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課件 蘇教版.ppt_第1頁
高考化學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課件 蘇教版.ppt_第2頁
高考化學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課件 蘇教版.ppt_第3頁
高考化學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課件 蘇教版.ppt_第4頁
高考化學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課件 蘇教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應用 三年10考高考指數(shù) 1 了解硫單質(zh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zhì)及應用 2 了解硫單質(zhì)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質(zhì)量的影響 一 硫單質(zhì)的主要性質(zhì)及應用1 硫元素的存在形態(tài) 火山噴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 化合態(tài)以 和 的形式存在 硫化物 硫酸鹽 2 硫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硫黃 黃色晶體 不溶 易溶 3 硫單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1 與金屬反應 硫與鐵反應 硫與銅反應 硫與變價金屬反應生成 s fefes s 2cucu2s 低價金屬硫化物 2 與非金屬反應 硫與h2反應 s h2h2s 硫與o2反應 硫在空氣中燃燒火焰顏色為 在氧氣中燃燒火焰顏色為 s o2so2 淡藍色 藍紫色 二 二氧化硫和亞硫酸1 二氧化硫 1 so2的物理性質(zhì) 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有毒 密度比空氣的大 易液化 易溶于水 2 so2的化學性質(zhì)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 通入石蕊試液中反應 so2 h2oh2so3 b 逐漸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離子方程式 現(xiàn)象 還原性a 與o2反應 b 通入氯水中離子方程式 現(xiàn)象 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 ca2 2oh caso3 h2o caso3 so2 h2o ca2 2hso3 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沉淀溶解 2so2 o22so3 so2 cl2 2h2o 2cl 4h so42 溶液顏色褪去 氧化性與硫化氫的反應為 so2 2h2s 3s 2h2o 漂白性通入品紅溶液 一段時間后再加熱 現(xiàn)象為 原理 與有色物質(zhì)結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 品紅溶液先褪色 加熱后又恢復原色 3 so2對大氣的污染與防治 來源 化石燃料的燃燒及含硫礦石的冶煉 危害 污染大氣 危害人體健康 形成酸雨 ph小于 形成酸雨的反應過程 5 6 防治 開發(fā)新能源 燃煤除硫 處理工業(yè)廢氣 2 亞硫酸 h2so3h hso3 h2so3h2o so2 2h2so3 o2 2h2so4 h2so3 h2o2 h2so4 h2o h2so3 2h2s 3s 3h2o 三 硫酸的性質(zhì)及其應用1 硫酸的物理性質(zhì) 1 濃硫酸為無色 黏稠的油狀液體 難揮發(fā) 能以任意比與水互溶 稀釋濃硫酸的方法是 2 濃硫酸對人體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如果不慎在皮膚上沾上少量濃硫酸時 處理方法是 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 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然后涂上3 5 的nahco3溶液 2 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 1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硫酸是一種二元強酸 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 能與酸堿指示劑 金屬 堿性氧化物 堿 鹽等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 2 濃硫酸的三大特性 h2so4 2h so42 強氧化性a 鈍化常溫下濃硫酸能使鐵 鋁等金屬表面形成一層 從而阻止?jié)饬蛩崤c鐵 鋁繼續(xù)反應 b 與除金 鉑之外的大多數(shù)金屬反應與銅反應 現(xiàn)象 致密的氧 化膜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 溶液稀釋后呈藍色 c 與非金屬反應與碳反應 d 與還原性化合物 如h2s hbr等 反應如與hbr反應 2hbr h2so4 濃 br2 so2 2h2o 吸水性濃硫酸能吸收水分 可用作干燥劑 但不能干燥nh3等堿性氣體和h2s hi hbr等還原性氣體 c 2h2so4 濃 co2 2so2 2h2o 脫水性濃硫酸能將有機物中的氫 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 濃硫酸的脫水性在有機反應中有廣泛的應用 如在實驗室制取乙烯的反應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劑和脫水劑 3 硫酸的用途 1 制取化肥 如磷肥 氮肥等 2 清除金屬表面的氧化物 3 制取揮發(fā)性酸 4 用于精煉石油 制造炸藥 農(nóng)藥等 5 是實驗室里常用的試劑 4 接觸法制硫酸 三 三 三 so3 h2o h2so4 5 幾種重要的硫酸鹽及用途 kal so4 2 12h2o feso4 7h2o cuso4 5h2o 四 硫的氧化物對大氣的污染 化石燃料 金屬礦石 酸雨 5 6 2so2 o22so3 so3 h2o h2so4 so2 h2oh2so3 2h2so3 o2 2h2so4 脫硫 化學方法 cao so2 caso3 2caso3 o2 2caso4 1 可用熱水或者酒精洗滌附著在試管壁上的硫 