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教案.docx_第1頁
人教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教案.docx_第2頁
人教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教案.docx_第3頁
人教選修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教案.docx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教案教學目標1、品味詩歌意象和本詩沉郁凝重而內含深情的語言風格。2、感受詩人赤誠的愛國之心、憂國之情。教學重點、難點1、讀出作者用意象展現(xiàn)的“痛苦與災難”的當時國民生存狀態(tài)與詩人憂國憂民的深切情懷。2、品味本詩沉郁凝重而內含深情的語言風格。教學方法誦讀法、體悟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語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暴虐地撲向中華大地,成千上萬手無寸鐵的人們被黑壓壓的槍口對準著,就像一頭頭羊羔,被戰(zhàn)爭的大火無情地炙烤著,扭曲著。黑暗,緩緩地掩埋那布滿尸體的戰(zhàn)場,灰燼中偶爾露出一只焦黑的手,或者是一個血肉模糊的頭。悲劇朝每一個方向無所顧忌地擴張,人們在絕望的大地上哀泣于是,艾青就用雪為背景寫下了飽含血淚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二、初步感知1、教師范讀,思考:你能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對祖國命運的深沉憂患,對于這片土地的熱愛。所以詩歌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悲苦、憂郁的。2、在作者的情感指引下,要求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誦讀一段詩,教師做適當?shù)闹笇АTO想:可追問為什么選這個段落,力求學生能在誦讀中體會感情,體會到中國正處于一種災難當中。三、體會意象的基本內涵苦難的中國人民1、為了表現(xiàn)侵略戰(zhàn)爭使中國人民承受著的“苦痛與災難”像雪夜一樣廣闊而漫長,作者選了哪些主要的意象,能不能把它們找出來呢?明確: “苦苦前行的農夫”“失去保護的少婦”“流離失所的老母親”“向天乞援的墾殖者”(學生也許還會說“雪”、“大地”、“風”等)2、以同桌為單位,尋找一個特別讓你有感觸的意象,進行誦讀和分析,交流你心靈被震撼的原因。(步驟:誦讀分析)(1)苦苦前行的農夫“趕著馬車”的“中國農夫”“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可見是個典型的北方農民,在淪亡了的國土上,早已到處為“寒冷”所“封鎖”,以土地為命根子的農民,卻不得不離開那片熟土?!澳阋侥膬喝ツ兀俊睂嶋H上是在說“你能到哪兒去呢?”這里雖然沒有仰天長嘯之悲,卻讓人悲痛之至,只因為無家可歸,而且無路可走。“刻滿了痛苦的皺紋的臉”:生活的艱辛,生活的重擔讓他的臉上滿是歲月和風霜的痕跡,痛苦填滿了每一個褶皺。他們直不起腰,卻依舊掙扎著前行。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他們都是如此的模樣。(2)“失去保護的少婦”蓬頭垢面、巢被毀滅、失去丈夫的呵護、受盡刺刀的戲弄。描述了一位家破人亡、備受侮辱的少婦的悲慘命運?!耙槐K小油燈”冰雪皚皚,夜色茫茫,亮著的只是那“小油燈”微弱的光,這強烈的反差,正說明生命的岌岌可危,不堪一擊。“破爛的烏蓬船里”曾有詩云:“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洲煙雨,這詩情畫意表明烏篷船應該是屬于南方的:它讓人想到美麗的中國女子,如打油紙傘的蘇小小,浣紗的西施,也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白面書生單薄的對襟與青衫烏篷船的性格就是書生式的羸弱,一種女性的陰柔。在烏篷船的剪影里,寄存著一代又一代女子生命里的柔情,也糾纏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式的文人的畫意詩情。這是個非常美好的意象,而在我們的詩歌中卻是在寒冷和黑暗的包圍下,能賴以托身的卻是這“破爛的烏篷船”,讓人感到無限的悲涼。“蓬發(fā)垢面的少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人們帶來的是滅頂之災,而最受其害的又是婦女。少婦本該端莊雅致美好的,而在這里卻是“蓬發(fā)垢面”的,說明她保受凌辱,這“蓬發(fā)垢面”恰恰是她所歷經的苦難生活,抑或是九死一生的印跡。中國正橫遭強敵的暴虐,一個手無寸鐵的少婦的命運,又會怎樣呢?“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敵人/燒毀了么?”家園被毀;“失去了男人的保護”親人被害;“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經受盡了敵人刺刀的戲弄?”受到死亡的威脅,生命安全無法保障。詩人用游動的鏡頭,拍攝出這一組組的凄慘畫面,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催人淚下,碎人心肝。(3)“流離失所的老母親”“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我們年老的“母親”,在那寒風凜冽的雪夜里,流離失所,寄人籬下的悲哀。“蜷伏”,指彎著身體臥倒,寫出了老母親的可憐之處。(比較“睡”“躺”“窩”等詞語)“不知明天的車輪,要滾上怎樣的路程”怎樣的路程?應該是“如此的崎嶇”“如此的泥濘”的路程。老母親在陌生的異地,面對著吉兇未卜的明天。年老的母親在辛苦了一輩子后應該安享晚年了,可是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她只能如此凄涼的蜷伏著,這不由讓我們想到了艾青筆下的另一個母親形象大堰河。