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黃鶴樓》.doc_第1頁
參賽《黃鶴樓》.doc_第2頁
參賽《黃鶴樓》.doc_第3頁
參賽《黃鶴樓》.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教案設計一、 教案背景1, 面向?qū)W生:初中 2、 學科:語文3、課時:1課時4、學生課前準備:(1)百度搜索崔顥生平(2)初讀詩歌,了解課文大意(3)百度搜索古文人墨客思鄉(xiāng)的詩歌名句二、 教學課題:黃鶴樓1、知識與能力:了解崔顥、黃鶴樓有關知識,有感情朗讀、背誦詩歌,品味經(jīng)典語句,把握詩歌情感。拓展思鄉(xiāng)古詩詞佳作;拓展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魯迅的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2、過程與方法:以讀促賞,有力拓展。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了解崔顥一類游子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引導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古典詩歌文化。【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背誦詩歌,品味經(jīng)典語句,把握詩歌情感。難點和關鍵:以讀促賞,有力拓展。三、 教材分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努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古詩詞教學,我們既要引導學生能夠翻譯背誦,還要在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他們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崔顥的黃鶴樓以開闊的意境、凝煉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秀美的山河畫卷,詩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成為難得一見的千古絕唱。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以讀促賞;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詩歌的精妙之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通過在百度搜索在相關網(wǎng)頁里找到相關資料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誦讀法:通過提問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得到美的體驗與感悟。延伸拓展法:積累其他古文人墨客思鄉(xiāng)的詩歌名句,拓展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魯迅的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開闊學生的文學視野。五、 教學過程1、 導入:元代人辛文房編撰了一本叫做唐才子傳的書,書中曾經(jīng)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喜歡漫游祖國大好河山的大詩仙李白,有一次來到湖北武昌的黃鶴樓,詩興大發(fā)的他本欲賦詩其上,結(jié)果無意間回頭卻見另一詩壇才子的大作早已印入眼簾。讀罷此作,一代詩仙李白也不禁喟然慨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贝揞椇卧S人也?他的黃鶴樓何等精妙?會令堂堂詩仙自嘆弗如?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崔顥和他的黃鶴樓。2、 黃鶴樓據(jù)說是中國古代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那么你知道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樓還有哪兩個嗎?【百度搜索】江南三大名樓知識/view/66961.htm師生總結(jié)歸納: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岳陽的岳陽樓;它們分別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天下?lián)P名。3、 要學習崔顥的作品首先就要走近崔顥這個人,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崔顥其人。【百度搜索】崔顥簡介/view/45491.htm師生總結(jié)歸納:崔顥,唐朝著名詩人。喜歡縱酒,喜歡游歷,為人追求唯美,這在他的詩歌中有明顯的體現(xiàn)。4、 學生初讀詩歌,初步感受詩歌情感。5、 教師指導學生理出詩歌情感:思鄉(xiāng)(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6、 提問讀。7、 教師范讀。8、 齊讀。9、 師生共同賞析詩歌:(1) 律詩: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2) 詩人寫了怎樣一個典故?【百度搜索】黃鶴樓的典故/question/28582993.html師生總結(jié)歸納:仙人呂洞賓曾到長江邊游歷,一個寡婦在長江邊開了一個酒店。呂洞賓故作窮困,寡婦確總是好酒好菜相送。呂洞賓拿起一塊桔皮,在墻壁上畫了一只黃鶴,他說:“這黃鶴送給你了,以后有客人來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黃鶴就會下來跳舞?!