分析 硫難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cs2 應該用cs2洗滌 2 將so2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中 溶液都能褪色 均表現(xiàn)了so2的漂白性 分析 so2只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不能使之褪色 so2使溴水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均表現(xiàn)了so2的還原性 3 工業(yè)上用鋁槽車裝運濃硫酸是由于鋁不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 分析 在常溫下濃硫酸可使鋁鈍化 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阻止了反應繼續(xù)進行 并非不反應 4 向一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則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分析 溶液中含有ag 或so32 或sio32 也會產(chǎn)生同樣的現(xiàn)象 5 濃硫酸使膽礬晶體變?yōu)榘咨勰?表現(xiàn)了濃硫酸的吸水性 分析 膽礬中本來就含有水分子 故反應表現(xiàn)的是濃硫酸的吸水性 6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so2具有強還原性 所以濃硫酸不能干燥so2 分析 濃硫酸雖然具有強氧化性 但與so2不發(fā)生反應 因為h2so4與so2中s元素的價態(tài)相鄰 不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所以能用濃硫酸干燥so2氣體 so2與co2的性質(zhì)比較和鑒別1 so2與co2性質(zhì)的比較 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 無色無味 易溶 常溫常壓下1 40 微溶 常溫常壓下1 1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先生成沉淀 當氣體過量時沉淀又溶解ca oh 2 so2 caso3 h2ocaso3 so2 h2o ca hso3 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先生成沉淀 當氣體過量時沉淀又溶解ca oh 2 co2 caco3 h2ocaco3 co2 h2o ca hco3 2 so2 2h2s 3s 2h2o 能被酸性高錳酸鉀 氧氣 氯水 溴水 碘水等氧化劑氧化 無 能與某些有色物質(zhì)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zhì)而使其褪色 無 形成酸雨 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引起溫室效應 2 so2與co2的常用鑒別法 刺激性氣味 無味 褪色 不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褪色 不褪色 高考警示鐘 1 注意so2的漂白性和還原性的區(qū)別 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xiàn)的是so2的漂白性 加熱后溶液顏色復原 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溴水 氯水 碘水褪色表現(xiàn)的是so2的還原性 加熱后溶液顏色不復原 2 注意so2的氧化性的表現(xiàn) so2通入氫硫酸 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xiàn)淺黃色渾濁 表現(xiàn)了so2的氧化性 3 注意除去co2中的so2氣體方法的選擇 將co2和so2混合氣體通過溴水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飽和nahco3溶液均能除去so2 但在檢驗濃硫酸與碳反應的產(chǎn)物時不可用飽和nahco3溶液來除去so2 因為nahco3與so2反應產(chǎn)生的co2會對實驗造成干擾 典例1 下列實驗中能證明某氣體一定為so2的是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使品紅溶液褪色 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該沉淀溶于稀鹽酸 通入溴水中 能使溴水褪色 再滴加ba no3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a 都能證明b 都不能證明c 均能證明d 只有 能證明 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 1 so2與co2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碳酸和亞硫酸的鈣鹽和鋇鹽的溶解性也相似 2 要利用so2的還原性 且確保無其他氣體干擾的性質(zhì)來證明 解析 選d 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酸性氣體都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如hcl 有漂白性的氣體也可以使品紅褪色 如氯氣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氫氧化鈉中生成碳酸鈉 再加入氯化鋇也產(chǎn)生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so2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o2 br2 2h2o 2hbr h2so4 再滴加ba no3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可證明有so42 生成 兩種現(xiàn)象結合可以證明氣體為so2 互動探究 1 下列實驗能否證明通入的氣體一定是so2 將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 再通入足量氨氣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將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 