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兼_愛 對應學生用書p108基礎(chǔ)夯實一、識記字音1相篡(cun)2.不憚(dn)3牂羊(zng) 4.脅息(xi)5黧黑(l)二、通假字1貴必敖賤通傲,傲慢地對待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通已,已經(jīng)3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通迂,迂遠4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 通辨,分辨5茍君說之 通悅,喜歡6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 通腰7教馴其臣 通訓,訓練8破碎亂行 通萃,聚集三、古今異義1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2破碎亂行古義:“破”,人群分散;“碎”,通“萃”,聚集今義:破成碎塊3人必從而害之古義:跟隨而來今義:連詞,上文為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4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古義:身邊的近臣 今義:方位名詞5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表讓步關(guān)系的連詞6特上弗以為政古義:按照處理 今義:認為四、一詞多義1獨2以3然4故五、詞類活用(一)名詞活用1名詞作狀語今若夫攻城而野戰(zhàn)野:在郊野2.名詞作動詞(1)韋以帶劍 韋:用皮帶子來系(2)脅息然后帶 帶:束腰帶(3)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 鼓:擊鼓3名詞的使動用法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 利:使獲利(二)動詞的使動用法1越王擊金而退之 退:使退2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 進:使前進(三)形容詞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1)富必侮貧 富:財物多的人 貧:財物少的人(2)貴必敖賤 貴:地位高的人 賤:地位低的人(3)詐必欺愚 詐:不誠實的人 愚:敦厚的人2形容詞使動用法必興天下之利 興:使興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以仁者,非之 非:認為不對六、文言句式(一)判斷句此則天下之害也 (“也”表示判斷)(二)被動句入以見于君 (“于”表被動)(三)賓語前置句1何以易之 (“何”作賓語,前置)2此何難之有 (“何難”作賓語,前置)課文譯注 對應學生用書p1101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評析天下所有的禍害、篡奪、仇怨、憎恨,它們所以發(fā)生,都是因為人跟人不相愛,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對它。墨子認為亂世的根源在于世人“自愛而不相愛”,以此來倡導“兼相愛、交相利”,這樣才能改變世道無序的局面,才能國富民強,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大和諧。2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評析愛別人的人,別人一定會因此愛他;為別人做好事的人,別人一定會因此為他做好事;憎恨別人的人,別人一定會因此憎恨他;傷害別人的人,別人也一定會因此而傷害他。此句強調(diào)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彼此相互交換關(guān)系。在人與人交往中,要用一顆博愛真誠之心去愛別人,那么你就會得到他們的認同,你也會為此而自豪。為別人做一些有益的事,這樣就會得到別人善意的并且有利于自己的回報。如果在與人交往中,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擇手段,處處暗算別人,損害別人的利益,那么也會得到應有的報應。這就是損人者亦不利己??傊?,與人交往,不要抱怨,要學會付出,才會得到回報。3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評析仁人用來作為自己事業(yè)的,一定是興天下的利,除掉天下的害,以此作為做事的原則。墨子指出了為政者治理社會的原則:興利除害。如果施政者不以此為出發(fā)點,與民爭利,那么,上行下效,國家就會混亂無序,也就不會出現(xiàn)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問題1試概括選文第1段的主要內(nèi)容。明確說明什么是仁人的事業(yè),并以此為依據(jù),具體闡釋什么是對天下有害的方面。問題2選文第2段,承第1段開篇提出的“仁者興利除害”的觀點,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明確得出“是以仁者非之”的結(jié)論。問題3第3段中的“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確承上啟下,提出鏟除這些有害方面的措施。問題4第3段,在內(nèi)容上與第2段有什么關(guān)系?明確與第2段構(gòu)成正反對比關(guān)系,凸顯了“兼愛”的主題。問題5第4段,將筆鋒投向社會現(xiàn)實,說明了什么?明確說明統(tǒng)治階級對“兼相愛、交相利”的態(tài)度。問題6第4段,引用大量史實的目的是什么?明確駁斥了統(tǒng)治階級的錯誤思想,告訴人們?nèi)绾握嬲龅健凹嫦鄲?、交相利”。問題7墨子認為人世間產(chǎn)生種種禍亂、爭奪、仇怨、憎恨的原因是什么?墨子認為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明確原因:人與人不相愛。方法:看待別人的國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國家,看待別人的封邑就像看待自己的封邑,看待別人之身就像看待自己之身,歸根結(jié)底就是要兼愛。 對應學生用書p111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相篡(cun) 不憚(dn) 慈孝(ch)b執(zhí)弱(zh) 侮貧(w) 句踐(gu)c憎惡() 蹈火(do) 牂羊(zng)d黧黑(l) 期年(j) 薈萃(chu)解析:a項,慈:c;c項,惡:w;d項,萃:cu。