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1.(1).doc_第1頁
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1.(1).doc_第2頁
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1.(1).doc_第3頁
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1.(1).doc_第4頁
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1.(1).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號天津城建大學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設計說明書天津市某高層住宅供暖系統(tǒng)設計起止日期: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10日學生姓名班級成績指導教師(簽字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2014年7月10日天津城建大學課程設計任務書2013-2014學年第2學期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12級卓越暖班班級課程設計名稱:供熱工程課程設計設計題目:西安市某高層住宅供暖系統(tǒng)設計完成期限:自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10日共2周指導教師(簽字:教研室主任(簽字:批準日期:年月日設計依據、要求及主要內容:一、設計原始資料1,土建資料:建筑、結構圖紙及說明。2,氣象資料:采用市氣象資料;室內設計參數根據建筑用途按設計規(guī)范及手冊選取。3,熱源及參數:熱媒由集中鍋爐房或換熱站供給,供、回水溫度為85/60,熱力入口資用壓力為:30kPa。二、設計基本依據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201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三、設計計算基本內容供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及建筑物供暖熱指標計算;供暖系統(tǒng)方案選擇與確定;散熱器選擇和計算;供暖系統(tǒng)進行水力計算;課程設計說明書編制;設計圖紙繪制。四、課程設計說明書的編制要求必須符合我院有關課程設計說明書規(guī)范化要求。正文部分一般應包括:設計概況(建筑概況和設計方案綜述、設計熱負荷計算、系統(tǒng)方案選擇與確定、散熱器選擇和計算、水力計算等主要內容。各項內容必須反映各項數據的來源、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并附有必要的計算圖和表格,設備選擇應有必要的選擇說明。五、設計圖紙的繪制要求至少完成兩張圖紙,符合本專業(yè)的制圖要求。供暖系統(tǒng)平面圖(首層、頂層及標準層,1:100或1:50和供暖系統(tǒng)圖(1:100或1:50,可根據具體情況繪制熱力入口詳圖等(1:20。六、設計手冊及資料詳見指導書。目錄1.設計概況 (31.1課程設計的性質與任務 (31.2設計要求、依據、原始資料等 (31.3建筑物位置、層數及功能 (31.4室內供暖要求和特殊要求 (31.5采暖設備和管路在室內布置的一般要求 (31.6初步方案比較 (32.設計參數的計算和確定 (42.1設計溫度的確定 (42.2建筑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確定 (43.供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及建筑物供暖熱指標計算 (43.1房間圍護結構傳熱耗熱量計算 (43.1.3通過圍護結構的風力附加耗熱量 (53.1.4通過圍護結構的高度附加耗熱量 (53.2冷風滲透耗熱量 (53.3冷風侵入耗熱量 (63.4供暖房間熱負荷計算示例 (64.供暖系統(tǒng)方案選擇與確定 (74.1供熱系統(tǒng)形式的選擇 (74.1.1按系統(tǒng)循環(huán)動力 (74.1.2按管道連接及熱媒流經路程 (74.1.3按系統(tǒng)每組立管數不同 (74.1.4按供水方式 (74.2管道的布置 (85.散熱器選擇和計算 (85.1散熱器材質的選擇 (85.2散熱器散熱面積和片數的計算 (85.3散熱器的計算示例 (85.4散熱器的布置 (96.