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驗收修改稿).doc_第1頁
5-1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驗收修改稿).doc_第2頁
5-1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驗收修改稿).doc_第3頁
5-1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驗收修改稿).doc_第4頁
5-1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驗收修改稿).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指技裝201224號附件5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試行)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二一二年八月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技術規(guī)范(試行)1 范圍本技術規(guī)范提出了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架構、技術實現(xiàn)方式、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的技術要求、數據接口規(guī)范和數據交換共享內容。本技術規(guī)范適用于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各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應急平臺之間,以及安全生產應急平臺與政府應急平臺、安委會成員單位應急平臺、企業(yè)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系統(tǒng)。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7408-1994 數據元和交換格式 信息交換 日期和時間表示法GB/T 18793-2002 信息技術 可擴展置標語言(XML)1.0GB/T 21062.1-2007 政務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第1部分:總體框架GB/T 21062.2-2007 政務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第2部分:技術要求GB/T 21062.3-2007 政務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第3部分:數據接口規(guī)范GB/T 21062.4-2007 政務信息資源交換體系 第4部分:技術管理要求3 術語及定義3.1 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信息交換是指獨立于具體應用,與具體應用耦合關系松而清楚,不隨應用的變化而變化,保證數據可靠傳輸和安全傳輸,提供統(tǒng)一接口規(guī)范,實現(xiàn)安全生產應急平臺與不同部門異構系統(tǒng)之間不同格式數據的交換。3.2 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指各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之間,或與政府應急平臺、安委會成員單位應急平臺、企業(yè)應急平臺等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應急平臺系統(tǒng)間,信息和信息產品的交流與共用。3.3 前置機前置機是一種以數據交換為基礎的中間交易設備,它實現(xiàn)的主要功能有網絡通信、數據認證、數據格式轉換、數據流水記錄、數據預處理、數據監(jiān)控和數據統(tǒng)計等。3.4 服務接口服務接口是指各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之間以及與其他不同層次、不同部門應急平臺系統(tǒng)或人之間的共享邊界。4 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4.1 概述信息交換與共享在整個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本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通過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抽取及共享下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提供的數據并進行存儲,以及通過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向上級平臺提供其所需的數據,此外,本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還應滿足本級政府應急平臺的數據共享與交換要求,同時可支持與本級安委會成員單位、本級專業(yè)應急救援基地(隊伍)、本級各類企業(yè)等相關單位應急業(yè)務系統(tǒng)的數據交換。從而形成互聯(lián)互通、數據共享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數據庫體系,實現(xiàn)安全生產領域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和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共享。