答案:b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既以非之,何以易之b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d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解析:a項,第一個“以”通“已”;b項,“馴”通“訓”;c項,“辯”通“辨”。答案:d3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a(chǎn)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的(原則)方法;的原因;自己的;他的。答案:d4下列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越王擊金而退之 b是以仁者非之c君臣不惠忠 d必興天下之利解析:a項“退”和d項“興”均為使動用法;b項“非”為意動用法。答案:c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陋之有 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c此何難之有 d此則天下之害也解析:a、b、c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d項為判斷句。答案:d二、閱讀理解(一)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比粍t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比欢裉煜轮烤釉唬骸叭唬巳艏鎰t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為之也。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笔枪首幽友栽唬骸澳巳舴蛏偈硱阂隆⑸矶鵀槊?,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為也?!?墨子兼愛中,有刪節(jié))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家之與家之相篡(劫奪)b人之與人之相賊 (偷竊)c何以易之 (改變)d脅息然后帶 (收斂)解析:賊:殘害。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b.c.d.解析:a項所以:表憑借或依據(jù),譯為“的依據(jù)(原則)”/表原因,譯為“的原因”。b項以:均為連詞,表原因,譯為“因為”,“由于”。c項之:均為助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d項而:均為連詞,表并列,可不譯。答案:a8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對他人懷有仁愛之心、實施仁政的人。b本文借第4自然段士君子的質(zhì)疑展開論說,闡述了“兼愛”的可行性,說理嚴密,具有說服力。c“兼愛”的好處遠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處。士君子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是識小利而不識大利。d本文第4自然段列舉事例進行論證,夾敘夾議,說理深入淺出。解析:文中舉出晉文公、楚王、越王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只要君王提倡兼愛,大家就會實行,并不是說“兼愛的好處遠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處”。答案:c9墨子認為天下混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答:_答案:人人只愛己而“不相愛”是社會混亂的原因。方法:兼相愛,交相利。(二)課外閱讀閱讀選文,回答1014題。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孟子滕文公章句上)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吾固愿見(堅決)b病愈,我且往見 (將要)c不直,則道不見 (直截了當)d則是以所賤事親也 (鄙薄)解析:a項中“固”意為“本來”。答案:a11選出與例句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例句: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a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b我欲因之夢吳越c虎因喜,計之曰d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解析:a項,順著,根據(jù)。b項,憑借。c項,于是,就。d項和例句相同,經(jīng)由,通過。答案:d12用“/”為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吾 聞 夷 子 墨 者 墨 之 治 喪 也 以 薄 為 其 道 也 夷 子 思 以 易 天 下 豈 以 為 非 是 而 不 貴 也?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做此類題目的技巧是除理解畫線語句的意思外,還要借助一些文言虛詞,如“者”“也”等來判斷停頓的位置。答案: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譯文:_(2)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譯文:_答案:(1)然而夷子卻厚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用他自己所鄙薄的方式來對待雙親。(2)按儒家的學說,“古代的圣人(愛護百姓)就像愛護初生的嬰兒”,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我認為是說,對人愛是不分差別等級的,只是施行起來是從自己的父母開始。14請結(jié)合兼愛,理解選文主旨。答:_答案:這是孟子和墨者夷之對“愛”有沒有差別的一次對話,孟子認為愛有差等,而墨者夷之卻堅持墨子的愛無差等的主張。參考譯文:墨家學說的信奉者夷之,通過徐辟的關(guān)系求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愿意相見,但我現(xiàn)在有病,等病好了,我會去見他,夷先生就不必來了吧!”過了一些時候,他又要求求見孟子。