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初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doc_第1頁
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初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doc_第2頁
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初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doc_第3頁
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初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doc_第4頁
山東省青島市2019年初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市二一九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階段檢測卷(一)(第一章第六章)(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卷(共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滿分18分,共9小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中,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樹葉上有露水C秋天,樹葉發(fā)黃變干 D冬天早晨,地面上有霜2下列由學校生活聯(lián)想到的物理知識中,正確的是( )A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教室里的課桌是運動的B炎熱的夏天,在地面上灑水可以降溫,是因為蒸發(fā)放熱C同學之間憑聲音可以判斷是誰在說話,是根據音調不同D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是因為減小液體表面積可減慢蒸發(fā)3下列圖像中,正確的是( B )4下列作圖中,正確的是( )5在北京南站和青島之間的鐵路線長約為819 km,火車運行時間約為4 h 50 min,火車運行平均速度約為( )A170 km/h B182 km/h C204 km/h D234 km/h6下列關于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大,其速度越小B物體運動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長,其速度越大C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隨著路程和時間的增加而增大7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觀測,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量的變化卻容易直接觀測,用易觀測的量顯示不易觀測的量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例如:發(fā)聲的音叉的振動可以通過激起水花來體現(xiàn)。以下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液體溫度計利用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顯示溫度高低B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C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選用兩支相同的蠟燭D研究熔化現(xiàn)象時,比較冰、蠟燭的熔化特點8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與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9下列關于實驗儀器使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要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B測量水溫時,應讓溫度計玻璃泡留在被測液體中,保持視線與液柱上表面相平C使用天平測質量時,指針右偏時可將游碼向左撥,也可向左調平衡螺母D刻度尺在使用時必須緊靠待測物體并正對刻度線讀數(shù)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滿分12分,共4小題。每小題全選對得3分,漏選得1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3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0下列關于物理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B聲音的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動快慢無關C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變速直線運動D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作升華11如圖是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B三種物質中,c物質的密度最小Cb物質可能是水,三種物質密度關系是abcD2 cm3 a物質做成的實心物體與10 cm3 b物質做成的實心物體質量相等 12.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等不同的位置,如圖所示,探究后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照相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C凸透鏡成的實像也有正立的D蠟燭放在a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13.如圖是對冰加熱時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BC段該物質處于固態(tài)B冰的熔點是0 CDE段表示水的沸騰過程DDE段物質的溫度不變,所以不需要吸熱第卷(共70分)三、非選擇題(本題滿分70分,六個專題,共12小題)專題一:聲現(xiàn)象與光的反射(本專題滿分12分,共2小題,第14小題9分,第15小題3分)14實驗探究(1)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5.基礎問答、作圖和計算(1)在挑選西瓜的時候,我們常常用手拍拍,根據聲音的不同來選擇西瓜的成熟。這是利用聲音的_來判斷的。(2)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大小。(3)科學考察工作者為了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過14 s收到回波信號,則該處海水深_m(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1 500 m/s)。專題二:平面鏡成像與物態(tài)變化(本專題滿分16分,共2小題,第16小題10分,第17小題6分)16實驗探究(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7基礎問答、作圖和計算(1)打開冰箱門能看到冒出“白氣”,這里的“白氣”其實是_,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形成的。(2)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物體AB。(3)一位同學身高1.8 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 m處,他在鏡中的身高是_m,他到像的距離是_m。專題三:凸透鏡成像與密度的測量(本專題滿分18分,共2小題,第18小題12分,第19小題6分)18實驗探究(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裝置圖像步驟結論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將蠟燭放在凸透鏡的左側,調節(jié)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在_。將蠟燭放在_(選填“B”或“C”)處,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得不到燭焰的像,說明此時凸透鏡成_問題討論通過實驗得到凸透鏡成像時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逐漸減小,像距逐漸_。當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選“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當fu2f時,物體移動速度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2)測量液體的密度19.基礎問答、作圖和計算(1)在森林中旅游時,導游會提醒你,不要隨意丟棄飲料瓶。這是由于下雨時瓶內灌了雨水后,相當于一個_透鏡,太陽出來后,它對光線有_作用,可能會引起森林火災。(2)請畫出圖中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3)一個標有凈含量為18.9 L的礦泉水塑料桶,最多可以裝多少質量的水?20請用相關物理知識解釋下列問題:在池塘邊,為什么池底看起來比實際的要淺?21為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小雨分別設計了如下兩種實驗方案:A方案B方案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m;在量筒倒入適量水,讀出體積V1;把小石塊輕輕浸沒量筒的水中,讀出總體積V2;代入公式求出小石塊的密度在量筒倒入適量水,讀出體積V1;把小石塊輕輕浸沒量筒的水中,讀出總體積V2;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m;代入公式,求出小石塊的密度你認為_方案更為合理。請具體說明你的理由:_。專題五:綜合計算(本專題滿分12分,共2小題,第22小題6分,第23小題6分)22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青島方向勻速行駛。當?shù)竭_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時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求:(1)轎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是多少小時?(2)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3)若轎車仍以該速度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青島需要多少分鐘?23.如圖所示為物質的質量體積圖像,請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1)甲物質的密度是多少?(2)甲、乙物質的體積均為2.5 cm3,它們的質量之比是多少?(3)用乙物質制成一個體積為120 cm3的小球,質量是90 g,則該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專題六:創(chuàng)造與探究(本專題滿分6分,共2小題,第24小題3分,第25小題3分)24探究物體的加速度為了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我們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v)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1)如圖1中物體的加速度是_;若物體做直線運動,則2 s內運動的距離是_m。(2)物體加速度a的大小與它受到的力F和質量m有關,a與F成正比,a與m的關系如圖2所示。則下面的關系式正確的是_(k1)。AaFm Ba Ca Da25水的反常膨脹大部分物質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是水在某些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時,體積反而減小。如圖為水的密度在010 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1)由圖可知,水在_時的密度最大。(2)在04 范圍內,水具有_(選填“熱脹冷縮”或“熱縮冷脹”)的性質。(3)10 的水在降溫至10 的過程中,它的體積隨時間變化圖像正確的是( )參考答案1.D2.A3.B4.A5.A6.C7.A8.C9.C10.B11.ABC12.AB13.AD14(1)控制變量快高伸出桌面的長度幅度(2)EO的角度量角器等于靠近15(1)音色(2)如圖所示(3)10 50016(1)玻璃板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不能虛不能(2)如圖所示99轉換法降低溫度放熱17(1)小水滴液化(2)如圖所示(3)1.8218(1)同一高度上C虛像增大大于小于(2)零刻度線右54200.8103大19(1)凸會聚(2)如圖所示(3)解:塑料桶的容積為V18.9 L18.9103 m3,所裝水的質量:mV1.0103 kg/m318.9103 m318.9 kg。20池底反射的光線穿過水面,折射進入人眼,此時光線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經水面折射所成的虛像,且虛像在實際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21A因為方案B中先把小石塊放入水中,測體積時會沾上水,再測質量時會測得質量值偏大,所以測出的密度會偏大22解:(1)轎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t10:4510:1530 min0.5 h。(2)轎車從A地到B地的路程:s120 km70 km50 km,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v100 km/h。(3)由圖可知從B地到達青島的距離:s70 km,轎車從B地到青島所用時間:t0.7 h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