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補液新資料.doc_第1頁
兒科補液新資料.doc_第2頁
兒科補液新資料.doc_第3頁
兒科補液新資料.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科補液新資料一、先記住幾個重要的公式: 5% NaHCO3(ml)=(22 測得的HCO3¯)* 0.5*1.7*體重(kg )有寫0.6) =(22 測得的HCO3¯)*體重(kg )(5%SB 1ml=0.6mmol) 補堿的mmol數(shù)=(-BE)*0.3*W(kg)即5%SB(ml)=(-BE)*0.5*W(kg) 先給1/2量 估算法:暫按提高血漿HCO3¯5mmol/L,計算給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鈉3ml/kg。 25%鹽酸精氨酸(ml)=(測得HCO3¯-27)mmol/L*0.5*0.84*W(kg) 需補鉀量(mmol)=(4-測得血鉀) *體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需補鈉量(mmol)=(140-測得血鈉) *體重(kg)*0.6(女性為0.5) 需補水量(ml)=(測得血鈉值-140)*體重*4(kg) 二、需要注意和記住的問題 1、計算補液總量:輕度脫水:90-120ml/kg;中度脫水:120-150ml/kg;重度脫水:150- 180ml/kg. 2、補充低滲性脫水累積損失量:用2/3張 的 4:3:2液(4份鹽:3份糖:2份堿) 3、補充等滲性脫水累積損失量、補充各種脫水繼續(xù)損失量與生理需要量:用1/2張的3:2:1液(3份糖:2份鹽:1份堿) 4、記住鹽:堿始終為2:1(這里 “堿”指的是1.4%SB)這樣一來才與血漿中的鈉氯之比相近,以免輸注過多使血氯過高。糖為5%-10%的GS,鹽為NS(0.9%NaCl),堿為5%NaHCO3(稀釋為1.4%NaHCO3方法:5%堿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補足。例如:100ml5%堿稀釋為1.4%堿:100/4=25,100-25=75,即為25ml5%堿+75ml糖) 5、補鉀:每100ml液體量中10%KCl總量不超過3ml,使鉀濃度小于千分之三。 6、擴容:2:1等張含鈉液(2份鹽:1份堿)按20ml/kg計算,30分鐘內(nèi)滴完。 7、累積損失量在第一個8小時補足,為1/2總量。 三、液體療法基本原則 “一、二、三、四” 一個計劃一個24小時計劃 二個步驟補充累積損失量,維持補液。 三個確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驟。 四句話先快后慢,先鹽后糖 , 見尿補鉀,隨時調(diào)整。 三定原則“一”定補液量 輕30-50ml/kg 累積損失量 脫水程度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繼續(xù)損失量 丟多少 補多少腹瀉病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 基礎代謝60-80ml/kg/day 三定原則“二”定液體性質(zhì) 等滲:2 :3 :1溶液(1/2張) 累積損失量 脫水性質(zhì)低滲:4 :3 :2溶液(2/3張) 高滲:2 :6 :1溶液(1/3張) 繼續(xù)損失量 丟什么 補什么腹瀉 1/3-1/2張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1/4-1/5張溶液 三定原則“三”定補液速度和步驟 一步:補充累積損失量 8-12小時內(nèi),8-10ml/kg/h 輕中度脫水 分二步 二步:維持補液(繼續(xù)損失量+生理需要量) 12-16小時內(nèi),5ml/kg/h (脫水程度) 一步:擴容階段 2:1等張含鈉液或1.4%碳酸鈉液20ml/kg(總量300ml),30-60分鐘 重度脫水 分三步 內(nèi)滴完 二步:補充累積損失量應減去擴容量,余同上 三步:維持補液同上 電解質(zhì)的補充1、鈉2、鉀3、鈣 糾正酸堿平衡紊亂 補充堿劑糾正酸中毒 1、按公式計算 2、按提高5mmol/L CO2CP計算 四、熟悉常用液體的種類、成分及配制 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靜脈輸入的,因其無滲透張力,輸入靜脈可使RBC膨脹、破裂,引起急性溶血。 (1)非電解質(zhì)溶液:常用的有5GS和10GS,主要供給水分(由呼吸、皮膚所蒸發(fā)的(不顯性丟失)及排尿丟失的)和供應部分熱量,并可糾正體液高滲狀態(tài),但不能用其補充體液丟失。