各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與外部數據源的交換與共享邏輯關系如圖1所示。圖 1 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邏輯關系圖4.2 技術實現(xiàn)方式為實現(xiàn)各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之間及與其他應急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的信息交換與共享,應急平臺的信息交換與共享主要在兩個層面上利用五種方式綜合多種技術手段解決信息交換與共享問題。兩個層面主要是指在數據庫層面和應用系統(tǒng)層面,五種方式主要是指:ETL實現(xiàn)數據庫之間信息交換與共享、消息和Web Services服務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消息和共享文件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數據文件導入應用系統(tǒng)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數據文件導入數據庫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應根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與各應用系統(tǒng)之間的環(huán)境條件來選擇其技術實現(xiàn)方式。4.2.1 ETL實現(xiàn)數據庫之間信息交換與共享ETL實現(xiàn)數據庫之間信息交換與共享方式是指兩個業(yè)務系統(tǒng)數據庫之間通過數據工具(ETL)實現(xiàn)數據的抽取,轉換,清洗和裝載,達到數據交換的目的。a) 使用環(huán)境:兩個業(yè)務系統(tǒng)數據庫的網絡互通,屬于同一局域網,主要應用于安全生產應急平臺與本級安全生產信息系統(tǒng)之間進行數據交換。b) 技術選擇:基于數據庫的數據工具ETL。c) 數據同步:對數據同步的實時性要求不高,增量數據大,可以按月/季度進行數據交換。d) 用戶操作:系統(tǒng)管理員通過在“ETL數據抽取工具”中進行配置,可以自動執(zhí)行。e) 數據流向:數據流向支持雙向同步。f) 業(yè)務流程:業(yè)務流程如圖2所示。圖 2 ETL實現(xiàn)數據庫之間信息交換與共享流程圖業(yè)務流程注釋說明:1) 在ETL數據抽取工具中進行配置兩個數據庫中參與數據交換的表,配置數據映射,配置交換任務,配置任務調度。2) ETL數據抽取工具按照調度時間執(zhí)行數據交換配置,利用交換引擎完成數據的捕獲、抽取、轉換和加載,達到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數據庫和安全生產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之間數據交換。4.2.2 數據文件導入應用系統(tǒng)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是指從某系統(tǒng)的數據庫中導出的數據文件,通過數據導入功能,將數據文件導入目標應用系統(tǒng)中,然后進行數據解析和數據使用的過程,達到數據交換的目的。a) 使用環(huán)境:兩個應用系統(tǒng)之間的網絡存在防火墻或者物理隔絕,導致兩個應用系統(tǒng)之間不能相互訪問,必須通過人工傳輸數據文件。b) 技術選擇:基于組裝和解析數據文件XML和Excel等技術。c) 用戶操作:下級用戶登錄(特殊賬戶)安全生產應急平臺系統(tǒng)中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下載需要上傳數據的模板文件(如Excel),按照格式填寫數據,然后上傳導入。d) 數據流向:通過數據文件實現(xiàn)數據導入導出,支持數據雙向流動。e) 業(yè)務流程:業(yè)務流程圖如圖3所示。圖 3 利用數據文件導入應用系統(tǒng)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流程圖業(yè)務流程注釋說明:1) 下級用戶登錄上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下載數據模板文件,填充數據然后再上傳到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2)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將導入的數據解析到對應的應用系統(tǒng)數據庫中。4.2.3 數據文件導入數據庫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是指從某系統(tǒng)的數據庫中導出的數據文件,然后通過數據導入功能,將數據文件導入目標數據庫中,然后進行數據解析和數據使用的過程,達到數據交換的目的。a) 使用環(huán)境:兩個應用系統(tǒng)數據庫之間的網絡存在防火墻或者物理隔絕,導致兩個系統(tǒng)數據庫之間不能相互訪問,必須通過人工傳輸數據文件。b) 技術選擇:基于組裝和解析數據文件XML和Excel等技術。c) 數據同步:對數據交換的實時性要求不高,增量數據大,可以按季/年度進行數據交換。d) 用戶操作:系統(tǒng)管理員登錄ETL數據抽取工具,根據數據配置數據文件和數據庫的對應關系,然后執(zhí)行數據交換。e) 業(yè)務流程:業(yè)務流程圖如圖4所示。圖 4 利用數據文件導入數據庫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流程圖業(yè)務流程注釋說明:1) 外部應用系統(tǒng)或者數據庫工具將數據導出形成數據文件。