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筆記整理.doc_第1頁
高一地理筆記整理.doc_第2頁
高一地理筆記整理.doc_第3頁
高一地理筆記整理.doc_第4頁
高一地理筆記整理.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參考高一地理筆記整理第一篇 宇宙與地球專題一1、 天體 恒星 光熱氣球 星云 氣體塵埃 行星 繞恒星轉 衛(wèi)星 繞行星轉 彗星 慧頭 彗核 慧發(fā) 慧云 慧尾2、 總行系 銀河系河外星系3、 太陽大氣 光球 太陽黑子色球 耀斑,日珥日冕 太陽風(由內到外,溫度由低到高,光度由大到小,厚度由大到?。?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主要標志4、 太陽 核反應區(qū) 輻射區(qū)對流區(qū)大氣層 (由內到外)5、 八大行星(由近及遠)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類地行星)木星 土星 (巨行星)天王星 海王星(遠日行星)6、 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地球體積與質量適中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運動周期適中專題二1、 恒星月:月球公轉周期27.32日(自轉與公轉周期相同,均自西向東)2、 塑望月:29.53日3、 月相變化 新月(朔)峨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滿月(望)凸月 下弦月 峨眉月4、 日食 太陽 月亮 地球 (月球遮住太陽,發(fā)生在新月)5、 月食 太陽 地球 月亮 (地球遮住太陽,發(fā)生在滿月)6、 黃道 地球軌道白道 月球軌道7、 朔望月 大潮上下弦月 小潮8、 漲落潮時間差 12時25分專題三1、 太空探索的意義空間資源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環(huán)境資源 微重力 高真空 強輻射 超低溫專題四1、 太陽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2、 恒星日(23時56分4秒)太陽日(24時)3、 角速度 每小時15(兩極除外)線速度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為04、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5、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春分到秋分 北半球 晝長夜短 南半球 晝短夜長秋分到春分 北半球 晝短夜長 南半球 晝長夜短春分秋分 晝夜等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23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7、 太陽直射點3.21 赤道 春分6.22 北回歸線 夏至9.23 赤道 秋分12.22 南回歸線 冬至8、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qū)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9、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篇 巖石與地貌專題五1、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 非洲板塊 美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南極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板塊張裂地帶 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塊相撞擠壓地帶 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板塊作用的驅動力是地幔物質的對流*板塊構造學說由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發(fā)展而來2、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于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巖層形態(tài)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tài) 侵蝕后的地表形態(tài)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構造 向斜 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3、地震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震級 地震烈度 地震波(橫波 縱波)等震線 震兆4、烈度影響因素客觀 震級 震中距 震源深度 地質構造 建筑結構 天氣 位置 時間主觀 防災意識 措施(經濟) 5、地震引發(fā)次生災害6、火山 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專題六1、 巖漿巖 侵入巖 花崗巖 顆粒較粗噴出巖 玄武巖 顆粒較小沉積巖: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guī)r,頁巖,砂巖,礫巖) 變質巖:片理構造,大理巖,板巖 2、 礦物:有化學成分,物理性質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 專題七1、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fā)、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貌類型流水地貌凹岸侵蝕 凸岸堆積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海蝕地貌 杭州灣以南 山東遼寧半島 險峻海積地貌 杭州灣以北 平坦風成地貌風蝕地貌 侵蝕 風機地貌 搬運 堆積黃土地貌塬(范圍廣 較平坦的殘留黃土高原面)(質地疏松)梁(長條形的黃土高原)(持水性好)峁 (孤立的黃土丘)3、 等高線疏密程度 密坡度大 疏坡度小形狀特點 從中心向四周降低山峰 從中心向四周升高盆地 洼地4、 地貌與農業(yè)生產海拔較低種植業(yè) 畜牧業(yè)海拔較高林業(yè)第三篇 大氣與天氣,氣候專題八1、大氣的組成 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氣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氣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集中主要水汽和固體塵埃(赤道地區(qū)對流層厚,兩極?。┢搅鲗樱簹鉁仉S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中間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電離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急劇上升,反射無線電波,出現(xiàn)美麗耀眼的極光散逸層:。3、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云遮擋反射可見光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專題九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太陽輻射緯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不同地區(qū)冷熱差異,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水平方向,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3、大氣環(huán)流 1)產生因素:太陽輻射的緯度不均,海陸間熱力差異2)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4、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的圖2.26) 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1)判斷南北半球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2)判斷所屬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 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 溫帶氣候 最熱月5 寒帶氣候 3)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 專題十1、季風氣候1)東亞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 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冬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主要風向:夏季 東南風(暖,濕) 冬季 西北風(冷,干)2)南亞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主要風向:夏季 西南風(熱,濕) 冬季 東北風(溫,干) 2、 季風與農業(yè)夏季風強 北澇南旱夏季風弱 北旱南澇專題十一1、 臺風(左圖)熱帶氣旋(對產生于北緯5度到20度之間)北逆南順空氣做上升運動(輻合),出現(xiàn)陰雨天氣2、 寒潮(右圖)反氣旋北順南逆空氣做下沉運動(輻散),晴朗干燥 3、鋒面系統(tǒng)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1)冷鋒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過境前 溫度高 氣壓低過境時 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后2)暖鋒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過境前 溫度低 氣壓高過境時 連續(xù)性降水過境后 氣壓下降,氣溫上升,天氣轉好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前3、 梅雨(出現(xiàn)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形成原因:準靜止鋒專題十二1、全球變暖 1)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毀林 2)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3)保護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植樹造林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1)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制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2)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林牧漁業(yè)造成破壞 3)保護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1)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 2)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3)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 4)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采取了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四篇專題十三1、水循環(huán) 1)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2)類型:海陸間循環(huán) 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徑流輸送四個環(huán)節(jié)陸地內循環(huán)海洋循環(huán) 2、河水補給1)降水 與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一致 洪水期 夏秋 枯水期 冬春2)冰川融水 與氣溫高低變化而變化 夏多東少3)積雪融水 與氣溫高低變化而變化 春汛專題十四1、 水資源分布空間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2、 水資源危機自然原因:數(shù)量有限,時空分布不均人為原因:用水量增加,浪費污染嚴重(生產生活)專題十五1、 洋流1)類型按因素:風海流:行星風系為主要動力 密度流:密度差異(溫度和鹽度)補償流:水平補償流垂直補償流 涌升流 沉降流*受地球自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按水溫的相對高低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qū)溫度低 暖流:從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