5GS為等滲溶液,10GS為高滲溶液,但輸入體內(nèi)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供給能量,或轉(zhuǎn)變成糖原儲存于肝、肌細胞內(nèi),不起到維持血漿滲透壓作用。(注:10GS 比5GS供給更多熱量,雖其滲透壓比5%GS高1倍,如由靜脈緩慢滴入,Glucose迅速被血液稀釋,并被代謝,其效果基本與5GS類似。Glucose輸入速度應保持在0.5-0.85g/kg*h,即8-14mg/kg*min。) (2)電解質(zhì)溶液:種類較多,主要用于補充損失的液體(體液丟失)、電解質(zhì)和糾正酸、堿失衡,但不能用其補充不顯必丟失及排稀釋尿時所需的水。 1)生理鹽水(0.9%氯化鈉溶液):為等滲溶液,常與其他液體混合后使用,其含鈉和氯量各為154mmol/L,很接近于血漿濃度142mmol/L,而氯比血漿濃度(103mmol/L)高。輸入過多可使血氯過高,尤其在嚴重脫水酸中毒或腎功能不佳時,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險,故臨床常以2份生理鹽水和1份1.4NaHCO3混合,使其鈉與氯之比為3:2,與血漿中鈉氯之比相近。 2)高滲氯化鈉溶液:常用的有3NaCl和10NaCl,均為高濃度電解質(zhì)溶液,3NaCl主要用以糾正低鈉血癥,10NaCl多用以配制各種混合液。 3)碳酸氫鈉溶液:可直接增加緩沖堿,糾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首選藥物,1.4溶液為等滲液,5為高滲液。在緊急搶救酸中毒時,亦可不稀釋而靜脈推注。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 4)氯化鉀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鉀和15氯化鉀溶液兩種。均不能直接應用,須稀釋成020.3溶液靜脈點滴,含鉀溶液不可靜脈推注,注入速度過快可發(fā)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3)混合溶液:為適應臨床不同情況的需要,將幾種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補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組成及配制見以下幾種常用混合液的簡易配制: 幾種混合液的簡便配制(ml) 溶液種類5%(10%)GS 10%NaCl5%SB 1:1液50020 1:4液50010 2:1液50030 47 2:6:1液 50010 16 2:3:1液 50015 25 4:3:2液 50020 33 注:為了配制簡便,加入的各液量均用整數(shù),配成的是近似的液。 2:6:1液 500 10 16 2:3:1液 500 15 25 4:3:2液 500 20 33 2:6:1液 100 2 3 2:3:1液 100 3 5 4:3:2液 100 4 7 液 體G S鹽 5%SB張力 231100 3 5 1/2 432100 4 6 2/3 21 100 7 9 等張 11 100 5 1/2 14 100 2 1/5 1/3張液100 3 1/3 1/4張液1002.5 1/4 混合液組成及用途 5%GS0.9%NaCl1.4%SB 滲 透 壓用 途 2:1含鈉液21 等 張重度脫水擴容酸 2:3:1溶液32 1 1/2張 等滲性脫水4:3:2溶液 34 22/3張 低滲性脫水2:6:1溶液 62 1 1/3張 高滲性脫水 (混合液配制舉例手寫) 1:1液 指NS及GS各1份,為 1/2張液,用于沒有明顯堿中毒及酸中毒的 嘔吐脫水。 1 :4液指NS 1份,GS 4份,為1/5張液,用于補充生理需要量 。 舉例患兒,男,1歲,發(fā)育正常,診斷秋季腹瀉。PE:眼凹深陷,皮膚干燥,哭時無淚,尿少脈速。根據(jù)病史,眼凹,皮膚彈性、循環(huán)情況、尿量(前訓)等指標判斷:重度低滲性脫水。1歲發(fā)育正常估計體重10kg 輸液總量:180*10=1800ml,其中擴容20*10=200ml,累積損失量1800/2-200=700(補1/2總量) 輸液步驟:第一步擴容210/3=70ml,70*2=140ml鹽,70ml堿(1.4%NaHCO3)相當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 第二步補累積損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鹽,80*3=240糖,80*2=160堿(1.4%NaHCO3)相當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 第三步補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