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蕁麻疹藥方.doc_第1頁
丘疹性蕁麻疹藥方.doc_第2頁
丘疹性蕁麻疹藥方.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丘疹性蕁麻疹藥方驗方一組成: 麻黃 連翹 荊芥 僵蠶 桑白皮 赤小豆 生甘草制用法: 各味藥物均予常規(guī)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后下,全藥先用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主治: 丘疹性蕁麻疹。加減: 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藥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fā)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驗方二組成: 當歸20克 黃芪30克 艾葉10克 大棗10枚 香附15克 荊芥20克 麻黃10克 細辛5克 黃芩20克 陳皮20克 沙棘果25克 黨參25克用法: 此為成人劑量, 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藥量約200毫升左右。功用: 養(yǎng)血,祛風,止癢。主治: 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 驗方三組成: 路路通1020克 烏梅610克 地龍610克 北防風610克 蟬衣36克 丹皮610克 甘草310克功用: 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主治: 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癥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fā)熱、口渴、瘙癢等癥,舌苔薄黃,脈象浮數(shù)。加減: 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風疹療法(一)普通康復療法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yǎng)。隔離至出疹后5天。(二)中醫(yī)分型與中藥治法1、邪郁在表 發(fā)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治法疏風清熱方藥 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2、邪毒內盛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治法 清熱解毒涼血。方藥 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诳噬跽呒犹旎ǚ?,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蔞、郁李仁等。(三)現(xiàn)代西醫(yī)西藥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勺们榻o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zhèn)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涂拭,結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shù)日。(四)單味藥與經(jīng)驗方治法(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2)浮萍、苦參各7克,麻黃、蟬蛻、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膚子、生苡仁各45克,僵蠶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治小兒風疹。(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葉30克,完全冷卻后過濾去渣,外涂皮膚癢處,有止癢作用。(五)中成藥治療:(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