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一、填空:1、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 ( ) ;熱空氣會( ),冷空氣會( )。2、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3、空氣總是在( )的,流動的空氣就是( )。4、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上升后留下的空間里。5、三國時,我們中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發(fā)明了“( )”。1783年,法國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載人的( )。6、大自然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答: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面的空氣,暖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冷空氣補充到暖空氣上升后留下的空間里??諝饪偸窃谘h(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三、空氣中有什么一、填空:1、空氣中支持燃燒的氣體叫做( )。2、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括( )、( )和少量的( )、( )等。3、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 )。4、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占據(jù)空氣體積(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 );二氧化碳比空氣( );二氧化碳( )。二、實驗回答: ( 一)、以上實驗說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2、二氧化碳比空氣重。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二)、怎樣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答:1、把碎冰倒進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蓋住杯子,等幾分鐘;3、小水珠出現(xiàn)在杯子的外壁上。四、空氣也是生命之源一、填空:1、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空氣就被( )了。2、( )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3、污染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 ),空氣污染嚴重時,會危害( )和( )。4、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有:( )、( )、( )等。5、森林有( )、( )、( )、( )等美譽。氣。()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三、問答題:1、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為什么?答:不能(開始會滴入幾滴)。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進去。2、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么?答:應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方。因為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冷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3、你能舉出一些生命離不開空氣的例子嗎?答:宇航員上天要帶氧氣;潛水員潛水要帶氧氣瓶;人憋氣時很難受;登山運動員要攜帶氧氣瓶;給金魚缸裝上增氧泵等。4、通過你的調查,哪里灰塵最多?答:車流量大,植被少,氣候干燥、建筑工地等這些地方灰塵最多。6、我們能為凈化空氣做些什么?答: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一、冷熱與溫度一、填空題: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 )。2、( )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 )。3、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溫度是( ),水燒開時的溫度是(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 )。4、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 )。5、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 ),不要碰到容器的( )。6、要等溫度計內的液柱( )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 )保持水平。7、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 )。二、熱的傳遞一、填空:1、熱總是從( )處向( )處傳遞。2、( )、( )、( )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3、熱在( )中,總是從( )的地方傳到( )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 )。4、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對流)。5、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6、在固體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是( )。在氣體和液體中,熱主要是靠( )的方式傳遞的。7、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1)先觀察,確定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超過瓶體的(三分之二)。打開瓶帽,將瓶帽(豎放)在燈旁。(2)用點著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燈芯。(3)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熱。(4)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火焰。8、熱在空氣中的傳遞是通過(冷熱空氣的對流)來實現(xiàn)的。三、加熱和冷卻一、填空:1、糖受熱會熔化成( ),冷卻后又會凝結成( )。2、( )在溫度很低時,會變成一種叫做( )的固體。( )在達到室溫時又能恢復到( )狀態(tài)。3、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做(熱脹冷縮)。4、溫度計是利用(物質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5、加熱和冷卻可以改變物體的(形態(tài))、(體積)。6、在生產(chǎn)、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加熱和冷卻做哪些事情?答:利用加熱和冷卻可以使癟了的乒乓球變圓、可以加熱玻璃管,彎曲玻璃管、可以煉鋼、鐵軌要預留縫隙、電線冬天緊繃、夏天松弛等。