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作業(yè) .doc_第1頁
人教版必修2: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作業(yè) .doc_第2頁
人教版必修2: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作業(yè) .doc_第3頁
人教版必修2: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作業(yè) .doc_第4頁
人教版必修2: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作業(yè) .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1(2016內蒙古學業(yè)水平測試)1859年,英國人呤俐在廣州街頭散步,“看到很多中國姑娘的足上穿著歐式鞋,頭上包著曼徹斯特式的頭巾,作手帕形,對角折疊,在頦下打了一個結子,兩角整整齊齊地向兩邊伸出”。這反映了()a習俗變遷實現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響生活習俗c政府明令廢止女子纏足d習俗變遷促進經濟發(fā)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所描述的現象可知西方文明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習俗,故b項正確;a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兩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2(2016云南學業(yè)水平測試)1912年3月5日時報上題為新陳代謝的文章曾這樣生動地描述:“剪發(fā)興,辮子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币鹕鲜鲎兓闹苯釉蚴?)a辛亥革命的推動b新文化運動解放了思想c西方文明的傳播d中國共產黨的提倡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所述時間“1912年3月”,可知引起材料中描述變化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動,故a項正確。3(2017海淀期末)下圖描繪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場景。畫面能夠明確、充分體現的是()a經濟發(fā)展導致婦女地位提高b社會政治運動帶來男女平等c社交方式和社交禮儀的變化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答案d解析經濟發(fā)展導致婦女地位提高,畫面無法明確充分體現,故a項錯誤;男女平等畫面無法體現,故b項錯誤;從圖中無法看出社交方式和禮儀的變化,故c項錯誤;女性走出家庭,集體聚會是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故d項正確。4近代以來,上海黃埔等繁華地段經營西裝、洋服、時裝等業(yè)的西裝店共有140家?!帮L氣所趨,人人好異”,服飾自成一派,稱為“海派”。這一現象()a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產物b說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飾c源于辛亥革命徹底批判傳統文化d與上海經濟發(fā)展和開放程度有關答案d解析上海作為近代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加之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近代中國經濟發(fā)展最為迅速和對外開放程度最大的地區(qū)之一,有利于西方服飾在上海地區(qū)的流行,故d項正確。5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謠:“破戲臺,爛秀才,小足板子洋煙袋;火車站,德律風(telephone),大足板子畢業(yè)生。”歌謠反映了當時()a傳統舊俗遭否定 b新舊事物的沖突c新舊事物的并存 d社會轉型的苦痛答案c解析材料“破戲臺,爛秀才,小足板子洋煙袋;火車站,德律風(telephone),大足板子畢業(yè)生”體現新舊事物的并存,故c項正確。6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語言”,它的變化記錄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并金帶;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并銀帶;八品深青,九品淺青,石帶;庶人服黃,銅鐵帶”。新唐書車服志材料二在各個通商口岸城市,衣著華麗、不循規(guī)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學堂里生動活潑的學生裝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新式軍隊也一改過去兵勇時代邋遢的形象,呢制軍裝映襯出軍人威武的英姿;民國以后衣飾上的平等觀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確認。蘇文生、趙爽西風東漸衣食住行的近代變遷材料三19世紀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積的大蝴蝶結和褶裥來增加后部的豐滿感,上體的造型則是突出胸部的豐滿。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豐滿、既迷人又端莊的西方美女形象。