孟子說:“我現(xiàn)在就可以會見了。如果不直話直說,真理就不能顯現(xiàn);我就照直說吧。我聽說夷先生是墨子的信徒,墨家辦理喪事,以簡單為原則;夷先生以此變革天下的風俗,難道是認為不這樣做就不足為貴?然而夷子卻厚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用他自己所鄙薄的方式來對待雙親?!毙毂侔堰@話轉(zhuǎn)告給夷子。夷子說:“按儒家的學說,古代的圣人(愛護百姓)就像愛護初生的嬰兒,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認為是說,對人愛是不分差別等級的,只是施行起來是從自己的父母開始?!?對應學生用書p112一、墨子導讀原文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弊⑨寪?w):何。亡:通“無”。譯文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愛。即使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里了。細察它從哪里產(chǎn)生呢?都起于不相愛。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像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像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像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啟發(fā)就在此?!痹u析兼愛是墨家學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論之一。所謂兼愛,其本質(zhì)是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彼此之間不要存在血緣與等級差別的觀念。墨子認為,不相愛是當時社會混亂最大的原因,只有通過“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社會安定的狀態(tài)。這種理論具有反抗貴族等級觀念的進步意義,但同時也帶有強烈的理想色彩。二、名家點評談墨子“兼相愛,交相利”胡德平當今歐美和日本的經(jīng)濟已獲高度成長、繁榮,但在社會中存在著一種只有利潤追求這一目的,就成了僅僅“自己好了什么都行”的那樣一種利己的觀念。為了矯正時弊,稻盛和夫先生毅然而出,做了大量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這使我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反映工商業(yè)者思想的哲學家墨子。我國社會至今仍然尊敬孔子。歷代帝王將相則不可不知韓非子。生活悠閑的士大夫又大都喜歡老子和莊子。其實,墨子才是一個最不應被今天的勞動大眾和企業(yè)家們遺忘的卓越人物。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最先分離出獨立手工業(yè)者的時間,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嚴格講,墨子是小手工業(yè)者和小生產(chǎn)者的代表。墨子的哲學以“利”為指導原則,“利”又被他認作是社會倫理的基礎(chǔ)。他也常談“義”,區(qū)分“義”與“不義”的標準則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有利于他人而為判斷根據(jù)。墨子的倫理觀是“兼相愛,交相利”,其可稱道而又可貴之處在于:其一,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既是同義語,又可互為引申,互相補充,二者共生共榮,共發(fā)展。愛要以利為基礎(chǔ),利要以愛為歸宿。把愛與利統(tǒng)一起來的倫理觀,在我國的經(jīng)濟思想史上是罕見的。其二,墨子提倡的“愛”,超越孔子的君臣、父子、庶人、大夫的等級界限。墨子提倡的“利”又是同一時代釋迦牟尼、蘇格拉底以及后來的耶穌基督思想中所稀有的??梢哉f,墨子這一人道主義思想最少有統(tǒng)治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泥資源的加工與利用考核試卷
- 糖果生產(chǎn)技術(shù)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考核試卷
- 自然遺跡保護與山地戶外運動規(guī)劃考核試卷
- 竹子種植與加工技術(shù)發(fā)展趨勢考核試卷
- 三明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年級第二學期期初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曲阜師范大學《風險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苿?chuàng)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中級朝鮮語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郵電大學《結(jié)構(gòu)模型設(shè)計制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現(xiàn)代職業(yè)學院《眼科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職業(yè)學院《美術(shù)基礎(chǔ)(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鐵投集團招聘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共有人房屋貸款協(xié)議
- 江西卷-2025屆高考歷史4月模擬預測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 交通樞紐的安全管理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策略
- 運輸公司機務管理制度
- 婦科管理制度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 2015年版
- 新晉管理者培訓
- 2025-2030中國二氯乙烷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供電公司故障搶修服務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