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選修35 核力與結合能 課件 (共26張).ppt_第1頁
人教版選修35 核力與結合能 課件 (共26張).ppt_第2頁
人教版選修35 核力與結合能 課件 (共26張).ppt_第3頁
人教版選修35 核力與結合能 課件 (共26張).ppt_第4頁
人教版選修35 核力與結合能 課件 (共26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jié)核力與結合能 原子核的組成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質子和中子統(tǒng)稱為核子 電荷數(shù) 質子數(shù)質量數(shù) 質子數(shù) 中子數(shù) 核子數(shù) 原子核 質子 帶正電 中子 統(tǒng)稱為核子 回顧 原子核的組成 思考 在原子核那樣狹小的空間里 帶正電的質子為什么能夠擠在一起而不飛散 猜想 萬有引力 回顧 原子核的半徑約為10 15m 只相當原子半徑的萬分之一 在這么小的空間里帶正電的質子與質子間的庫侖斥力是很大 萬有引力太小 只有庫侖力的10 36 而通常原子核是穩(wěn)定的 于是核內還應有另一種力把各種核子緊緊拉在一起 此力稱為核力 核力 mp mp 庫侖力 庫侖力 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 核力 核子靠什么力結合成原子核 核力 能夠把核中的各種核子聯(lián)系在一起的強大的力叫做核力 核力具有怎樣的特點呢 一 核力 2 核力是短程力 約在10 15m量級時起作用 距離大于0 8 10 15m時為引力 距離為10 10 15m時核力幾乎消失 距離小于0 8 10 15m時為斥力 3 核力具有飽和性 核子只對相鄰的少數(shù)核子產生較強的引力 而不是與核內所有核子發(fā)生作用 4 核力具有電荷無關性 對給定的相對運動狀態(tài) 核力與核子電荷無關 要真正了解核子間的相互作用還要考慮核子的組成物 夸克的相互作用 1 核力是四種相互作用中的強相互作用 強力 的一種表現(xiàn) 四種相互作用 1 萬有引力 引力主要在宏觀和宇宙尺度上 獨領風騷 是引力使行星繞恒星轉動 并且聯(lián)系著星系團 決定了宇宙的現(xiàn)狀和未來 2 電磁力 在原子核外 電磁力使電子結合成分子 使分子結合成液體與固體 電磁力和萬有引力都是 長程力 即它們可以作用到無限遠的距離 四種相互作用 3 強相互作用 原子核內 強力將核子束縛在一起 4 弱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 衰變的原因 即引起中子 質子轉變的原因 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 比強力更短 10 18m 作用強度比電磁力小 二 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 二 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 自然界中較輕的原子核 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大致相等 但對于較重的原子核 中子數(shù)大于質子數(shù) 越重的元素 兩者相差越多 為什么會這樣呢 自然界中較輕的原子核 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大致相等 但對于較重的原子核 中子數(shù)大于質數(shù) 越重的元素 兩者相差越多 質子數(shù) 中子數(shù) 理想的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相等的穩(wěn)定原子核 實際存在的原子核 原因分析 核越大 核子間距離增大 庫侖力與核力均減少 但核力減少快 增大到一定程度時 核力較少 不足以平衡庫侖力時 原子核會不穩(wěn)定 若增加中子 與其它核子無庫侖力 但有核力 有助于原子核穩(wěn)定 核力是短程力 若超過其作用范圍 增加中子 原子核也不穩(wěn)定 所以原子序數(shù)越大越不穩(wěn)定 二 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 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圍是有限的 如果繼續(xù)增大原子核 一些核子間的距離會大到其間根本沒有核力的作用 這時即使再增加中子也無濟于事 這樣的核必然是不穩(wěn)定的 在宇宙演化的進程中 各種粒子有機會進行各種組合 但那些不穩(wěn)定的組合很快就瓦解了 只有200多種穩(wěn)定的原子核長久地留了下來 現(xiàn)在觀察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 則正在瓦解之中 某一數(shù)值時 某一數(shù)值時 相同 模型分析宏觀模型 相距很遠的兩個物體 由于萬有引力而相互接近 運動速度越來越大 引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最后撞在一起 動能變成它們的內能散失 兩個物體為了結合而失去了一些能量 如果要把它們分開 還要重新賦予它們這份能量 微觀模型 原子核是核子結合在一起構成的 要把它們分開 也需要能量 這就是原子核的結合能 類比分析 要使基態(tài)氫原子電離 也就是要從氫原子中把電子剝離 需要通過碰撞 施加電場 賦予光子等某種途徑讓它得到13 6ev的能量 這個能量實際上就是電子與氫原子核的結合能 不過通常把它叫做氫原子的電離能 而結合能一詞只用在原子核中 由于核子間存在著強大的核力 所以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為核子時 都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變化 可見 當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要放出一定能量 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時 要吸收同樣的能量 這個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結合能 三 結合能 結合能并不是由于核子結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 而是為把核子分開而需要的能量 比結合能 結合能與核子數(shù)之比 稱做為比結合能 也叫平均結合能 比結合能越大 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 原子核越穩(wěn)定 三 結合能 四 質量虧損 1 例題 中子的質量 1 6749 10 27kg質子的質量 1 6726 10 27kg中子和質子的質量和 3 3475 10 27kg氘核的質量 3 3436 10 27kg質量差 0 0039 10 27kg 四 質量虧損 2 質量虧損 原子分解為核子時 質量增加 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 質量減少 原子核的質量小于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質量之和 叫做質量虧損 1 例題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 mc2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 m是物體的質量 e是物體的能量 核子在結合成原子核時出現(xiàn)的質量虧損 m 正表明它們在互相結合過程中放出了能量 e m c2 3 有關問題的理解和注意事項 第一 核反應過程中 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 新核質量小于核子的質量 質量虧損 同時以 光子形式釋放核能 原子核分解為核子時 需要吸收一定能量 核子的總質量大于原原子核的質量 第二 核反應過程中 質量虧損時 核子個數(shù)不虧損 即質量數(shù)守恒 可理解為組成原子核后 核內每個核子仿佛 瘦了 一些 第三 質量虧損并非質量消失 而是減少的質量 m以能量形式輻射 動質量 因此質量守恒定律不被破壞 第四 公式 e m c2的單位問題 國際單位 m用 kg c用 m s e用 j 常用單位 m用 u 原子質量單位 1u 1 660566 10 27kg e用 uc2 1uc2 931mev 表示1u的質量變化相當于931mev的能量改變 p39問題與練習3 當然 2 19mev的能量的絕對數(shù)量并不算大 但這只是組成1個氘核所放出的能量 如果組成的是6 02 1023個氘核時 放出的能量就十分可觀了 與之相對照的是 使1摩的碳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為393 5 103j 折合為每個碳原子在完全燃燒時放出的能量只不過4ev 若跟上述核反應中每個原子可能放出的能量相比 兩者相差數(shù)十萬倍 第五 核反應中釋放或吸收的能量比化學反應中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大好幾個數(shù)量級 課堂練習 1 試證明 1原子質量單位u相當于931 50mev的能量 1u 1 6606 27kg 光速c 2 9979 108m s 1ev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