彼种钢傅旰蟮乃f:“那水也會變成酒,怎么都打不完的?!弊詮某隽诉@樣奇怪的事,誰都想到酒店來看黃鶴跳舞,嘗嘗仙酒的滋味,寡婦的酒店里人山人海。她賺的錢像潮水般涌來,簡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財神。天長日久,寡婦變得越來越貪心,再也不把窮苦人放在心里,甚至把呂洞賓也忘記了。誰知,有一天呂洞賓突然回來了。他掏出一只笛子,用笛聲喚下墻上的黃鶴說:“這里不宜久留,我們走吧?!秉S鶴展開雙翅,馱著老道,飛向了遙遠的天邊。黃鶴飛走了,酒井里的酒也還原成了水。寡婦后悔不迭,決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產(chǎn)在此建了一座高樓,供游人登臨觀賞,也以此紀念呂洞賓和黃鶴。這樓就是著名的黃鶴樓。(物是人非,人去樓空)(3) 詩人寫了黃鶴樓前怎樣的美景?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艷陽高照,澄空流碧,樹綠草茂,好一派山河美景。(以樂寫哀)小橋流水人家(4)是什么勾起了詩人胸中的思鄉(xiāng)之愁?落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落日時分,倦鳥歸巢,游子思鄉(xiāng)。)10、 根據(jù)剛才理解分析,再讀,努力讀出詩人心中的思鄉(xiāng)情。并背誦。11、 拓展:文人墨客中,還有誰曾經(jīng)是思鄉(xiāng)的游子?他又曾抒發(fā)過何種感慨?【百度搜索】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名句/view/380dc0d9ad51f01dc281f169.html師生總結(jié)歸納: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王灣次北固山下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12、 崔顥的詩寫得好,惹得李白一片慨嘆。羨慕之極的李白終于有一天也模仿崔顥的韻律寫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百度搜索】登金陵鳳凰臺/view/155438.htm師生總結(jié)歸納:鳳凰臺上鳳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鴛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寫此詩的心境:懷才不遇,以古諷今。(李白和崔顥的詩你更喜歡哪一首?)崔顥的詩不但打動了李白,就連現(xiàn)代大文豪魯迅也為他折服,日軍侵華,國民黨不抗,魯迅憤怒之余,寫下了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百度搜索】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view/3178246.htm師生總結(jié)歸納: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 專車隊隊門前站,晦氣重重大學生。 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詩歌寫于1933年,國民黨反動當局棄金陵古城運古物的卑鄙行徑。大學生去抗日吧,“愛國有罪”;走散回家吧,則又挨罵,真是晦氣重重。對于日本人的侵略,國民黨要員不但不抵抗,反而過著荒淫無恥、花天酒地的生活。13、 小結(jié):崔顥一詩傳千古,他的詩歌不但打動影響了李白、魯迅,就連今天的我們也為之感嘆。為了憑吊這些文學巨人的光輝思想,老師擬一上聯(lián),請同學們以今天我們接觸過的三首詩歌為藍本擬出下聯(lián)。上聯(lián):黃鶴樓崔顥題詩詩傳千古(作業(yè))14、板書設計:黃鶴樓崔顥典故 思鄉(xiāng)美景 六、 教學反思、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以谶M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總是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展開多種形式的“讀”,以期通過這樣的讀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努力做到“以讀促賞”。本課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我就是用提問讀、范讀、自由讀、齊讀等多樣的“讀”,以其領悟到作者蘊于詩中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感悟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再讀詩歌,使學生們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有了更深入、更有力地把握。、 語文課重在開闊學生的文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素養(yǎng)。鑒于此,我設計了這樣兩個拓展性問題:(1)崔顥借此詩寫的是思鄉(xiāng)情,其他的古文人墨客誰也曾做過思鄉(xiāng)的游子?他留下了哪些相關名句?學生們想到了李白、杜甫、王安石并拿出了相關的名句加以品味分析。(2)崔顥的黃鶴樓寫得高妙,惹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爭相模仿,這其中以李白和魯迅的作品為典型鮮明,于是引導學生積累登金陵鳳凰臺、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這兩首詩歌的積累拓展,更有力地開闊了學生的文學視野,更加深了學生對崔顥的作品的把握和理解。七、教師個人介紹省份:吉林省 學校: 通榆縣第二中學 (初中) 姓名: 欒海燕職稱: 中二 電話:電子郵件:luanhaiy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