再通入足量cl2或no2后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示 不可以 因為通入的氣體如果是co2也有相同的現(xiàn)象 可以證明 因為so2通入bacl2溶液中轉(zhuǎn)化為h2so3 cl2或no2通入溶液后都會將h2so3氧化為h2so4 h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 無其他氣體干擾 2 so2和co2共存時 如何檢驗so2和co2 提示 先用品紅溶液檢驗so2 再用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so2 還要再用品紅溶液檢驗so2是否除盡 最后再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co2 檢驗順序不可顛倒 變式備選 用如圖裝置檢驗濃硫酸與木炭粉反應的產(chǎn)物 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 簡單且切實可行的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 2 寫出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 寫出下面標號所表示的儀器中應加入的試劑的名稱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b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c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d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4 實驗時 c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解析 1 檢驗一整套裝置的氣密性常用加熱看氣泡 冷卻看水柱的方法 不用用手捂熱的方法 3 反應產(chǎn)物為so2 co2和h2o 水可以用無水硫酸銅檢驗 現(xiàn)象為由白色變?yōu)樗{色 并且必須放在第一個檢驗 因為以后裝置中都是水溶液 不能證明水是不是反應產(chǎn)物 檢驗二氧化硫用品紅溶液 吸收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 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在檢驗二氧化碳之前 必須除盡二氧化硫 因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 由于圖中只有三個洗氣瓶 b用于檢驗so2 d用于檢驗co2 c的作用是既要除去so2還要能說明so2已經(jīng)除盡 所以c中的現(xiàn)象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 答案 1 按圖連接好裝置 在d瓶中加水至沒過長導管 用小火加熱燒瓶 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停止加熱后 水會上升到導管里形成一段水柱 證明裝置不漏氣 2 2h2so4 濃 c2h2o 2so2 co2 3 無水硫酸銅檢驗h2o品紅溶液檢驗so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澄清石灰水檢驗co2 4 酸性kmno4溶液的顏色不褪盡 或不褪色 或不褪成無色 濃硫酸與金屬的反應及so42 的檢驗1 濃硫酸與金屬的反應 1 鈍化 常溫下濃硫酸使fe al鈍化 如加熱或?qū)饬蛩嵯♂?則可以繼續(xù)反應 2 與活潑金屬 如zn 反應 開始產(chǎn)生so2 硫酸濃度變小后 產(chǎn)生h2 3 與不活潑金屬 如cu 反應 開始產(chǎn)生so2 加熱 濃度變小后 稀硫酸不再與cu反應 如1molcu與含2molh2so4的濃硫酸充分反應 生成的so2小于1mol 4 濃硫酸在與金屬的反應中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酸性 濃硫酸在與非金屬的反應中只表現(xiàn)氧化性 2 so42 的檢驗 1 若無ag so32 的干擾 檢驗方法是 先加bacl2或ba no3 2溶液 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再加稀鹽酸或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則溶液中含有so42 2 若有ag 干擾 則選擇ba no3 2溶液和稀硝酸 按照以上方法檢驗 3 若有so32 干擾 則選擇bacl2溶液和稀鹽酸 按照以上方法檢驗 4 若是未知溶液 檢驗的正確操作是 待測液取清液白色沉淀 即可確定是否存在so42 ag cl agcl 可排除ag 的干擾 so32 2h so2 h2o可排除so32 的干擾 co32 2h co2 h2o可排除co32 的干擾 鹽酸酸化 bacl2溶液 拓展延伸 因濃度改變而導致反應改變或停止的常見情況 1 mno2與濃鹽酸反應開始發(fā)生反應 mno2 4hcl 濃 mncl2 cl2 2h2o 濃鹽酸變?yōu)橄←}酸后反應停止 2 鋅與濃硫酸反應開始發(fā)生反應 zn 2h2so4 濃 znso4 so2 2h2o 濃硫酸變?yōu)橄×蛩岷蟀l(fā)生反應 zn h2so4 znso4 h2 3 銅與濃硫酸反應開始發(fā)生反應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濃硫酸變?yōu)橄×蛩岷蠓磻V?4 銅與濃硝酸反應開始發(fā)生反應 cu 4hno3 濃 cu no3 2 2no2 2h2o 濃硝酸變?yōu)橄∠跛岷蟀l(fā)生反應 3cu 8hno3 3cu no3 2 2no 4h2o 高考警示鐘 1 注意 量變 引起的 質(zhì)變 濃硫酸參加的反應 隨著反應的進行 因水的生成和硫酸的消耗會造成硫酸濃度的減小進而引起 質(zhì)變 如濃硫酸與zn cu的反應 鐵和濃硫酸加熱條件下 可發(fā)生反應 但產(chǎn)物決定于鐵的量 鐵不足生成fe3 鐵過量生成fe2 2 注意工業(yè)上生產(chǎn)膽礬的方法 工業(yè)上生產(chǎn)膽礬時 一般不用銅和濃硫酸反應 而是先把銅在空氣中灼燒后 再與稀硫酸反應 目的是節(jié)約原料和防止污染 3 檢驗so42 時 慎選酸化用酸 用于酸化的酸只能用稀鹽酸 不能用稀硫酸或稀硝酸 若有so32 干擾 可溶性鋇鹽也不能選擇ba no3 2 因為在酸性條件下 no3 會把so32 baso3等氧化為so42 和baso4而對檢驗造成干擾 典例2 某?;瘜W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 