供暖系統(tǒng)的水力計算 (106.1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水力計算的基本原理 (106.2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不平衡率校核計算 (106.2.1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各管段壓力計算 (106.2.2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水力不平衡率計算 (117.系統(tǒng)定壓方式選擇 (137.1用戶支管定壓 (137.2熱水供熱系統(tǒng)定壓方式 (137.2.1膨脹水箱定壓 (137.2.2普通補水泵定壓 (137.2.3氣體定壓罐定壓 (137.2.4蒸汽定壓 (137.2.5補水泵變頻調速定壓 (147.2.6自來水定壓 (147.2.7溢水定壓形式 (147.3本設計的定壓方式 (148.系統(tǒng)附屬設備選型 (148.1循環(huán)水泵的布置與選擇 (148.2補給水泵的選擇計算 (178.2.1補給水泵的選擇要求 (178.2.2補給水泵的選擇計算 (178.3除污器的選擇 (198.4集氣罐的選擇 (198.5補償器的選擇 (19參考文獻 (191.設計概況1.1課程設計的性質與任務課程設計是在完成供熱工程專業(yè)課程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小型室內供暖工程為設計題目。通過本課程設計進一步鞏固本課程所學內容;掌握供暖工程設計的基本內容、方法及步驟;學會收集與設計有關的原始資料(包括室外氣象條件、工藝過程、建筑結構以及室內空氣設計參數等相關資料;熟悉設計規(guī)范、標準、手冊和必要的參考書以及它們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正確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方案確定、設計計算、繪制圖紙、編寫設計說明書等工程設計的初步能力。1.2設計要求、依據、原始資料等(1設計原始資料1、土建資料:建筑、結構圖紙及說明。2、氣象資料:采用天津市氣象資料;室內設計參數根據建筑用途按設計規(guī)范及手冊選取。3、熱源及參數:熱媒由集中鍋爐房或換熱站供給,供、回水溫度為85/60,熱力入口資用壓力為:30kPa。(2設計基本依據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736-201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50019-20031.3建筑物位置、層數及功能本工程為位于天津的二十一層住宅樓,每層兩個單元。一單元和二單元完全對稱,每單元有兩個熱用戶。系統(tǒng)與室外管網連接,該工程采用接外熱網機械循環(huán)、垂直分層、下供下回式水平雙管熱水供暖系統(tǒng)。1.4室內供暖要求和特殊要求本工程為居民樓室內供暖系統(tǒng),要求供暖熱舒適性高,可調節(jié)性強,并且安全可靠,使用年限長,盡量美觀、便于裝修,無其他特殊要求。1.5采暖設備和管路在室內布置的一般要求散熱器要求:散熱性能良好,金屬熱強度大,能夠滿足熱用戶要求,且價格便宜,經久耐用,使用壽命長。安裝要求:采暖設備要求明裝,便于設備工作和設備檢修。管路在室內布置時,應盡可能暗裝,閥門等處設置檢修口即可,但不可過多改變管路方向。1.6初步方案比較1、技術方案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作用范圍比較大,下供下回有以下優(yōu)點:(1美觀,房間內的管路數減少,可集中進行隱藏處理。(2在下部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熱給室內供暖,熱損失減少。(3在施工中,每裝好一層散熱器,即可供暖,給冬天施工帶來很大方便。(4比較容易排除系統(tǒng)內的空氣。綜合考慮,采用下供下回式熱水供暖系統(tǒng)。2、不足之處不能進行局部調節(jié)。2.設計參數的計算和確定2.1設計溫度的確定查詢劉夢真、王宇清著高層建筑采暖設計技術得以下室內設計參數。臥室:20廚房:16衛(wèi)生間:25客廳:20陽臺:20冬季供暖室外計算溫度:-72.2建筑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確定外承重墻:鋼筋混凝土(爐渣混凝土聚苯板墻體,K=0.530W/(2m ,熱惰性指標D=2.904;亮窗:鋁合金輻射率0.15Low-E 中空玻璃(空氣12mmK=2.5W/(2m ;3.