四、吸熱和散熱一、填空:1、不同物質具有的( )性能不同。2、水和沙子相比,( )吸熱和散熱的速度快。3、同一種物質,表面顏色深的比表面顏色淺的吸熱( ),散熱也( )。二、實驗回答:1、在做水和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答:油的吸熱性和散熱性都比水強。2、在雜深色和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的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答:深色物體吸熱快,散熱也快;淺色物體吸熱慢,散熱也慢。3、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熱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因為深色物體散熱性好。4、為什么沙漠地區(qū)的人喜歡穿白色而寬大的衣服?答:因為白色衣服吸熱性差,寬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氣體對流,感到?jīng)隹臁?、為什么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不一樣?答:海水和沙灘的吸熱性能不同,沙吸熱性好,升溫快,散熱也快;海水吸熱性差,升溫慢,散熱也慢,所以海水中涼快;海灘溫度高。五、水在加熱和冷卻后一、填空:1、云、霧、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云、霧、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氣中的( )變成的。3、(液體形態(tài))的水受熱后會變成(氣體形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 )。4、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 )。5、水的蒸發(fā)快慢與( )、( )和( )有關。二、實驗回答:2、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總降不完?(水在自然界是怎樣循環(huán)的?)答:海洋與地面的水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蒸發(fā)到天空中變成云和霧,天空中的云遇冷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變成雨或雪,從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3、水有哪幾種形態(tài)?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會相互轉化?答;水有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它們轉化的條件是: 水蒸氣(氣態(tài)) 水(液態(tài)) 冰(固態(tài))一、聲音的產(chǎn)生一、填空:1、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是由( )產(chǎn)生的。2、我們可以通過( )、( )、( )、( )等方法使保鮮袋發(fā)出聲音。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體,只利用自己的身體發(fā)出聲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腳)、(說話)、(敲腿)等。二、實驗: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1、一手壓住尺子,另一手彈撥。(發(fā)現(xiàn)尺子在顫動,并發(fā)出聲音。)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擊鼓面。(發(fā)現(xiàn)豆子在跳動,鼓發(fā)出聲音。)3、空瓶里放些鹽,吹瓶口。(發(fā)現(xiàn)鹽粒在跳動,瓶子里的空氣發(fā)出聲音。)4、用手摸喉嚨,發(fā)出“啊”的聲音,終止發(fā)音后,你感覺有什么變化?(發(fā)聲時,手感覺到麻,停止發(fā)聲后,手不麻了。)5、敲擊音鈸,然后輕輕按住,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答:音鈸振動時,手有點麻,按住后,不麻了;音鈸也不發(fā)出聲音了。因為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6、通過以上實驗,你能找出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了嗎?答: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二、聲音的傳播一、填空:1、聲音可以在( )( )( )或( )中傳播。2、聲音是以聲波的方式向( )傳播的。3、“伏罌而聽”的意思是: “伏罌而聽”的科學道理是:二、實驗回答:1、當把燒瓶中的空氣抽走后,再要燒瓶里的小鈴,還能聽到鈴聲嗎?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答:不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隔著沙子、水和空氣,聽一聽鉛筆輕輕敲擊桌面的聲音,按照聲音的效果從好到差進行排序。答:沙子傳聲最好、其次是水、最差是空氣。3、做一個“土電話”,拉直棉線輕輕說話,研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答:聲音由空氣棉線空氣人耳。4、怎樣可以使礦泉水瓶中的豆粒聲音變小或消失?答:辦法有:裝滿豆子、裝滿水、輕輕搖、瓶子外面包厚毛巾等。三、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一、填空:1、人是這樣聽到聲音的:聲波:( )( )( )( )( ) ( ) 大腦2、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紡織機器的轟鳴聲、輪船的汽笛聲等,都可能讓人聽著不舒服;有些人愛聽的搖滾樂,對一些喜歡安靜的人來說,就是噪聲。長期遭受噪聲侵擾,人就容易得病。3、( )和廢氣、廢水一樣,已被列為主要的環(huán)境污染之一。二、回答1、你聽過哪些不舒服的聲音?答:電鋸聲、挖掘機的聲音、電焊聲等。2、身處嘈雜的環(huán)境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答:帶上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等。4、我們能為減少噪聲做些什么?答: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叫嚷在市區(qū)不鳴喇叭積極向家人宣傳要減少噪音搬桌子時要輕等。5、我們應當怎樣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答:同情、關心、理解、幫助。四、不同的聲音一、填空:聲音的( )叫音量;聲音的( )叫音調。二、實驗回答:1、聲音的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答:聲音的強弱和物體振動的幅度、和聲源的距離有關。即:振動幅度大,聲音強;振動幅度小,聲音弱。2、聲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關?答:聲音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快,聲音高;震動慢,聲音低。3、用同樣大上午力分別敲擊同材料,但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你聽的聲音有什么差別?答:大的、粗的、長的聲音低,小的、細的、短的聲音高。一、我們吃什么一、填空1、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碳( )( )( ( )( )等。