中,為何三彩馬的數(shù)量比較多?(出示唐三彩馬俑圖片和文字資料) 材料一 貴賤所行,通鞍馬而已。 劉知幾 材料二 馬者,兵之用也出師之要,全資馬力。 資治通鑒 材料三 唐朝疆域廣闊,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在各地設置了驛站,用驛馬來傳遞信息和物資。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用驛馬從南方送過來的,正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教師:這些材料反映出馬在唐代社會哪些方面非常重要? 學生:馬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馬是一種重要的軍事物資。要加強對遼闊疆域的控治,離不開馬。 教師:在唐朝,養(yǎng)一匹馬的費用等于養(yǎng)一個六口之家的費用。唐太宗時,官馬的數(shù)量曾達到70多萬匹。唐玄宗的御用馬匹就有上萬匹。這種情況說明了什么? 學生:唐代社會經濟繁榮。 教師:唐三彩雖然是陪葬品,但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藝術源于生活,唐三彩馬俑的原型是什么呢? 教師:(出示三彩馬、蒙古馬和汗血馬圖片,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三彩馬是更像蒙古馬,還是更像汗血馬?為什么? 學生:汗血馬。二者都是體形高大,首頸高昂,等等。 教師:(出示三彩馬和汗血馬圖片,提問)汗血馬原產于中亞一帶。唐三彩馬與汗血馬形狀比較相似,你能從這個現(xiàn)象中推斷出什么信息? 學生:盛唐時,中國國力強盛,國際威望高,唐朝周邊的許多國家和各少數(shù)民族爭相把他們最好的馬匹貢獻給唐朝。 教師:的確如此。所以說,汗血馬是唐朝民族團結和對外友好的具體象征。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彩馬除具備高度的寫實性外,又具有高度的寫意性。(出示三彩馬和汗血馬圖片,提問)三彩馬與汗血馬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學生:脖子更雄壯、臀部更圓潤、尾巴很短,顯得很精神。 教師:這樣塑造三彩馬的形象,反映出藝術家什么樣的精神追求? 學生:充滿活力、崇尚力量、無所羈束、積極進取等。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綜上所述,通過唐三彩馬俑,我們能看出哪些盛唐氣象? 學生:經濟繁榮;兵強馬壯;民族團結;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激昂豪邁,等等。 教師:(回顧唐三彩馬俑的學習過程)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今天探究三彩馬的過程:首先,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CDMA無線MODEM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3,4-二甲基苯胺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鞋業(yè)連鎖店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迷你卡車輪胎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藥品臺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網狀閥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碳鋼焊接管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速控拋光拉絲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靈巧型光功率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JG/T 455-2014建筑門窗幕墻用鋼化玻璃
- 村文書考試題及答案
- 酒吧員工勞務合同范本
- 產品造型設計形態(tài)與結構
- 法人變更免責協(xié)議書
- 美洲文化課件教學
- 2025屆重慶市巴川中學生物七下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期末總動員暨誠信教育主題班會
- 醫(yī)學檢驗進修匯報
- 2024年貴州省黎平縣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醫(yī)療衛(wèi)生崗筆試題帶答案
- 《關于智能家居系統(tǒng)》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