張乃仁、楊藹琪著譯外國服裝藝術史(1)依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服飾的主要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飾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依據材料二分析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3)依據材料三,概括19世紀后期西方女性著裝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點:具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范。原因:宗法等級觀念的影響;君主專制制度;小農經濟占據統治地位。(2)變化:突破等級觀念;個性鮮明;職業(yè)特點突出;服飾平等得到法律保障。原因:通商口岸的開放;近代教育的發(fā)展;新式軍隊的建立;中華民國的建立;西學東漸等。(3)特點:注重個性;崇尚美感等。原因:工業(yè)革命影響;民主政體的確立與完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或人文主義等);女權運動興起(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等。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特點,結合材料一中信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分析回答;第二小問原因,可以從政治上宗法等級觀念及君主專制、經濟上小農經濟的產物的影響回答。 第(2)問第一小問變化,結合材料二中信息“不循規(guī)制”“衣飾上的平等觀念”、服飾的職業(yè)化和追求個性方面歸納,再具體分析原因。第(3)問第一小問19世紀后期西方女性著裝的特點,結合材料三中信息“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豐滿、既迷人又端莊的西方美女形象”分析回答;第二小問原因,可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方面分析回答?;A達標1(2016福建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國的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展現了時代特有的精神風貌。下圖服飾的特點是()中山裝a等級分明 b堅持傳統c全盤西化 d中西合璧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結合中西樣式設計了中山裝,故d項正確。2中國傳統飲食十分豐富。19世紀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開始出現西餐,吃西餐成為當時有錢人的一種時尚。這主要是因為()a伴隨著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吃西餐成為資產階級的生活追求b鴉片戰(zhàn)爭后,通商口岸的開放,西方文化隨之傳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國,實行同化政策d對中國人來說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答案b解析吃西餐成為當時有錢人的一種時尚,但不一定是資產階級的生活追求。吃西餐并不屬于民族同化政策,而是西方文化傳入隨之使中國的飲食習慣改變而已,對中國人來說中餐比西餐更有吸引力,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b項。3民國初年上海流行單頁公歷“月份牌”,其繪畫主題多為女性。下圖是一張“月份牌”,它可以用來研究近代()服飾變革交通變化女性地位禮儀革新a bc d答案c解析據圖中女性都穿旗袍可得出民國初年服飾變革,故正確;據圖中木船無法得出近代交通變化,故錯誤;據材料“繪畫主題多為女性”可以用來研究女性地位,故正確;禮儀革新在材料中無反映,故錯誤,選擇c項符合題意。4(2017山西學業(yè)水平測試)據上海研究資料記載,有個小東門崗警,將發(fā)辮盤于帽內,被商團窺出了破綻,逼令該巡士將制帽除去,于是真相畢露,看眾大嘩,揪住其油發(fā)大辮,要帶他剪去。這種場景最早可能發(fā)生在()a鴉片戰(zhàn)爭期間 b辛亥革命以后c日本侵華期間 d新中國成立后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描述可知是辛亥革命后的“斷發(fā)易服”,故b項正確。5晚清人士惲毓鼎的日記寫道:“此辮與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無戀戀。唯上流社會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門自守,不免馳驟于酹酢場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從眾矣?!庇纱丝梢娝艮p()a被迫順應時局的無奈之舉b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c為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d表示徹底與舊風俗決裂答案a解析材料中“一旦截之,不無戀戀”“只可降心從眾矣”表明是無奈之舉,故a項正確。6(2016浙江4月學考)從甲圖到乙圖的歷史變遷,反映了()甲圖清末婚嫁 乙圖民國婚照a男女日常服飾的逐漸變化b先進習俗已取代落后習俗c近代婚姻禮俗的刪繁就簡d婚姻自主觀念的普遍流行答案c解析甲圖到乙圖反映的是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的舊式婚禮向簡潔的新式婚禮轉變,故c項正確。7“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歷,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鄙鲜霾牧戏从沉?)a洋務運動中的新氣象b戊戌變法產生的社會變化c民國初年社會的風貌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新變化答案c解析從題目中的“男女平權”“陰陽合歷”可知當時開始使用公歷,這符合辛亥革命后的史實。故c項正確。8(2017佛山期末)先生、小姐、閣下、女士等中國人的傳統稱謂在大陸幾乎消亡。