2、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偏食、挑食。3、沒有一種食物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二、填寫下表食物種類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作用糧食類碳水化合物供給我們能量、支持我們的活動。水果、蔬菜類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魚、肉、蛋、奶、豆類蛋白質我們長身體的營養(yǎng)油脂類脂肪供給我們能量,保持體溫。三、實驗回答:檢測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要檢驗的營養(yǎng)方法現(xiàn)象淀粉滴碘酒會變藍脂肪在紙上壓紙上會留下油跡2、怎樣搭配食物一、填空為了健康成長,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攝入量。二、設計一份一天的食譜。早餐我的配餐原則:午餐我的配餐原則:晚餐我的配餐原則:3、食物的消化1、寫出人體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胃擠壓、磨碎、攪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使食物變成糊狀。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轉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養(yǎng)料,并被吸收進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2、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進的?倒立吃東西時,食物會不會進到胃里?答:蠕動。會。3、你知道哪些好的飲食習慣?答:(1)、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2)、有葷有素,有粗有細。(3)、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4)、飯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4、我們的食物安全嗎?一、填空1、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分為( )和( )兩大類。2、(加工食品)是指經(jīng)過機器或化學藥品處理過的食品,在處理過程中,往往會添加某些物質,食物也會損失一些營養(yǎng)成分。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經(jīng)過初級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數(shù)的營養(yǎng)成分。4、食用色素是一種( ),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變食品的外觀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會( )。5、(綠色食品)是指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的食品。二、舉例加工食品:火腿腸、飲料、果凍、餅干、葡萄干、魚、蝦。天然食品:蘋果、葡萄、純果汁、梨、桔子等。三、怎樣注重食品安全答:1、注意看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臘食品。4、多吃綠色食品。第一單元檢測題一、填空題1、壓縮空氣有( )性,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 )。2、空氣受熱時會( )流動,受冷時會 ( )流動。3、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 )。4、因為地球是一個( )體,所以地面上各個地方受到太陽照射的情況就( ),各地的( )也就不一樣,( )的差異造成了空氣的流動就形成風。5、空氣主要是由( )、( )和少量的( )、( )等氣體混合而成。6、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空氣就被( )了。二、判斷題1、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空氣,所以空氣沒有質量。( )2、我們周圍空著的空間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滿著空氣。( )3、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 )4、燃燒用去的是空氣中的氧氣。(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氣總是循環(huán)運動著的。( )三、問答題1、把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為什么?答:不能(開始會滴入幾滴)。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jù)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進去。2、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么?答:應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方。因為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第二單元檢測題一、填空題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 )。2、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 )。3、熱總是從( )處向( )處傳遞。4、在固體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是( )。在氣體和液體中,熱主要是靠( )的方式傳遞的。5、糖受熱會熔化成( ),冷卻后又會凝結成( )。6、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 );冷卻時,體積會( ),這種性質叫做( )。7、同一種物質,表面顏色深的比表面顏色澆的吸熱( ),散熱也( )。8、液態(tài)的水受熱后會變成( )形態(tài)的( ),這種現(xiàn)象叫( )。9、水蒸氣遇( )后,又從氣體變成液體,這種現(xiàn)象叫( )。二、判斷并改錯1、所以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改:大部分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2、夏天,自行車胎的氣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熱脹爆胎。( )3、夏天架電線不要繃得太緊,以免冬天冷縮繃斷。( )4、不同物質吸熱、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霧就是水蒸氣。( )改:云和霧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聚在一起的極小水滴。三、問答題1、溫度的變化會對物體產(chǎn)生哪些影響?2、在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加熱和冷卻物體做哪些事情?請舉例說明。3、為什么鍋把用塑料制作,而鍋身用金屬制作?4、為什么冬天時人們喜歡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歡穿淺色衣服?5、空氣會熱脹冷縮嗎?