供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及建筑物供暖熱指標計算供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3211Q Q Q Q Q X j(3-1其中:Q -供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J Q 1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X Q ,1圍護結構附加耗熱量;2Q 冷風滲透耗熱量;3Q 冷風侵入耗熱量。3.1房間圍護結構傳熱耗熱量計算通過圍護結構的耗熱量包括基本耗熱量和附加耗熱量,其中附加耗熱量包括:a.朝向修正耗熱量b.風力附加耗熱量c.高度附加耗熱量3.1.1通過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a t t KF Q wn (-=(3-23.1.2通過圍護結構的朝向修正耗熱量通過圍護維護結構的朝向修正耗熱量是考慮建筑物受太陽輻射的影響而對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由基本耗熱量乘以朝向修正率而得出。表2-5相應的朝向修正率N NE E SE S SW W NW 0.050.05-0.05-0.15-0.15-0.15-0.050.053.1.3通過圍護結構的風力附加耗熱量風力附加耗熱量是考慮建筑物室外風速變化而對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一般情況下不考慮風力附加,只對建筑物在不避風的高地或者特別突出的建筑物才附加,因此天津市高層建筑的建筑風力附加取為0%,本設計中此項不用計算。3.1.4通過圍護結構的高度附加耗熱量暖通規(guī)范規(guī)定:民用建筑(樓梯間除外工業(yè)輔助建筑物的高度附加率,當房間高度超過4m 時,每高出1m,附加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和其他圍護耗熱量的2%,但總的附加小于等于15%。綜上所述,圍護結構的總耗熱量等于三者之和。即:1(1(111f ch wn g x j x x t t aKF x Q Q Q +-+=+=g x 高度附加率,%,%150x ;ch x 朝向修正率,%;f x 風力附加率,%;3.2冷風滲透耗熱量冷風滲透量:(278.02wn p t t c Q -=(3-3=(0n lL v (3-4278.0:單位換算系數,W h KJ 278.0/1=;V :通過門窗縫隙滲入的總空氣量,h m /3;w :供暖室外計算溫度下的空氣密度,3/m kg ;p c :冷空氣的定壓比熱,/(1C kg KJ c p =。查實用供暖空調設計手冊相關數據可以得到,天津市的冷風朝向修正系數:2.0=n 3.3冷風侵入耗熱量冷風侵入耗熱量=外門基本耗熱量外門附加耗熱量對于民用建筑和工廠輔助建筑物短時間開啟的外門(不包括陽臺門、太平門和空氣幕的外門:一道門為65n%;二道門(有門斗為80%;三道門(有兩個門斗為60%;其中,n 為門所在樓層數。本例中外門常閉,冷風侵入耗熱量不予考慮。3.4供暖房間熱負荷計算示例以二層A 戶型主臥為例進行熱負荷計算過程如下:已知:取定Ct n =15根據:1(1(111f ch wng x j x x t taKF x Q Q Q +-+=+=南外窗:27.28.15.1m F =/(5.22C m W K =WQ8.1458.02715.27.21=東外墻:286.99.24m F =,/(53.02C m W K =WQ 0.13405.12753.086.911=西外墻:WQ 6.16505.01(2753.09.26.31=-=南外墻:WQ 3.75%201(27153.039.21=-=地面:WQ4.370274.030.43=冷風滲透:W Q 1.352=+=321Q Q Q Q W2.9261.358.1454.3703.756.1650.134=+=將上述各計算數據列入下表中。其他各層各房間的計算方法同上,數據依次列入附表中。4.供暖系統(tǒng)方案選擇與確定4.1供熱系統(tǒng)形式的選擇4.1.1按系統(tǒng)循環(huán)動力分重力循環(huán)和機械循環(huán)供暖系統(tǒng),重力循環(huán)系統(tǒng)靠不同水溫的密度差為動力而進行循環(huán),無循環(huán)水泵。機械循環(huán)系統(tǒng)靠水泵的動力強制循環(huán),系統(tǒng)循環(huán)作用壓力大,系統(tǒng)作用半徑較重力循環(huán)高。