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廉頗藺相如列傳同步練測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頁
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廉頗藺相如列傳同步練測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頁
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廉頗藺相如列傳同步練測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廉頗藺相如列傳3一、基礎訓練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和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見臣列觀(,宮廷中高大華麗的樓臺)禮節(jié)甚倨(,傲慢)b.臣請就湯鑊(,古代的一種大鍋)欲毋(,不)行c.乃使其從者衣(,衣服)褐相如雖駑(,愚劣、無能)d.肉袒(,露)伏斧質舍相如廣成傳(,招待賓客的館舍)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b.拜送書于庭c.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d.五萬兵難卒合3.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徒以吾兩人在也b.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d.而君幸于趙王 大王亦幸赦臣4.下面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b.不如因而厚遇之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c.畢禮而歸之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d.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使不辱于諸侯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 b.璧有瑕,請指示王c.于是相如前進缶 d.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6.下列各句中,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a.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b.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c.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大王來何操7.默寫填空。(1)今兩虎共斗, 。吾所以為此者, 。(2)顧吾念之, , 。(3)廉頗聞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二、課堂練習閱讀課文“秦王坐章臺見相如”至“畢禮而歸之”,完成問題。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修:整飾。b.大王見臣列觀 列:普通的。c.召有司案圖 案:備案。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拉。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相如因持璧卻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b.傳之美人,以戲弄臣 秦亦不以城予趙c.拜送書于庭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d.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0.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藺相如“機智果斷”的一組是( )璧有瑕,請指示王 怒發(fā)上沖冠 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 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 臣請就湯鑊a. b. c. d.11.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藺相如獻璧后,從秦王的倨傲無理中,敏銳地看出“秦王無意償趙城”,就略施小計,把璧收回。趁勢持璧而立,為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b.藺相如將趙王“修敬”與秦王“甚倨”進行對比,面責秦王無理無信,并用自己與璧同歸于盡的決心來威脅對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奪,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趙”。c.藺相如看出秦城實不可得,便提出“齋戒五日”和“設九賓于廷”,暫使緩兵之計,以獲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斷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趙國。d.藺相如在大庭廣眾之下,引用歷史上秦國失信的事實,揭露秦一貫背信棄義,告訴秦王,璧已送回趙國,并表示個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實在無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實,藺相如取得“完璧歸趙”的勝利。三、課外拓展閱讀下文,完成問題。孟德傳宋 蘇轍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為兵,不獲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華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餅,攜以入山。自念:“吾禁軍也,今至此,擒亦死,無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復恤矣?!蔽┥街钫咄?。食其餅,既盡,取草根木實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脹懣,無所不至。既數(shù)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饑。然遇猛獸者數(shù)矣,亦輒不死。德之言曰:“凡猛獸類能識人氣。未至百步,輒伏而號,其聲震山谷。德以不顧死,未嘗為動。須臾奮躍,如將搏焉。不至十數(shù)步,則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試之前后如一?!焙笾辽讨?,不知其商州也,為候者所執(zhí),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孫謂之曰:“吾視汝非惡人也,類有道者?!钡戮叩辣灸?。乃使為自告者,置之秦州。張安道適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為民。至今往來諸山中,亦無他異能。夫孟德可謂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顧,故有所慕,有所畏。慕與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見于面顏,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見侮,強者見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無所顧,其浩然之氣發(fā)越于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推此道也,雖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ㄟx自欒城集,有刪改)書孟德傳后宋 蘇軾由書孟德事見寄,余既聞而異之,以為虎畏不懼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見虎而不懼者,則斯言之有無,終無所試之。然曩余聞云安多虎,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烈允子d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選自東坡全集,有刪改)1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吐利脹懣,無所不至 利:通“痢”,腹瀉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d.至以首觗觸,庶幾其一懼 庶幾:差不多13.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表明孟德“生存艱難”和“無所畏懼”的一組是( )a.既為兵,不獲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b.食其餅,既盡,取草根木實食之 須臾奮躍,如將搏焉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顧死,未嘗為動d.至今往來諸山中,亦無他異能 雖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德在山中的幾年里多次與猛獸相遇,了解到它們大多有能辨識人氣的習性。b.宋孝孫認為孟德不像是惡人,于是派人向上級報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c.蘇轍認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識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氣,而外物感覺得到。d.蘇軾的書孟德傳后寫了一則小兒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沒傷害小兒的故事。15.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其衣易一刀十餅,攜以入山。 (2)張安道適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為民。 (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 四、語言運用16. 根據(jù)下面一則消息,擬一條保護獅子的公益廣告。(25字以內)據(jù)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盟的一名貓科動物專家稱,如不采取緊急措施保護剩余的獅子棲息地和制止人類與獅子的沖突,被稱為“獸中之王”的獅子將在本世紀內滅絕。 答案與解析1.b(a.觀gun;c.衣y,穿;d.傳zhun。)2.c(a.案按;b.庭廷;d.卒猝。)3.c(a.白白地/只。b.請求/請允許我。c.終于。d.寵信/幸而、幸虧。)4.b(b.均為介詞,趁機。a.介詞,拿;連詞,表目的,來。c表順承;表假設,如果。d.介詞,引出對象;介詞,表被動。)5.a(b項“指示”古義是“指給看”,不同于今義;c項“前進”,古義是“走上前去進獻”,是兩個詞;d項“宣言”,古義是“揚言”,也不同于今義。a項“于是”,古今義相同。)6.a(例句與a項都是判斷句;b項,省略句;c項,被動句;d項,賓語前置句。)7.(1)其勢不俱生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徒以吾兩人在也 (3)肉袒負荊8.c(“案”通“按”,審察、察看。)9.a(a.都是“趁機”之意。b.來,目的連詞/把,介詞。c.在,介詞/表被動,引出對象。d.助詞,補充音節(jié)/的,結構助詞。)10.d(句說的是藺相如的表現(xiàn),句是藺相如的策略。)11.b(“面責秦王無理無信”應當在最后。)12.d(d項“庶幾”應解釋為“希望,期望”。)13.c(a項中第一句不能表現(xiàn)“生存艱難”。b項中第二句不是說孟德,不能表現(xiàn)“無所畏懼”。d項中第一句不能表現(xiàn)“生存艱難”,第二句也不能表現(xiàn)“無所畏懼”。)14.b(b項“于是派人向上級報告”錯誤,是“讓他作為自告者”。)15.(1)(孟德)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和十個餅,攜帶(這些東西)進入山中。(2)張安道正好執(zhí)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脫離軍籍成為老百姓。(3)推測虎(要)吃人,先用威風壓倒對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