2) 在ETL數據抽取工具中進行配置數據文件與數據庫映射,配置數據映射,配置交換任務,配置任務調度。3) ETL數據抽取工具按照調度時間執(zhí)行數據交換配置,利用交換引擎完成數據的捕獲、抽取、轉換和加載,達到與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數據庫和外部系統(tǒng)的數據文件之間數據交換。4.2.4 消息和Web Services服務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是指兩個應用系之間通過系統(tǒng)接口實現(xiàn)數據訪問,數據傳輸,數據解析和數據使用,達到數據交換的目的。a) 使用環(huán)境:兩個應用系統(tǒng)可以直接相互訪問,或者兩個應用系統(tǒng)之間通過如前置機等網絡中轉設備間接相互訪問。b) 技術選擇: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SOA的web services技術。c) 數據同步:對數據交換的實時性要求高,每次進行數據交換的增量數據較小。d) 用戶操作:沒有單獨的用戶操作,數據同步觸發(fā)嵌套在應用系統(tǒng)中。e) 數據流向:數據流向支持雙向同步。f) 數據質量:對數據的交換質量有要求,一旦數據交換失敗,系統(tǒng)能自動識別并及時再次進行數據交換行為。在此利用消息驅動來保障數據交換異常處理。g) 業(yè)務流程:業(yè)務流程圖如圖5所示。圖 5 消息和Web Services服務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流程圖業(yè)務流程注釋說明:1) 其他信息系統(tǒng)每次“(1)調用服務上傳數據”,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給對方一個數據處理結果(利用“(2)回執(zhí)消息”)。如果處理異常,回執(zhí)消息告知其他信息系統(tǒng)再次調用服務上傳數據。2) 參與數據交換的格式采用Web Services接口標準,通知和異常信息采用標準消息格式。4.2.5 消息和共享文件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是指兩個應用系統(tǒng)之間通過共享文件實現(xiàn)數據組裝、數據傳輸、數據解析和數據使用,達到數據交換的目的。a) 使用環(huán)境:兩個應用系統(tǒng)都能訪問網絡上的某個共享目錄,或者兩個應用系統(tǒng)都能訪問同一個FTP服務器。b) 技術選擇:基于XML文件和FTP服務器技術。c) 數據同步:兩個應用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對實時性要求不高,增量數據大,可以按月/季度進行數據交換。d) 用戶操作:系統(tǒng)有單獨的操作界面,手工觸發(fā)完成數據交換。e) 數據流向:數據流向支持雙向同步。f) 數據質量:對數據的交換質量有要求,一旦數據交換失敗,系統(tǒng)通過消息報告,提醒用戶手工重新操作。利用消息驅動來保障數據交換異常處理。g) 技術要求:參與數據交換的數據文件存放“前置機”上,應用系統(tǒng)完成數據交換文件的自動上傳,自動下載,數據文件的數據交換。h) 業(yè)務流程:業(yè)務流程圖如圖6所示。圖 6 消息和共享文件實現(xiàn)信息交換與共享流程圖業(yè)務流程注釋說明:1) 前置機上部署消息服務器和FTP服務器,負責消息轉發(fā)和文件共享。2) 數據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將需要共享的數據文件通過FTP客戶端上傳到前置機上的FTP服務器共享目錄中,消息通知其他信息系統(tǒng),其他信息系統(tǒng)請求FTP服務器的共享目錄,下載共享數據文件,然后按照數據格式進行數據解析和數據使用。3) 業(yè)務流程方向也可以從其他信息系統(tǒng)到數據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異常通知采用消息機制。4.3 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架構4.3.1 體系組成按照網絡環(huán)境和技術實現(xiàn)原理的不同,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由ETL數據抽取系統(tǒng)、數據導入導出系統(tǒng)和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組成。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構成如圖7所示。圖 7 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體系構成4.3.2 ETL數據抽取系統(tǒng)ETL數據抽取工具系統(tǒng)由數據抽取、數據轉換、數據加載和數據更新組成。數據抽取是指從源數據庫中按照條件抽取符合條件的數據。數據轉換是指按照配置的數據轉換條件對數據進行加工轉換處理。數據加載是指處理好的數據進行加載到緩存中進行預處理。數據更新是指將預處理后的數據寫入目標數據庫中,完成數據的更新。4.3.3 數據導入導出系統(tǒng)數據導入導出系統(tǒng)由數據文件導入和數據導出功能組成。數據文件導入主要指來自外部且包含數據的各種數據文件通過此功能可以將數據導入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中,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根據數據格式解析數據并更新到對應的應用系統(tǒng)中。數據導出是指根據各種導出條件將符合條件的數據導出到文件載體中。