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書平面設計.doc_第1頁
任務書平面設計.doc_第2頁
任務書平面設計.doc_第3頁
任務書平面設計.doc_第4頁
任務書平面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計原則、依據及參數2.3.1 設計依據(一)高郵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32020)(二)高郵市城市交通規(guī)劃(20052020)(三)路基巖土工程堪察報告(四)現狀地形圖(五)相關的規(guī)范與標準(1)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鄉(xiāng)規(guī)劃部分)(20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02)(5)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6)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7)公路軟土地基路段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17-96)(8)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9)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06)(10)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程與設計規(guī)范(CJJ75-97)(11)公路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JTJ/T006-98)(1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50-2001)(14)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15)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2.3.2 設計原則(1)設計應滿足道路用地范圍的要求;(2)符合各項規(guī)范要求,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各項指標;(3)在滿足道路交通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投資,減少工程量,縮短工期;(4)道路平、縱斷面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質情況;(5)道路的設計應盡量使平、縱、橫三方面協(xié)調,線形順適連續(xù),視覺良好,工程經濟合理;(6)路面結構的選擇做到節(jié)省工程費用,路面材料應結合地方材料的特點;(7)橫斷面形式應滿足道路交通需要,同時便于分布各種城市管線;(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9)視環(huán)境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加強道路綠化設計。2.3.3 設計標準及參考根據高郵市總體規(guī)劃、高郵市城市綜合交通規(guī)劃,中州路為城市級次干道,道路紅線寬度為40米,技術標準和設計參數見下表2-1表2-1 道路技術標準和設計參數表項目規(guī)范值采用值道路等級城市級次干道城市級次干道設計年限(年)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tài)的設計年限)1010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tài)的設計年限)20計算行車速度(km/h)4040機動車帶寬度(m) 、機動車道路拱設計坡度(%)人行道坡度(%)1.5路緣帶寬度(m)、不設超高圓曲線最小半徑(m)3001000圓曲線最小長度(m)35183.58最大縱坡(%)6最小縱坡(%)03最小縱坡長度(m)凸曲線最小半徑(m)一般值極限值凹曲線最小半徑(m)一般值 極限值豎曲線最小長度(m)機動車道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BZZ-1003.道路平面設計3.1 平面線形設計的一般原則1.在滿足各項規(guī)范、標準的前提下,平面線形應直接、連續(xù)、順適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2.除滿足汽車行駛動力學上的基礎要求外還應滿足駕駛員和乘客在視覺上的要求;3.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貫,應避免連續(xù)急轉彎的線形;4.平面線形應有足夠的長度;5.盡量減少拆遷,降低工程成本。3.2 設計標準與參數馬鞍山市沿江大道(薛家凹路-恒興路)為城市主干道,依據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沿江大道平面設計標準及參數如下:表3-1 沿江大道平面設計標準及參數表項目設計規(guī)范推薦值設計采用值道路等級城市級次干路城市級次干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設計年限1515計算設計車速(km/h)50,40,3040不設超高最小半徑(m)3001000圓曲線最小長度(m)35183.58不設緩和曲線的最小圓曲線半徑(m)50010003.3 路線設計中州路起點坐標X=389.003、Y=4802.9940,終點坐標X=3511434.7919,Y=496662.8523,道路紅線為40m,為城市次干路,根據中州路沿線地形地物及相交道路、鐵路情況,規(guī)劃兩個道路平面線形方案。3.3.1 平面線形設計方案一方案一:線路避開了中間的大炮頭塘以及養(yǎng)殖魚類的蘆葦塘,且氣路線的高差相差不是很大。同時從以定性為級次干路,選定計算速度為40KMh。 圖3-1 方案一導線圖3.3.2 平面線形設計方案二方案二路線,從河流角度考慮,做到與河流正交,可以用涵洞形式通過,但是路線高差不是很均勻,導線圖如圖3-2所示。 圖3-2 方案二導線圖3.3.3 方案比選路線方案是路線設計中最根本的問題,方案的合理性不但直接關系到城市道路的工程投資和運輸效率,更重要的是影響到路線在公路網中能否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即是否滿足各方面的要求和長遠利益。詳細的方案比選包括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的詳細計算,進行局部計算的方案分析比選。通過比較,兩個方案的路線長度基本相等,方案一所占用的水塘相對方案二來說比較多,且其與河流的處理不是很合理,并且占用了一些民用建筑。方案二與河流的處理比較適合,且其所占用的水塘及民用建筑相對方案一較少,故選擇方案二。具體數據見下表: 表3-2 方案對比數據一覽表項目單位方案一方案二路線長度m2305.182315.69村莊與廠房個21池 塘個42擋土墻長度較長較短與河流相交情況較差較好最小圓曲線長度m122.39193.77比較結果推薦3.4 道路平面設計道路平面線形應連續(xù)、舒適,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減少對自然景觀的破壞。除了要滿足汽車行駛要求外,還要考慮到駕駛員行駛的舒適性及安全性等。導線設置如圖3-3所示。 圖3-3 道路導線圖3.5 導線要素計算根據方案一的設計,中州路各交點、起終點的坐標如表3-3所示,計算出平曲線要素,切線長、曲線長、外距、切曲差及路線總長度。表3-3 控制點坐標控制點XYQD389.00304802.9940JD1447.83735454.1364JD2332.67226561.1620ZD431.44927103.66573.5.1 各交點間的距離計算QDJD1: JD1JD2: JD2ZD: 3.5.2 導線方位角計算QDJD1:JD1JD2: JD2ZD:3.5.3 各交點平曲線要素計算JD1: JD2:表3-4 曲線要素表TLEDJD197.19193.7719.100.6111.11JD2142.84283.7610.151.8416.26各主點樁號:表3-5 各主點樁號表JDZYQZYZJD1K0+653.79K0+556.61K0+653.50K0+750.38JD2K1+766.18K1+623.35K1+765.23K1+907.11路線長度為2315.69m。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