突然間,人們似乎不再有身份、性別的差異,有時候為了表示一下區(qū)別,可以稱“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還有“領導同志”“解放軍同志”“警察同志”。這個現象發(fā)生在()a鴉片戰(zhàn)爭后 b民國成立后c解放戰(zhàn)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后答案d解析新中國成立后,建立起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不再有身份、性別的差異”,出現了“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的稱呼,故d項正確。9(2017四川學業(yè)水平測試)如圖所示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婦女最時尚的著裝列寧裝。這反映出當時女性的著裝()a款式多樣 b受西方服飾影響c受蘇聯影響 d注重個性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信息“20世紀50年代”“列寧裝”可知c項正確。1020世紀末,中國的傳統服飾連同印花棉布、古典絲綢又在國際時裝舞臺上活躍起來,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國風”。時裝“中國風”的出現反映了()歸真返璞的文化現象經濟全球化的加強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服飾深受政治生活的影響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抓住時間信息“20世紀末”,這一時期中國綜合實力提升、經濟全球化加強,中國的傳統服飾在國際舞臺的活躍,體現歸真返璞的文化現象,同時由于中國的政治影響力提升,中國的文化對國際社會產生極大的輻射作用。由此分析,a項正確。能力提升11(2017滄州高一檢測)民國初年,參議院公布的男女禮服分為中西兩類,中式即長袍馬褂。民間衣著更為自由,上海申報稱:帝制取消后,“人士趨改洋服洋帽,其為數不知凡幾”。由此可知民國初年()a服飾文化顛覆了傳統b崇洋媚外之風開始盛行c民眾普遍接受西式服飾d服飾變革帶有時代色彩答案d解析“民國初年,參議院公布的男女禮服分為中西兩類,中式即長袍馬褂。民間衣著更為自由”表明服飾的變化受時代的影響,故d項正確。121919年6月,曾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貞致函國會,陳述了她與議員魏肇文的婚姻情況,對魏肇文登報毀婚表示不滿,希望通過法庭解決家庭糾紛。這件事在當時社會引起了軒然大波。對材料理解比較全面的是()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民主法治,深入人心c婦女解放,潮流涌動 d社會觀念,碰撞轉型 答案d解析材料既反映了女子思想的解放,也可以看出舊的婚姻觀習俗依然存在,故d項正確。13(2017杭州質檢)譚嗣同曾說:“本非兩廂情愿,而強合漠不相關之人,縶之終身,以為夫婦,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權而相苦哉?實亦三綱之說苦之也?!逼湟鉃?)a強化三綱五常 b否定孔子權威c主張婚姻自主 d倡導新文化運動答案c解析譚嗣同認為男女婚姻應該是兩廂情愿,但是現實情況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種現象是由于三綱五常的思想對人們的束縛,材料反映了譚嗣同主張婚姻自主的主張,故c項正確。141912年秋天,一位年輕人悵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題識:“壬子秋八月,將欲剪發(fā)(辮),故用大鏡照后影,以留紀念。八月初三日即新歷九月十三日拍于勸業(yè)場樓之麗芙照像館?!边@實質上反映了()a剪辮易服難以推廣 b變革心態(tài)新舊雜陳c傳統精華悉心保留 d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材料中體現剪辮心態(tài),未體現“剪辮易服難以推廣”,故a項錯誤;材料中“將欲剪發(fā)(辮),故用大鏡照后影,以留紀念”,說明國人變革心態(tài)比較矛盾,故b項正確。152008年底,由國內15家主流媒體共同發(fā)起了改革開放流行語征集活動,最終選出全國十大流行語:下海、下崗再就業(yè)、農民工、黑貓白貓、上網、改革開放、北京奧運、炒股、中國特色、雄起。這些流行語()a反映了部分公務員思想觀念轉變b反映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發(fā)展c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變d表明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高答案c解析這些流行語所反映的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的變化,所涵蓋內容很多,包括政治、經濟、思想、體育等多個方面,故c項正確。16家庭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細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梁啟超認為,舊中國在家庭倫理方面發(fā)展了高度的個人道德觀,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夠的。這樣,他否定了儒教中國的狹隘忠誠和以家庭為中心的自私觀念,而主張集體的民主和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材料二通過把工作轉移到家庭之外,工廠也從不同的方向吸引父親、母親、孩子遠離家庭,從而改變了傳統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三這一運動的收獲是空前的這種社會細胞家庭改革,對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熱情,挖掘潛力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