4.3.4 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由前置交換子系統(tǒng)、交換橋接子系統(tǒng)、交換傳輸子系統(tǒng)、交換管理子系統(tǒng)組成。前置交換子系統(tǒng)由交換前置機、交換信息庫和交換適配器等組成。前置交換子系統(tǒng)與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應用系統(tǒng)之間隔離,保證安全生產應急平臺業(yè)務信息庫和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的獨立性。交換橋接子系統(tǒng)是業(yè)務信息庫與前置交換信息庫之間的信息交換接口,以實現(xiàn)兩個信息庫之間的雙向信息同步。系統(tǒng)由橋接服務運行環(huán)境和橋接服務配置工具組成。橋接服務時利用橋接服務配置工具組裝應用適配器組件以完成一個數據橋接流程的服務程序,提供日志管理、安全管理、應用適配器管理等基本功能。交換傳輸子系統(tǒng)作為前置交換子系統(tǒng)之間的信息交換通道,實現(xiàn)交換信息的打包、轉換、傳遞、路由、解包等功能。根據部署的交換流程,實現(xiàn)前置交換信息庫之間的信息處理和穩(wěn)定可靠、不間斷的信息傳遞。交換管理子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整個信息交換過程的流程配置、部署、執(zhí)行和整個信息交換系統(tǒng)運行進行監(jiān)控、管理。交換流程管理應提供圖形化的交換流程配置工具,支持交換流程設計、配置、測試功能。交換系統(tǒng)管理應能監(jiān)視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服務、日志、消息等信息。4.4 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技術要求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應滿足以下要求:a) 應支持數據雙向同步。b) 應支持各種主流操作系統(tǒng)。c) 應支持國內外主流數據庫。d) 應支持結構化及非結構化的數據。e) 應支持HTTP、HTTPS、TCP、TCPS、JMS、SOAP、FTP等多種協(xié)議。f) 應支持文件大小4GB以上單個文件的傳輸。g) 應支持單表記錄2000萬條以上數據庫數據的傳輸。h) 應提供增量數據自動識別功能。在不修改數據庫結構的情況下,系統(tǒng)應能自動識別出需要交換的信息,包括新增、被修改或被刪除的信息。i) 應支持多個信息交換與共享任務或服務同時運行,應支持遠程部署。j) 應提供管理與監(jiān)控接口,支持遠程管理功能。k) 消息傳送應支持RFC2616(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l) 應采用W3C的SOAP 1.2作為消息封裝格式。m) 采用W3C的WSDL 1.2作為交換服務描述規(guī)范。n) 提供消息尋址功能,支持信息路由功能。o) 提供消息確認和消息選擇性重發(fā)機制以實現(xiàn)安全可靠的消息傳遞功能。p) 提供消息差錯處理功能。q) 應提供信息交換流程監(jiān)控功能。r) 應提供系統(tǒng)狀態(tài)及交換服務運行狀態(tài)查詢功能。s) 應提供信息交換日志管理及日志查詢的功能,能實時監(jiān)視信息交換的情況。t) 應提供7*24小時穩(wěn)定可靠的服務。u) 應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可根據交換與共享需求的變化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擴展部署。v) 應具備與安全等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具備符合安全等級要求的快速恢復能力。4.5 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技術管理要求信息交換與共享系統(tǒng)的技術管理應遵照GB/T 21062.42007執(zhí)行。5 數據接口規(guī)范5.1 數據接口模型5.1.1 概述本章節(jié)規(guī)定的數據接口模型用于在應急平臺與其他系統(tǒng)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或數據共享時封裝信息內容,可支持結構化的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的封裝。數據接口模型由數據機構、數據集、附件集組成,如圖8所示。圖 8 數據接口模型示意圖數據結構是可選元素,元素名稱是DataStructure,用來描述交換信息內容的結構信息。數據集是可選元素,元素名稱是DataSet,用來封裝結構化數據。附件集是可選元素,元素名稱是Attachments,用來表示非結構化數據。數據集和附件集可以同時出現(xiàn),也可以單獨出現(xiàn)。5.1.2 數據結構數據結構由信息資源標識,信息資源顯示名稱,說明性注釋,數據項和擴展屬性5個元素組成,其結構如圖9所示。圖 9 數據結構示意圖a) 信息資源標識XML 元素名稱 Identifier說明:交換信息的標識符,采用GB/T 18391.12002中對標識符的相關規(guī)定,該元素為必需的元素。b) 信息資源顯示名稱XML 元素名稱 DisplayName說明:信息資源用于顯示的名稱,可以采用應急平臺的常用名稱,例如:企業(yè)基本信息,事故信息等。c) 說明性注釋XML 元素名稱 ExplanatroyComment說明:對信息資源的解釋性描述,用于對信息資源進行補充性,提示性說明,該元素是可選元素。d) 數據項XML 元素名稱 DateUnit說明:構成數據結構的最小數據單位,一個DateUnit描述一個指標性的結構,該元素至少出現(xiàn)一次,可以出現(xiàn)多次。