4.1.2按管道連接及熱媒流經路程分同程式和異程式,供暖管網采用同程式布置(通過各個立管的循環(huán)環(huán)路的總長度相等,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壓力損失易于平衡,減輕了在遠近立管處出現的流量失調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熱不均的現象(即水平失調,但缺點是金屬耗量過大。異程式系統(tǒng)會使通過各個立管環(huán)路壓力損失較難平衡,但金屬耗量小,易于布置,造價低廉。4.1.3按系統(tǒng)每組立管數不同分單管系統(tǒng)和雙管系統(tǒng),若采用單管式系統(tǒng)各層散熱器的進出口水溫不相等,越在下層進水溫度越低,因而在下層的散熱器片數或組數要相對比上層的多。若采用雙管系統(tǒng),由于各層散熱器與鍋爐的高差不同,雖然進入和流出各層散熱器的供回水溫度相同,也將形成上層作用力大,下層作用力小的現象,從而導致流量不均而上下層冷熱不勻的現象(即垂直失調。4.1.4按供水方式分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中供式、下供上回式和混合式熱水供暖系統(tǒng)。綜上所述,在本設計中,均采用機械循環(huán)上供下回,雙管同程式系統(tǒng),一至十層為第一采暖分區(qū),十一到二十一層為第二采暖分區(qū)。4.2管道的布置本設計中建筑有專用管道豎井,因此,本設計中的供水回水干管管道均布置于管道豎井中,室內水平干管敷設在地板下面。5.散熱器選擇和計算根據計算出的各供暖房間的耗熱量,我們可計算出每個房間所需要布置的散熱器面積,從而確定散熱器的片數和個數。5.1散熱器材質的選擇鑄鐵散熱器長期以來得到廣泛應用。它具有結構簡單,防腐性好,使用壽命長以及熱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點;但其金屬耗量大、金屬熱強度低于鋼制散熱器。查詢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賀平等著供熱工程,選擇鑄鐵散熱器,根據建筑結構和特點,住宅樓選擇鑄鐵散熱器型號為TZ2-5-5(M132型,散熱面積片/24.02m ,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壓力0.5MPa ,傳熱系數286.0426.2t K =。5.2散熱器散熱面積和片數的計算按照各個散熱器上提供的熱負荷,計算流過各根立管各層散熱器的供回水溫度,根據散熱器的一些性能參數、散熱器的進回水溫度和散熱器需要提供的負荷,我們可算出每個散熱器的片數。根據公式:shsg pj t t t +=(5-1(h g N i i g i t t Q Qt t -=(5-25.3散熱器的計算示例下面以一至十層立管上的客廳為例,計算所需要布置的散熱器片數和個數。舉客廳為例,來計算說明:已知:C t n =20W Q 5.480=Ct pj =5.7212,Ct t t n pj =-=-=5.52205.7212,鋼制扁管散熱器600*400286.0462.2t K =修正系數:散熱器組裝片數修正系數:先假設0.11=;散熱器連接形式同側上進下出,修正系數:0.12=;散熱器安裝形式A=200mm,修正系數:02.13=;22.15.5264.702.1115.480321=t K Q F (5-3鋼制扁管散熱器400600,每片散熱器面積為片/24.02m 。計算片數:片09.524.022.1=f F n 得:95.01=;實際片數:2183.424.016.195.0m f F n =;取整數,n=5片。其余散熱器片數計算方法與此相同,如若片數較多,則應該根據片數限制布置多個散熱器,以使其滿足供熱要求。詳細情況列于附表中。5.4散熱器的布置散熱器的布置原則是應以最好的散熱方式將熱量自散熱器傳給室內的空氣,保證工作區(qū)溫度均勻事宜,同時盡量減少占室內空間。應滿足以下條件:(1房間有外窗時,散熱器應安裝在每個外窗的窗臺下。(2為了防止凍裂,雙層外門的外室以及門斗內不宜布置散熱器。(3散熱器宜明裝。(4樓梯間的散熱器宜布置在底層。由以上布置條件,在圖中布置散熱器和立管的位置如圖中所示,由此可以進一步確定各供暖管線的長度和位置。6.供暖系統(tǒng)的水力計算6.1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水力計算的基本原理各管段壓力計算(1根據各管段的熱負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計算公式如下:h kg t t Q t t Q G h g h g /86.0(10187.436003-=-=(6-1(2在干管的水力計算中采用推薦經濟比摩阻Rpj=60-120pa/m 確定其管徑,由經濟比摩阻和熱流量從表中查出最接近經濟比摩阻的管徑,從而確定出供水干管各個管段、立管和回水總干管的管徑,再根據所得管徑確定其壓降和流速。