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個片段:資料展示:大堰河,含淚的去了/同著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著數(shù)不盡的奴隸的凄苦/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大堰河,她含淚的去了同樣是年老而苦命的母親,同樣是蜷伏在這悲哀的人世間,也許某一天,我們詩歌中的老母親,也如大堰河般在無聲無息中“含淚的去了”,帶著她們“紫色的靈魂”和“泥黑的溫柔的臉顏”(4)“向天乞援的墾殖者” “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被敵人強占的土地 ;“擁擠在/絕望的污巷”沒有希望,沒有明天的逃難畫面。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肆意踐踏中,遼闊的“地域”被“嚙啃”,無數(shù)的“土地的墾殖者”失去了“飼養(yǎng)的家畜”、“肥沃的田地”。他們離鄉(xiāng)背井,相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里”。大地是“饑饉”的,天空是“陰暗”的,在這“饑饉”的大地與“陰暗”的天空之間,伸出的是他們的“顫抖著的兩臂”。這幅驚心動魄的畫面,深深烙上了那個時代的印記,它是抗戰(zhàn)初期整個中華民族的縮影。3、小結這四個意象從北到南、男女老少,代表了當時中國所有的百姓,是廣大苦難人民的縮影。在詩人凄婉悲壯的筆觸下,我們分明感受到詩人那顆悲愴至極的心的跳動。這不僅僅是對苦難的中國人民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對強敵血行的控訴。四、品味意象的深層內蘊苦難的中國1、是什么將上述幾個意象串在一起的呢?明確:一幅背景圖片“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展現(xiàn)了蒼茫曠遠,悲涼凄楚的意境?!霸诜怄i”有一種被掐住脖子,被壓迫,窒息的感覺。除了“雪”之外還有“風”,把“鳳”比作“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老婦本來就讓人聯(lián)想到蒼老、滄桑、也許還會有幾分恐怖:滿臉皺紋,滿頭白發(fā),干枯的龜裂的皮膚,蒼白無血色的手這里是“太悲哀了的老婦”,我們能很快地聯(lián)想到祥林嫂,瘦弱的身軀、悲哀到麻木的神情。這老婦又是怎么樣的呢?她“緊緊地跟隨著”(如影隨形地糾纏著),“伸出寒冷的指抓”(冰涼、恐怖),“拉扯著行人的衣襟”,“一刻不停地絮聒著” (也許如祥林嫂般在追問你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魂靈),這些描述都給人一種陰森之感。詩人以陰冷的自然景色,創(chuàng)造了一種悲涼凄苦的氛圍,寫出了苦難的中國大地。背景在文中出現(xiàn)了四次,既起到了起承轉合的作用連接四個意象,使悲涼壓抑的感受貫穿全詩,又由于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營造出了一種復沓詠嘆的悲壯風格,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氣氛,讀來令人心酸落淚。2、這背景有怎樣的含義?明確:背景既指現(xiàn)實中的降雪,亦指中國所處的艱難環(huán)境。這首詩寫于1937年12月28日,這時候蘆溝橋事變已經爆發(fā),全面抗日戰(zhàn)爭已經開始,中國大地和中國人民正承受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這就是像雪夜一樣廣闊而漫長的“苦痛與災難”展示資料:1928年月“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強占我國東北,在個多月時間里占領我東北全境!1932年1月進犯上海中國軍民死傷達.萬余人!1937年12月13日攻下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周內燒殺淫掠,殺死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 !看了這些你有怎樣的感受?(災難的深重,百姓的苦難)五、“我”苦難的見證者和親歷者1、苦難的中國,受難的中國人民,這些是通過(“我”)的訴說,形象地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那么 “我”的身份是什么?明確:愛國詩人。2、那么“我”在詩歌中是以怎樣的形象出現(xiàn)的?明確:憔悴的“農人的后裔”:“我”是“農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們的生命/一樣的憔悴啊”與廣大農民苦難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了,把這種苦難寫的更深刻而真切。小時候被抱出去給農民撫養(yǎng),所以他的作品中凝聚著勞動者最深沉的愛,對他們命運的關注與探索,他最真切的詩都是獻給中國農民的。不快樂的受難者:“苦難的浪淘/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卷起流浪與監(jiān)禁”他是在獄中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獄中誕生的詩人,他也有逃難的經歷。憂郁而赤誠的愛國者:“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如此的泥濘呀”,“中國的苦痛與災難,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中國/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充滿了詩人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比深厚的情感,表現(xiàn)了詩人要用自己那顆赤誠而滾燙的心,溫暖祖國苦寒大地的希望。展示資料: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3、小結:詩人把自我與祖國和人民有機地融合起來,他不僅旁觀,還親身經歷祖國的苦難,他有著雙重的苦痛,而對于祖國的熱愛,對于華夏大地的熱愛,對于民族的憂患,讓這位有良知的詩人的靈魂備受煎熬。六、小結讀艾青這個時期的詩作,總是讓人感到一種誠摯的憂傷和激憤的悒郁。七月派詩人牛漢回憶起當時讀這首詩的感覺,說:“艾青下的這場雪,厚重得使人透不過氣,直想吼出一腔的悶氣?!蔽蚁胍彩怯蛇@“憂郁”造成的。艾青曾經說過“叫一個生活在這年代的忠實的靈魂不憂郁,這有如叫一個輾轉在泥色的夢里的農夫不憂郁,是一樣的屬于天真的一種奢望。”他的憂郁就來源于他的赤子之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