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第三單元檢測題一、選擇題1、說話聲音大小是( )不同的表現(xiàn),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不同的表現(xiàn),演奏吉他時,琴弦細、緊、短時比粗、松、長的聲音來得( )。A 音量B 單調C 高D 強2、“伏罌而聽”的故事中,聲音主要是借助于( )傳入偵察兵的耳朵。A 土地B 空氣C 壇子二、判斷題1、在一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內裝上不等量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順序依次排列好。用嘴使勁向瓶口水平方向吹氣,可以發(fā)現(xiàn)水裝得越多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低;水裝得越少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不裝水的空瓶子發(fā)出的聲音音調最高。( )2、太空是一個靜悄悄的世界。(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物體振動消失后聲音不會消失。( )4、噪聲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當代社會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是噪音。( )三、連線題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稱與它們的功能用線連接,然后標出人耳各部分聽到聲音的先后次序。( 6 )聽神經(jīng)收集聲波( 5 )耳蝸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 2 )外耳道把振動變成大腦能接收的信號( 1 )耳廓傳遞振動( 3 )鼓膜傳送聲波( 4 )聽小骨產(chǎn)生振動第四單元檢測題一、填空題1、人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2、為了營養(yǎng)全面合理,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應包括:(糧食類),(蔬菜),(水果類),(魚、蝦、肉、蛋類),(豆、奶類),(油、鹽、糖)這五大類。其中,應該吃得最多的是( ),應該吃得最少的是( )。3、食物在人體內經(jīng)過的器官有:( )、( )、( )、( )、( )、( )。4、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顏色是( )。5、為了安全飲食,蔬菜水果要充分( )和( ),要多吃( )食品,少吃( )食品等。6、購買加工食品時要注意看( )期和( )期。二、用線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連接起來芹菜牛肉蘋果米飯豆?jié){玉米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三、判斷題(正確的說法畫“”,錯誤的說法畫“”)1、食物中的蛋白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供給維生素。( )2、蔬菜中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熱量。( )3、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4、要做到合理搭配每天的食物,必須考慮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 )5、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6、加工食品能長期保存,所以我們應該多吃它。 ( )7、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們可以放心地吃。( )8、多清洗、多浸泡,對除去蔬菜、水果上殘留的農(nóng)藥有一定的作用。( )9、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第五單元檢測題一、填空題1、排序和分類是( )的常用方法。2、( )根據(jù)動物的外形和行為把動物分成了三類。3、( )設計了“雙名法”給生物分類,還制造出了“花鐘”。二、排序題根據(jù)給出的資料,給下列花排序,寫出你是按什么標準來排序的。馬齒莧:中午11點開放萬壽菊:下午3點開放薔薇花:凌晨4點開放 荷花:清晨6點開放曇花:晚上9點開放 剪秋羅:晚上7點開放蛇床花:凌晨3點開放 鵝烏菜:中午12點開放牽?;ǎ毫璩?點開放 茉莉花:下午5點開放煙草花:傍晚6點開放 半枝蓮:上午10點開放夜來香:晚上7點開放 芍藥花:清晨7點開放排序的標準是一天中開花時間的先后。排序的結果是:三、問答題1、分類的方法有多種,請舉例說明。答:找相同點分類,如分指紋。多極二分法,如分動物。2、說出三個需要排序的理由。答:如:資料混亂、不便交流、查閱困難、挑選或取舍困難、不便安排等等。 第五單元 排序和分類一、填空1、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根據(jù)物體的同一種特征(如物體的輕重、軟硬、厚薄、運動快慢等)來排列它們,這種活動就是( )。2、排序是一種常用的( )的方法。3、( )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樣,它也是整理各種信息的常用方法。分類的方法有多種。4、按( )分類。把事物一分為二,再一分為二,繼續(xù)一分為二直到不能再分,這種方法叫做( )。5、1750年,瑞典生物學家( )設計了(“雙名法”)給生物分類。首先是( ),其次是( )。二、給班里的同學進行分類,最少使用三種方法。答:1、按性別分。2、按個子高低分。、3、按體重分。三、這里有許多果實:豌豆、西瓜、桃子、四季豆、黃瓜、草莓、葡萄、蘋果、山楂、櫻桃、梨、芒果、獼猴桃。按蔬菜、水果分:按形狀分:按顏色分:四、指紋可以分成幾類?答:三類:一種斗形,一種箕形,一種方形。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期末試卷一、填空:30%1、空氣可以被( ),壓縮空氣有( )2、“孔明燈”是利用( )的原理上天的。3、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是( )。4、聲音是由( ) 產(chǎn)生的,聲音的( ) 叫做音量,聲音的高低和發(fā)聲物體的長短、_等因素有關。5、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占據(jù)空氣體積78%的_,能幫助燃燒的是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6、熱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的方式叫,空氣傳熱重要是以_的方式進行的。7、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溫度是_,水燒開時的溫度是_,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_。8、水和沙子相比,_吸熱和散熱的速度快。二、判斷:18%1任何一種食物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2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吸熱都一樣。( )3云霧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4蠟加熱以后會體積會膨脹。 (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會損害身體健康。( )6鐵墊圈受熱體積會變大。( )三、填圖、看圖、畫圖:22%1、從下面的氣溫記錄表中可以看出什么?6%一天中的氣溫時間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溫度23791112131410942一天中氣溫在( )較高,( )和( )時候氣溫較低。