(3確定長度壓力損失Py=Rl 。將每一管段R 與l 相乘,列于水力計算表中。(4確定各管段局部阻力損失Z 。先確定局部阻力系數,根據室內系統(tǒng)管路的實際情況,列出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管件名稱,并查出各個局部阻力管件的阻力系數,計算各管段的局部阻力=d P P (6-2將求出的P j 列于水力計算附表中。(5計算各管段的壓力損失jy P P P +=(6-3列于附表中。(6用同樣方法,計算通過其它立管的環(huán)路,從而確定出各立管與供回水干管的管徑及其壓力損失,并將所得數據列于管路水力計算表中。6.2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管路不平衡率校核計算6.2.1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各管段壓力計算因為各個立管之間是相互并聯(lián)的關系,因而只要算出熱水供暖系統(tǒng)最不利循環(huán)環(huán)路與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之間(不包括共同管段的計算壓力損失相對差額,保證其不大于15%。如以第一個系統(tǒng)中的1號管段為例:根據其流量s m G /000524.03=,pj R 和查出其管徑mm DN 40=,然后再查供熱工程表4.1,利用內插法可以確定出其比摩阻m Pa R /74.61=,流速s m v /397.0=,RlP y =Pa592.51621.44066.117=局部阻力管件:40、C 90彎頭四個284=乙字彎兩個35.12=閘閥一個2=13=PaP d 84.149=PaP P d j 93.19471384.149PaP P P j y 52.711093.194759.5162=+=+=將所得數據列于管路水力計算表(詳見附表3-1。6.2.2室內熱水供暖系統(tǒng)水力不平衡率計算6.2.2.1同程式系統(tǒng)水力計算示例(水力計算圖詳見附圖(1最遠立管環(huán)路L 18的計算最遠立管L 18管段包括1-19管,采用推薦的比摩阻m Pa R pj /12060-=確定管徑,具體結果見附錄3-1最遠立管L 18環(huán)路的總壓力損失為:PaP P P j f L 43.20135(18118=+=-(2最近立管L 1的計算1L 包括1、20-36、19,管段20-36的壓力損失為:PaP Pj f 34.19328(3620=+-最近立管L 1的總壓力損失為:Pa P P P j f L 56.25723(1936-2011=+=、管段20-36的壓力損失為:Pa P Pj f 34.19328(3620=+-(3計算最近立管L 1與最遠立管L 18的壓力損失不平衡率,最近立管的20-36與最遠立管的2-18并聯(lián)PaP P j f 9.16376(182=+-不平衡率%1892.16376/06.219659.16376(-=-=絕對值在%15以外,不滿足平衡,調整18管段的阻力系數,使5.29=,aP d p 75.548=PaP P j f 33.19328(182=+-不平衡率%00003.092.16376/33.1932892.16376(-=-=在%15以內,滿足要求。(4立管L 2環(huán)路的計算資用壓力=PaP P P P j f j f 52.111001.114249.31(220=-=+-+立管2L L 2計算壓力:PaP L 126.6872=不平衡率%15%3852.1110/126.68752.1110(=-=調整37管路上阻力管件的壓力使得:PaP L 186.12762=不平衡率%15%3.1452.1110/18.127952.1110(=-=(5對其他立管,同上進行計算進行校核,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則適當的改變局阻,直到各個管段都達到平衡要求為止。6.2.2.2異程式系統(tǒng)水力計算示例(水力計算圖詳見附圖(1各個管段的管徑與流速確定方法同上,水力計算詳述如下(2確定最不利環(huán)路為管段1-25,總壓力損失為PPaP P P j f 74.37484(251=+=-(3立管L 1環(huán)路的水力計算,根據并聯(lián)節(jié)點壓力平衡的原則,最近立管L 1的1-25與最遠立管L 12的1-25并聯(lián),不考慮公用段,3-23管段的壓力就是管段26的資用壓力,即:PaP P P j f 89.26148(23-326=+=資Pa P Pj f 436.21530(=+不平衡率%15%1089.26148/426.1781089.26148(=-=,滿足平衡的要求。