在一次活動中做實驗探究鋅與濃硫酸反應的產(chǎn)物 有同學認為產(chǎn)生的氣體除so2外 還可能有氫氣 同學們?yōu)榱藱z驗他的判斷是否正確 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其中 裝置b中盛有濃硫酸 裝置c中放置黑色cuo粉末 裝置d中放置的是無水硫酸銅粉末 鋅與濃硫酸共熱時產(chǎn)生的氣體為x 且該裝置略去 試回答 1 a中加入的試劑可能是 作用是 e中加入的試劑是堿石灰 作用是 裝置a b之間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 2 上述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為 3 如果去掉裝置b 還能否根據(jù)d中的現(xiàn)象判斷氣體x中是否有氫氣 填 能 或 不能 原因是 4 可以證明氣體x中含有氫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 c中 d中 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注意以下兩點 1 濃硫酸與金屬反應時 隨著濃度的變化會發(fā)生不同的反應 2 證明某物質(zhì)的存在時 應該用它的特殊性質(zhì)且應排除各方面的干擾 解析 1 證明so2的存在應用品紅溶液 故a中試劑為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so2 d的作用是證明有h2o產(chǎn)生 e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h2o g 進入d中干擾檢驗 2 zn 2h2so4 濃 znso4 so2 2h2o 3 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水蒸氣 若去掉 則d中現(xiàn)象就無法說明有無h2產(chǎn)生 4 c中黑色粉末 cuo 變成紅色物質(zhì) d中白色粉末變?yōu)樗{色 證明有h2生成 答案 1 品紅溶液檢驗氣體x中是否含有so2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干擾檢驗除去氣體x中的so2 2 zn 2h2so4 濃 znso4 so2 2h2o 3 不能經(jīng)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洗氣后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 會干擾氫氣的檢驗 4 黑色粉末 cuo 變成紅色物質(zhì)白色粉末變?yōu)樗{色 技巧點撥 物質(zhì)檢驗時干擾雜質(zhì)的排除在進行物質(zhì)檢驗的實驗時 必須要注意排除雜質(zhì)的干擾 而明確存在哪些雜質(zhì) 雜質(zhì)對實驗會產(chǎn)生怎樣的干擾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雜質(zhì)的主要來源有 1 氣體制備裝置 如用mno2和濃鹽酸制備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 2 性質(zhì)實驗裝置 包括性質(zhì)實驗裝置中反應新生成的物質(zhì) 過量的反應物或從溶液中帶出的水蒸氣等 3 外界環(huán)境 如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會對某些實驗造成干擾 需要在裝置后方設置吸收裝置以排除干擾 實驗探究2 假設驗證法解答性質(zhì)探索型實驗題 典例 2011 北京高考 t27 甲 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淀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 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1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 c中白色沉淀是 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性 3 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4 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 甲認為是空氣參與反應 乙認為是白霧參與反應 為證實各自的觀點 在原實驗基礎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 該操作是 乙在a b間增加洗氣瓶d d中盛放的試劑是 進行實驗 b中現(xiàn)象 檢驗白色沉淀 發(fā)現(xiàn)均不溶于稀鹽酸 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異同的原因 5 合并 4 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 b中無沉淀生成 而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精講精析 1 解題關鍵點 1 要明確實驗目的和反應原理 明確各裝置的作用 a是制備so2的裝置 反應過程中會有硫酸酸霧產(chǎn)生 b c是檢驗so2與鹽溶液反應的裝置 2 明確baso3和baso4性質(zhì)的異同 二者都是白色沉淀 baso3能溶于強酸且能被氧化劑如氧氣氧化 baso4難溶于強酸 3 明確bacl2溶液和ba no3 2溶液的異同 二者都是可溶性鋇的強酸鹽溶液 而ba no3 2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有較強的氧化性 h no3 2 解題疑惑點 1 a中白霧 酸霧 成分和c中液面上方顏色變化的原因由題給實驗目的和實驗現(xiàn)象可知 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則a中白霧可能含有so3或h2so4小液滴 結合b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鹽酸 可知該白色沉淀為baso4 可以反過來驗證白霧的成分 c裝置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 是因為so2氣體和酸霧進入c后 還原性的so2與c中硝酸 h no3 反應 no3 被還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紅棕色的no2 化學方程式是2no o2 2no2 