數據項由數據項標識,數據項名稱、數據項定義、備注、數據類型、最大長度、最小長度、精度8個元素組成:1) 數據項標識XML 元素名稱:IDName說明:數據項的唯一標識。該元素是必需的元素。2) 數據項名稱XML 元素名稱:DisplayName說明:數據項名稱。采用業(yè)務中慣用的名稱作為數據項名稱,例如企業(yè)基本信息。該元素是必需的元素。3) 數據項定義XML 元素名稱:Definition說明:描述數據項的含義。該元素是可選元素。4) 備注XML 元素名稱:Comments說明:數據項的備注信息。該元素是可選元素。5) 數據類型XML 元素名稱:Datatype說明:數據項取值的類型,包括字符型、數值型、日期型、二進制等4種數據類型。該元素是必需的元素。6) 最大長度XML 元素名稱:MaximumSize說明:數據項取值的最大長度,不指定表示沒有最大長度限制。該元素是可選元素。7) 最小長度XML 元素名稱:MinimumSize說明:數據項取值的最小長度,不指定表示沒有最小長度限制。該元素是可選元素。8) 精度XML 元素名稱:Scale說明:數值型數據項的精度,及小數點后的位數,不指定時表示沒有精度限制。該元素是可選元素。e) 數據項擴展屬性XML 元素名稱:ExtendAttribute說明:描述數據項的擴展信息,擴展屬性由擴展屬性名稱和擴展屬性值2個元素組成。該元素是可選元素。5.1.3 數據集數據集用來封裝結構化數據。數據集由一個或多個數據記錄組成。如圖10所示。圖 10 數據集示意圖a) 數據記錄XML 元素名稱:RecordData說明:組成數據集的基本單位,表示一條記錄。例如,關系數據庫表中的一行,或者電子表格的一行等。數據記錄由一個或多個數據項組成。b) 數據項XML 元素名稱:UnitData說明:組成數據記錄的基本單位。例如,關系數據庫表中的一行,或者電子表格的一行等。數據項由數據項標識符、數據項名稱和數據項值3個元素組成:1) 數據項標識符XML 元素名稱:UnitIDName說明:數據項的標識符。與數據結構中的某個數據項對應。2) 數據項名稱XML 元素名稱:UnitDisplayName說明:數據項的名稱3) 數據項值XML 元素名稱:UnitValue說明:數據項的值。對于二進制類型的數值應首先采用BASE64編碼。5.1.4 附件集附件集用來封裝非結構化數據,如文本、圖像、音頻、視頻文件等。附件由一個或多個附件構成。如圖11所示。圖 11 附件集示意圖a) 標識名稱XML 元素名稱:IDName說明:用于在該業(yè)務資料包中唯一標識該附件的標識符。b) 顯示名稱XML 元素名稱:DisplayName說明:該附件用于顯示的名稱。c) 描述XML 元素名稱:Description說明:對該附件的解釋性信息。d) 類型描述XML 元素名稱:TypeDescription說明:描述該附件的類型。常見的附件類型包括二進制文件、文本文件、多媒體文件等。e) 內容XML 元素名稱:Content說明:表示附件的內容。附件的內容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被描述,包括文件名稱、URL、文件內容。5.2 數據交換內容數據交換內容見附錄。用于交換和共享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數據以可擴展置標語言(XML)格式進行存儲和表示,以DTD或XML Schema對XML文檔的結構進行定義,可擴展指標語言(XML)應遵照GB/T 18973執(zhí)行。53附 錄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數據庫表結構1 規(guī)范性引用文獻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4762-1984政治面貌代碼GB/T3304-1991中國各民族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GB/T 18521-2001地名分類與類別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 47542002國民經濟行業(yè)代碼 GB/T 2261.1-2003個人基本信息分類與編碼 第1部分:人的性別代碼GB/T 10114-2003縣級以下行政區(qū)劃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 4658-2006學歷代碼GB/T 2260-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代碼GB/T 12407-2008職務級別代碼GB/T 1005 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數據文件命名規(guī)則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標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分類編碼標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分類編碼標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裝備分類編碼標準.2 通則2.1 數據庫邏輯劃分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數據庫從邏輯上劃分為應急信息數據庫、應急預案數據庫、應急資源與資產數據庫、應急演練數據庫、應急統(tǒng)計分析數據庫、應急事故救援案例數據庫、應急知識數據庫、應急空間信息數據庫。2.2 數據類型2.2.1 概述包括字符型、數值型、日期型、二進制型等4種數據類型2.2.2 字符型字符型數據用于描述字符在數據庫中的存儲,由字母、數字、空格、符號、漢字和標點組成。字符型數據所描述的數據不能進行一般意義上的數學計算,只有描述意義。字符型數據用C表示。