(4立管L11環(huán)路計算資用壓力PaP P j f 64.8055(13=+Pa P P j f82.7703(36=+不平衡率%15%4638.8055/815.7703638.8055(=-=,滿足平衡要求。(5對其他立管,同上進行計算進行校核,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則適當的改變局阻,直到各個管段都達到平衡要求為止7.系統(tǒng)定壓方式選擇7.1用戶支管定壓在設計的過程,要滿足壓力平衡,在通往各用戶的支管上都安裝了截止閥來消耗多余的資用壓力,另外當部分管段出現故障而需要維修時,為了盡量不影響其它管段的繼續(xù)供熱,許多支干管上需要安裝閘閥。7.2熱水供熱系統(tǒng)定壓方式熱水供熱系統(tǒng)常見定壓方式有:膨脹水箱定壓、普通補水泵定壓、氣體定壓罐定壓、蒸汽定壓、補水泵變頻調速定壓、穩(wěn)定的自來水定壓等多種補水定壓方式。7.2.1膨脹水箱定壓在高出采暖系統(tǒng)最高點處,設一水箱維持恒壓點定壓的方式稱為膨脹水箱定壓。其優(yōu)點是壓力穩(wěn)定不怕停電;缺點是水箱高度受限,當最高建筑物層數較高而且遠離熱源,或為高溫水供熱時,膨脹水箱的架設高度難以滿足要求。7.2.2普通補水泵定壓用供熱系統(tǒng)補水泵連續(xù)充水保持恒壓點壓力固定不變的方法稱為補水泵定壓。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設備簡單、投資少,便于操作。缺點是怕停電和浪費電。7.2.3氣體定壓罐定壓氣體定壓分氮氣定壓和空氣定壓兩種,其特點都是利用低位定壓罐與補水泵聯(lián)合動作,保持供熱系統(tǒng)恒壓。氮氣定壓是在定壓罐中灌充氮氣??諝舛▔簞t是灌充空氣,為防止空氣溶于水腐蝕管道,常在空氣定壓罐中裝設皮囊,把空氣與水隔離。氣體定壓供熱系統(tǒng)優(yōu)點是:運行安全可靠,能較好地防止系統(tǒng)出現汽化及水擊現象;其缺點是:設備復雜,體積較大,也比較貴,多用于高溫水系統(tǒng)中。7.2.4蒸汽定壓蒸汽定壓是靠鍋爐上鍋筒蒸汽空間的壓力來保證的。對于兩臺以上鍋爐,也可采用外置膨脹罐的蒸汽定壓系統(tǒng)。另外,采用淋水式加熱器和本公司生產的汽動加熱器也可以認為是蒸汽定壓的一種。蒸汽定壓的優(yōu)點是:系統(tǒng)簡單,投資少,運行經濟。其缺點是:用來定壓的蒸汽壓力高低取決于鍋爐的燃燒狀況,壓力波動較大。7.2.5補水泵變頻調速定壓其基本原理是根據供熱系統(tǒng)的壓力變化改變電源頻率,平滑無級地調整補水泵轉速而及時調節(jié)補水量,實現系統(tǒng)恒壓點的壓力恒定。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省電,便于調節(jié)控制壓力。缺點是:投資大,怕停電。7.2.6自來水定壓自來水在供熱期間其壓力滿足供熱系統(tǒng)定壓值而且壓力穩(wěn)定。可把自來水直接接在供熱系統(tǒng)回水管上,補水定壓。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簡單、投資和運行費最少;其缺點是:適用范圍窄,且水質不處理直接供熱會使供熱系統(tǒng)結垢。7.2.7溢水定壓形式定壓閥定壓、高位水箱溢水定壓及倒U 型管定壓等。7.3本設計的定壓方式經過水力計算知道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為30kPa 小于外網資用壓力,只用消除過于壓力即可,從建筑物的結構出發(fā),考慮經濟性實用性,綜上比較,所有供水系統(tǒng)采用用戶支管上安裝截止閥定壓與補給水泵定壓相結合的定壓方式。另外用戶系統(tǒng)內的壓力不應超過該用戶系統(tǒng)用熱設備及其管道構件的承壓能力,供暖用戶系統(tǒng)采用的鋼制扁管散熱器的承壓能力為0.5MPa 。8.系統(tǒng)附屬設備選型8.1循環(huán)水泵的布置與選擇網路循環(huán)水泵是驅動熱水在熱水供熱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流動的機械設備。根據系統(tǒng)布置特點,為了滿足整個建筑室內的供暖需求,給各個系統(tǒng)分別選用自己本身的水泵和備用水泵來定壓,再由主干線通至室外市政管網。循環(huán)水泵的計算:(1循環(huán)水泵流量的計算:(2121-=-=A Q c Q G n n (8-1n Q -供暖用戶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MW21、-網絡的設計供回水溫度C/A -采用不同計算溫度的系數,取mmA 860=(2循環(huán)水泵的揚程的計算:yw r H H H H +=(8-2H 循環(huán)水泵的揚程,O mH Pa 2/;r H 網絡循環(huán)水通過熱源內部的壓力損失,O mH Pa 2/。