so2被氧化后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aso4 2 甲 乙兩實驗的目的和生成的白色沉淀 baso4 的量不同的原因甲同學改進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排除裝置內(nèi)空氣 o2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可以在cu與濃硫酸反應前先通一會兒n2 乙同學改進實驗的目的是為除去白霧或so2中的so3 可在a b間增加一個盛放飽和nahso3溶液的洗氣瓶 在甲 乙兩同學的實驗中 b中均出現(xiàn)了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說明該白色沉淀都是baso4 因為甲同學只排除了裝置內(nèi)的空氣 o2 而沒有排除白霧的干擾 故生成bas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so42 ba2 baso4 乙同學只排除了白霧的干擾而沒有排除空氣的干擾 其生成bas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2ba2 2so2 o2 2h2o 2baso4 4h 甲 乙生成沉淀量不同的原因是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o2的量 3 合并甲 乙兩同學的實驗如何能驗證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合并甲 乙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時 確保了進入b c裝置中的氣體只有so2 既沒有酸霧的干擾 也沒有o2的影響 結果b中無沉淀生成 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說明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參考答案 1 cu 2h2so4 濃 cuso4 so2 2h2o 2 baso4還原 3 2no o2 2no2 4 通n2一段時間 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飽和nahso3溶液 甲 so42 ba2 baso4 乙 2ba2 2so2 o2 2h2o 2baso4 4h 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o2的量 5 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探索型實驗類試題已經(jīng)成為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熱點之一 解決本類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明確試題特點是正確解題的前提該類試題特點是給出某些陌生的物質(zhì)或反應原理 或者提供多個可能的角度 要求學生運用實驗手段 通過分析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 從而得出實驗結論 一般流程為 提出假設 設計實驗探索 得出結論 總結規(guī)律 2 熟悉本類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是正確解題的依據(jù) 1 科學性的原則 所設計的實驗應該符合科學原理 不能憑空捏造 要分析物質(zhì)結構特點或從所屬類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測物質(zhì)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質(zhì) 2 對照性的原則 要設計一個對照性的實驗 要想這個實驗更能夠說明問題 一定要有正反兩個方面的實驗 3 等量性的原則 所設計的實驗中的平行反應 試劑的取用應該是等量的 4 單因子變量原則 對某個實驗的影響 會有很多的因素 設計實驗時要人為控制條件 使眾多變量中 只能有一個因素是變量 其余幾個是一樣的 3 抓住異同善于抓住實驗中實驗原理的異同 特殊現(xiàn)象的異同 不同實驗藥品的異同等 從對比中找差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這類實驗方案設計過程重在分析比較 操作中的現(xiàn)象是對方案設計合理與否的檢驗以及探究性結論得出的重要依據(jù) 所以一定要做到效果鮮明 操作簡便 1 目前 安全生產(chǎn)和食品 藥品安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檢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鋇餐 只能用baso4 不可以用baco3b 為了使饅頭 銀耳等潔白 賣相好 可以用點燃硫黃法熏蒸它們c 可以用so2來漂白紙漿 毛 絲 草帽辮等d 硫黃 溫泉可以醫(yī)治皮膚病 解析 選b baco3易與胃酸反應生成bacl2 bacl2是重金屬鹽 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而使人中毒 a正確 不能用so2熏蒸食品 食用用so2熏蒸的食品 對人體的肝 腎臟等有嚴重損害 b錯誤 可以用so2來漂白紙漿 毛 絲 草帽辮等 c正確 含硫量較高的溫泉能醫(yī)治皮膚病 d正確 2 以下關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tài) 又有化合態(tài)b 濃硫酸有強氧化性 常溫下能與cu發(fā)生劇烈反應c 濃硫酸不可用來干燥h2s氣體 因其具有強氧化性d so2 so3都為酸性氧化物 都可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解析 選b 游離態(tài)的硫存在于火山噴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里 化合態(tài)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鹽的形式存在 a正確 濃硫酸與銅反應需要加熱 b錯誤 濃硫酸可以將h2s氧化 c正確 so2 so3都為酸性氧化物 與水反應生成h2so3 h2so4 d正確 3 濃硫酸有許多重要的性質(zhì) 在與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過程中不能顯示的性質(zhì)是 a 酸性b 脫水性c 強氧化性d 吸水性 解析 選a 濃硫酸在與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