2.2.3 數值型數值型數據用于描述整數和浮點數,用(m,n)標識,其中m為所有數字的長度,n為小數點后數字的長度,(,n)為可選項。數值型數據用N表示。2.2.4 日期型日期型數據用于描述與日期有關的數據字段,用D表示。2.2.5 日期時間型日期時間型數據用于描述與時間有關的數據字段,用T表示。2.2.6 二進制型二進制型數據用于描述二進制數據在數據庫中的存儲,包括大字段、圖片、視頻等,用B表示。2.3 行政區(qū)劃代碼行政區(qū)劃代碼共12位數字,分為三段:第一段6位代碼,表示縣及縣以上行政區(qū)劃,符合GB/T 2260-2007的規(guī)定;第二段3位代碼,表示街道(地區(qū))、鎮(zhèn)、鄉(xiāng),符合GB/T 10114-2003的相關規(guī)定;第三段3位代碼,表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為順序碼。當只表示縣及縣以上行政區(qū)劃時,用第一段代碼;當只表示街道(地區(qū))、鎮(zhèn)、鄉(xiāng)以上行政區(qū)劃時,用前兩段代碼。3 應急信息數據庫3.1 應急值守類信息數據表3.1.1 事件信息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事件信息標題EventNameC500應急事件信息的標題。2事件級別EventLevC50應急事件的級別。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3事發(fā)時間EventTimeT應急事件發(fā)生的時間。4事件類型代碼EventTypeC14應急事件的類型代碼。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代碼標準。5事發(fā)詳細地址AddressC2000應急事件發(fā)生的詳細地址。如*省*市*路*號*大廈*層,下同。6事件描述EventDescB應急事件的過程描述。7事件處理狀態(tài)TreatmentStateC50應急事件處理的狀態(tài)。3.1.2 事故信息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事故信息標題AccidNameC100事故信息的標題。2事故發(fā)生時間AccidTimeT事故的發(fā)生時間。3事故類型代碼AccidTypeC14事故的類型代碼。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代碼標準。4事故級別AccidLevC20事故的級別。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5事故發(fā)生詳細地址AccidAddressC100事故發(fā)生的詳細地址。6直接經濟損失DirectLossN22,2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單位為萬元。7涉險人數DangerNumN22事故的涉險人數,單位為人。8死亡人數DeathNumN22事故的死亡人數,單位為人。9重傷人數SeriInjNumN22事故的重傷人數,單位為人。10輕傷人數MinorInjNumN22事故的輕傷人數,單位為人。11被困人數TrappedNumN22事故的被困人數,單位為人。12下落不明人數MissingNumN22事故的下落不明人數,單位為人。13事故原因初步分析AccidCauseB事故原因初步分析。14事故現(xiàn)場情況AccidSceneB事故的現(xiàn)場情況。15事故簡要經過AccidprocessB事故的簡要經過。16已采取措施ProtreatmentB事故已采取措施。17備注NotesC500事故的其他情況。18視頻鏈接地址VideoLinksC200事故視頻信息的鏈接地址。19經辦人OperatorC50事故報送經辦人。20經辦人電話OperatorTelC50事故報送經辦人電話。多個電話用英文逗號分隔,電話區(qū)號、分機用“-”分隔。如0*-1234567,0*-1234567-12,下同。21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LiaisonsC50事故現(xiàn)場情況的聯(lián)絡員。22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電話LiaisonsTelC50事故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電話。23簽發(fā)人IssuerC50事故報送信息的簽發(fā)人。24最近更新時間UpdateTimeT事故信息最近更新時間。25事故單位AccidUnitC50發(fā)生事故的單位名稱。26事故單位地址UnitAddressC100發(fā)生事故單位的地址。27事故單位性質UnitCharaC50發(fā)生事故單位的性質。28事故單位規(guī)模UnitScaleC20發(fā)生事故單位的規(guī)模。29事故單位產能UnitproductivityC20發(fā)生事故單位的產能。30事故單位電話UnitTelC50發(fā)生事故單位的電話。3.1.3 報送信息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信息標題ReportNameC100事故信息標題。2事故級別ReportGradeC1事故處理級別,包括0:一般;1:較大;2:重大;3:特別重大。3事故處理類型TreatmentTypeC20事故處理類型,包括0:國務院領導做出批示,1:中央辦公廳或國務院辦公廳要求上報,2:總局領導明確要求;3:省級領導作出批示;4:省政府要求上報;5:省安監(jiān)局領導明確要求;6:市級領導作出批示;7:市政府要求上報;8:市安監(jiān)局領導明確要求;9:其他(多項以英文逗號隔開)。4報送單位ReportUnitC200事故的報送單位。5事故單位規(guī)模UnitScaleC50事故單位規(guī)模。