一般可選取O mH H r 21510(-=;w H 網絡主干線供回水管的壓力損失,O mH Pa 2/。y H 主干線末端用戶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O mH Pa 2/。本設計水泵選型計算:由于四層至十二層結構相同,只是相互對稱,水力計算相同,所以只計算一邊,另一邊和它對于水泵選型完全相同。分別對各個供水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水泵進行計算和選擇,從暖通天正軟件中進行水泵的選型,按照計算值分別選擇兩臺水泵,一臺正常使用,一臺備用。由:PakPa O mH 981081.912=取PaO mH H r 98100102=系統(tǒng)1:hm s m Q /8864.1/000524.0331=O mH kPa H H H H y w r 2129.142.14006.21965429.2013598100=+=+=系統(tǒng)1選擇水泵型號:AIS 250100125-水流量:hm /08.274.104.13-揚程:m50.17功率:KW5.7尺寸:長寬高(1400450550mm =系統(tǒng)2:hm s m Q /3672.0/000102.0332=O mH kPa H H H H y w r 2298.14147274.22606425.2628398100=+=+=系統(tǒng)2選擇水泵型號:AIS 250100125-水流量:hm /08.274.104.13-揚程:m50.17功率:KW5.7尺寸:長寬高(1400450550mm =系統(tǒng)3:hm s m Q /25.5/00146.0333=O mH kPa H H H H y w r 2355.17172659.36572744.3748498100=+=+=系統(tǒng)3選擇水泵型號:AIS 31565100-水流量:hm /25.133揚程:m50.28功率:KW5.7尺寸:長寬高(1400450550mm =(1400450550mm =系統(tǒng)4:hm s m Q /365.2/000657.0334=O mH kPa H H H H y w r 2481.126.125405.14278183.1329998100=+=+=系統(tǒng)4選擇水泵型號:2503250-IS 水流量:hm /08.274.104.13-揚程:m50.1900.2050.20-功率:KW5.1尺寸:長寬高(1400450550mm =系統(tǒng)5:hm s m Q /91.1/00053.0335=OmH kPa H H H H y w r 2588.131.136828.18265446.1978798100=+=+=系統(tǒng)5選擇水泵型號:AIS 31565100-水流量:hm /08.274.104.13-揚程:m50.17功率:KW5.7尺寸:(1400450550mm =系統(tǒng)6:hm s m Q /06.2/000572.0336=O mH kPa H H H H y w r 2622.145.139439.17837443.2355198100=+=+=系統(tǒng)6選擇水泵型號:AIS 31565100-水流量:hm /08.274.104.13-揚程:m50.17功率:KW5.7尺寸:長寬高(1400450550mm =8.2補給水泵的選擇計算8.2.1補給水泵的選擇要求查詢鍋爐房設計規(guī)范城市熱力網設計規(guī)范補給水泵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1閉式熱力網補水裝置的流量,不應小于供熱系統(tǒng)循環(huán)流量的2%;事故補水量不應小于供熱系統(tǒng)循環(huán)流量的5%(2開式熱力網補水泵的流量,不應小于生活熱水最大的設計流量和供熱系統(tǒng)泄漏量之和,補水裝置的壓力不應小于補水點管道壓力加3050kPa ,當補水裝置同時用于維持管網靜態(tài)壓力時,其壓力應滿足靜態(tài)壓力的要求(3補給水泵的揚程,不應小于補水點壓力加3050kPa 的富裕量;(4補給水泵的臺數不宜少于2臺,其中1臺備用。8.2.2補給水泵的選擇計算本設計的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1:h m Q /8864.131=OmH H 2129.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