3、空氣有質量嗎?怎樣證明?請你畫一個簡單的圖表示。10%四、問題30%1、在下面寫出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旅程”。答:2、廚房里的鍋、鏟子大多是金屬制造的,為什么都有一個木頭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如何證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4、你能把自己身邊常見的動物分類嗎?并簡要說明你分類的依據(jù)。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期末基礎知識試卷一、填空:30%1、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 ) 。2、“潔凈的空氣有利于我們的( ) 。3、森林有:( )( )( )( )( ) 等美譽。4、焚燒垃圾會產(chǎn)生大量的黑煙,會嚴重損害人和動物的( ) 和( ) 。5、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叫( ) 。6、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叫( ) 。7、絕大多數(shù)物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 ) 。8、聲音是由物體的( ) 產(chǎn)生的。9、_ 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10、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_、_。二、判斷:45%1任何一種食物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 )2云霧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3顏色深淺不同的物體吸熱都一樣。 ( )4物體加熱以后體積會膨脹。 ( )5所有的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 )6鐵墊圈受熱體積會變大。( )7、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飯。 ( )10太空是一個靜悄悄的世界。 ( ).1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 )12、不同物質吸熱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 )13、云和霧都是水蒸氣。 ( )14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 ).1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會損害身體健康。 ( )三、在下面寫出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旅程”。25%胃 口腔 食道 小腸 肛門 大腸食物( 口腔 )( )( )( )( )( )附送:2019年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資陽市雁江區(qū)南津鎮(zhèn)中心小學 教師:溫勝年8月28日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四年級上冊教材從知識覆蓋面年,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三大領域,各領域的知識或以綜合主題單元的形式,或以獨立單元的形式呈現(xiàn),前者如冷和熱單元,后者如奇妙的聲音王國單元。從探究技能的覆蓋面看,既覆蓋了單項的初級過程技能,又出現(xiàn)了綜合過程技能中的“假設與搜集證據(jù)”。老師們可以對照教材所設計的活動,考查諸活動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訓練內容,進行相應指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覆蓋面也很寬泛,覆蓋了“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內容。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個空氣的性質、空氣流動的規(guī)律、空氣對運動物體的影響和對生命的影響。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的動手機會比較多,他們對好多都會感到驚奇、感到有趣,教師要抓住好學生的興奮點進行教學。第二單元冷和熱。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單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熱傳遞的方式、物體吸熱散熱性能、物質三態(tài)的變化及其變化條件、熱脹冷縮、霧雨露霜的成因及蒸發(fā)、凝結等。這個單元探究的問題比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要讓孩子先學會訂計劃,學會與他人合作,講究操作的嚴密性。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包含的核心概念有聲音來源于物體的振動,聲音能穿過許多物質,耳朵聽聲的機理,聲音的音色、音強和音調,樂音和噪音等。這一單元與原先的自然課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注重了活動性和趣味性。第四單元食物與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營養(yǎng)搭配、消化器官的認識及食品安全的知識。教學時要從價值觀上入手,讓學生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單元假設與搜集證據(jù),是專門的探究技能練習單元。本冊教材前面的諸單元大量滲透了“假設與搜集證據(jù)”的活動,本單元是對這一過程技能的升華和提煉。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TS 16551:2025 EN Health informatics - Reference model for virtual reality (VR)-based clinical practice simulation
- GB/T 12789.1-2025核反應堆儀表準則第1部分:一般原則
- 材料力學與智能材料重點基礎知識點
- 高考數(shù)學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輔導
- 信息處理技術員考前指導試題及答案
- 斗輪機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與民主體制的關系試題及答案
- 護士火災應急預案問題分析(3篇)
- 高考作文撬動未來的試題與答案
- 網(wǎng)絡協(xié)議與實現(xiàn)試題及答案
- 電氣控制及PLC應用技術(基于西門子S7-1200)活頁式 課件 項目九 西門子S7-1200高級應用
- 初中函數(shù)-圖像練習坐標紙(A4)直接打印版本
- 各級無塵室塵埃粒子測量表
- 成人本科學士學位英語詞匯
- 第7課《溜索》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WMO五年級初級測評專項訓練
- 班主任節(jié)PPT幻燈片課件
- 北師大高中英語必修一 (Celebrations)課件(第8課時)
- 中興(ZXA10-XPON)高級工程師認證考試題庫(含答案)
- 單值-移動極差X-MR控制圖-模板
- 建筑水電安裝施工專項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