6變更情況ChanSituationB事故信息的變更情況。7事故單位電話UnitTelC50事故單位電話。8事故企業(yè)類型UnitTypeC100事故企業(yè)類型。包括煤礦企業(yè)/非煤礦山企業(yè)/危險化學品企業(yè)/煙花爆竹企業(yè)/冶金、有色/建材/機械/其它。9事故單位地址UnitAddressC300事故單位地址。10事故單位UnitNameC300事故單位名稱。11事故單位產能UnitproductivityC50事故單位產能。12事故發(fā)生時間AccidTimeT事故發(fā)生時間。13事故類型代碼AccidTypeC100事故的類型代碼。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代碼標準。15事故發(fā)生詳細地址AccidAddressC100事故發(fā)生詳細地址。16直接經濟損失(萬元)DirectLossN22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單位為萬元。17涉險人數DangerNumN22事故的涉險人數,單位為人。18死亡人數DeathNumN22事故的死亡人數,單位為人。19重傷人數SeriInjNumN22事故的重傷人數,單位為人。20輕傷人數MinorInjNumN22事故的輕傷人數,單位為人。21被困人數TrappedNumN22事故的被困人數,單位為人。22下落不明人數MissingNumN22事故的下落不明人數,單位為人。23事故原因初步分析AccidCauseB事故原因初步分析。24事故現(xiàn)場情況AccidSceneB事故的現(xiàn)場情況。25事故簡要經過AccidprocessB事故的簡要經過。26已采取措施ProtreatmentB事故已采取措施。27備注NotesC500事故的其他情況。28視頻鏈接地址VideoLinksC200事故視頻信息的鏈接地址。29經辦人OperatorC50事故報送經辦人姓名。30經辦人電話OperatorTelC50事故報送經辦人電話31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LiaisonsC50事故現(xiàn)場情況的聯(lián)絡員姓名。32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電話LiaisonsTelC50事故現(xiàn)場聯(lián)絡員電話。33簽發(fā)人IssuerC50事故報送信息的簽發(fā)人姓名。34報送類型ReportTypeC1事故報送的類型,包括0:首報;1:續(xù)保;2:重報;3:核報;4.反饋。35報送狀態(tài)(續(xù)報)ReportStateC1事故報送的狀態(tài),包括0:保存;1:上報。3.1.4 信息發(fā)布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發(fā)布信息標題IssueNameC200發(fā)布信息的標題。2發(fā)布信息內容IssueContentC400發(fā)布信息的內容。3發(fā)送狀態(tài)IssueStateC1信息的發(fā)送狀態(tài)包括0:待辦,1:已辦。4信息類型IssueTypeC50信息類型,包括0:公告,1:通知。5審批狀態(tài)CheckStateC2信息的審批狀態(tài),包括0:已批示;1:未批示。6審批人CheckMemC30信息發(fā)布審批人姓名7審批單位CheckUnitC50信息發(fā)布審批單位名稱8審批時間CheckTimeD信息發(fā)布審批的時間3.2 預測預警類數據表3.2.1 預警信息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預警信息標題WarningNameC200預警信息的標題。2影響范圍ImpactAreaC50對事件影響范圍的描述。3發(fā)送人ReporterC50預警信息的發(fā)送人姓名。4簽發(fā)人IssuerC50預警信息的簽發(fā)人姓名。5簽發(fā)人聯(lián)系方式IssuerContactC20預警信息簽發(fā)人聯(lián)系方式。6災情概要WarnAbstractB事故災情的簡要描述。7相關防范要求PreventStepB事故的相關防范要求。8發(fā)送狀態(tài)WarnStateC1預警信息的發(fā)送狀態(tài),包括0:待辦 1:已辦。9影響時間始WarnStartTimeT開始預警的時間。10影響時間止WarnEndTimeT停止預警的時間。11發(fā)送單位ReportUnitC50發(fā)送單位的名稱。12發(fā)送單位傳真UnitFaxC50發(fā)送單位的傳真。13發(fā)送單位聯(lián)系電話UnitTelC50發(fā)送單位的聯(lián)系電話。14報送方式ReportTypeC1預警信息的報送方式,包括0:電話 1:傳真 2:電子郵件。15審批狀態(tài)CheckStateC2信息的審批狀態(tài),包括0:已批示;1:未批示。16審批人CheckMemC30信息審批人姓名17審批單位CheckUnitC50信息審批單位名稱18審批時間CheckTimeD信息審批時間19險情類型WarningTypeC50預警險情(事故)的類型,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標準。20預警級別WarningLevC10預警的級別,包括紅/橙/黃/藍。3.2.2 自然災害預測分析報告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災害報告標題ForeNameC100災害預測報告的標題。2災情影響范圍ImpactAreaB預測的影響范圍描述。3風險預測結果ForeContentB自然災害風險預測的結果。3.2.3 安全生產事故模擬結果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危險源名稱ObjectNameC50危險源的名稱。2危險源等級ObjectGradeC50危險源的等級。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編碼標準。3事故等級AccidLevC50事故的等級。4死亡半徑DeathRadiusC50死亡半徑。5重傷半徑SeriInjRadiusC50重傷半徑。6輕傷半徑MinoInjRadiusC50輕傷半徑。7人員安全半徑SafetyRadiusC50人員安全半徑。8死亡人數DeathNumC50死亡人數。9重傷人數SeriInjNumC50重傷人數。10輕傷人數MinorInjNumC50輕傷人數。11直接財產損失DirectLossC50直接財產損失。12間接財產損失IndirectLossC50間接財產損失。13模型類型ModelTypeC50模型類型。14備注NotesC500備注。15連續(xù)燃燒區(qū)面積ContiCombusAreaC50連續(xù)燃燒區(qū)面積。16連續(xù)燃燒區(qū)長軸ContiCombusLengthC50連續(xù)燃燒區(qū)長軸。17連續(xù)中毒區(qū)長軸ContiPoisonLength C50連續(xù)中毒區(qū)長軸。18連續(xù)中毒區(qū)面積ContiPoisonAreaC50連續(xù)中毒區(qū)面積。19瞬時中毒長軸InstanPoisonLengthC50瞬時中毒長軸。20瞬時泄漏平均速度InstanLeakVelC50瞬時泄漏平均速度。21瞬時燃燒長軸InstanCombusLengthC50瞬時燃燒長軸。22物質名稱DangerNameC50物質名稱。3.2.4 安全生產事故預測分析報告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事故預測報告標題ForeNameC200事故預測報告標題。2事故預測后果ForeContentC50事故預測的后果。3受影響企業(yè)ImpactFactoryC2000預測受影響企業(yè)范圍的描述。4受影響危險源ImpactObjectC2000預測受影響危險源范圍描述。5救援力量SuccorTeamC2000預測可調用的救援人員。6救援物資SuccorMaterialC2000預測可調用的救援物資。3.3 重大危險源信息類數據表3.3.1 重大危險源采集信息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上報日期ReportTimeD重大危險源的上報日期。2重大危險源名稱ObjectNameC100重大危險源的名稱。3填表人AgentC30重大危險源信息的填表人。4聯(lián)系電話AgentTelC50填表人的聯(lián)系電話。5填表日期AgentTimeD填表的日期。6重大危險源類型代碼ObjectTypeC40重大危險源類型代碼。參照安全生產應急平臺信息資源分類與代碼標準。7所處環(huán)境功能區(qū)FunctionZoneC50所處環(huán)境功能區(qū),包括工業(yè)區(qū)/農業(yè)區(qū)/商業(yè)區(qū)/居民區(qū)/行政辦公區(qū)/交通樞紐區(qū)/科技文化區(qū)/文物保護區(qū)/水源保護區(qū)。8行政區(qū)劃代碼DistrictIDC12重大危險源所在行政區(qū)劃的代碼,符合2.3給出的要求。9重大危險源等級ObjectLevC40重大危險源的等級。10視頻鏈接地址VideoLinkC100重大危險源的視頻鏈接地址。11備注NotesC500重大危險源的其他情況。12安全技術措施TechMeasureC600重大危險源的安全技術措施。13周邊救援力量及應急裝備情況SuccorResourceC2000重大危險源周邊救援力量及應急裝備情況。14詳細地址AddressC100重大危險源的詳細地址。3.3.2 重大危險源存貯危險物質信息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危險物質代碼DangerIDC3引用危險化學品名錄2010。2危險物質名稱DangerNameC60危險物質名稱。3危險物質量DangerMassN20危險物的質量。4危險有害因素DangerFactorC600場所、可能引發(fā)的事故的危險有害因素。5物質單位MeasureUnitC20危險物質的計量單位。3.4 事件現(xiàn)場監(jiān)控錄像數據表 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視頻名稱VideoNameC200視頻名稱。2視頻拍攝時間VideoTimeT視頻拍攝時間。3事故名稱AccidNameC100事故名稱。4視頻內容VideoContentB視頻內容。5報送單位ReportUnitC200報送單位。3.5 協(xié)調指揮類數據表3.5.1 任務基本信息數據表序號字段含義字段名稱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字段說明1方案名稱PlanNameC50應急方案的名稱。2事故名稱AccidNameC50事故的名稱。3任務名稱TaskNameC50任務的名稱。4任務描述TaskDescC1000對任務的描述。5任務來源TaskSourceC1任務的來源,包括0:方案抽取的任務,1:手動添加的任務。默認為0,即來源于方案。6任務類型TaskTypeC1任務的類型,包括0:組織機構任務,任務下發(fā)給各個人員;1:救援專家任務,任務下發(fā)給各個救援專家;2:救援機構任務,任務下發(fā)給各個救援機構;3:資源保障任務,任務下發(fā)給各個救援機構。8任務執(zhí)行狀態(tài)TaskStateC1任務執(zhí)行狀態(tài)0:執(zhí)行中;1執(zhí)行完成;2終止。9任務下發(fā)時間TaskIssueTimeT任務下發(fā)時間。10任務是否接收TaskReceiveC1任務是否接收,包括0:已反饋1:未反饋。11任務執(zhí)行反饋TaskBackC1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